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精品多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精品多篇】

綵線輕纏紅玉臂 篇一

我的家鄉每到傳統佳節,都有許多風俗,人們常常要舉辦一些活動。像中秋節要賞月,元宵節要鬧花燈,重陽節要賞菊……

這不馬上到端午節了,大街小巷到處瀰漫着糉子的香味,散發着艾葉香味的香囊、香包,還有款式各異的五彩手鍊、五彩繩。尤其是一些小孩子,手腕上早早帶上了彩蓮、彩繩……我很好奇,爲什麼要帶彩鏈呢?

我趕緊查閱資料:原來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夏季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一般傳統的說法,都認爲端午節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但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端午節源於對惡日(也稱“毒日”)的禁忌。因爲時值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時節,俗稱“惡月”(也稱“毒月”),端午節這一天俗稱“惡日”,正是“諸蟲百毒盡消滅”的傳統節日。針對五月惡月,民間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就編織五彩繩,拴在孩子手腕上,以驅妖避邪保護兒童。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裏讓水沖走,將五彩繩放在水裏,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小龍,帶走你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着雨水流走,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奧,原來是這樣。

我坐在桌邊思忖着:“糉子包了……香囊掛了……”我探頭朝門上看了一下:“艾草也插了,龍舟劃不了……嗯?我手上沒有纏五彩繩哎!”

我看了一眼空蕩蕩的手腕,去找媽媽:“媽媽,端午節要纏五彩繩,我沒有啊,怎麼辦綠色作文網?”我求助的看着媽媽。媽媽說:“你可以自己編一個啊,不會的話我可以教你。”我雙眼亮了起來,立刻把媽媽拽到了書桌前,看着媽媽從針線筐裏找出了各種顏色的線。

我緊緊盯着媽媽的手,彷彿像個追蹤器,雙耳豎起來,生怕錯過什麼。五彩的絲線在媽媽靈巧的手中穿梭,活像花叢中飛舞的花蝴蝶。不一會兒,幾根零散的絲線已經變成了一根美麗的彩繩,我不禁在心中讚歎:“媽媽可真是心靈手巧啊!”

我親自上手的時候才發現,真難!要這樣?還是這樣?……我費了不少功夫,才把五根絲線勉強湊到一起。我把自己編的“類似五彩繩”纏在手腕上,美滋滋的想,這也算“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了。

彩蓮帶在手上,香包佩在身上,再吃一口糯糯的糉子,這個端午過得不一般。

家鄉習俗六年級作文(精選 篇二

一說到元宵節,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纔剛剛過去呢!

大家知道元宵佳節的來歷嗎?它在西漢時受到重視,與佛教有關。從唐代起,元宵節便成爲法定事。

元宵這天,我和媽媽一起包湯圓,我說“我們包的元宵肯定很好吃。”媽媽卻告訴我元宵是滾出來的。我拍拍手上的糯米粉問到“那元宵與湯圓有什麼不同呢?”“湯圓吃起來光滑而Q彈,而元宵吃起來口感軟糯中帶點嚼勁,偏硬一點。另外,湯圓是把餡料包在裏面,而元宵就比較特別了,要把凝固的餡料沾上水之後,在糯米粉上瘋狂翻滾,就像滾雪球一樣。”

我一聽便樂了,“我要滾一個超級大的元宵”結果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的元宵以失敗告終,因爲外貌實在太醜了,好在口感還勉合格,也讓我些許失落的感覺一掃而過了。

晚上,爸爸帶着我來到老街,已經九點多了卻依然人山人海,還有一些小朋友騎起了人頭馬。我和爸爸隨着擁擠的人潮來到了一家店門口,我瞬間邁不動步子了,被眼前的糖畫深深吸引了,爸爸看出來我的小心思,便果斷給我買了一個糖畫,是一頭牛,那糖絲晶瑩剔透,只見老師傅手向左一抖,向右一飄,完成了牛身的一部分,又抖了兩下,我還沒來得及看清楚,一頭栩栩如生的牛便出現在我眼前,好像隨時都會發出叫聲,我真是愛不釋手,捨不得舔一口。

接下來我們又去了燈會,人流沒有一絲褪去的樣子,依然是水泄不通,,走近一看,花燈上還貼着燈謎呢!只聽一位工作人員說道:“只要猜對答案,花燈就是你的了!”人們都異常興奮,一個個都躍躍欲試。

