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六年級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六年級

家鄉的習俗——年菜的祕密 篇一

卞伊雯

我的家鄉在上海,雖然它是一座海納百川的國際大都市,但仍不乏延續着很多傳統的習俗。就拿“年菜”來說吧。

年菜,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才吃得到的菜。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因爲它的食材有多珍貴,而是在於它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瑣。它通常需要8種不同的素菜混合而成。每年春節,上海人的家裏都會準備這道菜。

小時候的我非常討厭吃年菜,因爲都是用素菜做成的,有的是洗淨曬乾的,有的是切絲冷藏的,還有的是攪碎後浸泡料酒的,一點兒都不美味。可大人們卻對“年菜”情有獨鍾。有一次,我終於忍不住問媽媽:“媽媽,你明明不喜歡吃素菜,爲什麼過年期間,每頓飯都要吃上幾口呢?”媽媽笑着說:“祕密。”

祕密?這不僅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開始在百度上搜索答案,想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出人意料的是,百度上只有年菜的製作方法,並沒有“年菜的由來”。於是,我便開始留意大人們在製作年菜過程中說的話,企圖尋找蛛絲馬跡。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我發現媽媽和外婆在廚房裏聊得都是一些平日裏的家常,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又不死心的繼續觀察。突然我發現,只要是準備年菜的時候,一家人的溝通就會變得特別的多。媽媽和外婆一起準備各式各樣的材料,爸爸會幫忙去菜場買菜,就連外公也會掌勺露一手,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啊,原來這就是“年菜”的祕密!它之所以會成爲一種習俗被延續至今,就是因爲這道菜需要全家人一起幫忙才能完成。8種菜匯聚成一道菜,不僅象徵着我們的日子豐衣足食,更寓意着家人的團結與和睦。

我愛家鄉的習俗,飯桌上那一盤年菜的香味,浸潤心田。

上海的臘八節習俗 篇二

餘子宸

農曆臘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在這一天裏,不管你身在何處,都要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臘八節雖然不像元宵節那樣張燈結綵,但也是一派熱鬧景象。

關於臘八節有這樣一個故事,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裏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過一獨木橋,牛失足滑下橋腿摔斷了。老財主氣急敗壞,把他關進房間不給吃飯,朱元璋餓得夠嗆,發現屋裏有個老鼠洞,裏面藏着紅豆、大米、紅棗,蓮子等七八樣東西,他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熬()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他做了皇帝,又想起這事,於是就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雜糧的粥,吃的那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上一個臘八節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採購了大米、紅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紅豆、蓮子等等。回家後,把它們放進水中浸泡了兩個小時,然後一股腦兒倒進了鍋裏,加熱水,開火熬粥,一小時,兩小時過去了,慢慢的,粥的香味就飄散出來了。

終於開吃了,我給大家每人盛了一碗,然後坐下來慢慢品嚐,味道還行,雖然吃起來不如聞起來香,但是我也算是體驗了節日的習俗,親手煮了一次臘八粥,過了一個有趣又有意義的臘八節。

臘八節過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晚上一天比一天短,預示着新新的一年就要來臨了,人們就要開始準備買年貨,準備迎接新年了,這個年也算完整了。

無錫的清明 篇三

張紹箕

我的家鄉在無錫,那裏有山有水風景秀麗,也有着各種傳統節日,而我參與最多的是無錫的清明節

每年的四月份春暖花開是無錫最美麗的季節,在那個時候所有的花兒都綻放起來,那些樹鬱鬱蔥蔥,綠油油的草地上花兒都顯得格外美麗。可是往往在這個美麗而又寂靜的時候,總會迎來我們那悲傷的節日——清明節。

記得每次清明假期,我家的國外親戚都會來到上海一起開車到無錫去掃墓,看一下已去世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和一些已過世的親戚。我們會上山去燒香祭拜,我總會見到那些大人都會拿着花,在那兒默默地祈禱。掃完墓後我們還總是會去參觀以前曾祖父和曾祖母住的老房子,爺爺奶奶們也會回憶起他們小時候的點點滴滴。每次聽着他們的述說,我都會幻想起老人們的童年,讓我身臨其境彷彿回到了他們的年代。看好老房子後我們會在一起聚餐聊着閒話,每次清明節的聚餐都是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候。總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都忘記了剛纔的憂傷,都會談論着各自的將來。

