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紀實攝影論文整理 紀實攝影 論文多篇

紀實攝影論文整理 紀實攝影 論文多篇

紀實攝影的論文 篇一

提到“現實主義”,大家一定耳熟能詳。以往關於現實主義的討論,都是以真/僞的語義二元對立來展開。能否“反映生活的真實”,被當作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彷彿文本真的能如鏡子一般地“反映”出“現實”來。後來對這種“反映論”提出質疑的“表現論”,其實亦是這一套真/僞、主觀/客觀之類語義代碼的產物。

1985年,傑姆遜在北京大學講學時曾說:“我不太熟悉中國的情況,但在西方,人們一般認爲根本不存在現實主義這回事,現實主義只是一系列視覺幻象。現實主義手法完全是一種技巧。……在中國我有個感覺,就是現實主義成了世界上最自然的事,誰也不真正就此進行討論,只是當人們放棄了現實主義時纔有人出來講一講。因此不管是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得有人對現實主義進行真正的研究:一方面認爲現實主義只不過是視覺幻象,另一方面認爲現實主義是最正常不過的事,只有不正常的作品纔不是現實主義的。我們需要的是對現實主義進行真正的分析和研究。”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已被質疑了的“現實主義衝擊波”,不僅在中國的文學界曾引起過軒然大波,而且在九十年代又成了中國攝影界的一個熱點,那就是有關“紀實攝影”的討論。在真實/非真實的語義二元對立中,紀實/畫意,抓拍/擺拍,標準鏡頭/廣角鏡頭(如“大橋之爭”)……被建構成某種“中心”與“邊緣”的關係,“真實”、“紀實”、“抓拍”等在此建構中被加以中心化、神聖化、霸權化。

那麼,是不是“紀實攝影”就真的可以還原“真實”,只要你不“擺拍”不作假,功底紮實,最好用標準鏡頭或是35鏡頭,就像布勒鬆、馬克·呂布那樣……我想攝影界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爲的,尤其是那些“紀實”理論的鼓吹者和追隨者。然而,正是這種近乎烏托邦似的天真幻想,使他們陷入了一種“真實的謊言”,在有關“紀實攝影”的諸多話語中,共同建構着一個關於“真實”的神話。但這是一種意識形態中的“真實”,囿於此種“真實”的“紀實”則無異於“紀僞”。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文本(照片亦是一種文本)是不能與現實等同起來的,因爲聯接文本與現實的是符號,而符號並非一個純淨的“真空地帶”,它是不透明的。這一符號學的基本原理,在文學研究中可謂百試不爽,似是老生常談。但將之用於攝影,問題就複雜了許多。因爲照片似乎具有“複製現實”的功能,它不僅可以給人一種纖毫畢現的“逼真”感,甚至還能記錄下人的肉眼都難於發現的東西。至於國外的各種符號學論著,也是談文字文本的,汗牛充棟;涉及影象分析的,鳳毛麟角。攝影的結構主義符號學研究,在國內似乎還是空白(電影理論研究除外)。倒是在一家香港的攝影雜誌上見過一篇涉及符號學的文章,但又太“小兒科”了。早年,羅蘭·巴特曾就此做過一些探索,但就如他對時裝、菜譜等所做的符號學分析一樣,除了讓我們對他的才華表示欽佩外,對他的話卻不敢全信。(美國學者喬納森·卡勒曾對此專門做過詳細論述。)總之,攝影文本的符號學分析,比起文字文本的分析,要複雜得多,也困難得多。

我在《我看中國攝影批評》中說:“即便是最爲嚴謹的‘紀實’,其實也只具‘真實感’而非‘真實性’。”又說“‘紀實’說到底是個‘修辭’問題。”那麼,我的理論依據又是什麼呢?就讓我們對所有現實主義話語形式中,最具“現實感”的,也是最爲複雜的“紀實攝影”,進行一次傑姆遜所說的“真正的分析和研究”吧。

艾柯曾說:“在文化中,所有的存在物都成爲符號……文化完全可以用符號學的框架來研究。”這話在今天已成爲某種共識。符號學的一般編碼-解碼過程如下:

代碼

傳遞者接受者

內容信息信息內容

編碼解碼

信道

場面

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傳遞模式。傳遞者參照“代碼”(加之“場面”)將“內容”符號化成“信息”,此即“編碼”過程。而經過某種“信道”抵達的“信息”,經“接受者”參照同一“代碼”(加之“場面”),解讀符號,還原“內容”,則爲“解碼”過程。諸如密碼、信號燈、旗語等都完全符合上述過程。但實際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傳遞過程都要比這複雜得多。因爲語言-符號都由“能指”與“所指”構成,而“能指”與“所指”之間又是很難一一對應的。這樣就會形成代碼系統的紊亂,使“意義”永遠處於一種可被重新解讀的漂泊狀態,居無定所。另外,“場面”與“內容”的關係也十分密切。比如,同樣是叫一聲“好”,在不同的“場面”,“代碼”就會受到不同的干預,從而產生種種不同的“內容”:稱讚、同意、無奈甚至是諷刺挖苦、幸災樂禍等等,不一而足。這實際上是一個“語境”的問題。

在進一步分析之前,我們不妨先來思考一下:無論是布勒鬆,還是馬克·呂布,當他們手拿徠卡,走在大街上,面對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物象時,哪些是“實”,哪些非“實”?哪些該“紀”,哪些不該“紀”?該怎麼“紀”他們的判斷標準是什麼?他們的標準是他們“個人”的嗎?這些僅僅用“技巧”、“經驗”之類可以解答嗎?馬克·呂布與中國攝影家同是面對着“中國”,爲什麼拍出的片子不一樣?馬克·呂布的“中國”,是“真實”的中國,亦或是一個西方人對作爲“他者”的“東方”的想象?中國攝影家拍的“中國”就是“真的”中國嗎?還是一種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光影圖解?

