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傳承經典文化演講稿(精品多篇)

傳承經典文化演講稿(精品多篇)

傳承經典文化演講稿 篇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二六班的 x,今天我演講的目題是:傳承文化,誦讀經典。

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大家是否還記得精忠報國的岳飛,他力抗金兵,保家衛國,即使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卻依然誦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民族氣概!是否還記得一代梟雄曹操,東臨碣石,釃酒臨江,即使歲月染白了他的鬚髮,仍舊高唱 &qut;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懷好歌!是否還記得亂世漂泊的李清照,將國家之恨紡成染柳煙濃,吹梅笛怨的哀愁,縱然簾卷西風,瘦比黃花,仍舊吟出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豪言壯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寶典,誦讀中華經典詩文可以加深我們對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在誦讀中親近中華經典,在親近中接受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

誦讀經典的目的在於啓迪同學們心智,培養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質,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懂得愛國、愛家、愛父母的人生道理。經過一階段的誦讀,雖“滿腹經綸”但只能悶在肚裏,或“紙上空談”,誦讀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因此,我們必須要學以致用,用經典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從 “幼不學,老何爲”的教誨中瞭解時間的重要性,勤學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吶喊中明白生命的價值……其實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要能在經典誦讀中真正理解爲人處事的道理,昇華自己的思想。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讓我們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爲友,用最高亢的聲音誦讀經典,用最昂揚的激情書寫青春,用最執著的信念成長爲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傳承經典文化演講稿 篇二

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且不說那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且不說那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就說那獨具一格的語言文字,那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就讓我們由衷地產生深深的自豪。

那獨具一格的語言文字,是中華的瑰寶。看,那倉頡早的漢字神奇奇特。端正的楷書規範又漂亮,飄逸的草書龍飛鳳舞。這些無不展現了文字獨特的藝術魅力。平平仄仄平平仄,獨特的拼音和有趣的繞口令,都讓漢語變得妙趣橫生。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當我們吟誦品味這些精美的文學藝術作品時,我們更是爲之魂牽夢縈。唐詩、宋詞、元曲,都是中華的藝術結晶。富有深情的每首詩每首詞都有美麗的故事,讓我們一邊讀一邊似乎身臨其境,浮想聯翩。優美動聽的元曲,或熱烈,或深沉,或淒涼。每個音符,每個曲調,都在向我們傾訴着曲中人的心情。

《國學啓蒙》踏着輕盈的步伐悄悄地來了,它安靜地躺在我的書桌上,那淡淡的棕灰色外皮透着濃郁的古典風,開啓了我的好心情。就這樣'我便不知不覺地拿起了《國學啓蒙》有興致地讀了起來。

國學,故名思議,一國所有的學術。我認爲國學蘊藏着中華五千年曆史智慧的精髓,也正是因爲有了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做支柱,纔有了我們中國成爲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所以我們應該對國學有進一步的瞭解纔對!

我在《國學啓蒙》中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說:在《論語?述而》中有一句: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它正是出自偉大教育家孔子所說。意思是說:做爲一位學生,首先要使自己得有遠大的理想,具備優良的道德品質,再用"仁"的方式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最後才落實到在各方面的才藝上。告訴我們應把思想道德放在首位,這樣才更好。現在,誰不注重出自己的技能?有多少人能夠把道德品質放在第一位?所以我想要成才,得先成人。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哪個人沒有過錯?有了過錯能夠改正,就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這句話教育了我們:做人犯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們應該知道錯誤而及時改正,而不斷強化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一件好事了。

"時上則上,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這句話的意思是:其時應當停止就該停止,應當行動就得行動;不論是動或靜,都要把握好時機,這樣前途便纔是光明的。同時它也告訴我們:要善於觀察,相機而行。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先要了解條件是否合適,如果一味地堅持是固執,盲目地行動是莽撞,凡事要三思而後行。

當然,裏面還包括了有:詩詞、歌、賦等,一首首優美的詩詞,透露出作者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也無不顯現出祖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

讀了《國學啓蒙》這本書,讓我走進了經典之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嘆華夏文化之璀璨,歷代先賢之智慧偉大!《國學啓蒙》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在這裏我看到了中華民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積澱了衆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經典,涌現出了難以計數的爲民族文化的傳統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優秀人物!讓我們走進經典吧!多讀經典故事,你就能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盡一份力。行動起來吧,讀國學經典,弘揚民族文化!

