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高中議論文800字 精品作文多篇

高中議論文800字 精品作文多篇

高中議論文800字1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數百年前,文人們就通過朗朗上口的詩歌告誡後人,對待事物要站在正確的角度,切不可讓其他因素干擾了你對真相的審視。

宋人的牆爲雨淋壞,兒子與鄰翁對他做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牆,以防盜。”盜賊果真光顧後,宋人稱讚起兒子的先知先覺,卻懷疑鄰翁的手腳是否乾淨。同樣的提醒,爲何招來截然不同的態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親疏矇蔽了雙眼吧!自古以來,人們就頗爲重視感情因素對事件成功與否的影響。“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誠然,感情上的親密對事業的成功也許會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認知事物本質上,感情上的親疏有時也會給人帶來錯覺以及誤導。國外科學家曾做過試驗,讓試驗者在一組照片中選出長像最符合審美標準的一張,結果受測者選出的容貌多與自己親友相近。排除個人審美觀念不談,生活的耳儒目染對人的影響可見一斑。

視覺的評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質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來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矇蔽。西晉王室廣封王,欲使天下盡歸司馬氏之手,殊不知諸公之中良萎不齊,終於導致八王之亂、五胡亂中原的下場。三國中孔明因對馬謾偏愛有加,忘卻先主對馬謾“華而不實”的評價,委以重任,終使《出師表》空有“真名世”,也不免“長使英雄淚滿襟”。

如今,不也有領導幹部任人唯親、從而禍起蕭牆的事例嗎?可見,認知事物,爲人處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鏡,危害大矣!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層。”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惡的雲霧矇蔽,身在高處,眼觀四方不失爲好的方法。岳家軍威震四海,正是由於岳飛超越親情,以軍規處罰岳雲,軍風大肅,纔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美談。孔明事後揮淚斬馬謾,以肅軍紀,纔沒有因感情親疏而再誤軍國大事。

一個公正的決斷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觀察和思索基礎上的。而擺脫感情上的干擾則是做出正確理性評價的先決因素。

也許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決定難以做出,然而,三思而後行,從多個角度思考是可以儘量避免感情上的誤導。現今我國法規制度中“迴避”和“協商”原則不正是對理性處事的指導和提倡嗎?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從各個方面的理性觀察,將幫助我們邁過感情的誤區,真正認識到事物的複雜與多變性。而在一覽無餘的層,擺脫情感輯絆的我們,或許可以長吟:“莫讓浮雲遮望眼!”

點評:詩句哲理,感悟人生。

本文是篇辯證析理的議論文,其基本特點有二。

首先是富於哲理詩句反覆出現。作者在首段開頭引用蘇拭詩句,以此表現本文對待事物要站在正確的角度,切不可讓其他因素干擾了你對真的審視,“通過大量事例對照分析後,作者化用古詩句”不畏浮雲遮已只緣身在層“,指明解決問題辦法:身在高處,眼觀四方。文章前六段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後三段提出解決問題的措尾段開頭引用蘇拭同一詩篇中的前兩句,突出強調從各個方面的性觀察,將幫助我們避免進入感情的誤區,認識到事物的多樣性、復性。文章尾句以”莫讓浮雲遮望眼“作結,哲理詩句首尾呼應。

其二是本文能夠大量援引或轉述所供材料作爲自己的敘事部分,且能敘議結合,有的放矢,針對性強”作者所用材料既有歷史事例,有當今科學試驗及國內政治生活中一些不正常現象(共用7個事,並從正反兩方面對照論證,從而得出:在認知事物的本質上,感情親疏有時也會給人帶來錯覺以及誤導。

高中議論文800字3

《出師表》有言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這一親一疏,導致“成敗異變,功業相反”。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在我看來,勿以親疏論事非。

縱觀一部卷帙浩繁的中華史,其中王朝更替、治亂相續往往能使人掩卷沉思。作爲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君主,百姓們的生殺予奪之大權,也毫無疑問地掌握在其手中,真可謂:“君主一跬步,皆關民命。”就是這樣,我們往往能看見一些小人,他們溜鬚拍馬,阿識奉承,曲意逢迎,把君主們的每一個毛孔無不弄得舒坦至極。於是這些人深得君主之“親”,甚至獨攬大權,破壞朝綱,明末的魏忠賢專權不就是明證嗎?而賢明的君主求賢若渴,對人才親之信之,恰恰是因爲明是非,懂事理,才知孰親孰疏之分。

在人類社會中,自“大道既隱,各親其親子其子”以來,親情就成爲了維繫這個社會的穩固的牢不可破的精神紐帶,人們往往認爲親人們總是對自己好,因而他們總是對的,沒有錯的,而對於旁人,難免存着此疆彼界之心,所謂”人心隔肚皮“,難免對別人有着成見,故事中的富人即此類典型人物,而有兩位人物的行爲卻值得我們的讚歎。

