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老房子作文多篇

老房子作文多篇

老房子作文 篇一

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樂園”,我的小“樂園”是一個破舊的老房子,這個老房子當年是我姥爺的,要說這房子的年頭,足足有三十多來年了,這個房子剛建的時候,我可能連一個細胞都不是。到了我三歲時候,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哥哥來到了這裏,四歲、五歲、六歲、七歲直至十歲,我在這裏生活了有六七年了,對我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小“樂園”了。

那時我交了許多好朋友,樓下的街道上,我們十來個小孩子一起玩一二三木頭人、紙飛機比賽、寫王字、貓捉老鼠,只要是能想出來的我們都玩了,我們一會笑嘻地,一會又打了起來,不過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嘛!”就這樣,我們一直還做好朋友的只有三四個了。樓下那條街道,也是我的小“樂園”那着有着我無數的美好的歲月,在那裏度過的每一個年頭,我都非常開心,記得那時煙花爆竹響了起來,我們心也跟着顫抖了起來,別提那時我們有多開心了,我們那喊着、歡呼着,彷彿沉浸在了這個小“樂園”裏!雖然現在我搬家了,但是小“樂園”的那條街道我永遠沒有忘卻,街道的寬和長足夠幾輛車過去了,說長是很長,說短又是很短,旁邊本來有很多小攤小店,白天和晚上這裏非常熱鬧,直到深夜幾乎纔沒有人,所以我在這裏總是能感受到一些溫馨,這個小“樂園”就成了我唯一的慰藉!

這個小“樂園”說小不小,說大又不大,旁邊還有我的幼兒園,我的朋友就在這旁邊開店,可是現在只留下這個幼兒園、樓底下的一兩個朋友和臨居,我的小“樂園”變得冷清了許多,但我的心卻永遠都是那份熱度,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平常我都會去那裏,找我的朋友玩們,這樣我的心情也會變好許多,現在這個小“樂園”又成了我唯一的慰藉,我多麼迫不及待想到那裏玩呀!

這就是我的小“樂園”,一個充滿喜悅,充滿溫馨的“樂園”,這個小“樂園”是我生命中永不漫滅的回憶!

老房子作文 篇二

老家的這幢房子不知道建多少年了。

白牆黑瓦,這是鄉下房子最顯明的特點,我們家的也不例外。由於常年無人居住,房子內飾簡陋不堪,但這裏曾是我的樂園。

小時候,我常在房子裏竄來竄去,尋找各種有趣的玩意兒。三樓的閣樓上放着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那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一本小人書、一雙舊筷子、一塊雕花的小木板或者一個鏽跡斑斑胡的小鐵盒,每發現一樣新玩意兒我都興奮不已。這幢老房子就像魔術師,總能給我帶來驚喜。

記得有一次,我找到一個破舊的玻璃瓶,瓶身上到處是裂紋,隱隱約約能看到“漂流”兩個字。我下樓把瓶子遞給了媽媽,她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隨後陷入了回憶中,“這是我上國中時在河邊撿到的漂流瓶,你可以把願望寫在小紙片上裝進瓶子裏,這樣就會靈驗。”當時我深信不疑,把藏在心底的夢認真地寫在小紙條上,塞進瓶子裏,把瓶子放回了樓上。夢的種子就在那個時悄然發芽,而老房子是唯一的見證者。

有時候玩累了,我便坐在門口的臺階上,望着屋前流淌着的小溪,聽着雞犬互鳴,燕子銜枝壘巢,手上還會無心的撫弄着從牆縫裏迸發出的小生命,夕陽撒遍全身,一種說不出來的愜意油然而生。

節日的晚上,親戚們齊聚在老房子裏,大擺宴席。大人們互相敬酒,在院子裏點燃篝火,小夥伴們玩起小鞭炮。有些人訴說着一年來的收穫,有些人說着來年的夢想,有些人對着篝火沉思,而我們嬉嬉鬧鬧聽着看着,心思又飛向屋子後面的竹林子,似乎只有老房子記住我們的話。現在我也常會想起親人們紅通通的臉龐。

隨着年齡的增大,科技的發展,我似乎不太再眷戀老房子了。直到去年過年聽到拆遷的消息,我才恍然若失,這幢曾經帶給我多少歡樂,見證我多少次成長的老房子要離我而去了。我找到了一張與它的合影,望着當時愉快的臉龐不禁露出一絲笑意,圈圈漣漪在我心頭盪漾。

故鄉的房子啊,希望下次在夢中再與你遇見。

老房子作文 篇三

我的祖居坐落在陝西省漢中市楊嘴村,在連綿不斷的秦嶺山角下。它是一幢在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樓房,土木結構的房子。它分上下兩層,上層是儲藏室,下層是起居室。主樓旁邊是茅房、豬圈、雞窩和柴房以及曬穀地。

