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學德育總結多篇

教育學德育總結多篇

【第1篇】2022年國小德育教育工作總結

三年級語、數 鄭海紅

本學期從學校和學生思想實際出發,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以德育人。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總結如下;

一、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加強。

本學期,我校抓住有利時機,緊密結合形勢,挖掘德育教育內涵,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結合“向雷鋒同志學習”四十週年,在 3月1日組織學生開展了“小手拉大手,我們一起走”的學雷鋒活動,與城管隊各班也結合了實際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各種活動,增強了學生愛師、愛生、愛班、愛校、愛國情誼,激發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和責任心。我們現在從是的教育是一種責任,更是一項事業。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講究教育藝術。在與學生的接觸中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師德修養。因爲教師良好的形象是一點一滴形成的,他靠平時對自己一言一行的嚴格要求,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無時無刻不在對着這些鏡子學習做人,“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因此,教師無論是在備課、講話、輔導、作業、批改和成績考覈等教學環節上、還是在做學生工作、家訪以及校內外教育活動中,都要遵守教師道德規範,特別青年教師要在長期的實踐中鍛鍊自己,在教書育人生涯中鍛鍊自己,使自己成爲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一、培養深厚的師生感情

品德不良的學生,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對人有戒心,有敵意,他們往往會認爲教師有偏心,厭棄自己。由此,他會對教師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態度,不肯接受教師的教育。因此,教師要注意情感的培養,親近他們,真誠地關心他們,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們,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們聽得進,記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二、保護自尊心,培養集體榮譽感

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是學生克服缺點,努力上進的動力。教師如果無視他們的自尊心,一味批評,指責。他們就容易表現出“破罐破摔”的態度和對立的情感,因此,矯正學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視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細微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讚揚,在活動中啓發他們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自己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着集體的榮譽,促使他們珍惜集體的榮譽,鞭策他們管住自己,抑制自己不良品德行爲。

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措施

矯正學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們的一般特點,又要針對他們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不能一鍋煮,一刀切,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爲了因材施教,教師必須經常接近這些學生,和他們交朋友,深入調查研究,瞭解他們的家庭和個人一貫表現等各方面的情況,細緻分析他們的個性特點,選擇有效地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這樣,才能打開他們的心靈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轉化。

四、強調校規制定班規,規範養成教育。

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爲是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是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東西呢?”“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後休息,要觀察周圍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屬於行爲養成習慣的教育範疇,都屬於非智力因素。可見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的成功影響是多麼的大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作爲道德素養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時期沒有成爲習慣,那麼,所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中國小時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正是增長知識,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是建設良好班級的保證。因此,在基礎教育的國小階段,德育教育應以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爲主。把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落實到實處。紮紮實實地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先哲朱熹說:“論先後,知爲先,論輕重,行爲重。”可見知與行是不可分的。對學生進行行爲習慣養成的教育應從學生的認知特情出發,按照先入爲主的規律。向同學宣讀《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以及學校的規範。並根據本班的特點,增補制定適合本班的班規。以小組爲單位組織學生聯繫實際逐一進行認真的學習、討論。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常規養成教育時,注重讓學生明確怎麼做,爲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學生一進學校就在頭腦中深深地打下常規、禮儀之烙印。儘管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開學初紮紮實實的養成教育,可使學生指導、熟悉校紀班規。多數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提醒、引導下,逐漸地由“他律”發展爲“自律”。

五、運用激勵機制,深化養成教育。

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覆抓,抓反覆。尤其是對那些行爲習慣比較差的學生。不但要通過愛的甘泉去進行入腦入心的澆灌,通過榜樣、示範的力量去爭取,通過同齡效應去幫拉,還應運用一定的激勵去鼓起他們奮進的風帆。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教師的一丁點兒表揚肯定,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榮譽,一份驕傲的資本。在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爲習慣養成的教育時,教師應適當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爲主,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悅強化學生的行爲,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六、制定評價制度,落實養成教育。

制定評價制度對進行良好行爲習慣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導向和監督作用。在對學生進行了常規宣傳之後,我制定了“自評——生評——師評”的評價制度,開展奪“七彩龍珠”的活動。每日進行常規檢查,評出當天遵守常規做得好的學生,獎勵一顆龍珠。每週進行綜合評價,評出一週的“學習之星”、“衛生之星”、“禮儀之星”“熱情之星”、“發言之星”等。每個學生不能連續兩週評上同一種星。經過一段時間的評價督導,學生在學校裏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可許多的家長反映小孩在家的行爲習慣不如意,於是我