這些問題其實都關係到“作者”,也就是說,都屬於發生在上邊圖表中位於“傳遞者”那個地方的問題。在符號學的文學研究中,結構主義敘事學把“作者”分爲“真實作者”與“隱含作者”,文本研究只能通過研究“敘事者”來接近“隱含作者”,而“真實作者”(包括解碼一方的“真實讀者”)則是不可追問的。在結構主義者那裏,“作者死了!”

在後結構主義者那裏,作者重新又被加以追問,但這種追問並非是讓作者“復活”,而是從某種意義講在追查作者的“死因”及其“遺囑”。比如,福柯就不把作者當成寫作文本的說話者個人,作者僅代表着文本話語的統一性和連貫性。因爲人的主體本身就是語言的構成物,沒有語言可以有人——生物的人,但不會有“主體”。作者作爲一個主體,當然也是話語構成的。他並非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或曰想拍什麼就拍什麼),要受到“外在控制過程”、“內在控制過程”、“應用控制過程”等一系列的禁止、排斥、限制和監督……

作者(也包括讀者)研究,在有關的文化研究中,更是倍受關注的“重頭戲”。“作者”/“讀者”作爲一種“主體”,進入了有關意識形態的研究之中。理查德·約翰生甚至把“主體性”問題界定爲文化研究的對象:“文化研究是關於意識或主體性的歷史形態的。”所謂主體性的歷史形態就是指由社會和文化建構並在歷史過程中不斷變化的主體性的獨特形態。阿爾圖塞的意識形態理論表明:就如語言只是提供了一種對現實的描述而非現實本身一樣,意識形態也只是一種思想框架,不存在真實/虛假的問題。但是,就和“不是我在說話而是話在說我”的道理如出一轍,個人作爲“主體”以爲自己是在獨立的思考,自主的判斷,自由的把握着現實,而實際上其“主體”早已被一系列的思想體系和再現體系所限定。你以爲你在說話,你以爲你在思考,其實,這只是你對自我的一種想象。所以阿爾圖塞把意識形態定義爲:“個人與他的現實存在條件之間的想象性關係之再現。”

阿爾圖塞對意識形態的這一定義,肯定從法國學派精神分析家雅克·拉康的“鏡像理論”中汲取了不少靈感,就連他對意識形態的分析,也多少有點精神分析的味道。比如強調意識形態對人的控制往往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人們“內化”了意識形態,所以並不能意識到它的存在和效果。阿爾圖塞進而指出:人的無意識也是意識形態的,意識形態從外部建構了人們的“本質”和“自我”,所以人們所謂本質的自我只是一種虛構,而真正佔據其位置的只是一個有着社會生產身份的社會存在,即“主體性”。人對其自我的看法不是自己產生的,而是文化賦予的。

由此觀之,“作者”也只是一個“主體”,一個被意識形態建構着的虛幻自我。無論平庸如我輩,還是高明若布勒鬆、馬克·呂布者,都概不能免。這樣,在原先傳遞者(及接受者)或作者(及讀者)的位置上,我們現在換之以“主體”。也就是把隱匿在以布勒鬆、馬克·呂布爲名的“個人”背後的生產關係、意識形態等揭示出來,並推上前臺。現在再來看我前面提的那幾個問題,是不是已感到有些昭然若揭了呢?我想我已不必回答了。

再回到有關攝影符號學的問題上來。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把照片等同於現實,並以此追求“真實”的想法,是忽視了從現實到照片之間極其複雜的“編碼”過程,太過天真地以爲“咔嚓”一按快門,現實就被鎖定成了照片。傑姆遜用“語言的物化”來解釋這一現象,他說:“語言的物化,即以爲描寫世界的字句就是世界,相信關於世界字句和概念,而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的語言本質。……你讀着一本哲學著作,最後相信其真理性,以爲這些思想及其語言是物,也就是現實世界了。”對於攝影而言,則屬於一種“符號(光影語言)的物化”。比如,人類把語言視爲可以用來外在地儲存信息,符號更是一種儲存記憶的方法。但在《老照片》、《黑鏡頭》、《紅鏡頭》之類大衆文化的炒作中,人們很容易把照片“物化”爲歷史本身。

那麼,符號化的“編碼”過程,在攝影中又究竟是如何體現的呢?我個人認爲,從攝影者拿起相機取景構圖的那一刻,“編碼”就已經(甚或是早已)開始了。首先,攝影主體的“創作”並不是“自由”的。他本身就是意識形態建構的結果。他並不能隨便地抓拍“現實”,他必須選取那些對其主體來說可以注入“意義”的“現實”(即便是在把相機綁在腿上盲拍這種極端的例子中也不例外,因爲這種意欲擺脫人之主體的努力本身,亦是一種來源於主體的想象性解決方式。其介入現實的方式本身就是注入了“意義”的)。這樣,現實就已經被喻體化、寓言化乃至敘事化、故事化了。這既是一個意識形態的運作過程,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對其作爲“生產/流通”的環節加以考察。讀者反饋,市場定位,消費需求等,以及其背後的種種權力關係,都與攝影主體形成一種“互動”。在此語境中,無論是“瑪格南”圖片社、“國家地理”雜誌還是“新華社”,都各自會對某些種類的“故事”、“形式”更爲偏好,並使其成爲(“歷史化”過程)了某種“中心化”了的“標準”。在某種供求關係中,這些各式各樣的標準又會在無意識中“內化”爲攝影主體的標準,成爲布勒鬆、馬克·呂布乃至衆多影友的標準。現代修辭學的“喻說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思想不可能超越“喻說”過程而獲得純粹的思維形式。隱喻、換喻、提喻和諷喻,這四種喻說方式制控着我們的話語方式,任何“現實”、“事件”、“真實”都必須“屈從”於這些制控才能成其爲現實、事件、真實,才能被思想、言說和傳遞。換言之,被圈入取景框中的“現實”就已開始成爲某種喻說化了的,屈從於語言所賴以指涉的所有複雜的形式規則的,甚或是已按照某種敘事模式成爲了“故事”的“現實”。