傳承經典文化演講稿 篇三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論語》,傳達的是一種態度,一種簡單而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也影響了他的學生。

顏回,他最喜歡的學生之一,孔子曾經稱讚他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十分繁榮,享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有複雜的精神困惑。只有真正的聖人,才能不厭倦物質生活,始終保持那種寧靜平和的心境。

孔子的學習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兩句話在《論語》中給我印象最爲深刻。第一個說是的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者告訴我們要努力學習,不要羞於請教那些不如我們的人。

雖然這兩句話是孔子在兩千多年前說的,但它們仍然是真理,具有重要的意義。“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了一個廣泛的真理:能者爲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很多人,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這是值得學習的,也可以成爲我們的導師。

我們要多向身邊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綠葉下的幼苗吸收豐富的營養。山是如此雄偉和漫長;海是如此壯麗和遼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所以遼闊,是因爲它積極地收集每一滴水。這就是所謂的海納百川。如果我們想要有山的情懷和海的淵博,我們必須汲取凡人身上的優點。

《論語》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我慶幸書香味浸潤着我。讓我感受到經典文化的薰陶。我知道學習任何經典,先人的真諦都只有一個,就是讓我們生活在這些智慧的照明下,能夠有仁愛之心,建立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傳承經典文化演講稿 篇四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主題是:傳承文化,誦讀經典。

同學們,你們是否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感受過李白的豪放;你門是否從“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中讀出了白居易的執著;你們又是否從“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感受到張若虛對人生的探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寶典,誦讀中華經典詩文可以加深我們對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在誦讀中親近中華經典,在親近中接受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

常言道:“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誦讀經典詩文,積累精美的詩詞句段,進而內化爲自己的語言。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早晚讀的時間,本着“用心誦,慢慢讀,字字清”的原則,大聲地朗誦經典,讓自己在朗朗書聲中積累經典名言,陶冶情操。

同時,大家還要做一個有心人,平時在閱讀時遇到的名言經典,可以及時地記錄在專門的本子上,有時間就可以拿出來認真地誦讀,這樣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也可以爲我們寫作文提供積累豐厚的素材和深邃的思想源泉,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呢。

誦讀經典的目的在於啓迪同學們心智,培養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質,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懂得愛國、愛家、愛父母的人生道理。經過一階段的誦讀,雖“滿腹經綸”但只能悶在肚裏,或“紙上空談”,誦讀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因此,我們必須要學以致用,用經典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從“幼不學,老何爲”的教誨中瞭解時間的重要性,勤學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吶喊中明白生命的價值……其實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要能在經典誦讀中真正理解爲人處事的道理,昇華自己的思想。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讓我們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爲友,用最高亢的聲音誦讀經典,用最昂揚的激情書寫青春,用最執著的信念成長爲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傳承經典文化演講稿 篇五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主題是:傳承文化,誦讀經典。

同學們,你們是否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感受過李白的豪放;你門是否從“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中讀出了白居易的執著;你們又是否從“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感受到張若虛對人生的探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寶典,誦讀中華經典詩文可以加深我們對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在誦讀中親近中華經典,在親近中接受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

常言道:“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誦讀經典詩文,積累精美的詩詞句段,進而內化爲自己的語言。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早晚讀的時間,本着“用心誦,慢慢讀,字字清”的原則,大聲地朗誦經典,讓自己在朗朗書聲中積累經典名言,陶冶情操。

同時,大家還要做一個有心人,平時在閱讀時遇到的名言經典,可以及時地記錄在專門的本子上,有時間就可以拿出來認真地誦讀,這樣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也可以爲我們寫作文提供積累豐厚的素材和深邃的思想源泉,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呢。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六