把“自評——生評——師評”延伸到“家長評”,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使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得到落實。這種多元化評價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是落實養成教育的重要途徑。

“牽一髮而動全身”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其學習成績會相繼提高,班級的風氣也會隨之好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會是一個“班風正、學風濃”的良好班集體。

經本站範文網資深人士觀察,本文章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各位網友仔細閱讀,爭取總結出更多的經驗!

【第2篇】2009年國小德育教育工作總結範文

三年級語、數 鄭海紅

本學期從學校和學生思想實際出發,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以德育人。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總結如下;

一、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加強。

本學期,我校抓住有利時機,緊密結合形勢,挖掘德育教育內涵,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結合“向雷鋒同志學習”四十週年,在 3月1日組織學生開展了“小手拉大手,我們一起走”的學雷鋒活動,與城管隊各班也結合了實際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各種活動,增強了學生愛師、愛生、愛班、愛校、愛國情誼,激發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和責任心。我們現在從是的教育是一種責任,更是一項事業。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講究教育藝術。在與學生的接觸中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師德修養。因爲教師良好的形象是一點一滴形成的,他靠平時對自己一言一行的嚴格要求,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無時無刻不在對着這些鏡子學習做人,“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因此,教師無論是在備課、講話、輔導、作業、批改和成績考覈等教學環節上、還是在做學生工作、家訪以及校內外教育活動中,都要遵守教師道德規範,特別青年教師要在長期的實踐中鍛鍊自己,在教書育人生涯中鍛鍊自己,使自己成爲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一、培養深厚的師生感情

品德不良的學生,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對人有戒心,有敵意,他們往往會認爲教師有偏心,厭棄自己。由此,他會對教師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態度,不肯接受教師的教育。因此,教師要注意情感的培養,親近他們,真誠地關心他們,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們,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們聽得進,記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二、保護自尊心,培養集體榮譽感

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是學生克服缺點,努力上進的動力。教師如果無視他們的自尊心,一味批評,指責。他們就容易表現出“破罐破摔”的態度和對立的情感,因此,矯正學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視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細微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讚揚,在活動中啓發他們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自己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着集體的榮譽,促使他們珍惜集體的榮譽,鞭策他們管住自己,抑制自己不良品德行爲。

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措施

矯正學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們的一般特點,又要針對他們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不能一鍋煮,一刀切,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爲了因材施教,教師必須經常接近這些學生,和他們交朋友,深入調查研究,瞭解他們的家庭和個人一貫表現等各方面的情況,細緻分析他們的個性特點,選擇有效地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這樣,才能打開他們的心靈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轉化。

四、強調校規制定班規,規範養成教育。

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爲是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是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東西呢?”“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後休息,要觀察周圍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屬於行爲養成習慣的教育範疇,都屬於非智力因素。可見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的成功影響是多麼的大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作爲道德素養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時期沒有成爲習慣,那麼,所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中國小時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正是增長知識,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是建設良好班級的保證。因此,在基礎教育的國小階段,德育教育應以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爲主。把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落實到實處。紮紮實實地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先哲朱熹說:“論先後,知爲先,論輕重,行爲重。”可見知與行是不可分的。對學生進行行爲習慣養成的教育應從學生的認知特情出發,按照先入爲主的規律。向同學宣讀《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以及學校的規範。並根據本班的特點,增補制定適合本班的班規。以小組爲單位組織學生聯繫實際逐一進行認真的學習、討論。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常規養成教育時,注重讓學生明確怎麼做,爲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學生一進學校就在頭腦中深深地打下常規、禮儀之烙印。儘管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開學初紮紮實實的養成教育,可使學生指導、熟悉校紀班規。多數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提醒、引導下,逐漸地由“他律”發展爲“自律”。