就攝影而言,上述“編碼”僅是開始,還遠未完結。在實際攝影過程中,現實被“喻說化”、“故事化”的過程,往往是在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合情合理中進行的,是一個無意識過程。而進入攝影主體意識層的,多是畫面構成,光圈、速度的控制,快門時機等,這實際上是一個將立體的“生活”平面化、凝固化,使三維的現實轉換成二維圖象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現實則必須屈從視覺話語的特有“語法”、形式,遵循“光影修辭”(請允許我新造這樣一個詞)的所有規則(注意:是指基本語法規則,而非手法規則。用光、焦距、層次、影調、光圈、速度等等的調控都屬“光影修辭”,其中某些俗套已被廠家編入程序,放到了業餘相機的模式裏)。

快門瞬間的把握,我認爲更應被視爲是一種重要的“修辭”,它是對現實的切分和提取,這算不算一種“提喻”?我認爲是。“提喻”所喻的是一種微觀對宏觀的“部分整體”關係,在攝影中則是瞬間與連續過程的關係。取景框中已然敘事化、故事化了的現實,完全可能受此“提喻”的“決定性”影響,而被瞬間“改寫”。那麼,怎樣的瞬間把握纔是最佳的修辭效果呢?我認爲,無論是短時間的定格,還是長時間的動感虛化,其最佳的瞬間效果肯定是最充分“符碼化”了的視覺效果。我甚至認爲,布勒鬆的“決定性瞬間”,經“語言學轉向”後的新闡釋便是——符碼化瞬間。因爲在此視覺話語的“提喻”關係中,最重要的原則乃是“視覺優先”而非“事件優先”。——“現實”再次受制於視覺話語規則。而某些“紀實攝影”理論所追求的“抓取最爲真實的瞬間”,其實只是一種關於“真實”的想象。按下快門,意味着現實隨着幕簾的重新閉合將被永遠地隔斷於鏡頭之外了(高速連拍也只是這一過程的反覆而已)。留在底片上的“現實”,已只是現實的一個“喻體”。它與現實之間只有像與不像的關係,而不再有是與不是的關係。作爲經過初步“編碼”(再次“編碼”當然是暗房了)後的“現實”,它已經文本化了,成爲一種“能指”。原先的現實已僅僅是它的“指涉物”。由於視覺話語將三維世界轉譯爲二維的層次,它當然不能再成爲它所指涉的對象。所以,與其說“抓取最爲真實的瞬間”,還不如說“抓取最具‘真實感’的瞬間”。而“真實感”作爲一種視覺修辭仍是屬於“符碼化”的。

攝影之所以總是給我們帶來某種“真實”的誘惑,很大程度上還在於其作爲一種視覺符號,與指稱對象之間太過清晰的表達結果。這使得它們彷彿不是建構的,而是“自然化”了的。對此,斯圖亞特·霍爾在論及電視的視覺符號時說:“……儘管有證據表明,明顯的‘先天’視覺符碼甚至都是文化—具象。然而,這並不意味着沒有符碼介入,而是意味着符碼已經被深深地‘自然化’了。對被自然化的符碼操作並未指證語言的透明性和‘自然性’,而是揭示了使用中的符碼的深度、習慣性及近似的普遍性。這些符碼生產明顯地‘自然的’認知,這就產生了隱藏在場的編碼實踐的(意識形態的)效果。但是,我們一定不要被種種表象所愚弄。……利用指稱對象的概念清晰地表達一個任意的符號——無論是視覺的還是語言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約定俗成的產物,話語約定論需要符碼的介入和支持。因此,艾柯認爲圖象符碼‘看起來像真實世界裏的事物,因爲它們再造了電視觀衆感知的各種條件(即符碼)’。”霍爾的相關論述,對同屬圖象符碼的攝影無疑也是適用的(我在參照電影、電視的相關理論時,還是比較謹慎的。充分考慮到聲音、視點、以及“故事化”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帶來的種種差異。尤其考慮到了攝影在快門瞬間上的獨特性——我稱之爲“提喻性”)。

既然攝影的視覺圖象也只是符號之一種,那它就勢必可以用語言學的方法來加以研究。把“內涵”、“外延”、“本義”、“轉義”等概念引入攝影的圖象符號研究,是攝影理論建設的第一步,是攝影的“語言學轉向”中,衝破制約着這一“轉向”的方法論瓶頸的開始。

圖象符號中那些被認爲是逼真地“再現”了現實的,其實正是這些符號的“外延”。在某種程度上它相當於語言的“字面意義”。而那些構成“喻說”意義的,則是這些“本義”的“轉義”,屬於“內涵”。比如,陳復禮照的山水,與它的指稱物之間具有一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指涉關係,這是它的“字面意義”;但這山水又“喻說”着其他的意義,如某種精神某種理想某種境界等,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這就是在使用它的“內涵”。

除極個別用於科研、辦公或間諜目的的攝影外,我們通常所見的攝影無一例外地都使用了其圖象符號的“內涵”,“紀實攝影”也不能例外。而“紀實攝影”賴以維持其“真實效果”的,卻只能是對“字面意義”的“真實”承諾,這就註定了這一“獨家承諾”是無法兌現的。

解構主義文本分析早已表明了“意義”的居無定所(儘管有“過度詮釋”之嫌),攝影也概莫能外。

這方面的一個極端例子,就是劉樹勇的“權力攝影”。他的“翻拍文本”與“原作”有着同樣的“字面意義”,但在“內涵”上卻顛覆了原已“中心化”了的“意義”。而這一切只不過是通過“元語言”在“語境”上做了點“小文章”而已。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紀實攝影”如此借重的“字面意義”(有人以“純攝影”來表達“字面義崇拜”)是何等的脆弱!只要使用“內涵”,“字面意義”就不可能“純”。而一個更爲重要的事實是,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字面意義”本身,也是攝影主體“編碼過程”(當然要考慮其“內涵”了)的產物。就如我前面所分析的那樣,最遲從構圖時起,“轉義”便已不期而至。因爲人本身就是“符號的動物”。沒有一種特製的“暗袋”可以阻擋“意義”的強暴,以保證“字面意義”的純潔。

