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向袁隆平爺爺致敬的作文精彩多篇

向袁隆平爺爺致敬的作文精彩多篇

紀念袁隆平爺爺作文 篇一

在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一點七分,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出:袁隆平爺爺去世了。聽到這個消息我悲痛萬分。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爲“雜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袁爺爺曾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中國人的飯碗要拿在自己手裏。”他爲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爲表彰他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世界許多國家都爲他頒發獎項。聯合國糧農組織聘他爲國際上發展雜交水稻的首席顧問,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還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爲“袁隆平星”。

而現在袁爺爺去世了,一天是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認爲是假的,是在開玩笑,是在造謠,因爲水稻之父怎麼會說走就走呢?他爲人類做出了那麼多的貢獻,他現在一定還健健康康的生活着,可當新華社在微博上報道後,我才面對了現實:袁爺爺真的走了。我陪同萬分,難道這次是因爲上天餓了嗎?怎麼會這樣?原因也雖然您去世了,但我們永遠會牢記您,您做出的貢獻,我們將銘記在心,我們會不浪費任何糧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袁隆平爺爺,天上的行星以他命名,地上的水稻認他爲“父”,居功不自傲,妙語常留香,爲人類做出的貢獻,爲他人帶來的歡樂!永記人們心中!一路走好,袁爺爺!

紀念袁隆平爺爺作文 篇二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爺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袁爺爺是我國雜交水稻專家,被稱爲“雜交水稻之父”。他在研究雜交水稻的時候,幾十年如一日,遇到了很多困難,經歷了許多的失敗,但他並沒有放棄,雜交水稻的世界難題終獲解決。我們要學習袁爺爺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在袁爺爺八十歲的時候,他對很多人講過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正是爲了這兩個夢,袁爺爺一直沒有停下腳步,歷經半個世紀水稻研究,成爲稻田的忠實守望者。

雖然袁爺爺走了,但他留給中國一份無可替代的遺產。感謝袁爺爺爲人民做出的巨大貢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希望每一粒米都不被浪費,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好好吃飯。

緬懷袁隆平爺爺作文 篇三

5月22日,一個值得全國人民去緬懷的日子,因爲,在那一天,一顆巨星隕落——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後,全國人民自發組織隊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風雨中,對袁隆平老先生的遺照,多次鞠躬。當時現場的人數達幾百人,每個人眼裏無不含着着熱淚。人人都悲痛至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國之脊樑,就在這一天,轟然倒下。他,讓中國人民端上飯碗,端牢飯碗,解決了億萬人的口糧問題。這位奮鬥一生的老先生,值得中國人永遠懷念。

在得知袁隆平老先生去世後,網友競相發言,而許多人卻不敢相信。一位網友評論道:“中午剛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這一消息後,還以爲是看錯了。朋友在後面拍着我的肩膀,流着淚說:接受現實吧,是真的消息。那一刻,我崩潰了。”沒錯,許多人都不肯接受這個現實,一次一次走向中央打電話,反覆確認,而得知此消息後,大多數都淚流滿面。沒有袁隆平老先生,可能餓殍滿地的場景還會出現。節約每一粒糧食,使每一粒糧食都盡其所能,幫助人民,就是對袁隆平老先生最好的思念。

袁隆平老先生曾說過:“會各國培育優秀人才,尤其是對於發展中國家,這是我一生的願望……我的雜交水稻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然而,袁隆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袁隆平團隊爲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育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技術人才,讓他們遍佈全世界,爲雜交水稻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目前,雜交水稻正不斷地向高產進行一場沒有盡 頭的衝刺,現在,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試種雜交水稻十多個國家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水稻增產20%以上。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於袁隆平老先生的不懈努力。

而袁隆平老先生在去世前的遺言中說道:“喪失從簡,不要讓殯儀館安排任何羣衆悼念。”一位曾經的國之棟樑,本可以接受很多人的弔唁,而今,根據疫情形勢,毅然拒絕了殯儀館接待羣衆悼念的意見。

遙寄哀思,緬懷前行。袁隆平院士,我們的國之棟樑,願您在天堂安好,與您的母親團圓!

