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電視臺記者競職演講稿

第一篇:電視臺記者競職演講稿

電視臺記者競職演講稿

局臺領導、各位老師、各位電視同仁,你們好:

我競聘的崗位是首席記者。請允許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今年35歲,1991年從濱州師專畢業,當年參加地直分配,被分配到濱州崇山煤礦。在那裏工作了7年。7年中做過濱州市在煤礦舉辦的機電中專班的語文課老師,崇山煤礦職工教育培訓中心的職員。後來擔任公司及煤礦辦公室祕書。曾多次到井下,親身體驗了煤礦工人的辛苦與不易。在這期間,我在工作之作。曾創作大量詩歌散文作品,後期開始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試論企業人才培養》獲得濱州市重工局論文一等獎。1997年底從企業停薪留職。1998年8月被招聘到我單位。作品獲山東電視新聞獎二等獎,濱州廣播電視一等獎等獎項。目前在電視專題部工作,是鄒平縣十佳記者。

回顧我六年電視工作的經歷,我深深感到我的成長離不開電視臺這個事業發展的平臺,我的每一個進步離不開局臺領導的教育和指導,離不開同事們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今天借這個機會,我向你們致以衷心的感謝。我希望在今後能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電視新聞工作者,首要的要求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沒有主見。思想從哪裏來?從不斷的學習中來,從工作實踐中來。新聞界有一個現象,科班出身的記者有時打不過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爲什麼?因爲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厲害,這三板斧是他從實踐中得來的,是他多年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乾淨利落,非常實用,如果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效率高,效益好,一個“快”字就能讓諸多高手膽戰心驚或者人頭落地。但是現代的“程咬金”也要學習,也要創新和提高。因爲三板斧在這個傳媒業迅速發展的時代是靠不住的,你要對社會發展有清醒理性的認識,首先就要做一個善於學習,善於工作的人。

生活的積累、經驗的積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種積累的過程有時是一個忍受寂寞的過程。你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修不成正果。工作六年,很難說我就修成了正果,但是有一點我很欣賞我自己,那就是我在不斷的學習,不輕言放棄。

我出生在70年,在農村長大,家境貧苦。我弟史姊妹三個,在母親的教誨下,都考上了學,這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勞力缺乏的情況下,一個農村普遍家庭,三個孩子都能考上大學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應該感謝我母的堅持,一種韌性的堅持。艱苦生活的經歷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最好的鍛鍊,對一個新聞工作者更有它積極的意義。試想一下,一個不瞭解生活,不熱愛生活,不關心社會的人,他又怎麼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去感動人、激勵人和影響人。在這裏我說一件事情,在我讀高的時候,每個月都要回家,跟家裏要口糧。那年我讀高三,大學聯考在7月份,家裏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父母沒辦法,只能賣掉家裏養殖的百十來只雞。父母掌握了我回家的規律,所以每次回家,家裏的那些正在下着蛋的雞就會少上幾隻。我每次回家關心的是我的飯錢能不能拿到。但是母親那時會是什麼心情呢?她一定是有些無奈,因爲有一個細節是我至今都難以忘記的,那就是每一次回去,好都會當着我的面,數一數那些雞的數量。在當時農村經濟遠沒有像現在發達的條件下,那些蛋雞是整個家庭最爲重要的經濟來源。那些雞在被母親拿到集市上賣掉後,它們的命運……他們可以說都壯烈犧牲了。後來臨近大學聯考的時候,家裏的雞已沒有多少了,又染上了雞瘟,在太陽底下站着,聳着肩膀,無精打采。突然倒下的話,那就是死掉了。這是一些看起來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樣一些小事,讓我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懂得了人生奮鬥的意義,努力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有時我也想,生活真是一本大書,樂觀積極的人讀到的是希望和愛心,悲觀消沉的人得到的是冷漠與隔絕。

做事先做人,做新聞工作更是如此。生活的經歷,尤其是一些苦的經歷給了我很好的教育,這種教育能夠讓我始終保持一個平民的心態,塌實的工作;能夠讓我不斷的學習,永不滿足,在成長中學會奔跑;能夠讓我如終用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迎接挑戰。在電視專題部工作以來,我先後擔任過壟上行欄目、樑鄒縱橫、走出家門的鄒平人等欄目的負責人。在擔任“壟上行”欄目負責人期間,我開始嘗式把新聞人物化,把人物生活化,把生活故事化。當時最明顯得一點就是解說詞的變化,你要講故事給大家聽,你的解說詞就要口語化,書面語氣盡量少用,甚至不用。解說要講創新,畫面要創新,節目結構和編排也要創新,欄目包裝也要創新。思想更要創新。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永遠不要以爲自己已經做的很好了。這是我經常對自己說得一句話。在我編輯一期“走出家門的鄒平人”節目時,張濤告訴我,在節目的結尾,可以用被採訪人的一句經典的話,用字幕的形式表現出來,結束全片,能使節目更加完整,甚至能增加節目整體的分量,這個建議非常好,我當時具是很感激,因爲他在關心我做的節目,也可以說他在關心這個節目的創優和創新。