不要對劉樹勇明目張膽的“造假行爲”嗤之以鼻,我們可以把他的這種“假”,看作是那些爲我們的意識形態所遮蔽,所合理化、自然化、結構化了的“假”的一種誇張的“滑稽模仿”。從這一角度講,他的“假”也有不失其“真”的一面。不要以爲與劉樹勇“缺席”的翻拍相比,拍攝原作的大師們的“在場”就一定能保證“語境”的真實。原作的攝影主體,儘管身爲“大師”,但同樣也是意識形態建構的產物,他們在“內涵”上對“意義”的喻說和建構,又何嘗沒有意識形態夾雜其中?攝影主體的“在場”,其本身是否就已成爲“故事化”敘事中的一部分?否則,爲什麼同樣“在場”的不同攝影主體,拍出的片子會千差萬別乃至大相徑庭呢?

其實,現實並未給我們預留出一塊放置“真實”、“客觀”的真空地帶。指涉“真實”、“客觀”、“紀實”之類的語詞本身,就是一種在語義上不同(差異)於“虛假”、“主觀”、“畫意”的漂浮的“能指”。如果相信一定有其一一對應的“所指”,就未免太過天真了。對“真實”、“客觀”、“紀實”過於執迷的本身,就是意識形態的產物,就已經不“真實”,不“客觀”了。我們完全可以像德里達那樣,把“紀實”話語裏真實/非真實的二元對立消解,把其“中心”/“邊緣”關係“倒置”(雖然我不想太過極端)。

至此,我們已將有關“紀實攝影”的神話進行了全面解構,但這並不等於說“紀實攝影”就不值得提倡,事實上它是一種很好的修辭方式。它也只是一種修辭方式,它並非現實本身,更不具有凌駕於其他攝影修辭方式之上的特權。它之所以在一定歷史階段被“中心化”,乃是某些深層權力運作的結果。比如,提倡“紀實”、“抓拍”,可以有效抵禦來自政治宣傳方面的壓力,也可以通過一種對“真實”的想象,來試圖消除制控着自我主體的陳舊意識形態。就如早年文學圈裏有人提出:文學要脫離政治。並提倡一種“純文學”。其實這提法本身就是政治的。文學如何可能脫離政治呢?它所要脫離的,無非是爲某種政治服務的桎梏而已。

追求“真實”,固然可貴;但若過分迷信“真實”,則大謬不然。比如,僅憑某種“紀實”的“真實感”便相信其“真實性”,或是以爲自己拍的是“紀實”就一定“真實”。諸如此類,豈非已經成了“紀僞”的“同謀”?在今天這個到處標榜“紀實”、“寫真”、“實景拍攝”的“文化鏡城”(戴錦華語)中,“現實”本身已越來越符號化、虛擬化、類像化,現實、仿真、複製乃至幻象之間已無所謂原型/摹本的關係,已無法用真/僞二元對立的話語來加以言說。當面對一幅巨型廣告(比如上面印有實景拍攝的高爾夫球場)時,你能說清它是現實的,還是複製的現實亦或現實的幻象?當你漫步“香港風情街”,就餐於“日本料理”店,再去溜溜“宋城”……你是置身於現實之中,還是置身於某種仿真的“形象”之中?當現實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仿現實”時,你還憑藉什麼來指認“現實”?

法國的鮑德里亞告訴我們:在現代(他的“現代”相當於美國人常說的“後現代”),所謂“真實”、“現實”已經消失,剩下的只有僅存表象而無內涵的符號。他以“虛擬”與“真實”的關係來劃分歷史:文藝復興時代首先出現了“擬象”,以藝術品替代現實,這是“虛擬”的第一階段。工業革命以後,機器大量生產物品,表象的東西不只是藝術品,而是無限複製的“產品”。到了後工業時代,信息資訊大衆媒介逐漸成爲文明的表徵,這正是當代所處的“虛擬”的第三階段。在訊息符號所代表的“虛擬”——如電腦的模擬現實——的背後,並沒有現實的對應物,“擬象”或“再現”所預設的“真實”的指涉物已根本不存在了。

在“全球化”的語境中,西方的“後現代”景觀也已成爲我們不容迴避的“現實”。當我們的“現實”,也已在某種程度上成爲“虛擬”,成爲“類象”時,還不應該對與“現實”密切相關的“紀實攝影”進行一下重新梳理與自我反思嗎?而這一切都已成爲文化研究不容迴避的課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紀實神話”的“解構”和“除幻”,就是對“紀實攝影”理論的更新與重構。

紀實攝影的論文 篇二

摘要:在紀實攝影的藝術長廊中,紀實的含義再次引起了大衆的注意與思考。從更多的角度、更爲深刻的理解紀實攝影所賦有的獨特價值對任何攝影人的個性的創作與發展都至關重要。同時在當代紀實主義中,藝術性的表現也正在被逐漸的發覺和接受。如何去進行紀實攝影的藝術性創作,成爲了未來紀實攝影中一種未知的探索與追求。

