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多篇】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多篇】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 篇一

現在一提到“老中醫”,很多人腦海裏浮現的就是那些街頭巷尾的小廣告:騙錢的;一提到“中藥”,就覺得是老古董們用來養生延壽的,年輕人根本用不着;一提到“中醫療法”,就想到了鍼灸:“不明覺厲”,卻只是出現在古裝劇裏。

不得不說,現在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對待傳統中醫藥的態度是複雜的。一方面,我們深知傳統中醫藥是“傳家寶”,是老祖宗們的智慧;另一方面,我們又對它的科學性表示懷疑。這些年,隨着西方醫學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我們更加對它不聞不問了。

你知道10月22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嗎?我猜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今年它已經走過24個年頭了。其實不僅我們普通人不知道,就連許多中醫藥的從業者、專家也都並不瞭解。種種跡象表明,中醫藥似乎正在漸漸走向衰落。然而我們的“傳家寶”就真的只是“老古董”,中看不中用嗎?別急着下結論,先看看屠呦呦是怎麼說的——

去年屠呦呦在獲得20xx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說,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給世界的禮物”。她也曾經表示,自己之所以選擇生藥學專業,是因爲覺得生藥專業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藥領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事實上,雖然當今社會冒充“老中醫”行騙牟利的現象屢見不鮮,但無法否認,傳統中醫藥蘊藏着巨大的智慧。

之所以說中醫藥學中蘊藏着巨大的智慧,不僅因爲它的一些具體療法、藥方功效顯著,更因爲它的一些獨特的理念至今深入人心。

舉個例子,中醫強調情志與健康的關係。按照中醫的說法,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若太過,或情緒波動太大、過於激烈,都會引起疾病。我們平時說得最多的“怒傷肝”也是這其中的道理。

此外,中醫還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本草綱目·序言》雲:“夫醫之爲道,君子用之以衛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體現了中醫藥“仁”的理念,等等。

細細一想,這些理念放於今天,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甚至是人生的智慧?中醫藥看似古老而遙遠,其實就在身邊。

中醫藥在許多現代疾病的防治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許多難治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等),在某一治療階段運用中醫藥辯證論治,往往能減輕西醫治療的毒副作用,或減少復發以提高遠期療效。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療瘧疾、亞砷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活血化淤藥防治冠心病介入後再狹窄等等實例也再次證明,傳統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獻給世界人民最好的禮物。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 篇二

每年的10月22日爲世界傳統醫藥日。1991年12月12日,4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傳統醫藥大會上,一致決定將大會的開幕日定爲每年的世界傳統醫藥日,並寫進《北京宣言》。

隨着化學藥品毒副作用不斷出現,藥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藥品研製成本昂貴等問題的存在,人們開始呼喚要回歸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藥物和綠色植物來治療疾病和保健。從北美、西歐等國家草藥市場的興起到“世界傳統醫藥日”的確定,都表明一個有利於傳統醫藥發揚光大的社會氛圍正逐步形成。我國的中藥是世界傳統醫藥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經有數千年曆史的中藥,在目前己在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國得到廣泛應用,美、歐等西方發達國家也逐漸開始重視中醫中藥。

且不說已經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熊膽、虎骨、犀牛角等動物類中藥,就草藥而言,中國的中草藥資源也已經不容樂觀。內蒙古曾經是世界重要的甘草產地,過去內蒙古甘草隨處可見,如今有2/3的地方甘草已經絕跡,剩下的1/3也是量少質差。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於過度採挖,以及放牧、大面積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中國中草藥資源正在大幅度減少。

中國出口中藥多爲原藥材,價格低廉、附加值低,成藥比例不足30%,而佔世界中草藥市場分額90%的日本和韓國,其所用的中藥原材料80%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國外企業不僅對中國中藥材進行大批量收購,還大肆掠奪中國中草藥的基因資源,連帶影響中草藥的知識產權保護。此外,許多外商利用各種民間交流、商務考察甚至旅遊的機會,加緊蒐羅我國民間的中藥祕方和偏方。中藥資源的保護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否則,等到中藥終於可以走向世界之時,已經沒有“中藥”可以“走向世界”了。建議將中草藥資源的保護納入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全民中草藥保護意識,嚴禁亂採濫挖、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等破壞中草藥資源的行爲。

江蘇道地中藥材薄荷,目前已有8項專利落在美國人手裏。據悉,薄荷的中國專利共申報有16件,國內申報有8件,國外申報爲8件。儘管在專利數量上中外平分秋色,但外國公司的技術專利主要用於口香糖等高利潤市場,其中美國箭牌糖類公司獨攬4項專利,而我國的專利只是薄荷藕、薄荷茶水等,市場空間極爲有限。