五、運用激勵機制,深化養成教育。

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覆抓,抓反覆。尤其是對那些行爲習慣比較差的學生。不但要通過愛的甘泉去進行入腦入心的澆灌,通過榜樣、示範的力量去爭取,通過同齡效應去幫拉,還應運用一定的激勵去鼓起他們奮進的風帆。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教師的一丁點兒表揚肯定,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榮譽,一份驕傲的資本。在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爲習慣養成的教育時,教師應適當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爲主,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悅強化學生的行爲,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六、制定評價制度,落實養成教育。

制定評價制度對進行良好行爲習慣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導向和監督作用。在對學生進行了常規宣傳之後,我制定了“自評——生評——師評”的評價制度,開展奪“七彩龍珠”的活動。每日進行常規檢查,評出當天遵守常規做得好的學生,獎勵一顆龍珠。每週進行綜合評價,評出一週的“學習之星”、“衛生之星”、“禮儀之星”“熱情之星”、“發言之星”等。每個學生不能連續兩週評上同一種星。經過一段時間的評價督導,學生在學校裏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可許多的家長反映小孩在家的行爲習慣不如意,於是我

把“自評——生評——師評”延伸到“家長評”,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使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得到落實。這種多元化評價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是落實養成教育的重要途徑。

“牽一髮而動全身”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其學習成績會相繼提高,班級的風氣也會隨之好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會是一個“班風正、學風濃”的良好班集體。

經資深人士觀察,本文章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各位網友仔細閱讀,爭取總結出更多的經驗!

【第3篇】教育局國小德育工作總結

教育局國小德育工作總結

教育局國小德育工作總結

本學期學校德育工作中,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以人爲本,不斷開拓德育新思路,發揮德育途徑整體效益,提高學校德育整體效果,培養新世紀人才。結合我校實際,努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動空間,使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得以再提高,體現學校德育工作的導向、動力、保證作用,實現了本學期德育目標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就德育工作中隊伍建設、過程管理、活動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努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德育隊伍的整體素質。

2.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學校堅持依法治校,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並將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採取了切實措施,大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每單週三下午組織教職員工學習時事政治、《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及有關教育法規,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良好的校風與教風。引導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風範影響和教育學生。本學期繼續組織學習德育綱領文件,鞏固“樹師表,鑄師魂,頌師德”活動成果,評選了5名師德標兵。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1.精心佈置宣傳陣地。加強對“‘希望之星’紅領巾廣播臺”、牆報等文化陣地的指導管理,在把好輿論導向的同時,要力求主題突出,圖文並茂,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功能。

2.規範班室佈置。各班教室的佈置體現了班室特點,營造了生動活潑、潔淨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

3.積極做好了迎接中心學校的評估驗收的準備工作,使校園文化具備與教育要求相適應的吸引力和情感感召力,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精神。

4.加強了校園的綠化、美化與淨化工作,發揮校園景點的宣傳作用,增強師生的愛校意識,發揮靜態環境的啓迪作用。

5.大力推進“書香校園”進程,提高圖書、閱覽室的開放率,規範班級圖書角建設,加強讀書指導,提倡辦好班報,鼓勵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營造學習型師生、學習型班級、學習型學校、學習型家庭的良好

氛圍。校園環境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同時又是學校日常德育的載體。優美的環境氛圍,高雅的校園文化,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學校應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創設一個時時愛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閱覽室、少先隊活動室等,有統一用磁磚燒製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校風、教風、學風以及《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國小生守則》等標誌,讓每一堵牆壁成爲無聲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良好行爲習慣教育。學校長期堅持不懈地開展升旗儀式和系列化的國旗下的講演活動傳統。這些活動都充分體現了學生參與的全體性、教育目的的素質性、教育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基礎文明養成教育。

1.豐富德育活動促進養成教育。認真學習貫徹《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和《學生一日常規》,認真落實“三制”(崗位責任制、衛生值日包乾制、檢查評比制),同時深入開展了文明禮儀教育、法制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等。特別是開展了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通過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宣傳禮儀、展示禮儀等方法途徑,實施活動方案,組織學生參加文明禮儀知識競賽、自創文明禮儀童謠等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我們要求班主任積極思考,加強班級制度建設、班風和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爭創“文明班級”。本學期,學校在原有的年級、班級量化考覈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完善、充實了班主任工作,這些使我校德育工作更加規範化、系列化。學校對學生的常規管理工作主要是全面落實“班級常規量化考覈”,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班級常規量化考覈”是根據《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國小生守則》及學校的規章制度,對學生每天的行爲分早讀、清潔衛生、行爲規範、課間操、眼保健操、等十二塊進行考覈的一項管理措施。年級每天有學生負責巡視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給班主任。通過一系列措施落實“班級常規考覈”,學生們從“上好一堂課,做好一節操,掃好一次地”做起,逐漸養成良好習慣。學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時,也參與學校管理,加強自我管理,培養主人翁意識。如學生會對全校同學的兩操、升旗禮式等進行了監督評比,讓學生在自我和互相管理中受到教育,不斷完善自我。