關鍵詞:紀實意義;藝術性;審美

中圖分類號:J4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3-0279-01

關於紀實攝影:紀實這個詞源於拉丁文的“Docere”,意思是“教導”。紀實照片的功能不止於傳達信息,還能教導觀衆從其所透露出的真相來認知社會的某個層面。想象一下,攝影術的技術特點是藉助光學的特性逼真地再現現實事物的影像。因此,記實性可以說是攝影的天然屬性。西方人將其命名爲“DocumentPhotography”。根據“Document”最基本的含義,它應當是指起到一種證明、證據和文獻作用的攝影類型。自近代傳入中國後,最終定名爲“紀實攝影”,同樣表達了文獻與歷史紀年的含義,也強調了真實性的價值範疇。那麼根據兩者命名的定位,紀實攝影應當是對人類社會進行的真實記錄,它的題材內容是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紀實攝影要求拍攝者以一種時間的延續觀念來面對所拍攝的對象,不管是動態的社會生活事件,還是相對靜態的歷史文博景觀,都必須將其時間的延續性清楚地表達出來,注重對社會生活和地理環境的深入考察和連續紀錄,以其不可分割的生存狀態展示個體生命或羣體無意識所留下的痕跡,讓人能通過其形象的特徵認識歷史演進的種種可能。紀實攝影師總是以其奇特的視角和別具匠心的光影處理來記錄屬於特定時代的歷史瞬間。歷史是一個割不斷的連續系列,紀實攝影圖像的見證性、客觀性、真實性,今後都將會被廣泛引入人們的研究和日常的判斷中。人類的歷史研究和文化批判,社會記憶和大衆傳播,甚至引發個人情感衝動的既往經驗,無不通過這樣一些記實性的圖片來尋求或提供佐證。這些圖像的存在,如同法庭的證言,向人們告知和證明那些事實的存在。紀實攝影引申出的知往鑑來的文獻價值的一面,是紀實攝影所自由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和澎湃生命力。文字書寫了歷史,美術刻畫了歷史,而紀實攝影保留下的歷史卻最爲真實、珍貴和親切。

內容纔是靈魂,紀實攝影作品無論美好或是醜陋,所強調的都是內容的真實性。因此,攝影師多采用抓拍來捕捉和再現現實中的情景,這也最符合紀實的定義。著名的法國攝影大師佈列鬆在其1932年拍攝的作品《巴黎聖拉薩車站後方》中就抓拍到了越過水麪的黑衣人與背景牆上躍起的女子形成了一種絕妙的呼應。他熱衷於在一個絕佳的場景處等待他的“決定性瞬間”,這種無動力刻意的等待似乎是套用了中國式的守株待兔,而經典往往就在這多少有些賭博、滑稽的過程中那一瞬間顯現。的確,紀實的真實性有種無法取代的魅力,這種魅力使人無可去懷疑,直接的觸動人的心懷。爲了追求這種珍貴,難以抗拒的魅力多情的俘獲了衆多原創性攝影家們的青睞。他們以攝影無法比擬的、獨具的記錄形式,抱着強烈的人文主義的思想,人道主義精神,提倡熱愛和平的準則,深入人類的生存實際,真正的瞭解並尊重被拍攝的對象,從多個不同視角,以不虛構、不粉飾、不誇張,不去惡意的暴露、不會過分的表現,不會以“零度情感”爲準則,在寂寞中用艱辛的汗水和無比的毅力及獻身精神所爆發出的熱情,換來了不可磨滅的、奇妙百態的作品。從而引起了世人的注意,產生了社會的共鳴,喚醒了內心的人性,引導我們去思索,期望着人類的進步與改變,同時也記錄下了深刻的文史內容,挖掘出了不朽的藝術價值,爲文明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財富。像著名的“荷賽”獎,我們縱觀獲得第一名的幾乎都是體現戰爭、殺戮、死亡等等非常直接的給人帶來的思想與視覺衝擊的圖片,這是當時世界的需要,是一種深邃的聲音。紀實攝影作品中充滿的戲劇性所表現與反映出來的血腥殘酷、疾病罪惡等所有的不幸而帶來的痛苦與緊張感,正是爲了獲得它的魅力所付出的代價。

除了新聞類題材之外,紀實攝影並不排斥擺拍也不矛盾,藝術性的美是要求符合事情的真相和事物的規律。擺拍也可以說是營造一種抽象藝術,在現代攝影派別中頗爲流行。但紀實藝術性的關鍵是恰如其分地把握寫實與寫意的尺度,過於追求形式到產生“霧裏看花”的效果,恐怕是差強人意,有違其宗旨的。而象徵性是否能象徵的到位,也是需要揣摩的,這就要看攝影師的休養與造詣了。攝影藝術美從文學、戲劇、音樂、雕塑、建築、書法等藝術門類所汲取的新有的結構、變調的色彩與博雅的內涵加強了作品深沉的方式感,加深了畫面的藝術祕聞,組成了一種微小的藝術張力與震動靈魂的藝術氣節,給人以新鮮獨特的雙重審美感。

縱觀紀實攝影,它所帶來的感官體驗與藝術感受是不能言喻的。它所釋放的情感是那樣的細膩、那樣的質樸、那麼的震動,幽幽的感染者人類。我們的心靈因它而在不斷的凝聚,靜靜的昇華,它的魔√本站★√力讓這千奇的世界創造出了無限的激情。我們的內心,漸漸的、不覺的已放下了一切,獲得了藝術中那默默超然的享受。

紀實攝影與藝術攝影發展現狀 篇三

紀實攝影和藝術攝影都是一種攝影藝術。紀實攝影裏面包含着新聞攝影,攝影師主觀的希望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對曝光,用光,構圖以及拍攝角度,高度,使用光圈景深等等的調整去表現被攝對象。同時一定不能主觀的要求被攝對象,不能干擾其自然的狀態。在拍攝過程中只能通過調整自己的拍攝機位,選擇拍攝時間,確定拍攝的構圖等等。所以說,紀實攝影更加註重內容的真實性,內容的真實,決定着圖片的價值。真實的記錄下客觀的存在的事實,有新聞傳播的價值和表現真實存在的價值。而藝術攝影現如今主要用在商業攝影領域,更加註重於主題表現和攝影師的主觀意願。在客觀表現的基礎上,需要通過主觀創意展開想象,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的兩次審美的過程。需要畫面的視覺衝擊力以及畫面唯美的感覺,同時將畫面中的表現的主題植入觀者心中,進而和觀者產生共鳴。

兩種攝影模式的社會功能不同 篇四

紀實攝影有着展示和教育的功能。比如紀實攝影中的新聞攝影,更是有着宣傳作用,也是給讀者一個客觀展示以及導向的作用。將真實客觀的照片提供給人們,肩負着向大家傳達有新聞價值或者有着教育意義的功能。一般紀實類攝影給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一幅或者幾幅圖片搭配簡短的文字說明,再加上時效性很強的特點,會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以及心靈上的震撼以及共鳴。