中藥知識產權問題涉及的範圍很廣,除了上述列舉的專利問題之外,還包括商標、商業祕密、行政保護等諸多方面。對於藥品來說,商標的保護十分重要。藥品商標不僅是商品和企業的象徵,還可以作爲藥品是否合法經營的依據。藥品的註冊商標對於企業創名牌、提高市場競爭力有着重要意義,例如同仁堂、達仁堂等知名商標,在消費者與同行中都有良好的聲譽。但我國許多中藥企業不注重中藥商標的註冊,品牌流失嚴重,商標權與企業名稱權衝突、藥品通用名稱與商標混淆等問題普遍存在。

除了上述問題外,中西醫文化差距,比如:中醫的“陰虛”等術語無法爲西方社會所理解;中藥使用不當引起的誤解,比如:關木通等中藥使用不當引起的“中藥腎病”令許多國外輿論對中藥存有偏見等,均說明中醫藥走向世界仍面臨着種種內憂外患。中醫藥走向世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終有一天中醫藥將爲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貢獻。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 篇三

每年的10月22日爲世界傳統醫藥日。1991年12月12日,4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傳統醫藥大會上,一致決定將大會的開幕日定爲每年的世界傳統醫藥日,並寫進《北京宣言》。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顧名思義,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相對應,通常指運用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醫藥經驗和技術,或現代醫藥以前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醫藥經驗和診療技術。世界各國的傳統醫藥是國際醫藥界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中醫藥作爲中國傳統醫藥學的統稱,距今已有3520xx年以上的發展歷史,是在充分汲取了我國漢族及藏族、蒙族、苗族、彝族、傣族、回族、鮮族等各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學理論及對疾病防治經驗系統總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方醫藥學體系,也是迄今爲止世界傳統醫學理論最系統、內涵最豐富、應用最廣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

隨着中藥國際化的不斷深入,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施治方法在慢性病和複雜疾病治療上的優勢越來越突出。近年來,隨着越來越多的中醫藥企業和傳統藥學研究人員走向世界舞臺,中醫藥逐漸被國際認識、認可。

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顧名思義,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相對應,通常指運用歷史上遺傳下來的醫藥經驗和技術,或指現代醫藥以前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醫藥經驗和診療技術。世界各國的傳統醫藥是國際醫藥界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隨着化學藥品毒副作用不斷出現,藥源性疾病日益增加,生化藥品研製成本越來越昂貴,人們開始呼喚回歸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藥物和綠色植物來治療疾病和保健。

中醫藥及其它傳統醫藥爲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具有獨特的優勢。充分挖掘和發展中醫藥和其它傳統醫藥,對於人類戰勝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 篇四

10月22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在我國,作爲傳統醫藥的中草藥、中成藥,不僅是當今醫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一種民族文化傳承的象徵。但是在我市很多年輕人心中,有病看西醫吃西藥成爲治療首選,只有部分中老年人對中藥情有獨鍾。

“西藥治病、中藥養生”,在很多人看來,中藥只能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在疾病治療方面,西藥纔是絕對的“主力”。連日來,我們通過對我市老中青三類人羣的調查瞭解到,有病首選看中醫、服中藥的市民不足三成。部分市民難以認同中醫治病理念,認爲中醫藥治療上過於玄乎,且不如西藥見效快。

有人說中醫講究全面治療,治療效果緩慢。現代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一套治療理論未免有些落後,中醫固然有用,但檢查手段、用藥理念卻一直沒有太大的革新。反觀西醫,各種儀器、檢查手段、藥物層出不窮,治病還是得西醫。

中醫藥已在我國傳承幾千年,這種傳承卻受到了極大的威脅,這種威脅並不是西醫帶來的衝擊,而是來源於市民缺乏對中醫藥的認知。很多人認爲中醫始終無法與西醫相提並論,加上目前對中醫藥宣傳力度不夠,中醫人才出現斷層,使中醫藥的傳統優勢逐漸消失。

近年來有關西藥副作用的報道層出不窮,西藥只能通過加大劑量來達到治療目的,而一些疾病本身的細菌或病毒則存在進化的可能,當藥品的劑量大於人體耐受程度時,就會出現藥品的毒副作用。而中醫藥副作用小,它本身採用的就是一種生物(植物),且通過胃、腸道吸收,有效成分不易喪失。中醫和西醫其實各有優勢,不能極端地認爲中醫好過西醫,或者西醫勝過中醫。

近年來認可中醫藥的市民開始逐漸增多。不過,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中醫藥人才的缺乏。由於中醫理論學習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經驗的積累,較爲枯燥無味,很多學生都不願意去學中醫,以至於傳統中醫學逐漸沒落。希望國家能夠真正重視中醫學的發展,也希望更多的人去學習中醫學,將它繼續傳承下去。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 篇五

你知道10月22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嗎?我猜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今年它已經走過24個年頭了。其實不僅我們普通人不知道,就連許多中醫藥的從業者、專家也都並不瞭解。種種跡象表明,中醫藥似乎正在漸漸走向衰落。然而我們的“傳家寶”就真的只是“老古董”,中看不中用嗎?