五一長假,我們要自駕游去祖居,全程共有1900公里,我們馬不停蹄的用140碼的速度行駛,也開了16小時。路途中最難開的要數山路了,這山路即窄又是泥濘不堪,小心翼翼也只能容一輛車通過。路邊長滿了帶刺的狼刺,把我們汽車油漆刮出了道道劃痕,真讓人心痛。路上有四大陡坡急彎,稍一不留神就會掉下萬丈深淵,拐彎處的泥路上都是被車輪攆出的深坑,一不小心爸爸方向打小了,左後輪懸空,任憑怎麼踩油門也出不來,只好退退進進才從泥坑裏解脫出來。爸爸滿手冷汗 。

經過無數山路,終於到達了我的故居,那裏有許多我從未見到過的東西,有用塑料膜代替玻璃的木窗戶,自制番薯粉,有柴爐,巨大的木米缸,燒柴的地炕。不過,最吸引我的是茅房和石磨。其實茅房就是蹲坑式廁所的早期雛形。四根幾乎腐爛的木柱上邊頂着一些殘破不全的瓦片。底下有一個圓坑,裏面全是大小便,估計到時候這些大小便漿是拿去直接澆田的吧!而我們城裏的糞便是拿去集中處理的'。圓坑邊有幾塊石頭,這時,一陣風吹過,茅坑裏散發出陣陣惡臭,我想這就是俗話說:“茅坑的石頭又硬又臭。 ”的緣故吧。

咦?這個由兩個一大一小的石圓柱組成的,大的在上小的在下的,是什麼?原來是一隻石磨。石磨是用來磨東西的,在農村裏他是一樣必不可少的寶貝。做番薯粉、麪粉、澱粉、涼皮······全有它的一份功勞!此時此刻,我就要試試它的功效,我便炸起蒜汁來,先從田裏現摘幾個大蒜去皮,洗淨。再把它們統統放進小圓上的孔,然後用力推小圓上的把手,以轉動小圓。最後往裏面加水,再轉幾下小圓,香噴噴的蒜汁就會從兩個圓之間冒出來。

這就是我的故居,一幢古老而又讓我覺得親切的土屋。

老房子作文 篇四

我已經在縣城生活了九年,家鄉在我記憶中也是愈來愈模糊。我卻也不愛回鄉,總覺得家鄉小道的土灰是能把我淹沒的,而且路程遙遠又沒有網絡,一窮二白。或許就像七菫年所說:“我不知道是否在人性深處,對於過分熟悉的東西,有天生的厭棄——無論是老家,父母還是伴侶。倘若離別數十年,熟悉變爲陌生,眷戀或好感才能重新建立”。今年,我便回家過了年,卻早已物事人非。

來到老家,早已建立新房子。老房子被擱置一旁,用來堆放雜物,無人問津。感到我的到來,它似有千言萬語,訴說着,對我輕聲嗚咽着。是啊,老房子是我童年的玩伴,是我幼時的避風港。

小時候,總是很喜歡站在屋檐下,看着東昇日落,夏鳴蟲叫。聽着雨滴沿着磚瓦飛舞下來,奏出童年之趣。常聽奶奶說:“下雨不要站在屋檐下盛水。”還說淋房檐水是會起“猴子”的,但現在還是沒有弄懂那所謂的“猴子”到底是什麼玩物?只知偷淋過幾次,卻一次也沒等來“猴子”的問候。

每到春天,老房子便變得門庭若市,小燕子多會來我家安家。來來往往銜着樹枝,一遍又一遍直到築完巢,我便也跟着它們來回跑,不知疲憊,家鄉視燕子爲吉祥物,誰家燕子越多,這的風水便好。對於這個,我卻是很相信,每年都等着它們,用稚嫩的聲音唱着“小燕子,穿新衣,年年春天來這裏……”院中滿是鳥語花香,老房子也勃勃生機。

無聊時,我總喜歡在房子下的臺階上上下下跳動,亦覺很是有趣。觀察牆角的螞蟻一排排匆忙搬家。夕陽西下,一家人坐在庭院中閒聊吃飯,樂亦在其中矣。

一陣寒風吹來,打斷了我的思緒。天色已經暗下來了。故鄉的冬天山寒水瘦,山空林疏,一痕微暖的斜陽也薄得淒涼。童年時在故鄉見慣此物只覺尋常,現在卻成了淳而久的念想。老房子佇立在風中,牆角已破損不堪,也沒了往日的鬧景,只剩孤寂。我心中的老房子啊,你毅立不倒!

我呢喃到“歸哉!歸矣!”