藝術類攝影創作的過程出了有展示教育功能外,攝影師更加強調其作品的審美價值,更加喜歡將作品藝術化含蓄化的處理。同時也希望觀者在觀看自己的作品中,能夠得到藝術層面的直觀感受,從而達到對觀者傳達作品意義的目的。

兩種攝影模式在拍攝手法上也是不同的 篇五

紀實攝影的拍攝手法,一定要是抓拍的,萬萬不可以擺拍。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人在環境中的位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表情,動勢都是瞬息萬變的。只有用高速的快門去抓拍,纔可以將絕對真實,自然,生動的畫面定格在那一個瞬間。如果使用擺拍,就會缺少生活氣息,同時也不會打動觀者。而藝術攝影創作過程中強調,抓拍和擺拍都可以使用。藝術攝影的攝影師更加強調主體人物心態的完美呈現,他們認爲在客觀表達主體狀態的同時,同時也需要一些輔助手段去錦上添花,比如拍攝中人工光源的應用,人物服飾造型上的選擇,後期暗房或者電腦對整體色調的調整等等。都是爲了更加完美的呈現攝影師的主觀審美意識。

2023年紀實攝影論文整理(精 篇六

1、紀實類:

題材不限,創作時間不限,彩色黑白不限,作品要求真實。 投稿作品爲社會生活、自然環境生態、民俗風情、校園生活等各類題材的作品。涵蓋新聞攝影、專題報道攝影、社會人文紀實攝影、自然紀實攝影等。對原始畫面的內容不得進行增加和刪減。對影調和色彩等可做適度調整,以不違背拍攝對象客觀真實屬性爲準。

2、創意類:

投稿作品包含藝術類和商業類作品。

藉助特技效果或其他影像元素表現手法,傳達一定的藝術理念或思想觀念的作品,對創作技法不限制,但所有元素均爲本人所攝。電腦軟件創作合成的作品參評。

藝術性投稿作品要求爲表達審美意趣、傾訴主觀情感而創作的作品。題材可涵蓋人文景觀、民俗風情、人物、靜物、動植物等,也包括創意攝像、觀念影像、實驗性影像等。

商業性投稿作品要求以推介某種商品、服務理念或消費方式爲目標的攝影作品,但不侷限於商品廣告、人像、時裝展現、城市建築等。

1、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2、評獎之後,將統一進行頒獎

3、所有稿件概不退還,請大家妥善保管原稿

4、優秀作品可能被髮表在校刊上,被髮表的作品同樣享有署名權

5、優秀作品會被收入追風記者團優秀作品集中

6、投稿者的作品應擁有獨立的著作權,不得侵犯其他人的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

7、作品必須要求原創,如被查出或舉報獲獎作品非本人作品,活動房有權收回獎勵榮譽,並將進一步追究相關責任。

投稿只收紙質照片。矩形作品爲邊長爲25.4cm;正方形作品爲20.32cmx20.32cm

作品不裝裱,作品名稱和作者姓名、作品類別及作品名稱粘貼在作品背面。

學院全體師生 五、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0日——6月10日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

特等獎: 1名 獎金200元或等值獎品證書+大學生記者團特約記者稱號

一等獎: 2 名 獎金100元或等值獎品+證書+大學生記者團特約記者稱號

二等獎: 3 名 獎金 80元或等值獎品+證書+大學生記者團特約記者稱號

三等獎: 6 名 獎金50元或等值獎品+證書+禮品 優秀獎: 10名 證書+禮品

最佳組織獎:參賽學生最多的系部將獲得此榮譽 最後,根據照片的質量和數量可能設置部分特別獎項。

(一)前期準備:

1、通知(編輯部)

2、申請展出地點、展板(祕書處)

3、橫幅製作(祕書處)

4、海報製作(設計部)

5、作品收集(先由各系團委在各班收取,再有記者團成員從各系團委收集,每個系不得少於30張)

(二)活動中期

1、展覽

2、評獎

(三)活動後期

1、公佈獲獎名單

2、校園聚焦新聞報道

3、活動總結會議 附錄1具體安排如下:

總策劃:趙大勇 策劃執行:盧永紅 照片收集:徐元山

佈置展板:祕書處,影像部,網絡部等協同完成。

兩種攝影模式對時效性的要求不同 篇七

紀實攝影一般用在新聞出版行業當中。在創作過程中要求必須要求客觀,準確,真實,效率。要求發現新聞,即刻趕到現場,真實的記錄,並且發送出去。如果隔日發送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即使不用在出版行業,作爲紀實攝影也是越迅速的呈現給觀者效果越好。同樣也需要有時效性的。

藝術類攝影創作週期一般來說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其創作週期可以是幾天或者幾個月甚至幾年都可以。因爲攝影師想表達的'是當時的一種狀態,一種感覺。即可以快速的完成展示出來供觀者欣賞,也可以時隔多日再去給世人呈現當時的情景,講述當時的故事。

2023年紀實攝影論文整理(精 篇八

在西昌學院團委、西昌學院社團聯合會的積極支持與鼓勵下,西昌學院三大文化藝術性協會:燃藝社、蘭亭書法協會、攝影協會匯聚最大人力物力,耗時兩個多月精心籌備了這次全院性的大型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書畫攝影展”。