節目的創優和創新伴隨了我新聞工作的全過程。六年的工作積累,更多的是給了我一種信心,一種做好電視節目,開拓事業空間的信心。我希望能把這種信心傳遞給更多的人,不管他做什麼,是什麼職業。

我沒有上過正規的新聞學院,依靠同事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逐步掌握了電視節目的製作流程,並主動追求更高的採訪製作水準。景臺長曾給我說過一句話,大體意思是不要怕多幹,多幹了不會吃虧。有時候,人最怕的是吃虧,但是是吃小虧還是吃大虧,自己應該有個把握。我想如果一個人不學習,不努力工作,就是吃大虧。

我非常感激局臺領導給了我更多鍛鍊和學習的機會。在一個單位,對所有得人來說,發展的機會是不均等的,但是幸運的是我擁有了這樣一些機會。域外採風活動已開展多年,由宣傳部、電視臺和報社各抽調一人,組成域外採訪小組,到先進地區採訪,一般每年採風一次。爲鄒平縣經濟和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鑑。從2014年到2014年,每年我都作爲鄒平電視臺域外採風活動的主要成員,到省內和省外發達的地區採訪。2014年到廣饒、壽光、文登、諸城、榮成等地採方,回來後策劃製作了系列報道《大潮涌膠東》,在“鄒平新聞”中插出。2014年先是到海爾集團,後來到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採方。在我看來,這是域外採風活動成果比較豐富的一次。製作了九集系列報道“海爾行”和十四集大型系列專題報道“潮起兩江風來急”。對海爾的九集系列報道,寫作過程非常艱難,幾易其稿,但是結果是我領會到了海爾文化的精髓。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我能靜下心來,秉燭夜讀,認真的研究海爾嗎。比如說海爾的海外拓展戰略,就是要把工作辦到美國去。向高手學習,有一天你就能成爲高手。但是向高手學習的前提是,你不要做井底之蛙,牆上蘆葦。有些理念上的東西,有人可能覺得離自己的工作很遠,比如海爾的服務理念,真誠到永遠。用到一個電視記者的身上,怎麼真誠到永遠?你的節目拿給觀衆看,你的採訪到位了沒有,甚至一個字幕用什麼字體更好看,你研究過了沒有?這都是很具體的事情。我也是經常反思這樣的一些事情。態度決定一節,細節決定成功。海爾還有一句話,能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從2014年元月開始,我負責“走出家門的鄒平人”欄目的採訪製作,去深圳採訪時,見到一個老鄉,是一個職業學院的校長。他跟我說,他的弟弟高中畢業後,來到他所在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是打掃衛生。當時他的這個高中畢業的弟弟覺得不理解。但是這個當時已經是勞動處處長的哥哥卻對弟弟說,打掃衛生怎麼了,你就要去看別人的冷眼,就要去聽別人說你的那些話,你才能進步啊,你的心總那麼小幹什麼?你現在打掃衛生,如果打掃好了,雖人可能會覺得離不開你了。那麼這時候你要展示你自己埃你有什麼本事,你拿給別人看好了。我想這是多麼好的一個哥哥。你說,他對他弟弟不關心嗎?這纔是真正的關心。後來他的這個弟弟沒有辜負他的希望,因爲他的文采不錯,字寫的也好,進入萬達公司影視部。後來在深圳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那麼回過頭來看,如果他當時不去掃地,或者掃地過程中沒有堅持下來呢?

任何人都不可能走回頭路,有時候一個道理當你認識到了的時候,可能已經失去了發展的機會,因爲時間不等人。在煤礦工作的時候,從住的地方往北走,有一道山谷,因爲周圍都是開墾出來的田地,所以那個山谷顯得有些突兀。在山谷的一塊岩石山,孤零零的長着一棵松柏。那棵樹當時給我觸到很大。我爲它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懸崖邊的樹”,越看你越像一隻鷹,棲身岩石,飲千年霜露。一朝想到飛翔,卻在瞬息間,蒼老。有人說你寫得太悲觀了,但我一直沒有感到悲觀,反而覺得是一種激勵。前幾天,我母親住在我這裏的時候,某一開的早晨,她告訴我,趁着年輕,想幹點事業就幹吧,不要等到四老五十了,想幹事業的時候,已經沒有精力了。我感激我的母親,一位已經六十歲的農村老人,還爲我的發展操着心。