近些年,中醫藥憑藉其獨特的功效逐漸走向世界。“自然療法”“綠色療法”等特色、以及“預防勝於治療”“治未病”等觀念得到了許多外國人的認同。在中國傳統醫藥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鍼灸尤其受到歡迎,很多國家甚至出現了“鍼灸熱”。20世紀8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對針灸治療43種疾病進行推廣,更進一步促進了鍼灸在世界各國的發展。據統計,截至20xx年,美國大概有鍼灸師2萬人,全美有40多所鍼灸學校。又如據德國一項民意調查,70.4%的德國病人願意接受鍼灸治療,其中31%的患者已經接受過中醫的治療,而且大部分人對療效十分滿意。

當然,正如前面所說,受限於各種因素,中醫藥還有很大的發展和進步空間。

中醫藥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障礙就是其科學性飽受質疑。它本身是一門經驗性的學問,中醫的診斷和描述往往又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中藥的成分不明確、療效和作用機理難以闡明……現代人處處講究“科學”,關乎生命健康的大事當然也絕不能含糊,中醫的這些問題是人們所難以接受的。

另外,中醫藥在運用和吸納√本站★√現代科學技術方面仍有待加強,其發展遠遠不能滿足人類的健康需求,同時,中醫藥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法律地位有待加強。此外,目前還沒有傳統醫藥國際標準,這嚴重製約了中醫藥及其它傳統醫藥優勢的發揮。

這些年我們常說“民族復興”、談“中國夢”,到底我們應該復興什麼?我們的未來應該是怎樣的?大的圖景我們可能難以構築,但是像傳統中醫藥這些具體的項目,是我們可以把握的。換言之,這些傳統文化的精華,就是我們應該復興的東西。而只有當我們瞭解它、深刻理解它,纔會主動地去保護它、傳承它、發展它。

在傳承和發展傳統中醫藥的過程中,社會各界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法律界正加快建設傳統醫藥知識產權制度,爲知識創新提供堅實的土壤;20世紀50年代後,各地中醫藥高等院校相繼建立,加速了中醫藥教材統一編寫和學科體系的規範建設;醫學界不斷探索“中西結合”的理念和方法,以激發傳統醫藥學的新活力;同仁堂等中藥行業老字號也在向世界輸出着中醫藥的品牌……

祖先們跨越千百年,用他們的汗水和智慧,帶給後代們的,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生命的健康和長壽,就回饋這份恩情而言,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傳承和發展這份“傳家寶”?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 篇六

近年來,中醫藥的獨特療效正爲全世界所關注,衆人矚目之下,中醫藥如何走向世界也愈發凸顯爲焦點問題。

我國傳統醫藥之所以歷經數千年而不衰,至今在醫療保健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在世界傳統醫藥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論的科學性和優勢所決定的。隨着疾病譜的變化,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健康觀念的轉變,中醫藥學的優勢越來越顯現出來,其科學性和先進性越來越被學術界、產業界所重視。進一步認識這些特色和優勢,並在實踐中加以發揮極爲重要。

中醫藥的標準化取得了一些進展。近年來,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相對應,通常指運用歷史上遺傳下來的醫藥經驗和技術,或指現代醫藥以前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醫藥經驗和診療技術。世界各國的傳統醫藥是國際醫藥界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隨着化學藥品毒副作用不斷出現,藥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藥品研製成本昂貴等問題的存在,人們開始呼喚回歸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藥物和綠色植物來治療疾病和保健。從北美、西歐等國家草藥市場的興起到“世界傳統醫藥日”的確定,都表明一個有利於傳統醫藥發揚光大的社會氛圍正逐步形成。我國的中藥是世界傳統醫藥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經有數千年曆史的中藥,在新時代裏日漸迸發出新的光彩。目前,我國中藥己在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國得到廣泛應用,美、歐等西方發達國家也逐漸開始重視中醫中藥。