老房子作文 篇五

天,陰沉沉的。我一個人獨自坐在返回老家的火車上。頭,靠在玻璃窗上發呆。這時的我,腦海裏滿是小時候的記憶,可一想到家鄉的老房子要拆了,我的視線漸漸變得模糊了……

還記得那時,老家的房前有一片竹林,旁邊種滿了果樹。我和哥哥、姐姐們總是在那裏面嬉戲。有一次玩捉迷藏,我躲在了樹上,可我卻在不知不覺中躺在樹上睡着了,繁密的葉子遮住了我嬌小的身影。哥哥、姐姐和奶奶,他們找不到我,急得差點兒報警了。傍晚時,睡醒的我跳下了樹,回到家中,奶奶見了我,立馬抱緊我,邊哭邊責備道:“到哪裏去了?讓我們好找!”而我卻沒心沒肺地笑着說道:“你們看我不是沒事嘛,我不也平安回來了嘛!奶奶你別哭了,哭了就不好看了。”奶奶破涕爲笑,卻仍舊板着臉,說:“不許再有下次了,不然看我怎麼收拾你!”我嬉皮笑臉地說:“奶奶最疼我了!”那時的我不懂事,只覺得奶奶沒有必要哭成這樣,現在想來,我還真有點沒心沒肺呢!

老房子的後面有一個小院子,那裏養着雞、鴨、鵝、豬,還有隻可愛的小兔子。它們看見了我,就立馬豎起長長的耳朵,撒腿就跑。每回我看了就覺得很好玩,它們一跑,我就去追它們。可唯獨我給它吃東西的時候它不跑,我那時還在納悶,它怎麼就這麼能跑?現在想來,在它眼裏,我早就被它列入“黑名單”了。

小時候的我因爲被狗嚇着過,對此有了陰影。可是老天似乎和我開了個很大的玩笑——竟然將我送到了鄰居家那兩隻大黑狗前面。它們凶神惡煞地瞪着我,嘴上還掛着口水。這兩隻狗可能是見我好欺負吧,都來“針對”我。當時的我或許是真的被嚇壞了,撿起地上的小石子看都不看就往它們身上砸。結果那兩隻大黑狗因此被惹怒了,叫得越發厲害。嚇得我扔了石子兒,一個勁地在那裏哭。好在鄰居家的奶奶及時回來,不然我的手可能就已經廢了。現在想來,還是心有餘悸。

酸甜苦辣,開心的,難過的,霎時一起涌來。老家的房子,曾一直護衛着我,在我迷茫之時,像是黑夜中最亮的星星,引着我走出迷茫。藏着我美好記憶的老房子,陪伴了我十年之久的老房子啊!想到這裏,我再也忍不住,淚水一滴一滴地劃過我的臉頰,最後落在了我的手心裏……

老房子作文 篇六

父親熱衷於探究歷史,追本溯源。週末,我常常跟隨他穿梭於廈門的大街小巷中,尋找一些歷史浪潮中有幸存留下來的線索。

有一回,父親在一些文獻中發現了一個與老家祖屋有關的老房子,就在離我家不遠的一條巷子裏。當晚,我們一家人散着步來到了那條巷子。小巷兩旁都已經是兩三層的小樓。我心想:“或許它什麼時候就已經變成一片斷壁殘垣,甚至被人拆除了呢!”我們順着巷子慢慢地走,看到一個岔口就鑽進去看看。終於,在一個很不起眼的窄巷中看到了一片廢墟,邊上有一個關於它的石碑。

“不,不是我們要找的。”我們失望了。

就在我們準備離開時,正巧碰上了一個熟人,他就住在這條巷子裏。父親向他說明了目的。他說,那個房子還在,而且離這裏很近。我們隨着他來到了一個小小的院落前,聽說裏面住了一個老人家。不過,時間不早了,這時候去打擾人家,很是無禮。

第二天,我們再次來到院落前。院門虛掩着,我們輕輕的敲了敲門,出來了一個老奶奶,我們說明來意後,老人家迎我們進去。

走進小院,我發現,這院落的格局有些類似四合院——進了大門是外院,栽種着花花草草;主人居住的地方在內院,還需再過一道門,內院兩側是廂房,大廳正對着第二道門。我繞着內院轉。和老家祖屋很像——在樑上檐下這些小角落,有一些很是精緻的雕刻。父親則是繞着整個房子轉悠。他在第一道門口,看到一幅殘缺不堪的壁畫,隱約可見是一株蘭花,和老家祖屋門前的一樣。老人家惋惜地說:“這壁畫原本十分精緻漂亮,色彩也很鮮亮,卻在‘文革’時期被破壞了。”

老人家沏了茶,和我們聊她所知道關於這個房子的故事。不知不覺,一個下午就過去了。她說,她所知道的並不算多,這些都是她的丈夫告訴她的,可惜他已經去世。我們對從老人家口中得到的故事已經很滿足了,在向她道謝後就離開了。

歷史的洪流不斷推進,有些故事正在不斷的流逝,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把這些故事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