這就是我家鄉無錫的清明節,有悲傷、又有歡樂,又有童年的回憶,又有豐盛的美食,這些點點滴滴都構成了我們每次回家鄉的常態。

祭祖 篇四

徐菡婷

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大人都起牀開始忙活了。

洗漱後,顧不上吃早飯,外婆外公舅舅便開始準備下午的祭拜用品,其中豬頭、雞、“金元寶”是最馬虎不得,也是最費時間的。

看,外公外婆一起將臘月醃製好的碩大豬頭,放入鐵鍋中煮。媽媽說,這豬頭是外公專門從安徽買來的,是過年祭祖最重要的,柴竈裏要花半天時間才能煮熟。

在等的時候,晚輩們也陸續起牀吃早飯。年紀稍大的糖糖姐姐和我,開始分工幫忙貼窗花、春聯等事情,一邊爭論着“這樣貼好看”“不這樣好看”“這樣”“這樣”……一片歡笑。

年紀小的三個妹妹不能幫忙,便可以看——殺雞!這雞非常不尋常,是用來祭祖的,必須是大公雞才行!“殺雞開——始——了——”只見外公左手提着菜刀,右手擒着大公雞,氣勢洶洶地走到雞的面前刀口對着雞的脖子一抹,只見一縷雞血滴到一個盤子裏,幾十秒後,將雞扔到開水桶裏。小朋友邊燙着雞,邊使出全身力氣拔毛。拔完後,外公把雞放燒豬頭的湯裏燒3至5分鐘左右,也可以不燒,再將雞血澆上去。

豬頭還沒起鍋。舅舅將錫箔紙放八仙桌上,折成一個個“金元寶”,其實看上去像船,再將每3個“金元寶”塞入一個更大的、黃色燒紙(是上墳用的一種專用紙)折成的超大“金元寶”中。按需要祭拜的祖宗個數,舅舅做相應個數的超大“金元寶”。

雞殺好了,“金元寶”摺好了,豬頭也起鍋了。外婆將焟燭、香、豬頭、雞和超大“金元寶”放入籃子中,所有的祭拜的東西都準備好了。

大家吃個午飯,便可以去祭拜了,但是嬰兒和兒童只能待在家中。聽舅舅說,祭拜時,要先把祖先的墳前、周圍打掃乾淨,把豬頭、雞擺好,焟燭點燃,再點香,每人需持三支香,將東南西北每個方向都拜一遍,然後將香給插上。最後將“金元寶”燒了,就大功告成,可以回家嘍。

這,就是我的家鄉風俗。

家鄉的元宵風俗 篇五

陳果

元宵節,是一個溫馨,充滿愛的節日。元宵節在我的家鄉有些特別的習俗,這也要從一個傳說說起……

正月十五是農曆的元月,古人把“夜”稱之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在元宵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說吃湯圓、賞燈、猜燈謎等許多習俗。

在我的家鄉,元宵節做湯圓是元宵節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了吧!開始,我認爲做湯圓太容易了,後來才發現其實還挺難的。讓我來說一下我們是如何做的吧!

我們需要準備一些糯米粉,些許芝麻,一點麪粉,適量的水,還有豬油。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裏磨成芝麻粉,加少許糖,再把大塊的豬油放入慢慢攪拌均勻。真沒想到,磨了十分鐘,我就感覺手臂酸得就快斷了。接下來,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個大大的球,再發酵30分鐘……

哈哈,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要開始最關鍵的包湯圓的環節!這可是最難,並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們把芝麻餡放入攤平的湯圓皮上,一邊轉一邊將湯圓皮裹起來,最後變成了一個圓子。我連試了三次,都失敗了。我問奶奶怎麼辦?奶奶說:“是你包的芝麻餡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沒問題啦!”我恍然大悟。看來奶奶做湯圓的經驗已經爐火純青了。這下子我連續成功做了五個,一個個堪稱完美。最後,我們把做完的湯圓放到鍋子裏煮十分鐘。煮熟後,我們一起開心地品嚐起來,真的太美味了啊!

這就我們家鄉的元宵風俗。通過這樣的學習不但讓我學習到了製作手工食品的經驗,也讓我們一家人在元宵佳節,其樂融融,歡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