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端午節由來的作文【精品多篇】

端午節由來的作文【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來歷200字作文 篇一

端午節的那天,大家都吃糉子,賽龍舟,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兩千多年以前,有個叫屈原的人,因爲不想看着自己的國家滅亡,就抱着石頭跳江自殺了。人們就划着船往江裏扔糉子,是不想讓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就把吃糉子延續的今天,以此來表達後人對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志士的懷念。

我喜歡端午節吃糉子。它的形狀好像三角形,外面包着竹葉,裏面有糯米,但是僅有糯米那就沒有什麼味道,所以裏面放上了大紅棗,吃起來黏而不膩,又香又甜,非常爽口好吃!

端午節這天,我不光吃的糉子,還吃了肯德基、雞腿……

端午節,我過得很開心!

端午節的來歷作文 篇二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也叫端午、端陽。除此之外,端午節還有很多別稱,如:正午節、重五節、五一節、沐浴蘭節、女兒節、正午節、迪拉節、詩人節、龍節等等。雖然名字不一樣,但總的來說,不同地方的人的習俗是共同的多於不同的。

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俗。由於地域遼闊,民族衆多,故事傳說衆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在不同的地方發現了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包括:女兒回孃家,掛鐘馗畫像,迎鬼船,藏午間,掛菖蒲、艾草,遊百病,戴香囊,準備賽龍舟,比賽,打球,盪鞦韆,給孩子畫雄黃,喝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時令鮮果等。賽龍舟等一些活動有了新的進展,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界限,成爲國際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禺說;從夏至節三代開始;避邪月邪日論,吳越民族圖騰祭祀論,等等。上述每一種說法都有自己的來源。根據學者聞一多和考古專家考證的《端午考與端午歷史教育》中所列的100多部古籍,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吳越人舉行的圖騰節,比屈原更早。但是幾千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詩篇已經深入人心。因此,人們“珍惜和哀悼,討論他們的話語,以傳遞他們的故事”。因此,紀念屈原言論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間文化領域,中國人把賽龍舟和吃糉子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今天,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非常流行的盛大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 篇三

早上起來,媽媽說:“該吃飯了”!我看見桌上放了一盤熱氣騰騰的糉子。

我問媽媽,今天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媽媽說:“端午節到了”我問媽媽什麼叫端午節呀?媽媽告訴我“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都要包糉子吃。”我一邊吃糉子,一邊聽媽媽繼續說,現在有好多種糉子,有肉糉子,水果糉子,甜糉子。。。。。。。。。不但糉子的種類多,而且樣式也很多,可供人們選擇。

我聽了媽媽的話,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心裏很開心。

端午節由來作文 篇四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於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這就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的就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這就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到江河,這就是爲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爲雄,它們各國之間爲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當時,屈原就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與《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爲力,於是在極度失望與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划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拿來了糉子投入江中餵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屍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划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僅因爲它能吃糉子與綠豆糕,更因爲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的來歷作文 篇五

如果你想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我來告訴你。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民間節日,也叫正午節。還有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日是端陽。插入艾葉,佩戴香囊。吃糉子,撒糖。龍舟下水了。”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的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爲了救死於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倒進河裏,是爲了防止魚、蟹、蝦吃掉屈原的遺體。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以齊、楚、燕、韓、趙、魏、秦爲主,都是爲了土地而戰。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派官員。他勸楚懷王仁政,不聽小人之讒言,王懷不但不聽,還聽了讒言,貶了屈原。悲痛欲絕的屈原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田文》。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面對國家的覆滅和人民的苦難,他無能爲力,於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把石頭扔進了長江以東的汨羅江。聽到這個消息的楚人紛紛划船,在河裏打撈屈原的屍體,把糉子帶到河裏餵魚、餃子、蝦、蟹,不讓他們吃屈原的屍體。兩千多年過去了,屈原的形象依然留在人們心中。現在,在農曆五月初五,人們會划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風俗各異,但都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除了以上,我們這裏還有送吃綠豆糕的習慣。

我喜歡端午節。因爲這一天我們不僅可以吃糉子和綠豆糕,還可以表達我們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800字 篇六

一般大家過端午嘛總是吃糉子啊,看龍舟比賽啊!但今年這個端午,我們可是準備了特別的活動——燒烤。

今天天氣是陰天,不冷也不熱,正是外出遊玩的好天氣。從家裏出發,差不多半個小時不到,我們來到了“傳化大地”燒烤園。一切燒烤前的工作準備就緒,大人們拿起食物準備燒烤了,我和兩個小夥伴對燒烤很新奇,向大人們嚷嚷着讓我們來烤,可大人們怕我們一烤起來就瘋狂的玩起火來而闖禍,堅決不同意。我們不放棄,又接二連三地請求,結果還是一樣:堅決不答應。我們又苦苦哀求,大人們拿我們沒辦法,只好勉強答應了。大人們在我們燒烤前再三叮囑道:“務必記住,一定不能把燒烤當做是鬧着玩的!”“知道了,知道了!”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大人們不放心地對着我們看了幾眼,去搭帳篷了。