“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我說:“謎底是兔子。”不一會兒,好多人的手上有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形態各異的花燈,我提着我的獎品—-一隻超萌的小兔花燈和爸爸回家了,心中雖然依依不捨,但實在是太晚了。

我度過一個十分愉快的元宵節,在這裏,我也祝大家元宵佳節快樂!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篇三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終於到了,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着紅燈籠,而且吃飯之前還要放鞭炮,晚飯也和平常不一樣,要吃湯圓。

大約五六點了,“怎沒還不開飯呀,我都快餓死了。”在一旁的我不耐煩地說道。這時,爸爸說到院子裏放鞭炮去,我便去跟爸爸一起看一看。爸爸把鞭炮掛到樹枝上,拿起了打火機。“噼裏啪啦”,鞭炮聲就便響了起來。“開飯了,開飯了。”終於聽媽媽喊道。

我聞聲一溜煙就跑到了屋子裏,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我伸手接過一碗元宵,圓圓的白白的好像一個個乒乓球。我迫不及待的品嚐了一個,是黑芝麻的口感潤滑鮮嫩真是太棒了!那種香噴噴的氣味讓我回味無窮。吃完元宵後,我便來到了院子裏去看爸爸放煙花,還沒有開始,我們一家又等了一會兒,煙花終於開始放了,因爲離得太近了,看的非常清楚,彷彿就在頭頂一般,忽然,弟弟說了一個字,“看”。

我只聽到‘嘭’地一聲,仰起頭來看到一片片煙花在空中綻放,五顏六色的花瓣飄在空中真是美極了,有的像一朵盛開的菊花!有的像螢火蟲般滿天飛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開了一般!最好看的要數“大禮花”,朵朵猶如火山爆發,嫣紅、翠綠、金黃……煙花雖然只是短暫的暫放,但它留給我的卻是美好長久的回憶。

湯圓的美味,家人的團圓,煙花的美麗讓我更愛我家鄉的風俗習慣。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300字 篇四

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雖然我們的大中華地大物博,風俗千千萬,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她——春節,一個千家萬戶團圓的好節日,她是我們家鄉最傳統的風俗,更是我們萬千炎黃子孫傳承的好節日。

春節,每年大年七年級,家家戶戶都歡歡喜喜貼春聯,轟轟烈烈放鞭炮,高高興興吃年夜飯。

傳說,每年大年七年級,山中有一隻怪獸,叫做“年”,會從山上下來到村莊裏吃牲畜,不僅僅如此,連人也不放過。所以人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出來。許多勇敢的人去和年鬥爭,但都一去不復返了。有一次,一個人躲在家裏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發出巨響,驚動了外面的年。人們見狀紛紛點燃竹子,最終成功把它嚇跑了。之後人們發現,年獸害怕聲響,每到大年七年級便點燃爆竹,從此再也沒有收到過年的攻擊。這一天,人們歡聚於一堂,放鞭炮,貼春聯,人們稱之爲過年,又叫過春節。

家鄉的百家宴 篇五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我的家鄉泰順也有衆多的習俗!其中,最盛大的就是泰順的百家宴。

百家宴是一項古老的鬧元宵習俗,是一種地方內部舉行的祈禱儀式,其目的是“聚宗親、商族事、祈豐收、保平安。”

其實,百家宴也可以當成是一場大型的聚餐,全村人都會參加。每到這時,鄉鎮里人流如潮,街道上車來人往,熱鬧非凡。一個鄉鎮從南到北、整條大街擺滿了酒席、有上千桌、每年都有上萬人赴宴、歡歌笑語洋溢於大街。

顧名思義,百家宴,當然離不開吃。泰順山城物產富饒、有數不盡的的山珍海味,土特產和風味小吃不勝枚舉,比如泰順的米麪層、九層糕、土豆湯,這些美食讓人回味無窮。其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便是土豆湯,這裏土豆湯可與溫州的不一樣,大家記憶中的土豆湯肯定是色澤鮮亮。而泰順的土豆湯卻是“其貌不揚”,看上去就像芹菜、土豆、蘿蔔等食材的大雜燴,它的湯呈褐色,也讓人“望而生畏”食慾大降,不過你只要嘗上一口,一定會愛上它!清爽可口、絲滑入味、回味無窮……還有那更誘人的紅燒肉,它紅得鮮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鮮美中還略帶酒麴的純香!清楚的記得小時候每每回泰順,我總會早早的趴到飯桌上,大聲嚷嚷,“我要吃肉、我要吃肉……至今大人們還拿這事調侃我!也因此每次百家宴時,我都會向大家隆重地介紹紅燒肉這道特色菜。