作爲青春的代言人,大學生是文化與熱情的兼具的時代先鋒,對這類“書畫攝影”藝術文化展有積極的參與興趣。這類的活動必能讓主辦單位的知名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也讓贊助的商家達到想要的最佳宣傳效果,達到雙贏。陽光豐裕的五月是開展活動的最佳時期,更是商業宣傳的最好時機,塑造良好公衆形象的最佳時段。因爲新生的大學生活已進入了正軌,本時段內一切活動都相對較少,而且該月的功課也相對於其它月份較少,會有更多的時間組織和參與活動,更何況我們的活動長達三天,更有質量高,裝裱精美,內容豐富,吸引力強的參展作品加上西昌學院團委的積極支持,爲活動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活動氛圍。在這個黃金時間,如果能組織策劃出極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創意活動,不但豐富了同學們課餘文化生活,更能在同學們中樹立良好的`公衆形象,同樣如果公司能在這個時期做最集中最有效的宣傳,那麼公司就能樹立鞏固的公寓品牌,迅速的打開西昌學院這個超過萬人的市場,擁有五千以上的潛在消費者,更好的應對金融危機給經濟活動帶來的壓力。隨着社會的進步,“藝術”這個字眼已經深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人們對美的審視和對美的要求不斷的提高,而書畫、攝影作爲藝術的一種形式,已成爲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燃藝社、蘭亭書協、攝影協會作爲西昌學院學生協會組織中較具權威和活力的協會組織將珍視這次機會,利用此黃金時段,高效、節約的辦好這次展覽。

我們在西昌學院團委的支持下精心策劃了這次“書畫攝影展”大型才藝展示活動。作爲西昌學院三大文化藝術類協會,我們燃藝社、蘭亭書法協會、攝影協會非常重視本次活動的組織,集三大協會之全力,努力打造xx年度的重頭戲,經過我們三大協會盡兩個月的努力,我們徵集到了數量巨大、質量過硬、主題新穎的優秀作品。榮幸的邀請到學院知名教授——幸代遠教授、何學謙教授、王振柏教授、馬可啓、鄧剛、劉亞梅等知名導師對作品進行點評、評選,除此之外本活動還得到本校各兄弟協會、學生組織、特邀嘉賓的鼎立相助和參與。屆時必定能讓活動的參與者感到耳目一新,陶醉在文化與藝術中,讓贊助商盡情享受投資少回報高的樂趣。我們也會爲此而奮鬥到底。

1.同電視、報刊傳媒相比,在學校宣傳有良好的性價比和實地性,可用最少的資金做到最好的宣傳,而且具有得天獨厚的實用價值。

2.學校消費地域集中,針對性強,產品品牌容易深入民心。其中高校學生作爲現代青年都喜歡追求新鮮的、激情的、能展示個性表現自我的時尚活動,消費潛力非常大。

3.便捷的活動申請:商家在高校內搞宣傳或促銷活動,一定要經過一系列的申請,而通過和我們合作,貴公司可以方便快捷的獲得校方批准,並且得到我們主辦方成員的大力協作配合。

4.高效廉價的宣傳:以往的校內活動中,我們積累了不少的宣傳經驗,在學校建有強大的宣傳網,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而且有足夠的人力、技術資源爲貴公司完成宣傳活動。

5.本次活動將有近一萬人瞭解,每天至少1000人或者更多的人能參與其中。(因場地所限每天參與的人不宜太多)

6.內容豐富,陣容強大:本次“書畫攝影展”是我們三大社團以及其他各系學生積極參與的一次集美術繪畫、設計作品、書法創作、攝影作品爲一體的大型展覽,以求增強對專業及愛好的興趣,促進藝術愛好者對文化藝術的研究和探討,也是文化藝術愛好者交流的平臺。

1.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是以西昌學院社團文化藝術節爲背景,以展示我院學生的書畫攝影才能爲目的,以活躍校園文化氛圍和豐富校園社團活動爲出發點和歸宿點,真正讓全院同學融入到高雅式校園的文化氛圍中,全面的提高大學生對於文化藝術的瞭解和對事物審美能力的提升。

2.活動主題:社團文化藝術節—“書畫攝影展”

3.活動地點:第一教學樓後的綠茵走廊

4.活動時間:xx年5月14日至16日

5.活動內容:

1.邀請藝術系、動科系、農學系的專業教授、指導老師對作品進行評選,按繪畫類、書法類、攝影類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負責人:劉波邱玉丹龍強李威)

2.邀請同學參與投票。

投票箱負責人:王嬌龍劉亞君顏學海

選票統計人:高梓佳曾蘭碧宋劍飛劉敏

3.爲獲獎學生頒發榮譽證書、獎品。

6.活動流程:

展前準備:

會場佈置:各協會組織部負責

負責人:陳龍嬌張敏陳林

掛作品:宣傳部負責

負責人:陳龍嬌毛勝男楊松林

執勤工作:各部門輪流值班。

收作品:當天晚7點所有參展作品統一交到6401,由各協會各負責部門做好相關記錄。

負責人:文寬吳霞姜欣華

安排如下:14號:負責人:文寬楊松林

15號:負責人:吳霞郭金

16號:負責人:張敏胡小紅

(1)活動前期宣傳

1.在西昌學院廣播電臺大力宣傳,加強本次活動影響力,提升貴公司知名度。(宣傳天數及具體時間、內容由雙方協商)

2.以橫幅的形式給貴公司做標語廣告宣傳,並保證一定的懸掛日期。(橫幅由貴公司提供,日期雙方協商)

3.在校園醒目位置張貼由藝術系專業學生製作的高質量精美宣傳海報,着力介紹本次活動,強力推薦貴公司的業務,提高公衆知名度,擴大宣傳力度,讓公衆增加對貴公司的好感和信賴度。

(2)活動期間宣傳安排

1.邀請校報做現場採訪,並將此活動的內容刊登在校報之上。便於學校的每一位同學更好的瞭解貴公司,徹底在本院打響貴公司名聲。

2.在開展活動當天,分派十二到十五名學生成員在校園內幫助貴公司做標語廣告宣傳發傳單等。

3.在活動期間的每一天11:30到14:30這三小時我院將提供禮儀小姐在現場解說和宣傳,同時我院建議在這期間可以舉行現場抽獎活動。(具體的方案可以再行商量,這主要是由貴公司決定,包括禮品等)

