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紅色故事演講稿【精品多篇】

紅色故事演講稿【精品多篇】

紅色經典故事演講稿 篇一

少年有夢,一如春天滋生的柳絮,把純色落滿人間;少年有志,恰似一夜綻放的桃花,把芳華鋪滿大地;少年有情,仿若畫室盛滿的顏料,把絢爛繪滿山河。而當少年有着澎湃的熱情時,也能綻放撼天動地的強大力量!

自古英雄出少年!因爲少年有朝氣蓬勃的精神力量,也有一往無前的奮進勇氣。而毛主席曾經的一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更是寫出了少年澎湃的意志,以及永不服輸的精神品質。一本《紅色少年的故事》,用生動流暢的語言,爲我們拉開了毛主席青少年時期的成長篇章,讓我看到了一個心中懷有大志的中國少年。毛主席的品格,是一點一滴養成的,他看到家庭經濟拮据,選擇了免費的師範大學;看到國外革命活動時,想到救國圖存的遠大理想;看到母親病重時,想到改變窮人看病難的現狀。他識大體、懂大義、有大愛,所以才能一路穩紮穩打,走出了一條真正的救國之路!

書中有個場景令我十分動容,讀書期間的毛主席清晨最早起牀,爲了讓自己清醒,他用冰冷的井水把自己淋溼。而後他捧起書本,大聲朗讀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其他學生漸漸醒來,也跟着他齊聲誦度,那朗朗的書聲如同波浪一樣,在清晨盪漾開來……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偉人誕生於微末,他未來的宏偉藍圖,從少年時就初見端倪。

我們在校園中,也常常會捧起書本大聲朗讀,那時候的我們,坐在乾淨整潔的教室裏,翻開印刷得十分精美的課本,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裏。我們不必擔心沒錢上學,也不必憂慮列強壓迫,更不會焦慮自己的未來,因爲毛主席等先輩們,早就通過他們的實際行動,爲我們消除了許多阻礙。今時今日的少年,依然可以心懷英雄氣概,爲自己樹立起更偉大的理想,踩着巨人們的肩膀眺望遠方。風華正茂的少年,享受着知識的薰陶,沐浴着新時代的陽光,聆聽着先輩們的召喚,追尋着偉人們的足跡,又怎能不弘揚紅色精神,爲新時代而奮力奔跑呢?

我們要做幸福的少年,在和平的天空下自由呼吸,更要做追夢的少年,展現我們陽光燦爛的精神面貌,帶着對祖國和未來更深切的祝福與感恩,行走在時代的光榮大道之上!

紅色經典故事演講稿 篇二

弘揚黨的光輝歷史,銘記黨的豐功偉績,重溫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征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八十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三支部隊先後經過了隴南,足跡遍佈全市八縣一區,一百多個村鎮。縱觀長征歷程,隴南是紅軍長征途中經過的地域最大,時間最長,過境部隊最多的地區之一。這在全國來說都是少見的,是隴原大地遺留巨大的一筆紅色財富。

1935年,劉伯承與汪榮華在成縣結成了伉儷。當時,他們結婚的房子十分的簡樸,婚禮既沒有精心佈置現場,也沒有高朋滿座,只有跟隨他們長途跋涉的紅軍戰士和成縣的父老鄉親,一起見證了他們的婚禮,爲他們送上了熱心的祝福,此後,此事成爲了一段佳話!

紅軍經過隴南,並在隴南創建了臨時革命根據地,他們追求真理,堅定信念,投身革命,不畏強敵,浴血奮戰,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在隴原大地上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種。

在隴南康縣對對山,也發生了這樣一段十分悲壯的故事。當時由於敵衆我寡,游擊隊領導人黃世武只得帶領游擊隊戰士撤入對對山,佔據有利地形與敵人周旋,游擊隊員個個大義凜然,不顧生死,浴血奮戰,但終因實力懸殊,他們被逼得走投無路。許多戰士犧牲,爲保留革命火種,重建游擊隊,繼續進行革命鬥爭,黃世武決定從懸崖滑下逃生,生死各安天命,所幸得以生還。

在隴南這段時間,生活同樣非常艱苦。國民黨勢力依然存在,許多戰士都因征戰而受傷,革命戰士們爲了理想和信念,爲了國家的明天,拋頭顱,灑熱血。讓我們在重溫紅色經典中追隨先烈的腳步。讓我們用熱愛和珍惜擁抱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時光流轉,歲月如梭,在建黨一百週年來臨之際,回望,讓我們更能清楚地瞭解中國歷史。

正是因爲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了人民羣衆的萬衆一心,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纔有了今天社會主義的光明大道,纔有了中華民族追求復興的燦爛征程,我們一定要以史爲鑑,緊跟時代的步伐,追隨發展的潮流,建設出更加美麗的中國!

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創佳績!

紅色經典故事演講稿 篇三

五一長假,我隨家人回到了奶奶的故鄉——梅州市大埔縣。院子已經有些破落,推開掉漆的院門,仿若打開了一段回憶。大廳靈臺上落灰的一張黑白老照片,封存着一旬黯淡年代,傳承着一脈紅色基因。

奶奶已是淚眼潸然,她顫抖着翻開一本泛黃的小冊子,裏面記載的是我太公——黑白照片的主人的生涯。他艱難的一生,寫滿了紙張。

1928年的冬天,我的太公誕生在大埔縣巖下村的一戶貧窮人家。17歲那年,他辭別故鄉,毅然走上了革命的路。他加入了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任務的艱辛,環境的惡劣都無法擊退這位勇士。他在解放汕頭的戰鬥中與敵人殊死奮戰,後因身受重傷,只得轉至廣州軍區情報處。傷勢還未完全痊癒,他就請命到香港,從此作爲隱祕工作的一員,爲黨付出自己的力量。

1956年,響應黨的號召,太公到了當時最難、最苦的地質隊工作。也就是在地質隊的時候,太公有了自己作文吧的家庭。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共產黨的一員,一生都爲黨的事業貢獻着。奶奶的睡前故事,僅黨規而已。

在地質隊時,太公曾爲了任務,簽下生死協議。他闖在最前方,置自己的生死於度外。他簽下協議時,並未留下什麼書信,只在臨行前對奶奶說“我走了,但你們要把我講給你們的黨的一切,全都記住!”

奶奶帶着六個弟弟妹妹,等待父親凱旋歸來;盼星星,盼月亮,盼回了捷報,卻沒盼見心心念唸的父親。萬念俱灰之下,太公回來了。他對此的解釋是:“我總得替那些出了意外的同志做點什麼。”除此之外,別無解釋。

靈臺上的那一張照片,是太公爲數不多的幾張照片之一。奶奶在選照片時選定了這一張黑白的、神情端嚴的太公。她說:“這纔是最能凸顯你太公精神的,那種紅色的精神”。

沒有前人栽樹,何來後人乘涼?願紅色精神代代相承,吾輩當圖強!

紅色的黑白照片,給予了我極震撼的情感。願以吾血鑄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