同學們,當我們在大街上閒逛時,當我們在教室裏讀書學習時,你們可曾想過我們幸福的日子是哪來的嗎?是革命先烈們爲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換來的。有的人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你死我活的拼搏。爲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前赴後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人爲了建設和平,爲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了青春和熱血。

曾經,這裏刻下了紅軍屹立不倒的精神!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原本弱勢的紅軍衝破國民黨_的圍追堵截,使紅軍願意拋頭顱、灑熱血,使紅軍歷盡艱辛,克服險阻也最後走向勝利呢?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過上幸福生活的信念!爲了這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爲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纔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爲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纔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爲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纔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路標,他們是豐碑!一個個可歌可泣的事蹟,一個個可贊可嘆的信念,一個個可敬可畏的軍魂!我能不被他們感動,不被他們震憾嗎?他們是永恆的,因爲信念永存。

昨天永遠屬於過去,今天就在腳下,讓我們銘記英雄先烈,去開拓美好幸福的未來,我們要以革命先烈爲榜樣,努力學好本領,弘揚革命精神,爭取今後爲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爲譜寫祖國的繁榮發展的篇章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傳承經典文化演講稿 篇七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下午好!

非常有幸,今天能在這個講臺上和大家一起談談,我心中的國學。

所謂國學,從字面上理解,指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等。對於我來說,國學一直是以文學的形式紮根在心底,從爲萌發的種子,到後來的發芽,抽枝,長葉,終成了一朵在神州大地上翩躚起舞的文學奇葩。

其實從文字在倉頡手中誕生的那一刻起,文學便註定要以無限的魅力,支撐起一個民族的脊樑。請留心看看,在斑駁歲月的甲骨上,在風塵歷史的竹片裏,在絢爛千年的錦帛中,處處記錄着文學的美麗容顏。

國學之根——《詩經》詩經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於心。其中,一句爛熟於耳的“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寫愛情,算是到了某種極致,至今,甚少言語能出其右。想想在幾千年前,便有如此絕妙的語句,單從這一點看,就可看出,國學一詞背後,是以深厚的文化爲底蘊形成的。但詩經並不會因此而同想象中那般疏遠而不可親近,其實它只是民歌。只不過,在我們渡河的時候,被無聲地遺忘在另一個時代,當我們想起,返身去尋找時,它已經沒入歷史的河流之中。於是現在大家漸漸習慣於唱“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而但忘了“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對於詩經,我們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許是我們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響過的聲音。我們曾一起吟誦的歌謠。

詩經三百,不過是前生無邪的記憶。

國學之莖——唐詩

漢唐,中華民族五千年裏最輝煌的歲月,它遺留下的風韻灑入我們的血液裏,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唐朝是我國古典詩詞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在所有的古代文學體裁中,興許是我們最熟悉的。很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或老師就一字一句教予我們“牀前明月,春眠不覺曉。“但當時也只是學得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殊不知,唐詩也有它的美麗與哀愁。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的《山居秋暝》。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羣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清幽明淨的自然美,宛若一縷清風,滲入心扉。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獨酌》。月和酒,一直是李白的最愛,可兩者都蘊含孤獨,不得志,愁悶之意。前一句“獨“,後一句“孤“,李白在塵世中活得無可奈何,唯一可以陪伴左右的,只是影子,單薄且虛妄。

不同的詩人,會有不同的人生經歷,筆下詩句的情感也會迥然不同。而唐詩,也正因此變的瑰麗多彩。

國學之枝——宋詞

宋詞從唐詩發展而來,汲取了《詩經》《楚辭》的營養,一直到現在,仍陶冶着人們的情操。

柳永,李清照,晏殊用柔婉的文筆,細密的心思,寫盡人性感情中委婉哀愁的一面。《雨霖鈴》中的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在秋風蕭瑟時,柳永將自己的真實情感用文字表達得如此悽婉動人。而晏殊用“夕陽西下幾時回“的慨問道對美好景物的留戀。反之,蘇軾,辛棄疾的氣魄便如虹,慷慨的高昂之調用一句“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便能震撼住人心。

宋詞無疑是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枚巨鑽,它是一座芬芳的大花園,有傲骨佇立的梅,有嬌豔依人的杜鵑,更不缺大氣豐村的牡丹,如此千姿百態,奼紫嫣紅的花兒趕趟兒開,怎可能不多彩絢爛呢?