中醫藥及其它傳統醫藥爲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具有獨特的優勢。充分挖掘和發展中醫藥和其它傳統醫藥,對於人類戰勝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着人類疾病譜的變化和“迴歸自然”潮流的興起,中醫藥及其它傳統醫藥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世界傳統醫藥發展迅速,國際地位不斷上升。

中醫藥是我國醫學科學的特色,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爲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並且對世界的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要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的有是特色,更好地爲人民健康服務。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 篇七

今天是世界傳統醫藥日,這個被人們遺忘的日子顯得異常安靜,就連平日裏對中醫爭論不休的網友似乎都忘記了它的存在。其實,外界永遠都在爭論的這些永遠也沒有結果的“大問題”,都能在陳主任看病的一點一滴中找到明確的答案。

“抑制,控制,替代。”西醫有着自己完整的診療規範。疼了,可以麻痹神經抑制痛感;血壓高了,可以使用降壓藥控制血壓;得了糖尿病,那就用胰島素替代胰腺的分泌。所以,西醫治的是人的病。

而中醫看病則有很大不同,它是針對病的人。王阿姨患過敏性哮喘七八年了,每次發病也吃了不少抑制免疫的西藥,但仍有間斷髮作,就好像人們說的,“療效快,但不治本。”陳志剛在問診把脈時發現,王阿姨平時幾乎不出汗,還常有口乾、心煩、大便乾燥、喜冷惡熱等一系列症狀。“這些症狀說明裏面的熱以及炎性反應,是因爲不出汗的表閉以及大便不通暢的裏實所致。由於機體能力的限制,人體想出汗卻出不來,想通便卻通不開,於是內熱不安。對於這樣的患者,我們就要想辦法把他的熱和汗發出來,順應人體自身的抗病趨勢,在體表和體內打開一條疏解通路,鬱熱得以宣散,病自然就好了。”

“就像把小兔子關在籠子裏,它不停地蹦躂,想出來,那我們就想辦法讓它出來。出來了,就不蹦躂了。”在他看來,中醫不但要對病,更要對人。治人,纔是中醫的精髓所在。

中醫很神奇,但總有那麼一些“大師”讓中醫變得很離奇;還有一些年輕人不信中醫,總覺得中醫抽象得太離奇,就像抓不住脈絡的“玄學”。“中醫看病有一套建立在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的理論模型,它跟現代醫學明確的概念相比,確實比較模糊,好像解釋不清楚,這也就容易造成一些披着中醫外衣的人渾水摸魚。”陳志剛主任說,但是,雖然模糊,中醫診治依然有一定的依據,並不是隨便使用的。而且,能否恰到好處的掌握這種規範,與年齡無關。

中醫治病,就是講究整體的觀念。病人的每一個主訴都是人身體狀態反應出的一方面,想治療有效,就不能只抓單一表現,要從整體體察患者的身體狀況。同樣的過敏性紫癜,有的人體熱無汗,喜冷惡熱;有的人疲乏無力、惡風怕冷。紫癜之外,其他症狀的表現更能說明疾病的性質,由於這些疾病外的症狀不同,總結出來的陰陽屬性就不同,他給病人用的藥方自然就不同。也是這個原因,那些因焦慮、抑鬱來看病的患者,在治好心理疾病的同時,一身的毛病也都能慢慢地消失了。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 篇八

10月22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然而,不管是學中醫的內行人,還是不懂中醫的外行人,都對這個節日頗感陌生。中國的傳統醫藥文化讓世界矚目,可是目前的中醫藥卻面臨着難以生存、無人傳承的尷尬境地。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古代宮廷的養生之道”……如今,打開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間,有着“中醫養生”的鏈接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然而,在一些老中醫眼裏,傳統的中醫文化卻面臨着嚴重的生存困境。

日漸式微的中醫文化還體現在應用領域。不管是在醫院還是藥房,醫療器械和藥物都是以西醫爲主。許多中醫感嘆,西醫的強勢讓純中醫很難生存,許多人都是因爲西醫不管用纔來找中醫,大多是抱着試試看的心理。網上的養生之道也是看的多,學的少。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悠悠五千年,我們的先人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和獨一無二的傳統技藝。這些都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靈魂,是獨一無二的個性標籤,如果失去了這些精氣神,抽離過去千百年的積澱,國家也就失去了獨有的魅力和特色。

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世界,而不是被同化,需要我們藉助“世界傳統醫藥日”這樣的節日提升公衆的文化記憶和認同,更離不開國家和政府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保護和傳承這些傳統文化和技藝。但願“世界傳統醫藥日”能喚起更多人守護民族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別讓傳統文化丟了傳人,別讓中國的傳統特色失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