祁黃羊的”內舉不避子,外舉不避仇“。想必大家是耳熟能詳了,不以親疏好惡來定是非,而是惟賢是舉,誠可貴矣。

另一位是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先生,他在廣大的人民羣衆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在擔任了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之後,權力可謂達到政治生涯的頂峯。各界人士1致推舉孫中山的哥哥孫眉擔任廣東的都督,當此之時,孫中山先生只需微微首肯,便定能保證自己的哥哥飛黃騰達,然而這位偉人沒有這樣做,他只是婉言地謝絕了,說:”我哥哥才力有限,不堪擔此重任。“如此高風亮節怎能不讓人仰慕不已。

勿以親疏定是非就意味着拋棄小我,捨棄一己之私利,來成全大我,尋求真理;勿以親疏定是非就意味着剋制感悟,注重理性,讓理性之光熠熠生輝!

勿以親疏定是非其實就意味着一種廣博的愛!

點評:旁徵博引,論證有力。

前賢明訓,”文章合爲時而著“,”千古之大事,經國之偉業也“。或示哲理,給人以啓迪;或明辨是非,給人以教益。以這個標準來衡,《勿以親疏定是非》是一篇相當成功的考場作文。文章旁徵博引,刻闡述了剔除私情影響、尊重事實、維護真理的重要性。論據翔實,比鮮明,論證頗爲有力。敘述自己的觀點時,古今史料,作者頗有信拈來左右逢源之感,顯示出了紮實的文史功底。

高中議論文800字4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邁出的每一步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重大影響。

在正確的道路上跨出一步,你的人生會因此而不同。史鐵生在二十幾歲即遭遇下肢癱瘓,他想到了自殺,可是,經過激烈地思想鬥爭,最終,他從死亡邊緣掙扎出來。如果他不從死亡的邊緣跨出一步,他的一生可能要因此改寫。司馬遷遭受宮刑,這真是奇恥大辱,他也想到了死,可是,他又想到:“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最終,他從屈辱中跨出了一步,寫了鴻篇鉅製《史記》,成就了他輝煌的一生。

高中議論文800字議論文及點評:一步與一生高中議論文800字議論文及點評:一步與一生在錯誤的道路上邁出一步,你只能品嚐苦果。成克傑身爲人民公僕不想着兢兢業業地工作,卻貪圖享受,生活腐化。如果他不在腐化的生活道路上邁出一步,他怎麼會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馬家爵作爲一個貧窮人家走出的大學生,不思學業有成,從而孝敬父母,報效國家,卻因爲一點點小恩怨伺機報復。如果他不在報復的路上邁出一步,他怎麼會有伏法抵罪的結局?

古語云:“一步錯,步步錯。”“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些用血淚寫成的話裏包含着多少深刻的教訓啊!不過,“一步錯”真的就“步步錯”嗎?“一失足”真的就“千古恨”了嗎?“浪子回頭金不換”又給我們重新振作的勇氣,只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同樣,可以成就精彩人生。廉頗身爲趙國重臣、一代名將,卻爲名利與藺相如相爭,不能不說他在錯誤的道路上邁出了一步,可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他及時發現並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從而成就了“將相和”的美談。越王勾踐失去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也淪爲奴隸,在這樣的打擊面前,再英勇的人也要低下頭了吧?可是,勾踐卻能“臥薪嚐膽”,積蓄國力,最終一洗國恥。

反之,一帆風順的人如果不慎重自己的腳下,也可能功虧一簣,毀了自己的一生。陳良宇能坐上上海市委書記的位子,他的仕途不可說不順暢,可是,身爲國家高級領導幹部不能爲人民謀福利,反而以權謀私,最後前功盡棄,落得晚景淒涼。同樣下場的還有原北京副市長王寶森,他可能想到爲革命工作一輩子了,再不享受可能沒機會了,所以在後期的生活上極端腐化,最終因晚節不保而畏罪自殺。

由此看來,我們不可不慎重我們腳下的每一步啊!因爲,你邁出的每一步對你的一生都可能有重大的影響,讓我們都一路走好吧!一路走好,不僅可以讓自己的一生幸福,也可以給自己身邊的家人帶去幸福,還可以造福社會,我們何樂而不爲呢?當然,如果你在錯誤的道路上不小心跨出了一步,你也不必驚慌,只要你知錯能改,你同樣可以贏得一生幸福!