紀念袁隆平爺爺作文 篇四

今天,我在新聞上看到偉大的雜交水稻發明者——袁隆平爺爺去世了。

爸爸找出了他小時候看的百科全書,說:“這裏面有關於袁隆平爺爺的事蹟呢,爸爸小的時候就看過了!”

於是,我翻了百科全書,找到了關於袁隆平爺爺的事蹟。原來,1980年的時候,偉大的袁隆平爺爺創造了雜交水稻,書上說這是有重大意義的科學發明。袁隆平爺爺雖然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可是他卻沒有放棄,始終在研究。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袁隆平爺爺太厲害了!

爸爸還給我看了一個關於袁隆平爺爺的視頻,裏面講了袁隆平爺爺小時候熱愛農田。而且,他曾經爲了研究水稻,四處奔走。袁隆平爺爺帶領他的團隊,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取得了成功。

我也要向袁隆平爺爺學習,要做到光盤行動。加油,加油,繼續努力!長大後要成爲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紀念袁隆平爺爺作文 篇五

在5月22日中午1:07的時候,我們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聽到這一消息之後,我非常的震驚,也感到傷心和婉惜。因爲幫助我們種植雜交水稻的老人竟然活到91歲就離開了我們。

小時候的袁隆平非常地調皮。他也很好奇一些東西,他每次上課的時候都會問老師這些奇怪的問題,然後老師就覺得他的思想有問題,袁隆平就自己去找答案。6歲的時候,他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園藝場,園藝場裏面有許多的葡萄,從那時候在袁隆平心裏就埋下了一顆想當農民的夢想。長大以後他每天日夜都翻看着農學的書,向那些農民請教。勤換種,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這樣子就能收豐收很多水稻。袁隆平意識到了農民的需求,每天日夜的都去觀察水稻有時候只帶饅頭和水拿着放大鏡震盪裏觀察一天一夜,最終在1961年7月的時候,翟龍平發現了一株長得很特別的水稻,他和助手數來數去裏面上面一共有239課鼓勵他,非常地高興就給他取名爲鶴立雞羣。

在這之後,水稻茁壯成長開花授粉,孕育稻穀。金黃色的稻穀,隨風飄搖,一株水稻有兩三百朵花,花結成兩三百顆米,這就是我們的大米。真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我們要尊重袁隆平的辛苦勞動,尊重大米生命的歷程。知道這些是因爲我看了一本書叫《一顆種子改變世界》。

裏面的袁隆平非常堅持,刻苦鑽研這項技術,把每株水稻都能產出100多公斤的大米。我有時候也很努力去鍛鍊一些事情。比如說玩魔方,一開始我不懂,慢慢看着其他人玩就學會了一點。我只懂一些公式在那裏上下左右一轉錯了或者轉快了就打亂了,我就會找其他人幫忙。每天有閒功夫我就練習,晚上睡覺的時候,我都會練習15分鐘。後來我的魔方技術達到了一分20秒左右就復原魔方了。

種植水稻成功的艱辛,讓我反思自己。我有點挑食,每頓飯都愛剩飯。沒有吃完就去房間寫作業。我要改掉這個習慣,把米飯都吃乾淨吃完。我要改掉這一錯誤。

雖然袁隆平去世了,但是我們心中還牢記着這一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因爲他種下了雜交水稻給我們吃,這樣才讓我們成長長高,纔有了今天不愁吃水稻的生活,如果沒有他,世界上就沒有雜交水稻就沒有吃的,很多人就會餓死,那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意義了。我堅信袁隆平爺爺在天堂也能看到我們蓬勃的農業的發展,讓我們學好本領,替代完成他那“禾下乖涼,覆蓋全球”的兩大心願!