4 .我們將準備3-5張展板放在四食堂前和一教後的綠蔭走廊,每天更新位置,擺放醒目,不受其他任何組織宣傳影響。

傳單宣傳:傳單上公司以贊助商的身份出現或同時派發公司的傳單,該項目可獨立。

海報宣傳:海報上商家以贊助商的身份出現,並可印上公司標誌物,商家自行設計也可。

展板宣傳:展板上可貼部分贊助商自身的1-2張海報,本板不受其他組織宣傳影響。

橫幅宣傳:製作橫幅分別懸掛於我校人流量最集中的地方。

廣播宣傳:公司資料信息可以在校廣播臺播出,要另收一些資金,現場展出可現場介紹贊助商,需商家提供一些實物和資料。

獎品宣傳:獎品由公司贊助或可印有圖案或其他貴公司的相關信息資料。

嘉賓宣傳:貴公司可派代表過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並可在活動期間以嘉賓的身份發言。

1.各部門清理會場

2.組織部寫工作總結

3.整理所有展出作品。

書畫攝影展策劃書10

一、活動背景

四川地震的災難剛剛離去,就又發生了西南大旱和青海地震,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又一場災難,作爲當代大學生,災區人民的情況時時刻刻牽動着我們的心,我們一直都在擔心着災區同胞的安慰。同時,隨着春天的到來,學校也越來越美麗起來,各種花草都競相開放發芽,但也有一些不和諧的地方存在。如亂丟紙屑等,學校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我們都應該愛惜她保護她。

書法繪畫是當代社會最普通也是最流行的藝術表現形式,一直深受同學喜愛,也是絕大多數同學都掌握並熟悉的一種藝術形式,爲我們的本次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羣衆基礎。

在這種背景下,爲了呼籲廣大同學支援災區,爲災區同胞祝福,也提醒同學珍惜愛護我們美麗的校園,併爲廣大同學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我們決定舉辦本次活動。

二、活動主題

弘揚五四風,傳承愛國情

三、活動地點

大活文藝廳文化長廊

四、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3日

五、活動細則

前期準備(4月16日至5月12日)

1、贊助商

積極聯繫校外愛國民族企業,爭取他們的大力支持。

2、校內及校外相關社團

(1)活動前積極聯繫本校以及其他學校社團,在展出當晚進行支援災區文藝演出。

(2)爭取大活文藝廳作爲當天活動之夜的演出場地。

此活動將由我院宣傳部、新聞部、文藝部共同製作海報並印通知送到各學院團總支。

一期:活動開始前半個月在全校範圍內展開作品徵集工作。

二期:在展覽前一週貼出海報,同時在各宿舍樓下貼出宣傳單,爲此次展覽活動營造出良好的氣氛。

三期:在展覽前一天貼出大幅海報,宣傳此次活動,在展覽地點前拉出橫幅。並在活動當天進行愛國知識問答。

3、作品徵集

(1)書法作品。毛筆字、鋼筆字皆可。要求內容積極向上,最好貼合愛國主題。

(2)繪畫。類型不限,要求內容積極向上,以國畫和愛國主題作品爲宜。

(3)攝影。攝影作品主要分三類,第一類是情繫災區,要求寫實,本類可由網上下載。第二類是校園美醜,展現我校美景或不和諧的場景等。第三類是家鄉美,要求能展現家鄉變化或家鄉美景的照片。

(4)廢物利用:利用廢舊物品製作飾品或再利用,要求作品一節約能源提倡環保爲宜。

4、作品整理

由熱能學院學生會將所徵集到的學生作品進行篩選及粘貼裝裱,如標註作者名稱等。邀請相關專業老師評選優秀作品。

作品展覽(5月13日)

5月13日上午在映雪長廊舉行“愛我中華”書畫攝影展開幕式,展覽作品。當天現場活動包括:

(1)作品展覽:現場展覽將分爲四個部分:書法、繪畫、攝影、廢舊物品在利用。其中攝影作品又將分爲三個小部分:家鄉美、校園美、災區紀實。現場準備有投票箱,觀衆可以免費爲自己喜歡的作品投上一票。

(2)愛國知識問答:現場將安排人員向吸引觀衆前來回答我們準備的歷史小知識問題,根據答對題數可以獲得許願紙、晚會座位票、獎品等。

(3)許願祈福活動。本活動分爲三個小項:①現場設許願塗鴉板一塊,觀衆可以用我們提供的比寫下自己對學校的祝願或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②情繫災區條幅簽名活動,現場準備對災區人民祝福的條幅,觀衆可用我們提供的筆在其上簽名來表達對災區人民的祝福。③許願瓶,通過答題獲得許願紙的同學可以在上面寫下或對自己或對學校或對災區的祝福和願望,投放到許願瓶內,活動結束後所有許願瓶都將埋到雪山之下。

(4)活動當天下午三點,組織人員在學校內開展撿垃圾的活動,將撿到的垃圾統一放到垃圾箱內。

(5)現場書法贈送:安排專業人員現場進行毛筆書法展示,凡積極參與現場活動的觀衆可以要求爲其爲自己寫一幅字。

(6)我們將在活動現場準一些自己的私人物品進行義賣,所獲款項將通過專業機構捐獻給災區。

(7)活動現場設意見箱一個,所有現場人員都可以將自己對我們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寫下來投放到意見箱內,提意見者可以將自己的聯繫方式留下,如建議被我們採納將獲得我們提供的精美獎品一份。

演出及頒獎

5月13日晚7點在大活文藝廳舉辦此次活動的愛心文藝演出及獲獎作品的頒獎。當天活動包括:(1)頒獎。(2)校內及校外個人、社團及學院的演出。(3)現場抽獎以及和觀衆的互動小遊戲。(4)同唱一首歌,爲災區人民加油。

獎項設置

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將4名

最佳組織獎若干。

五、財務預算:

名稱

種類

金額/元

宣傳費用

宣傳海報10張*2

宣傳條幅3個*40

宣傳單100*0.1

150

現場費用

許願瓶3個*15

許願紙2本*5

宣紙若干

畫筆和顏料若干

許願板1個*10

投票箱2個*5

200

演出費用

場地費用*200

現場裝飾物*100

300

其它費用

獎品照片獎狀等

200

合計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