今天是2014年的元月29日,今年的春天很快就要到來了,我希望看到第一朵花開放的姿態,因爲看到它開放的時候,我知道整個春天也就開了。那將是新的一年最協人的一個起點。我希望和所有在這個春天想飛翔的人一起飛翔。謝謝大家。

第二篇:電視臺記者競職演講稿

局臺領導、各位老師、各位電視同仁,你們好:

我競聘的崗位是首席記者。請允許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今年35歲,1991年從濱州師專畢業,當年參加地直分配,被分配到濱州崇山煤礦。在那裏工作了7年。7年中做過濱州市在煤礦舉辦的機電中專班的語文課老師,崇山煤礦職工教育培訓中心的職員。後來擔任公司及煤礦辦公室祕書。曾多次到井下,親身體驗了煤礦工人的辛苦與不易。在這期間,我在工作之作。曾創作大量詩歌散文作品,後期開始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試論企業人才培養》獲得濱州市重工局論文一等獎。1997年底從企業停薪留職。1998年8月被招聘到我單位。作品獲山東電視新聞獎二等獎,濱州廣播電視一等獎等獎項。目前在電視專題部工作,是鄒平縣十佳記者。

回顧我六年電視工作的經歷,我深深感到我的成長離不開電視臺這個事業發展的平臺,我的每一個進步離不開局臺領導的教育和指導,離不開同事們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今天借這個機會,我向你們致以衷心的感謝。我希望在今後能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電視新聞工作者,首要的要求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沒有主見。思想從哪裏來?從不斷的學習中來,從工作實踐中來。新聞界有一個現象,科班出身的記者有時打不過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爲什麼?因爲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厲害,這三板斧是他從實踐中得來的,是他多年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乾淨利落,非常實用,如果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效率高,效益好,一個“快”字就能讓諸多高手膽戰心驚或者人頭落地。但是現代的“程咬金”也要學習,也要創新和提高。因爲三板斧在這個傳媒業迅速發展的時代是靠不住的,你要對社會發展有清醒理性的認識,首先就要做一個善於學習,善於工作的人。

生活的積累、經驗的積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種積累的過程有時是一個忍受寂寞的過程。你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修不成正果。工作六年,很難說我就修成了正果,但是有一點我很欣賞我自己,那就是我在不斷的學習,不輕言放棄。

我出生在70年,在農村長大,家境貧苦。我弟史姊妹三個,在母親的教誨下,都考上了學,這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勞力缺乏的情況下,一個農村普遍家庭,三個孩子都能考上大學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應該感謝我母的堅持,一種韌性的堅持。艱苦生活的經歷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最好的鍛鍊,對一個新聞工作者更有它積極的意義。試想一下,一個不瞭解生活,不熱愛生活,不關心社會的人,他又怎麼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去感動人、激勵人和影響人。在這裏我說一件事情,在我讀高的時候,每個月都要回家,跟家裏要口糧。那年我讀高三,大學聯考在7月份,家裏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父母沒辦法,只能賣掉家裏養殖的百十來只雞。父母掌握了我回家的規律,所以每次回家,家裏的那些正在下着蛋的雞就會少上幾隻。我每次回家關心的是我的飯錢能不能拿到。但是母親那時會是什麼心情呢?她一定是有些無奈,因爲有一個細節是我至今都難以忘記的,那就是每一次回去,好都會當着我的面,數一數那些雞的數量。在當時農村經濟遠沒有像現在發達的條件下,那些蛋雞是整個家庭最爲重要的經濟來源。那些雞在被母親拿到集市上賣掉後,它們的命運……他們可以說都壯烈犧牲了。後來臨近大學聯考的時候,家裏的雞已沒有多少了,又染上了雞瘟,在太陽底下站着,聳着肩膀,無精打采。突然倒下的話,那就是死掉了。這是一些看起來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樣一些小事,讓我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懂得了人生奮鬥的意義,努力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有時我也想,生活真是一本大書,樂觀積極的人讀到的是希望和愛心,悲觀消沉的人得到的是冷漠與隔絕。

做事先做人,做新聞工作更是如此。生活的經歷,尤其是一些苦的經歷給了我很好的教育,這種教育能夠讓我始終保持一個平民的心態,塌實的工作;能夠讓我不斷的學習,永不滿足,在成長中學會奔跑;能夠讓我如終用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迎接挑戰。在電視專題部工作以來,我先後擔任過壟上行欄目、樑鄒縱橫、走出家門的鄒平人等欄目的負責人。在擔任“壟上行”欄目負責人期間,我開始嘗式把新聞人物化,把人物生活化,把生活故事化。當時最明顯得一點就是解說詞的變化,你要講故事給大家聽,你的解說詞就要口語化,書面語氣盡量少用,甚至不用。解說要講創新,畫面要創新,節目結構和編排也要創新,欄目包裝也要創新。思想更要創新。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永遠不要以爲自己已經做的很好了。這是我經常對自己說得一句話。在我編輯一期“走出家門的鄒平人”節目時,張濤告訴我,在節目的結尾,可以用被採訪人的一句經典的話,用字幕的形式表現出來,結束全片,能使節目更加完整,甚至能增加節目整體的分量,這個建議非常好,我當時具是很感激,因爲他在關心我做的節目,也可以說他在關心這個節目的創優和創新。

