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把心安頓好作文(精品多篇)

把心安頓好作文(精品多篇)

把心安頓好作文 篇一

古老的銅鏡,在歲月的剝蝕下,生出淡淡的銅花,依稀可以看見鏡子裏的另一個我。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久而久之也就把自己給弄丟了,似乎忘記了當初爲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其實也是沒有答案的,因爲這並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

這一場旅行,經過生活的“皴擦點染”,漸漸地明晰了,卻也更加複雜。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理性的,一個是感性的。當感性的我做完某件事情的時候,理性的我就會出現,並且給予這件事若干評價。那麼,這也就是爲什麼人會後悔的原因。

這樣的例子自然是無法避免的。《列子·湯問》中說到,“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到了《西遊記》那裏,也就成了孫悟空說的一番話,“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其實也就是所謂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既然不可避免,那麼所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儘量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走在人生這條道路上,難免要有磕磕碰碰,經常停下來看一看自己的足跡,也許會讓自己明白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大部分是有益於自己的。

妥協是一門藝術,是對自我否定的成長。

在《平凡的世界》中,王滿銀是個不算大的人物,但卻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究其原因,大概就是路遙先生把他作爲一個發展中的人物來刻畫,而這一發展卻和其他人物的發展有所不同。通篇閱覽作品之後,不難發現:在路遙筆下,王滿銀的出場就讓人瞧不起,不務正業,也不顧家庭,他是罐子村的代表,所以他自己也就是破罐子破摔。到了後來,成了一個投機倒把之徒,但是事情發展到結尾,他卻從賓館的一面鏡子中看見了從前的自己,於是種種過往浮現在鏡子裏,他最終決定,回到那個遙遠的家。

王滿銀的發展,是一種自我認識,其價值也就是一種自覺意識的甦醒,而這一種甦醒也就是和自己的妥協。

如果說,王滿銀只是路遙先生筆下一個虛構的人物,那重耳就是一個事實了。

因爲晉獻公和驪姬的原因,重耳不得不逃亡他國。而這一過程,也正是他性格發展的一個過程。當他淪落齊國長達七年之後,他早已沉迷在和齊姜的朝夕歡宴之中。也還是齊姜,和衆賢士策劃了重耳的出行。所以當重耳醒來,發現自己早已離開齊國時,便“以戈逐子犯”。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貴國公子,在面對楚王的問題時,竟說出了“退避三舍”這樣高水平的話語。所以當重耳歸國,將渡黃河的時候,會把白璧扔到水中,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內心,從而消除子犯的疑慮。

不可否認的是,重耳身邊賢士在他這一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自己不成長,光靠別人去叮囑,恐怕也是無濟於事的。

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說過,“上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這樣的思想,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卻還有別樣的含義。這是一種自我意識的甦醒,是對人性的肯定。引申而來,便是要學會思考自己。

成長是和自己的和解,每一次眼淚落下的每一滴,都是讓自己學會用理性去看待事物,而不是靠自己的任性。

世界很大,終究會有一個位置適合自己,而這個位置只有自己可以尋找到。在不斷地否定中成長,也就越來越接近那個位置了,因爲妥協也是一門藝術。

“非是不堪爲器用,多因良匠未留心。”把自己當成自己的“良匠”,善待自己。

把自己安頓好。

把心安頓好作文 篇二

在無處躲藏的喧囂中,不如把心安頓好,尋一抹清歡,丟一些浮躁,享受這般安靜,如此甚好。

佛家有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身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在紛雜吵亂的世界,倘若心靜如水,何來喧囂?

憶往昔,陳與義的“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的瀟灑閒適,蘇子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浪漫,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無盡豪邁,卻殊不知他們身處亂世的喧囂,有着“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的無限愁思。

看如今,三毛曾經說過:“在來生,我要變成一棵樹,一半沐浴陽光,一半灑落陰涼”可見,她是一位渴望浪漫與安靜的女子。在喧囂的紅塵中,她選擇一個人,一支筆,走遍世界,尋找心中的安寧,可是,在這一世,她也曾對着這個世界極盡纏綿的說過:“在我的眼睛看過來,每一樣的很美。”

在噪音紛擾的情況下,常常會使人浮躁,其實靜下心來,一切都會變得平靜;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常常會忘記初心,其實停下腳步來,一切都會變得清晰。在周圍的喧囂中,在心中的喧囂下,做好自己,便無比安靜。

人的一生中,總會不斷尋找,不停追逐,面對喧囂,安頓好自己的心靈,便放心去追趕吧!