紀念袁隆平爺爺作文 篇六

稻香萬里,四溢餘香,在這片名爲中國的土地上,永不彌散。

默默無聞,一生奉獻,您的身影也永遠映在藍天之下的稻田之中。

——前言

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微風撫過,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彎下了腰,他們在鞠躬,爲他們的父親鞠躬。稻香十里飄,長空萬里香,世間一切的稻苗都隨風飄起,恭送這位偉人的離開。他不是戰士,卻拯救無數生命;他不是詩人,卻書寫動人篇章,他便是培育雜交水稻第一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對於袁隆平爺爺的印象,只限於圖片和視頻之中。但是那幾張照片我卻印象深刻。田野間,他無聲地拿着一個本子在記錄什麼,他身着樸素的衣服,一幅近似於老農民的面孔,飽經風霜,他彎着腰,耕作着,種下的是種子,長出的卻是未來的希望。

當我聽見袁隆平爺爺去世這個消息時,幾分驚訝,幾分遲頓,幾分傷感。萬分難受,卻哭不出來,像一塊石頭堵在心中,悶得有些喘不過氣,腦子一片空白,想去拒絕接受這個事實,怔了一會,才反應過來,於是心中水簾陣陣垂下,甚是傷感。

突然想起之前網上的一些流言蜚語,當七年級些網友就因爲袁隆平爺爺摸了一下豪車,便在網上發表侮辱性言論。現在我就想問你們,你們還有良心嗎?他是一個拯救了無數人的英雄啊!他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研究雜交水稻的事業上。袁隆平爺爺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他一輩子都努力在這條路上奔跑着,因爲路的盡頭種着他的夢想,他一步步地將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變成了可能實現的理想,他心中有家,有國,有全世界。

《奶奶的星星》中說:人死了,便會化成天上一顆星星,給活着的人照個亮。想必2021年5月22日夜,銀河間又會多一顆明亮閃耀的星星,看着中國這一片片他一手創造的稻田,落下淚水,化成雨水,去滋潤萬物,去滋潤他親手埋下的希望。

謝謝了,袁隆平爺爺!

再見了,袁隆平爺爺!

願您一路走好!

當您再次俯視大地,請您放心!“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未來我們會替您實現!

紀念袁隆平爺爺作文 篇七

1930年9月7日,一個註定偉大的人出生了,2021年5月22日,一位享譽世界的人去世了。他就是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袁爺爺出生於戰亂時期,見證了饑荒的可怕,患難時期糧食對人民的重要性,於是袁爺爺暗下決心,長大之後要讓羣衆任何時候都有糧食可以食用,要讓中國不再出現饑荒。

他努力學習,23歲時畢業於西南農學院,一直堅持研究水稻產量,在田中發現一株“鶴立雞羣”的水稻,根據這株水稻,他研究出了一粒種子,特殊的種子,種在了稻田中,這粒種子,經過了一波三折,最後成長爲一片稻田,長成了袁爺爺的代名詞——“雜交水稻”

他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推廣和應用,每畝水稻產量最高可達500公斤,使全世界爲之震撼,養活了世界數億人口。我們所有人都所知道的是,袁爺爺他確確實實使中國再也沒有經歷過一次饑荒,他使更多的人,能吃上更多的飯。

2019年,在榮獲“共和國勳章”以後,袁爺爺依然殫精竭慮地“向着畝產1200公斤衝刺”,並且還說:“我現在是‘90後’,我希望在百歲之前,實現每公頃20噸的目標。”可是袁爺爺他食言了,這個畢生所求就是“讓所有人都吃飽飯”的老人,終究還是離開了這片——他曾用一生不悔來熱愛和奉獻的土地。袁爺爺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袁爺爺的精神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銘記着袁爺爺,也會有一輩又一輩的人延續着袁爺爺的精神。我想,這應該是袁爺爺最想看到的結果,這是我們能給袁爺爺的最好的慰問。

袁爺爺他一直“活”着,活在我們心中,活在每一片稻田中,活在夢裏。

如袁爺爺所說的那樣“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他播撒下心懷人民、愛黨愛國的“種子”,用汗水澆灌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這是袁爺爺的夢,是禾下乘涼夢。“禾下乘涼夢”,我們一起追!