本新聞共3頁,當前在第1頁123

第三篇:首席記者競職演講稿

首席記者競職演講稿

局臺領導、各位老師、各位電視同仁,你們好:

我競聘的崗位是首席記者。請允許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今年35歲,1991年從濱州師專畢業,當年參加地直分配,被分配到濱州崇山煤礦。在那裏工作了7年。7年中做過濱州市在煤礦舉辦的機電中專班的語文課老師,崇山煤礦職工教育培訓中心的職員。後來擔任公司及煤礦辦公室

祕書。曾多次到井下,親身體驗了煤礦工人的辛苦與不易。在這期間,我在工作之作。曾創作大量詩歌散文作品,後期開始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試論企業人才培養》獲得濱州市重工局論文一等獎。1997年底從企業停薪留職。1998年8月被招聘到我單位。作品獲山東電視新聞獎二等獎,濱州廣播電視一等獎等獎項。目前在電視專題部工作,是鄒平縣十佳記者。

回顧我六年電視工作的經歷,我深深感到我的成長離不開電視臺這個事業發展的平臺,我的每一個進步離不開局臺領導的教育和指導,離不開同事們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今天借這個機會,我向你們致以衷心的感謝。我希望在今後能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電視新聞工作者,首要的要求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沒有主見。思想從哪裏來?從不斷的學習中來,從工作實踐中來。新聞界有一個現象,科班出身的記者有時打不過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爲什麼?因爲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厲害,這三板斧是他從實踐中得來的,是他多年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乾淨利落,非常實用,如果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效率高,效益好,一個“快”字就能讓諸多高手膽戰心驚或者人頭落地。但是現代的“程咬金”也要學習,也要創新和提高。因爲三板斧在這個傳媒業迅速發展的時代是靠不住的,你要對社會發展有清醒理性的認識,首先就要做一個善於學習,善於工作的人。

生活的積累、經驗的積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種積累的過程有時是一個忍受寂寞的過程。你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修不成正果。工作六年,很難說我就修成了正果,但是有一點我很欣賞我自己,那就是我在不斷的學習,不輕言放棄。

我出生在70年,在農村長大,家境貧苦。我弟史姊妹三個,在母親的教誨下,都考上了學,這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勞力缺乏的情況下,一個農村普遍家庭,三個孩子都能考上大學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應該感謝我母的堅持,一種韌性的堅持。艱苦生活的經歷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最好的鍛鍊,對一個新聞工作者更有它積極的意義。試想一下,一個不瞭解生活,不熱愛生活,不關心社會的人,他又怎麼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去感動人、激勵人和影響人。在這裏我說一件事情,在我讀高的時候,每個月都要回家,跟家裏要口糧。那年我讀高三,大學聯考在7月份,家裏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父母沒辦法,只能賣掉家裏養殖的百十來只雞。父母掌握了我回家的規律,所以每次回家,家裏的那些正在下着蛋的雞就會少上幾隻。我每次回家關心的是我的飯錢能不能拿到。但是母親那時會是什麼心情呢?她一定是有些無奈,因爲有一個細節是我至今都難以忘記的,那就是每一次回去,好都會當着我的面,數一數那些雞的數量。在當時農村經濟遠沒有像現在發達的條件下,那些蛋雞是整個家庭最爲重要的經濟來源。那些雞在被母親拿到集市上賣掉後,它們的命運……他們可以說都壯烈犧牲了。後來臨近大學聯考的時候,家裏的雞已沒有多少了,又染上了雞瘟,在太陽底下站着,聳着肩膀,無精打采。突然倒下的話,那就是死掉了。這是一些看起來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樣一些小事,讓我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懂得了人生奮鬥的意義,努力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有時我也想,生活真是一本大書,樂觀積極的人讀到的是希望和愛心,悲觀消沉的人得到的是冷漠與隔絕。