我們拿出很多火腿腸,串在鐵叉裏,架到火爐上去烤。我們想讓火猛一點,拿起刷子,在裝滿油的碗裏使勁蘸油,塗在火腿腸上,架在火爐上的一瞬間,“轟!”火焰噴出了半米高。我們把大人們的叮囑全拋在腦後。火猛嘛,烤熟得快!我們再次火上澆油,乾脆直接把油整晚倒在火爐裏,“轟——”火焰像跳動的音符,頓時“跳”到了一米高。我們來勁了,拿起魷魚串、新奧爾良烤翅、仙俠串、貢丸串一起下火爐,我又拿起辣椒粉、鹽 灑在食物上。

我把自己稱爲“主廚”,任命一個小夥伴爲“料理長”,另一個爲“副料理長”。身爲“主廚”的我,肯定要上一盤拿手好菜效勞效勞大人們。於是我把火爐上的所有食物都拿走,把“料理長”和“副料理長”叫開,一個人下廚了。我把一個茄子先放在火爐上烤,拿起小刀將茭白和大蒜切成小顆粒狀,茄子半分熟了,將它取出,正中劃一刀,將茭白、大蒜粒夾入茄子內,烤了十來分鐘後,茄子熟了,我又在茄子中間灑了一點辣椒粉和鹽,並將這道菜取了個名字“烘烤茄子”。我像賓館裏的服務員一樣恭恭敬敬地將這道菜端到大人們面前,大人們嚐了嚐,連聲叫好,我也開心的笑了!

快樂的時光總過的很快,一眨眼就要回家了,我依依不捨地跟好朋友道別。

今年這個端午過的真特別,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700字 篇七

屈原二十多歲被封爲左徒,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但是有好多人歧視他,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使屈原被降職爲三閭大夫,但他還是對皇帝忠心耿耿,有好多好的建議,但皇帝始終不採納。屈原就去了一個小村子,每天到江邊散步,藉以排解心中的苦悶。不久,皇帝去世,兒子繼位。皇帝的兒子整天國事不管,終於,在他繼位二十多年時,秦軍攻破了都城,消滅了皇帝。聽到國亡時,屈原想不開,抱起一塊大石頭跳到江裏自殺了。村裏的人聽見了連忙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江水悠悠,哪還有屈原的影子啊!村裏人只好把糉子往江裏扔,不要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子!

我們從小要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小時候努力學習,將來向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啦!在端午節可以包種子和看賽龍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牀一起包種子。再桌面上看到乾的河葉、糯米和包種子的材料。我們開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葉上,然後就包起來,最後再用乾的草把種子捆起來,種子就包好了!一開始我總是包不好,媽媽說:“孩子一開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會包的好的。”我邊包邊問媽媽:“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種子呢?”媽媽說:“因爲古時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有一天這位仙人報告人間的事情,玉皇大帝不聽他的話,便把他掉職位。這位神仙決定跳進黃河裏,人們爲了紀念他在端午節裏做一些糯米飯給魚們吃希望不要把這位神仙吃掉。糯米飯就被稱爲種子,所以端午節要包種子。”不一會兒我果然把糉子包好了。

吃完了種子我們 到珠江兩岸看賽龍舟。珠江兩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找到了一個好地方看賽龍舟。只看一條條龍船在飛快地駛過江面。我看中了一條龍舟,心裏想:“你快遊啊,快遊啊!”

愉快的端午節就過了。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 篇八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在飯廳快快樂樂的吃着糉子。我突然問爸爸:“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爸爸說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紛紛表示不知道。於是,我只好自己去翻書查找。

相傳在古代,楚國謀士—屈原深受楚懷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經常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漸漸不用他了,屈原見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悲憤不已。有一回強大的秦國派人找楚懷王議和,屈原看出這是秦王的陰謀,便去勸阻楚懷王,沒想到楚懷王不僅不聽他的,還將他驅逐出都城。結果楚懷王一到秦國就被關機牢房裏,三年後因憂鬱成疾死在了秦國。楚懷王死後,楚襄王即位後,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國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勸說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遙遠的汨羅江邊。後來親王佔領了楚國的都城,屈原知道了這個消息後悲痛萬分,因不願做亡國奴而於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跳進了滾滾的汨羅江裏。後來百姓們爲了保全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面投放糉子與雞蛋,希望江裏的魚不要吃屈原,還把船裝扮成龍的樣子在江面上劃來劃去以便驅趕水怪。從此爲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

喔,原來端午節是這樣來的。

端午節由來作文 篇九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儘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端午節的來歷之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爲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