國學之葉——元曲

元曲給我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十分獨特的,所以它纔有資格與唐詩宋詞鼎足並舉。

馬致遠是我最愛的戲曲家之一,也是元代最優秀的散曲家。他的《天淨沙。秋思》或許許多同學都熟知。一個人,僅用二十八個字,就能把秋意那樣清晰地描摹出來,下筆又是那樣淺淡。且“不着一字,盡顯風流。“成就了一種蕭瑟,蒼涼的馬致遠意境。當夕陽西下,馬致遠還是那個遠在天涯的斷腸人……

從馬致遠一人,影射出元代作曲家水平之高超。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於“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爲奪目的戰鬥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這些均是元曲用葆其藝術魅力。

國學之花——文學

我心中的國學,是古代文學這株攝人心魂的美麗花朵。從清雅的詩經。到瑰麗的唐詩宋詞,纏綿的元曲,無一不詮釋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大家也許都讀過中國的四大名着,那就更應能深體會到古代文學的吸引力,且不言水滸紅樓的忠義與酸辛,但是三國裏曲折的情節,令人驚歎的韜略,就是如此引人入勝。何等華麗的辭藻,也難以形容其藝術程度之高。

因此,古代文學無疑是中國國學中猶唯突出的傳統學術文化。它罩着迷離唯美的光環,溢出清淡純粹的芬芳,卻又不失歷史沉香的氣息,即使在世界上,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後,願我心中的國學能如沖天的火焰,點燃越來越多龍之傳人的瞳孔!

謝謝大家。

傳承經典文化演講稿 篇八

親愛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美德弘揚孝道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經五千多年的滄桑時光和歷史演變,造就了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如今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講究高尚美德的一個民族,中國有“禮儀之邦”、“文明之邦”的美稱。從孔融讓梨,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再到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連串膾炙人口的美德故事,都無一不體現出了擁有高尚的傳統美德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國學中有一部《弟子規》,它這樣講:“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一段話的意思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言語行爲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他人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向有仁德的人學習,在做了這些事情以後,如果還有時間,就應該好好的學習有益的學問。它告訴我們,做人,最重要是孝。“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我們的身邊也發生過扣人心絃的感動故事。有那麼一個人,被稱爲“最美的女孩”,並不是她長得有多麼的美麗漂亮,而是她任勞任怨照顧自己的養母十幾年,這個女孩叫做孟佩傑。孟佩傑生長在農村,在她五歲時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因爲生活艱難,不得已將她送給了別人。1998年,養母患上了疾病,只能癱瘓在牀,養父無法忍受生活困境悄然離家出走。從那時起,年僅8歲的孟佩傑便開始承擔起照顧癱瘓養母的重擔,用孝心和毅力支撐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孟佩傑國中畢業時,爲了照顧養母,孟佩傑主動選擇就近的學院學習。在學院學習過後,學校安排孟佩傑到外地讀書,孟佩傑毅然決定帶養母去上學,依舊不離不棄悉心照顧養母。孟佩傑十幾年來,4000多個日日夜夜,知孝感恩、無怨無悔照顧養母的事蹟感動了無數人。

俗話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孟佩傑與養母並沒有血緣關係,

她還能這麼悉心孝敬養母,同學們,我們對待自己的父母呢?雙休日,父母下班回來,能遞上一杯熱水沒有?能掃地,整理房間沒有?在學校,能認真學習,用進步的成績回報父母沒有?自己做事情不好或做錯了,父母指責,恭敬聆聽沒有???同學們,孝順父母,不難做到。只要我們有感恩的心,聽父母師長的教誨,從小事做起,我們也可以成爲孝子,報答父母之恩。

同學們,讓我們常懷孝子之心,行動起來,孝順父母,弘揚中華燦爛的文化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