做事先做人,做新聞工作更是如此。生活的經歷,尤其是一些苦的經歷給了我很好的教育,這種教育能夠讓我始終保持一個平民的心態,塌實的工作;能夠讓我不斷的學習,永不滿足,在成長中學會奔跑;能夠讓我如終用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迎接挑戰。在電視專題部工作以來,我先後擔任過壟上行欄目、樑鄒縱橫、走出家門的鄒平人等欄目的負責人。在擔任“壟上行”欄目負責人期間,我開始嘗式把新聞人物化,把人物生活化,把生活故事化。當時最明顯得一點就是解說詞的變化,你要講故事給大家聽,你的解說詞就要口語化,書面語氣盡量少用,甚至不用。解說要講創新,畫面要創新,節目結構和編排也要創新,欄目包裝也要創新。思想更要創新。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永遠不要以爲自己已經做的很好了。這是我經常對自己說得一句話。在我編輯一期“走出家門的鄒平人”節目時,張濤告訴我,在節目的結尾,可以用被採訪人的一句經典的話,用字幕的形式表現出來,結束全片,能使節目更加完整,甚至能增加節目整體的分量,這個建議非常好,我當時具是很感激,因爲他在關心我做的節目,也可以說他在關心這個節目的創優和創新。

節目的創優和創新伴隨了我新聞工作的全過程。六年的

第四篇:電視臺播音員競職演講稿

電視臺播音員競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我能夠懷着領導的關心,同志們的支持,站在這裏迎接一次全新的挑戰。

其實說起挑戰就開始了,那時我剛剛告別曾經的輝煌,赤手空拳闖入了“電視”這個對我來說完全陌生的行業,新的機遇,新的挑戰,面對一無所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爭

氣,既然受命於此,就要盡力幹好,並且暗暗地給自己定了一個指標:一年打基礎、兩年見年效、力爭3年實現新跨越。

如今3年的時間即將到了,今天我站在這裏可以非常自豪的說:3年來,我一直在不斷的學習進取,努力過,奮鬥過,我問心無愧!爲了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早晨從頭到尾收看一遍中央、省市如的新聞節目成了我第天的必修課,仔細揣摩,自得其樂,並且從中受益匪淺;以前從來不關注時事,關注新聞的我現在成了新聞節目的忠實觀念,發音方法和唱歌的發音主法有矛盾,爲了能夠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打小就喜歡唱歌的我就很少再去系統的練習聲樂了。就這樣,持之以恆的學習加上不間斷地努力工作使我很快成熟起來,播音清新、溫和、自然,大方,使嚴肅的《鄒平新聞》多了一份親切,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觀衆的喜愛。

曾經有一位老家是鄒平,在惠民工作的惠民的朋友寫來一封信,說“自己本是關注時事的,也喜歡看你播報的新聞,總是感覺很親切,

很大方”,還有一位韓店的觀衆打來電話與我交流其皮膚護理方面的知識,等等摸到了觀衆的愛心,還有信任與理解。真誠面對觀衆,這可能就是我比較有觀衆緣的原因吧!

我是一個要強的人,得到了觀衆的認可並不夠,我還要爭取業內人士的肯定,做一名專業性新聞播音員,不做則罷,要做就我有機會到山東廣播電視學校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知識,這爲我提高播音能力和水平打開了扇道一次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在廣校的時間裏,我總是儘可能地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當我們這一有一次我溜到了《今日報道》的主播毛鑫老師那裏,當我讀完一段新聞稿“二月二,龍擡頭??”後,毛鑫老師說,一位高手來了,當問起我是哪裏,我清清楚楚地告訴她我來自濱州的一個縣級臺-鄒平時,我從她的眼中看到了一份驚異。現在她肯定已經不記得我是誰,但就是她讓我更堅定了一個信念。我要做省臺、中央臺播音員一樣的高手!

事實證明我沒有食年,分別在本年度的全市廣播電視獎評選中獲一等獎,《魏橋紡織香江上市》獲二等月,在山東省廣播電視,獲得二等獎,在此期間我多次跟隨記者去農村、到工廠,深入基層,瞭解鄒平的發展變化,並以一種見證人的身份在熒屏上把這種變化傳達給了全縣、全市、全省的觀衆。

去年國慶黃金週期間,我們的一條新聞在中央臺《新聞聯播》中播出,看過那天節目的人都會看到:那一天我身着紅裝,向全國人民報告了音員第一次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中!據我所知,一個縣級電視臺的播音員的圖像光彩!我覺得縣級臺播音員同樣

要有中央臺的大氣與風範!

去年8月份,我又通過考試拿到了播音員主持人上崗資格證,取得了播音員主持人的准入資格。而且在上崗資格證的考試中,經北廣的評定,我的上鏡播音主持成績和總分在濱州市所有的電視臺、電臺播音員中員列第一!