“不困於心,不亂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如此,安好。”

在喧囂中享受安靜,在狂歡中仍舊澄澈,在瘋狂後仍守住本我。

泥濘,在暴雨後被沖刷掉,守住一條暴雨後的心靈之路,一如既往的乾淨,哪怕在喧囂中,也可以把心靈安頓好。這樣,人生。

把心安頓好作文 篇三

人生的道路分內外兩個方面。外在方面是一個人的外部經歷,它是有形的,可以簡化爲一張履歷表,標示出了曾經的職業、地位、榮譽等。內在方面是一個人的心路歷程,它是無形的,對生命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理想的追求,這些都是履歷表反映不了的。

我的看法是,儘管如此,內在方面比外在方面重要得多,它是一個人的人生道路的本質部分。我還認爲,外在方面往往由命運、時代、環境、機遇決定,自己沒有多少選擇的主動權,在盡力而爲之後,不妨順其自然,而應該把主要精力投注於自己可以支配的內在方面。

人應該在自己身上擁有快樂的源泉,它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身上,就看你是否去開掘和充實它,這就是你的心靈。

心靈的快樂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靈足夠豐富,即使身處最單調的環境,你仍能自得其樂;如果你的`心靈足夠高貴,即使遭遇最悲慘的災難,你仍能自強不息。這是一筆任何外力都奪不走的財富,是孟子所說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之安身立命。

世上有一樣東西,比任何別的東西都更忠誠於你,那就是你的經歷。你生命中的日子,你在其中遭遇的人和事,你因這些遭遇產生的悲歡、感受和思考,這一切僅僅屬於你,不可能轉讓給任何別人,哪怕是你最親近的人。這是你最珍貴的財富,而只要你珍惜,也會是你最可靠的財富,無人能夠奪走。相反,如果你不珍惜,這一切就會隨歲月而流逝,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

相比之下,金錢是最不可靠的財富。金錢毫無忠誠可言,它們沒有個性,永遠是那副模樣,今天在你這裏,明天會在別人那裏,後天又可能回到你這裏。可是,人們熱衷於積聚金錢,卻輕易揮霍掉僅僅屬於自己的經歷,這是怎樣的本末倒置啊。

物質的財寶,丟失了可以掙回,掙不回也沒有什麼,它們是這樣毫無個性,和你本來就沒有必然的關係,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存放罷了。可是,你的生命中的珍寶是僅僅屬於你的,它們只能存放在你的心靈中和記憶中,如果這裏沒有,別的任何地方也不會有,你一旦把它們丟失,就永遠找不回來了。

茫茫人海里,你遇見了這一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這決定了你在人世間的命運。你的愛和恨,喜和悲,順遂和挫折,這一切都是因為相遇。但是,請記住,在相遇中,你不是被動的,你始終可以擁有一種態度。相遇組成了你的外部經歷,對相遇的態度組成了你的內心經歷。

把心安頓好作文 篇四

里爾克這樣說過:靈魂沒有了廟宇,雨水就會滴在心上。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

我們生活在一個龐大而有秩序的社會機制中,過着忙碌而又充實的日子,似乎一切都在按正常的軌道運行着,殊不知,那些腐朽的,糜爛的低俗文化在暗中侵蝕我們的心靈,以金錢、權力爲載體,致使精神日漸匱乏,越來越成爲我們的時代病。在金錢的誘惑下,瘦肉精,地溝油,毒奶粉屢禁不止;販毒時有報道。巴菲特、蓋茨的慈善晚宴富豪們尷尬缺席,石油大亨的市場壟斷。

或許你會說,一切都是由於對物質財富的急切奢求造成的。誠然,過多追求物質享受往往以道德淪喪爲代價。那麼,爲何人們爲如此注重追求物質的充裕,而忽視心靈境界的提升?一方面,近代以來的貧窮落後給我們留下了心理創傷,對物質財富的追求已潛移默化爲民族的基因;另一方面,由於自身精神世界的貧乏,而導致眼界的狹小。我們只關注肉體的存在,而忽視心靈的自由。一如佛語:肉體和慾望是一切苦難的由來,是骯髒的自我。

那麼如何在這喧囂浮華中,把心安頓好?

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不去挑撥對稀有之物的慾望,就不會產生盜竊之心;不去炫耀引發貪慾之物,就不會導致民心迷亂。顏回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陶淵明隱居山野而悠然自得。

心放正了,你才能拈花一笑,自在風流。在國家不斷完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提倡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今天,於自身而言,也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不對高位之人阿諛奉承,不對落魄之人冷眼相待,我們處在人與人之間是對等關係的共同體之中,找準自己所處的最佳位置。

心放下了,快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明月。謙卑地對待身邊每一位人,每一株草,每一朵飄浮在藍天的白雲,不輕妒,不輕怨,靜守自己的一片淨土。

讓我們把心安頓好,知禮拋恥,擇榮棄辱;讓心靈依舊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