關於百家宴,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受。衆所周知,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社會,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現代化,但是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卻忘記了這些代代相傳的民族習俗。而百家宴就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它是泰順山城特有的風俗,更是人們互相交流的紐帶,能夠讓我們在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加強與族人的聯絡,增進彼此的感情。

作爲一個泰順人,我真誠地歡迎各地朋友們在每一年的元宵佳節,來參加泰順的百家宴,體驗泰順的傳統民族風情!

溫州年味醬油肉 篇六

過年,不僅有五花八門的活動,更有平時吃不到的美味。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好吃的醬油肉了。在溫州,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陽臺曬醬油肉,那場面想起來就讓人流口水呢!

冬至的前幾天,我們去外婆家做醬油肉。可是醬油肉怎麼做呢?怎麼做纔好吃呢,外婆說,醬油肉一定要在冬至前後這幾天曬,因爲西風比較乾燥,醃製醬油肉更容易曬乾,不易壞。

外婆開始示範起來:先把五花肉去皮,切成大約5釐米左右厚度的長條,然後放入一些叫做“二鍋頭”的白酒和醬油醃半天,最後放入花椒,蒜,薑片……外婆說,醬油肉好不好吃,取決於醬油好不好,是否有醃入味。然後問我:“萌萌,你要試試嗎?”我當然願意。洗好手後,外婆指導我不停的攪拌,揉捏,給五花肉按摩,這樣能讓肉更快的入味。大約過了十分鐘,肉的顏色明顯變深了。接下來大概要曬3-5天,我們就能吃到美味的醬油肉啦!

冬至來臨,“醬油肉來啦---”媽媽把熱氣騰騰的醬油肉端出來了。我好奇的看着醬油肉:肉已經完全染上醬油的紅褐色了,裏面的醬油似乎被蒸出來了,在碗底還不安分的吹出一股股熱氣。聞了一口,醬油的微甜和肉特別的鮮香融合到一起,形成一股特別的味道。輕咬一口,開始微微的鮮甜味充斥在嘴間,轉眼間肉的鮮味就迫不及待的鑽進喉嚨……因爲曬乾了,肉質很有嚼勁,鮮味也很好的鎖在裏面,讓人回味無窮……

吃着美味的醬油肉,我們聽着媽媽講起醬油肉的寓意:“你們看醬油肉的顏色是不是紅褐色?因此過年吃醬油肉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原來如此呀!

我們的家鄉風俗很多,想了解嗎?來我的家鄉——溫州看看吧!

家鄉的風俗 篇七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筆下春節的習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詩歌中清明的習俗;“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是文秀筆下端午的習俗。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節日習俗。我的家鄉大連也不例外,這不,春節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走來了,大街小巷到處都洋溢着過年的氣氛!每個人臉上都盪漾着幸福的笑容!

春節前夕,男女老少都要準備一套新衣服,大年30那天穿着漂亮的新衣,臉上掛着淳樸的笑容,迎接,新年的到來。當然啦,每家每戶都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把大街小巷映襯得格外的鮮豔。除了貼對聯,除夕晚上,我們一家子也少不了吃年夜飯。年作文夜飯的菜餚很豐盛,南北菜餚都有,而且還富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比如:年年有魚(餘),代表着年年有餘;餃子,象徵着團聚合歡,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生菜(財),代表發財……嘿嘿,是不是很有趣呢?吃完年夜飯,我們一家人就會其樂融融地圍在電視機前觀看精彩的《春節晚會》,等待着新年的鐘聲的敲響。

大連的元宵節,也很熱鬧。正月十五鬧元宵,家家戶戶都得吃湯圓,“圓”含有團團圓圓的寓意,以前大街小巷都會掛花燈,晚上還得點蠟燭呢,家家都點。屋裏,院子裏,還有大門外面,都點上了蠟燭,從外面看,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一樣。但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就沒有享受到那種熱鬧勁兒,一家人只能宅在家裏看元宵晚會。當沒關係,爺爺奶奶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朵幸福快樂的花。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