作爲一名播音中,工作的限辛跟成功的喜悅來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就是這種“痛並快樂着”確實是時刻伴隨着我們的生活。

滿滿當當,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粗略的計算了一下,一編輯機、字幕機的使用,做一名“編外編輯”,經常要協助製作新聞和字幕,這樣就更加忙碌了。中午下班的一兩個小時大概是這一天最忙的時候,衣服扔在洗衣機裏,房間總要收拾一下吧,一切都是快節奏的

青春的孩子總是開朗的,他們做着五彩斑斕的夢,他們小心翼翼地珍藏自己的喜怒哀樂。誰說年少輕狂不是一種幸福?誰說意氣風發不是一種責任?誰說那些做過的羞澀青春之夢不是一份深沉的回憶?

人們總說“夢一樣的青春”,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再醒來時,它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但那些流下的汗水,純潔的友誼,熾熱的夢想都保留了下來。飛揚的青春有飛揚的夢,我們的夢想可能幼稚了些,可能平凡了些,卻是不加修飾,不沾染風塵,最真

最美的。青春是春天一般的時代,是充滿活力、充滿熱情的時代,是屬於青年的“得天獨厚”的時代,是擁有夢想,併爲之努力的時代。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着這樣一個在燦爛的陽光下大笑的自己,青春飛揚的自己。年輕的我們總是夢想着前方還會有些什麼?

青年時代,是立大志的時候,路漫漫其修遠兮,讓我們背上前進的行囊,帶上滿滿的自信與希望,出發吧!

讓夢想啓航,讓青春飛揚!

播音員是廣播電視這新聞性工作的一個環節。新聞的力量在於真實。廣播內容通過播音員的聲音到達聽衆耳中,要使聽衆聽來真實可信,播音員的用聲必須樸實、自然。在生活中,說起話來裝腔作勢、拿腔拿調或嗲聲嗲氣都是令人厭惡的,播音員絕不能採用這種聲音。如果用矯揉造作的聲音播音,就會造成與聽衆心理上的距離,使聽衆把旋紐撥開。樸實才能使人產生親切感,願意聽你播下去。

播音員絕大部分的工作是有稿播音,也有一部分工作帶有即興創作的性質。廣播內容的廣泛、形式的多樣、語言的精煉使播音創作天地廣闊,對發聲也提出了較高要求。爲了滿足傳情達意的需要,播音員的聲音必須富有火力,色彩豐富,變化自如。播音絕不是見字出聲

的機械動作,更不是聲音的炫耀,播音的大忌是發出無意之聲、無情之聲、僵滯不變之聲。

由於發聲條件不同,每個人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我們只能在自己發聲條件的基礎上發揮所長、克服所追求某種自以爲美的聲音,特別不能模仿廣播電視中某個自己崇拜的播音員或演員的聲音。刻意模仿某個人的聲音,常常是發聲方法不良的根源,它不僅束縛了播音創造力的發揮,嚴重的甚至能導致發聲障礙或喉部病變。播音發聲的美,是有助於傳情達意的美,決不能離開傳情達意的要求去追求某種固定的“美聲”。

對播音員的聲音要求可以歸納爲以下幾句話:準確規範,清晰流暢;圓潤集中,樸實明朗;剛柔並濟,虛實結合;色彩豐富,變化自如。

第五篇:電視臺播音員競職演講稿

電視臺播音員競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我能夠懷着領導的關心,同志們的支持,站在這裏迎接一次全新的挑戰。

其實說起挑戰,是從2014年初就開始了,那時我剛剛告別曾經的輝煌,赤手空拳闖入了“電視”這個對我來說完全陌生的行業,新的機遇,新的挑戰,面對一無所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爭

氣,既然受命於此,就要盡力幹好,並且暗暗地給自己定了一個指標:一年打基礎、兩年見年效、力爭3年實現新跨越。

如今3年的時間即將到了,今天我站在這裏可以非常自豪的說:3年來,我一直在不斷的學習進取,努力過,奮鬥過,我問心無愧!

爲了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早晨從頭到尾收看一遍中央、省市如的新聞節目成了我第天的必修課,仔細揣摩,自得其樂,並且從中受益匪淺;以前從來不關注時事,關注新聞的我現在成了新聞節目的忠實觀念,我家的電視天天圍着新聞圍,邢質斌、李修平、徐俐、海霞都是我學習的榜樣,都成了我的老師。甚至有一段時間聽說播音的發音方法和唱歌的發音主法有矛盾,爲了能夠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打小就喜歡唱歌的我就很少再去系統的練習聲樂了。就這樣,持之以恆的學習加上不間斷地努力工作使我很快成熟起來,播音清新、溫和、自然,大方,使嚴肅的《鄒平新聞》多了一份親切,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觀衆的喜愛。

曾經有一位老家是鄒平,在惠民工作的惠民的朋友寫來一封信,說“自己本是關注時事的,也喜歡看你播報的新聞,總是感覺很親切,很大方”,還有一位韓店的觀衆打來電話與我交流其皮膚護理方面的知識,等等等等。就是在一封封的信一個個電話中,觀衆朋友給了我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我也彷彿和觀衆真正地面對面了,我觸摸到了觀衆的愛心,還有信任與理解。真誠面對觀衆,這可能就是我比較有觀衆緣的原因吧!

