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愛國演講稿

紅色歷史傳承

在熱鬧的淮海中路附近,有一條帶有傳奇色彩的老上海弄堂。1912年,創始於天津漁陽縣的義品銀行,建造了這羣石庫門建築,並將弄堂命名爲“漁陽裏”。

紅色歷史傳承

100年前,一批熱血新青年來到這裏,在石庫門中立下報國之志。在這裏,共產主義的火種被點燃,信仰的初心被點亮,爲解救中華民族於危難之間,開啓了奮鬥的征程。

這裏有兩個革命黨誕生的產房,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在上海“一朝分娩”,正是因爲有這兩個“十月懷胎”的產房。

石庫門建築羣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容納的人口多,里弄內部的道路網絡複雜,有主弄堂、支弄堂,進了支弄後石庫門是連排式的,每一棟石庫門看上去都差不多,爲了防備穿堂過境交通,裏面的結構還設計成U字型、M字型,外面陌生人進來很容易迷失方向。正因爲石庫門建築羣的特殊性,里弄建築內部四通八達,裏面居住的人成分非常複雜,方便革命者長期隱蔽。中共中央在上海有12年時間,大部分的機關都是在這個石庫門裏面,石庫門也因爲這樣的一些特殊性在共產黨的歷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筆。

現在我們所處的歷史現場,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交匯點。這裏是我們黨的第一任總書記陳獨秀先生的舊居,也是黨的諸多首創刊物的編輯部,更是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誕生地,黨成立之後中共中央首個辦公地。中國共產黨作爲中國近代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個偉大的政黨,它的成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在上海經歷了孕育、創建、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所以這裏並不僅僅是一個歷史偉人的一個居所,還是中國近代重要歷史現場的見證和發生地。

1920年2月,爲躲避追捕,陳獨秀經李大釗祕密護送,乘船悄悄來到上海,之後入住老漁陽裏2號。當時的陳獨秀,既是“思想界的明星”,又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他以巨大的影響力,吸引了一批富有理想的年輕人。

陳獨秀帶着“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擘畫,踏進了這扇大門,同時帶來的還有《新青年》的編輯部。

陳望道是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最重要的傳播者,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黨員和領導人。他同這棟房子的結緣,就是《共產黨宣言》的中文版的出版。陳望道先生翻譯了《共產黨宣言》以後,整個出版的過程,醞釀的過程,就是在這所房間當中。更大的意義在於,陳獨秀到廣州去了以後,陳望道先生主持《新青年》雜誌的出版工作,《新青年》從原來傳播馬克思先進思想的雜誌,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黨刊。從這個意義上說,陳望道先生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刊的主持者和編輯者。

1920年4月,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一行赴上海,爲溝通中俄兩國的聯繫,推動建黨偉業,他們決定在新漁陽裏6號創辦中俄通訊社。

同年6月,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之後,爲了培養幹部,在漁陽裏6號創辦了“外國語學社”。楊明齋任校長,俞秀鬆任祕書。外國語學社的很多老師,像李達、李漢俊,都是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成員。外國語學社雖然公開刊登了招生的廣告,但學生大部分是各地的共產黨的早期組織或者是青年團介紹過來的。俞秀鬆經常給他們舉行政治報告會,介紹形勢和團的工作。有時候也邀請陳獨秀、沈玄廬、陳望道來作演講,組織他們學習《共產黨宣言》和《共產黨》月刊,對他們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當年,1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內,要擠進50人,嘈雜、擁擠、拮据都沒能阻礙這些青年去追求真理,改變現實。如果時光倒流百年,在這裏讀書的年輕人很多是不折不扣的“90後”。李漢俊,出生於1890年。陳望道,1891年。俞秀鬆,1899年。這羣青年都是當國中國革命的閃耀羣星。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立了教育委員會,由楊明齋和包惠僧負責在外國語學社的團員和青年當中,選拔三十個人左右到蘇聯去留學。他們當中就有很多赫赫有名的任弼時、劉少奇、羅亦農、肖勁光等優秀的領袖人才。這些留俄學生對我們革命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陳獨秀的推動下,1920年8月22日,俞秀鬆、施存統、沈玄廬、陳望道、李漢俊、葉天底、袁振英、金家鳳這八個建團八人成立了上海的社會主義青年團。團的中央就在新漁陽裏6號。團的創始人大多數也是共產黨員。黨選派了最年輕的黨員俞秀鬆來出任青年團的書記。爲了有利於共產黨組織的安全和有效地開展工作,黨的許多活動就是以團的名義來出現,團員也參加了很多中共上海發起組的活動。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中國青年團的創建當中也起到了像上海黨的組織一樣發起組的作用。新漁陽裏更像一箇中樞,通過同各地黨組織團組織的聯繫,推動各地建立了共青團。接着,北京、長沙、武漢、天津等地也先後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這裏也就成爲了全國建團的總指揮部,併爲團的臨時中央機關的建立進行了積極而有效的籌備工作。

無論是外國語學社的學員,還是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發起者,在新漁陽裏,我們看到的是一百年前,一名又一名年輕的知識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的終身信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們從這裏出發,前往十月革命的策源地,蘇俄,尋求理想,把新思想源源不斷傳入國內。

漁陽裏開闢了一代人的道路,在這裏實實在在地建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種初心使命的培育和凝聚,真切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理想追求。也進一步凸顯了漁陽裏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首創性的歷史功績。如今“漁陽裏”三個字,見證薪火相傳的歲月,這裏始終召喚着青年點燃信仰之火,融入紅色基因,激發精神力量。

馬克思主義的火種點亮了救亡圖強之路,如果我們穿過歷史的時空,回到一百年前的現場,我們體會前人的追求,可以明顯感覺到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俞秀鬆的日記裏有這樣一段話:我雖主張人生是快樂,不過因爲大多數人都受苦痛,我不能獨享這種快樂,暫時不能不犧牲我的快樂,去救這班大多數受苦痛的人。推動他們砥礪向前的初心,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使命感。如果我們對這批中國的先進分子進行歷史探究,可以看到所有的共產黨人,幾乎都是爲了追求民族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所以他們羣賢彙集,建立了一個偉大的黨,由他們開始的開創使命,他們承擔的責任,經過一百年,已經變成了偉大的社會實踐,我們應該星火相傳,把他們的初心繼續傳下去,把他們的責任擔在我們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手上。這和我們當下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習近平總書記說,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百年來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鬥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爲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總書記強調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曾經的過去,不能忘記我們爲什麼出發。

標籤:傳承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