3.加強後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德育處要求各班對後進生轉化工作做到了有計劃,有措施,並比較及時地瞭解掌握有關情況,協助班主任做好個別學生的幫教工作。目前大部分教師能耐心細緻地做好後進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講過頭話,不扣大帽子,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幫助,較好地控制了學生掉隊。

4.課堂上教師嚴格要求,積極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品質、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各科教學充分利用學科優勢,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學生在課堂上既學到了知識又受到了思想教育。課後教師耐心輔導不同層次學生,特別是學習困難生,教師採取各種方法,從思想、學習、情感甚至生活上給予關心和幫助,鼓勵他們樹立起自信心,戰勝挫折和困難,努力提高自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四、拓寬德育渠道,發揮“三結合”教育優勢。

1.辦好家長學校,增進家校聯繫。我們堅持定期召開家長

會,通過聽講座、隨堂聽課、親子活動等形式,豐富家長學校活動,家長參與率達90%以上。同時,堅持通過電話聯繫、家訪、經常性地與家長溝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資源,推進家校聯繫,提高了家教水平。

2.我校一直注重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我們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如開展了以“中華美德”、“弘揚民族月”“形式教育大課堂”等爲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邀請關工委領導、法院同志來校作各類法制報告;組織學生定期觀看教育片;佈置宣傳櫥窗,讓學生及時瞭解了國際、國內及校園大事;開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努力營造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教育的氛圍。

3.我校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定期研究教育工作、開展活動,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調一致。例如,在每學期期會考試後的家長會上,學校鄭校長分別到各年級向家長介紹學生基本情況、學校發展規劃及對學生的'要求和對家長的希望。希望家長和學校密切配合,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好孩子。爲了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轉變家長中存在的不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4.學校先後和教育中心、派出所等建立了共建關係。學校充分利用社會力量作爲我校德育教育基地,加強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勞動實踐教育。這些不僅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存在的問題

1.全員育人方面,教師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長對學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工作仍需加強。

3.需更加註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今後工作設想

1.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突出全員育人觀念,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務育人,教書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觀。

2.加強德育科研,探討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實效性。繼續加強德育課題研究工作,進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時應用到學校教育工作中去。

3.繼續抓好班主任“老青幫帶”工作,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樹立全體教師皆爲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體教師能共同教育培養學生自覺遵守《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以嚴要求、高標準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

4.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將在原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從學校實際出發,不斷更新觀念,努力使德育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今後,我們要進一步結合國小德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第4篇】七年級數學德育教育工作總結

數學是家長和學生一直很重視的學科。數學學習除了要認真學習外,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一年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想就這一年的數學教學工作做一個總結。

一、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做到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重視班風、學風的培養,深入瞭解每個學生的思想動態。嚴格管理,積極與家長配合,研究教育學生的有效方法。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針對學生常規工作常抓不懈,實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養學生養成學習、清潔衛生等良好的習慣。努力創造一個團結向上,富有朝氣的班集體。

二、教學工作

在教學工作中,我根據學校的工作目標和教材的內容,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鑽研教材、研究具體教學方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學期工作計劃,爲整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定下目標和方向,保證了整個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教學之前,認真貫徹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學大綱》的精神,認真細緻地研究教材,通過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不斷探索,嘗試各種教學的方法。積極參加市教研室及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通過參觀學習,外出聽課等教學活動,吸取相關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地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通過各種遊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展。

三、其它工作

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之外,我還負責校內部分的德育工作,爲了能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不計酬勞,任勞任怨、加班加點,按時保質完成學校安排的工作。

總之,在這一學年的工作中,我通過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數學教學水平,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教學工作中,自身尚有不足之處,還需繼續虛心向各位老教師和優秀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