我是一個要強的人,得到了觀衆的認可並不夠,我還要爭取業內人士的肯定,做一名專業性新聞播音員,不做則罷,要做就做最好,最起碼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做到最好。去年7月份,在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有機會到山東廣播電視學校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知識,這爲我提高播音能力和水平打開了扇廣闊的大門。我知道一次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在廣校的時間裏,我總是儘可能地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當我們這一組的面授結束以後,我總是偷偷地到別的老師那裏再去上上小課,接觸更多的知識。有一次我溜到了《今日報道》的主播毛鑫老師那裏,當我讀完一段新聞稿“二月二,龍擡頭……”後,毛鑫老師說,一位高手來了,當問起我是哪裏,我清清楚楚地告訴她我來自濱州的一個縣級臺-鄒平時,我從她的眼中看到了一份驚異。現在她肯定已經不記得我是誰,但就是她讓我更堅定了一個信念。我要做省臺、中央臺播音員一樣的高手!

事實證明我沒有食言,03年、04年,《解讀“鄒平現象”》《成功的跨越》分別在本年度的全市廣播電視獎評選中獲一等獎,《魏橋紡織香江上市》獲二等獎,2014年8月,在山東省廣播電視作品獎評選中,《一小時的較量》獲得二等獎,在此期間我多次跟隨記者去農村、到工廠,深入基層,瞭解鄒平的發展變化,並以一種見證人的身份(出現場圖像)在熒屏上把這種變化傳達給了全縣、全市、全省的觀衆。

去年國慶黃金週期間,我們的一條新聞在中央臺《新聞聯播》中播出,看過那天節目的人都會看到:那一天我身着紅裝,向全國人民報告了在山東、在濱州有一個鄒平縣,人們的歡欣和鼓舞!這應該是我們鄒平縣廣播電視局的播音員第一次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中!據我所知,一個縣級電視臺的播音員的圖像被採用在中央《新聞聯播》中,這濱州、在全省廣電系統中都是少之又少。除了喜悅之外,更多的是欣慰,是自豪,不僅是因爲開創了先河,更是因爲我又爲鄒平廣播電視局增添了一抹光彩!我覺得縣級臺播音員同樣要有中央臺的大氣與風範!

去年8月份,我又通過考試拿到了播音員主持人上崗資格證,取得了播音員主持人的准入資格。而且在上崗資格證的考試中,經北廣的評定,我的上鏡播音主持成績和總分在濱州市所有的電視臺、電臺播音員中員列第一!

作爲一名播音中,工作的限辛跟成功的喜悅來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就是這種“痛並快樂着”確實是時刻伴隨着我們的生活。

《鄒平新聞》《一週視點》一週7天,滿滿當當,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粗略的計算了一下,一年365天,大概有100多天都是加班時間,晚上伴着星星月亮回家是再也平常不過的事了。另外,我又在日常工作中學會了編輯機、字幕機的使用,做一名“編外編輯”,經常要協助製作新聞和字幕,這樣就更加忙碌了。中午下班的一兩個小時大概是這一天最忙的時候,衣服扔在洗衣機裏,房間總要收拾一下吧,一切都是快節奏的。

2014年冬天父親腿部骨折,住進了縣醫院,想想父親對自己的疼愛,我真想日夜守在父親的病牀前,但是

工作的原因,在父親住院半個多月的時間裏,我只在手術和出院時在醫院呆過兩個上午,其他時間便是中午晚上穿梭於家庭、單位與醫院之間,那種愧疚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

每個人都有勞累的時候,都有情緒低沉的時候,但因爲我是播音員,我就一直在提醒自己:觀衆見到你的時候你要都有親和的笑容,通過自己的播報來滿足觀衆的視聽需求,所以無論生

活中遇到多大壓力,在錄製節目的時候都要拋到腦後。無論臺下有多疲憊多勞累,只要面對鏡頭,自己就永遠要是神采飛揚,光彩照人。

新聞節目的時效性非常強,有很多時候稿件急着播發,這就要求播音員必須要有快速準確的備稿能力,正因爲具備了這方面的素質,所以我能在時間較短的時間內把握稿件的內涵,理解稿件內容,從容應對,配音的速度、質量都比較高,也爲記者編片子和後期新聞串聯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另外我覺得作爲一名新聞播音員,責任心也是很重要的,因爲我是播出最後一道關口,所以在工作中只要自己覺得某句話、某個字甚至是某個詞字不太妥當,可能對也可能錯,那就哪怕多跑一趟腿,多說一句話,也要努力把一切差錯糾正在播出之前。

