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 篇一

說到端午節,相信人們對這個節日是再也熟悉不過的了。端午節的習俗是祭屈原、吃糉子、賽龍舟。這個賽龍舟說實話我真沒看過,至於這個吃糉子嘛,嘻嘻,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哦!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的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我沒有做過,但是有一句俗語說“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嘛,我正好反過來,我是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我吃過糉子。

今晚我回到姥姥家過端午節,看着桌子上放着的糉子,不禁饞了起來。糉葉和糯米摻雜在一起的徐徐幽香撲鼻而來,讓我彷彿有些穿回到古代“獨坐幽篁裏”的感覺,又有些坐在竹林間,望着糉子,聞着它的幽香,卻又無法品嚐的感覺。我想到這裏頓時就從古代穿回到了現實,咦?我爲什麼不吃啊?“還在那裏傻看着幹嘛呀!”姥姥說道,“快來吃糉子!”聽到姥姥的話後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衝去洗了手,緊接着又以這般速度衝回了餐桌。

我毫不遲疑的拿起裏一個的糉子,將纏繞在上面的線一圈一圈的,輕輕的拿了下來。又找到一片糉葉的開端緩緩地,儘量讓裏面的瓤保持原形的剝了下來。

這時只見一粒粒晶瑩剔透、白嫩至極的糯米粒,驚喜般的出現在我的視線範圍之中。聞到這香美的糉子,我的食慾大發起來。

用雙手將糉子遞到我的嘴邊,緩慢的張開嘴巴,輕輕咬了它的一處棱角。我深深的感覺到它的甜美順滑和入口即化的美妙感覺。我再一次的將它遞入口中,細細地品嚐着它那讓人陶醉的滋味。

就這樣一整個糉子就在我美妙的感覺中消失了,它的那種說不清摸不透的感覺,真是耐人回味。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紀念我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他的那種崇高的愛國精神是值得每個國人所學習的。

晚飯後我坐在院子中享受着糉葉的清香和徐徐的晚風,一整個晚上就在這充滿着歡樂而又不失中國傳統的氣氛中度過了。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篇二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爲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爲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爲“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裏。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爲“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爲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爲“白團”,與糉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爲“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爲“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爲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爲“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爲“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爲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擡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_。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糉、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嶽州府競渡以爲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爲“送瘟”。

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 篇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的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