紀念袁隆平爺爺作文 篇八

這是全國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級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舉國上下,悲痛欲絕。

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消息在各個媒體平臺上出現,廣大人民紛紛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對他們的“食神”去世了的消息。

袁爺爺真的是太偉大了!

他年雖近百,卻不在家樂享天倫之福,而是終日奔波在實驗田,用慈愛的目光注視着一株株如同一隻只精靈的秧苗,在和風中翩翩起舞,那鐫刻着歲月滄桑的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爺爺畢生追求的是所有人遠離飢餓,他做到了。我們中國人,因爲有袁隆平爺爺,端穩了飯碗,不再爲一日三餐發愁,世界都爲之震驚。

像這麼一位對人民做出卓絕功勳的傑出科學家,廣大人民怎麼忘得了他?請看看各個媒體平臺下的評論: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稻花香處憶袁老,泣雨聲中送英雄。我們的“神農”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帶着種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們再也見不到他了。再聽聽人們的請求:天安門廣場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爲中國人的溫飽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與心血的袁爺爺。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寫道:“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着。”司馬遷也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袁隆平爺爺的死,重於泰山,而且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袁隆平爺爺生前說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將一生奉獻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說我浪費糧食,其他人沒有資格。因爲是他讓我們不再飢餓,不再擔憂溫飽問題。

請求國家將5月22日設爲珍惜糧食日!以此紀念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學生們應該銘記5月22日,好好學習,帶着袁隆平爺爺那份對我們的希望,爲國家爭光!

紀念袁隆平爺爺作文 篇九

袁爺爺您好,寫這封信沒有特殊的含義,只是因爲敬佩您,出自內心的向您表示一聲感謝。感謝你的無私,樸實的品格不時地鞭策、教育着我,感謝你一直作爲一個平常的勞動人民來看待社會,看待手下的每一顆水稻。

在我們看來,您的成就是非常驚人的,可有多少人瞭解這巨大成功背後的辛酸苦辣,又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呢!我們不能人人成爲袁隆平,但您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您那種腳踏實地的精神不正是我們當代青少年所缺失的嗎?您那種淡薄名利的情操不正是我們當代青少年慢慢拋棄的嗎?

"民以食爲天",衷心感謝您袁爺爺!

緬懷袁隆平爺爺的作文 篇十

在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一個看似平常日子和時間,卻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的事情——被稱爲“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

每當想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時,我的眼前,我的腦海裏就會立刻浮現出袁爺爺的身影。他那古銅色的臉上,總掛着那笑容,一道道深刻的皺紋記錄着他那不平凡的歲月;他總是穿着那幾十塊錢的襯衫,頂着嚴寒,忍着酷暑,在農田中奔波……

“永不滿足,永遠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讓中國人端穩中國碗,讓中國碗裝滿中國糧。”這是袁老至死堅持的信念。想當年,當袁老發現了第一顆雜交水稻時,當他公佈這件事時,是那麼多人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只有袁老和他的兩位學子依舊堅持在崗位上。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當時的堅持,可能就不會有我們現在衣食無憂、健康幸福的生活。

正是那一顆雜交水稻餵飽了全中國人民,也餵飽了多少國家。像美國,日本當時那些科技發達的國家,早就開始了研究水稻的工作,他們向裏面砸進了多少錢,卻依然沒有好的成果。但是當袁隆平爺爺向世界、向國際發出這一發現時全世界的人民都震動了。美國還輕蔑的說:“我們做不到的事,區區一箇中國鄉村教師卻能做到?”但是事實卻讓他們打臉,正是袁爺爺發現的那一粒種子餵飽了我們所有人。

我們現在還不能向袁爺爺那樣,爲雜交水稻,爲國家做貢獻。但是我們現在能做的事,珍惜每一粒糧食,實行光盤行動。不讓遠在天界的袁爺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