在一天天不間斷的播音當中,我了時常在琢磨,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圖像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經過在工作中實踐,我慢慢發現,恰到好處的化妝,得體而品位不凡的着裝,巧妙搭配的飾品,爲新聞節目增色不少。比如我今天要錄節目,那我的工作實際上從昨天或者前天就開始。首先要考慮自己的着裝,看看是不是什麼特殊的節目,穿什麼樣的衣服比較合適。比如清明節,我就不能選擇穿很豔的衣服。這樣也爲我們的《鄒平新聞》保持收視率增加了一個很重的砝碼。

有人問我,日復一日面對着冰冷的攝像機鏡頭,怎麼會笑得出來呢?會不會覺得很枯燥?爲什麼眼睛裏面流露出來的那種親切分明就像是面對老朋友。這個時候我笑了,我說“也許是枯燥並快樂着吧。雖然我們的工作形式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我們接觸的新聞內容每天都是新的,而且是在第一時間。”所以說在爲觀衆播報新聞的同時,我也享受着新聞帶來快樂。

隨着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多面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在播音實踐中,我參加了一系列重大活動的現場直播、播音和主持工作。從2014年開始我幾乎承擔了縣裏所有大型文藝演出的主持節目,從每年一度的讀書文化節到鄒平縣春節文藝晚會,從“七一”廣場合唱比賽到“喜慶十六大、放歌新鄒平”,伴隨着一次次的鍛鍊與考驗,我也在不斷的改進與成長,逐漸形成了自己“親切、自然、清新、大方”的主持風格,並且因爲反應機敏,應變力強,處理突發事件得心應手而使自己的主持更加遊刃有餘。去年10月份成功地與相聲名家李金斗合作主持了鄒平縣第二屆讀書文化節開幕式,之後又於北京、淄博等地的主持人同臺競技,在學習的同時,也進一步印證了自己完全有能力、有實力擔當重任,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用得上、經得住、打得贏!能夠做一名善打硬仗,能打勝仗,經得起考驗的精兵強將!

曾經有一次在體育廣場主持節目,由於上下臺的設備非常簡陋,使用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摞在一塊組成的,在下臺的時候,桌子和椅子一下鬆動了,我也從高處摔了下來了,當時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轉,但是因爲我是主持人,當再次輪到自己上場時,舞臺上的我又是笑容滿面,妙語連珠了,事後我卻不得不貼了好幾天的膏藥。

除了主持節目以外,我還多擔任了許多重大活動的現場解說任務。全省科學發展經驗交流現場會來鄒平考察,給省委張高麗書記等省領導及全省各個市的主要領導解說,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解說貫穿始終,除了沿途看之外就是通過解說來了解鄒平,責任之重大不言而喻,11月,我們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一致好評;副省長趙克志同志視察鄒平環境建設情況,我做現場解說,當解說完畢後他曾經評價一個不是本專業的人能夠講解得這麼清楚透徹,我就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句話沒有錯。曾經有人說我是“金牌解說、金牌主持”,一次成功很容易,難得的是每次贏得滿堂彩,我說不盡然,功夫都下在背後了,我從不喜歡直接去念別人的稿子,而是根據自己的語言習慣,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總結修改,融會貫通,就是在一點、一筆,就足以讓整個過程順暢而不乏味。另外我還多次在許多重要的大會中,像人大政協會、鄒平跨入全國百強大會包括今天上午剛剛召開的全縣平安建設會議中擔任了現場播音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評。

正是因爲從事電視這樣一個行業,使我成了別人眼中的公衆人物,但在我看來,作爲一名播音員除了業務精湛之外,更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首先應該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人,不要辱沒了“播音員”這個響噹噹的稱號,盡最大能力使自己成爲道德修養的典範,可以經得起任何形式的推敲。確實,處在這個位置,種種誘惑和機會就在眼前,只要輕輕一伸手,就能抓到……但是我卻心甘情願讓心中的“規矩”來約束自己,正是這種規矩塑造了自己健康的心態,達觀、向上,明朗,時刻提醒自己保持一種冷靜、客觀,不浮躁的心境。我喜歡這種普通人的幸福,因爲有種踏在大地上的實實在在的感覺。

在這新的一年剛剛那個開始的時候,我又接手了一檔新的欄目《樑鄒縱橫》,我又回到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但這應該是更高的點起!前方的路會怎麼樣,我無法預測。但是無論是坎坷,是平坦,我都願用自己真誠、正直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