點評:這是一篇談鋒犀利,論證有力的議論文佳作。

開篇,作者引名言緊扣文題,引出中心論點,爲文章豎起一面鮮明的旗幟統帥全文。然後,將目光投向歷史的長河,在那裏淘沙掘金,或引證,或例證,或正反論證,舉史鐵生、司馬遷、成克傑、馬家爵以及廉頗與藺相如“將相和”的美談、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史實以及陳良宇、王寶森身居高位卻以權謀私乃至腐化墮落的事例,對觀點進行了有力的佐證。文章審視論辯,對比鮮明,有力地強化和突出了自己的主張。

文章感人的亮點還在於結構嚴謹,思維縝密,第四自然段進一步引用古語,巧妙過渡,照應開頭,反彈琵琶,深入論證,不但使論證嚴密,無懈可擊,而且使內容更加豐贍厚重。

結尾水到渠成,提出忠告,總結全文,收束有力,極具親和力和感染力。

高中議論文800字5

現實世界申,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沒,那麼,怎樣才能駕馭住自己的情感呢?——題記

理智,是一朵花,盛開於智慧的春風申;情感,是一陣雨,常常將這一朵花摧殘。情與理,對立而又共生於現實世界。

渴望真情

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蕩蕩,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餘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衆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於,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李白,面對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從此寄情山水,便有無數華彩奇章流傳於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說:雨後的青山,像淚水洗過的良心。她告訴我們:惟有真實的情感,纔是一生無悔的追求。倘若將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超越感情

周幽王爲博妃子一笑,令人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終至亡國。

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誤國,終遺恨千古。

這些,都是沒有超越感情的結果”理智是一座堤壩,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會造成堤壩的坍塌,行爲的迷茫,以至釀成大禍。

人們常說:三思而後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駕馭感情

感情猶如一匹野馬,需要你去馴服。理智則是它的繮繩。以理智面對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達。

范仲淹遭貶,然而他仍舊胸懷天下,以理智的大腦,平靜的眼光向人們昭示了一個智者的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啊!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情與理相伴相生,互爲兩極。理智需要情感的潤澤,人生才顯靈動,情感需要理智的依託,人生才顯智慧,願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澆灌理智之花。

點評:“情”與“理”的和諧統一。

情理結合,是本文的特點。題目涵蓋話題的核心,吻合命題意圖,簡潔明瞭,具有情感與理性的雙重韻致,情感表露與理性抒發相結合,奠定了全文寫作的基本格調。渴望真情,超越感情,駕馭感情,逐層推進,進而昇華。

點面結合,是本文的又一特點。作者善於選材:屈原的性情鑄就他的英名;李自的灑脫,使他的華彩奇章流傳後世!這是真情的體現。周幽王亡國,唐玄宗誤國,這是沒有超越感情而釀成的大禍。范仲淹駕馭感情,以天下爲己任,體現智者的用情。從不同側面對“情與理”作了準確的論釋,是爲點,而三點連綴成面,文字簡約卻大氣磅磅,爲收束全文蓄滿情理之勢。全文由點及面,內容拓展有序,主題開掘極深。

作爲散文。語言的典雅、凝練、流暢,體現了作者良好的語言功底。另外,題記的令人深思,小標題的提綱享領,都爲文章增色不少。

不足是缺乏鮮活的時代色彩的舉例,切記:爲有源頭活水來。

高中議論文800字2

我很喜歡那樣一個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葦草。”也許思考就是那個讓人可以凌駕於萬物之上的臺階。但也正是這思考的能力賦予了人類以思想,從而把人類置於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親情與真理。

我清楚地記得康德曾經說過:“有兩樣東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無上敬畏之情: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這句鎊刻在人類思想的話語,也許很精當地爲人類擺脫尷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堅持自然真理與思想的道德法則。也許這樣,人類纔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長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葦草。

我相信人類在判斷認知事物的時候一定都會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跡,更何況是那樣一種與生俱來揮之不去的神聖感情。中國歷史長河中清風明月般的人物當然有,但是完全割裂親情毫無私念的例子又實在不算多。而我也許真的不太主張做一個冷血無情的人,否則世界沒有了感情,也沒有了色彩。

我很喜歡魯迅,喜歡他那橫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個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觀冷靜的觀點絕不是衆叛親離而來的,“無情末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先生的詩,而先生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遠是鮮活的,泛着血的殷紅。

世界失去了親情的牽絆將會變得多麼蒼白,多麼令人窒息。當然我們也很難接受一個親情氾濫的、失真與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們可以找到一個折中的契合點,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極端。

去過草原的人一定會驚異於牧草的柔順和堅韌,人這棵可以思考的葦草也許也應該這樣遵循着自然與思想的雙重法則在風中生存。

柔情也許是一把雙刃劍,正負的功能淬於一身,但也許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質與生命的特質:讓生命美麗而不輕佻,繁華而不浮躁。

點評:無情未必真豪傑豪傑亦應勤思考。該文立論明確、鮮明,即以“人是能思考的葦草”爲喻,借康德之語道出行人類要做一棵生長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葦草,就必須堅持自然真理與思想的道德法則“這一主題。

論證過程嚴密、思辨,充滿辯證法。既呼籲理智控制下的柔情,認爲”世界失去親情的牽絆將會變得多麼蒼自,多麼令人窒息“,同時又”難接受一個親情氾濫的、失真與扭曲的世界“,希望人們”找到一個折中的契合點,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極端“,”讓生命美麗而不輕桃,繁華而不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