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愛情觀論文精品多篇

愛情觀論文精品多篇

學生愛情觀 篇一

一、大學生戀愛的特點

1、戀愛中片面化。當代大學生談戀愛時,往往研究的問題都比較片面,只研究兩個人在一齊時的事情,如何讓彼此的感情得到昇華,而沒有研究到家庭、社會、周圍事物的影響。往往在乎感情的過程而不研究結果,把感情與婚姻相脫離。有的同學是爲了排除內心的孤寂,找個人陪自我去打發剩餘的時間。

2、相互炫耀

有些大學生在擇偶的時候十分注重對方的外表。相貌好,有一幅美麗的外表,才能在朋友中炫耀,和對方在一齊的時候纔會覺得自我臉上有光彩。這虛榮心的誘使導致對戀愛觀理解的扭曲,互相炫耀、盲目追求外表。比如曬自我或者對方甜蜜照片,從而從朋友的羨慕嫉妒恨中獲得自我虛榮心的滿足,這是此刻大學生戀愛中的一大通病,喜歡在人前炫耀自我和男(女)朋友。但真正的感情是神聖的,更是神祕的,不應暴露在公衆之下,否則,這樣的感情是廉價的,不真實的,是不值得人敬重的。

3、注意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以往擁有”,這是常被人說的一句順口溜。一些大學生只爲了充實課餘生活,排除寂寞,填補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消遣文化。這種行爲實質是隻強調愛的權利,而否認了愛的職責。

4、主觀事業第一,客觀感情至上很多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成就事業的熱情一天天冷卻,感情逐漸成爲生活的惟一追求。

5、感情至上。大部分大學生把感情和自我的男(女)朋友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不分輕重緩急,得失厲害,多分遷就於男(女)朋友的要求,以此來規避因不順他(她)而引來的矛盾和麻煩,任何事情任何人在其面前都得讓步,一切以自我愛侶的事爲先,視周圍的人和物爲無物。

6、戀愛中浪漫化。當代大學生戀愛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悅,追求現實的歡樂感‘在兩個人在交往期間,往往把每個節日都看得相當的重要,等待着給對方送去自我的禮物。在有的學校裏,經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邊,紅色的鮮花數量及求愛的方式讓人觸目驚心。就拿本人來說,大一這一年在學校就見了不少世面,真可謂觸目驚心。7、戀愛中夢想化。當代大學生在其心裏總有一種夢想的戀愛模式,但往往在交往和尋求對象的過程中,有許多實際的因素,由於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不成熟,過於夢想化,則忽視了實際的現實情景,最終導致不貼合實際的戀愛。

二.當代大學生不當戀愛觀的構成原因

(1)戀愛觀的排他性。戀愛觀的排他性表此刻對戀人的控制和佔有上,經常表此刻熱戀時期及感情不穩定時期。兩個人在相處的日子裏,在思想上、意識上排斥一切與對象相接觸的事物,尤其是接觸戀人的異性,不允許自我的戀人與異性單獨的接觸和交往。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以往很形象地說過:感情之酒甜而苦,兩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隨便喝要中毒。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擁有這樣戀愛觀的大學生期望經過排他性來捍衛自我的感情,戀愛觀排他性充分表現出心理的不成熟和對自我和對愛侶的的不自信。這是一種十分不明智和錯誤的作法,因爲愛是自由,不是捆綁束縛。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而不應當是,我是愛你的,你是我的。

(2)戀愛觀幻想性。年輕人的心理永遠都有美麗的幻想,想象着自我的“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當他們確立關係後,便常常獨自一人或兩個人在一齊憧憬着完美的明天,編織他們夢想的夢。

(3)孤傲、任性的性格。此刻的大學生大部分受慣了父母的寵愛,養成孤傲任性的性格,從而一向是感情上低能兒。

感情的本質是一對男女基於必須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的生活夢想,在各自內心構成對對方的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爲自我終身伴侶的最強烈的、穩定的、專一的感情。

“感情,是人類開發心靈潛能的學校“。明白自我想要什麼的人是國小生,懂得對方想要什麼的人是中學生,能使雙方無遺憾的是大學生,再使雙方都有成就的人,是研究生。不一樣層次的人,證明了人的心靈差異。”當代大學生,正處在思維、行爲成長的階段,能使雙方無遺憾嗎?

大學生愛情觀 篇二

一、大學生戀愛的特點

1.戀愛普遍性,戀愛年齡年輕化。此刻,大學生談戀愛的普及度很高;戀愛的年齡也逐漸年輕化,以前大多是大三大四的學生,此刻大一剛進來就開始“物色”對象了。

2.重視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大多談戀愛的大學生秉承“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今擁有”的理念,把感情夢想化,而對結果無視。這些大學生不願意付出真感情,並不是爲了尋覓終身伴侶而戀愛,僅僅是在尋求一種兩性情感生活上的即時滿足和人生體驗。

3.戀愛觀念開放,傳統道德淡化。戀愛目的不明確,戀愛動機不純。

二、大學生的戀愛觀

1.渴望戀愛者

上了大學後,大多數學生面臨着新的環境,不可避免的想找一個人來傾訴、分享、分擔。漸漸的和一個異性由朋友到曖昧再到戀人。有的人認爲談戀愛、交朋友,或被異性追求是有本領、有魅力的表現。

2.隨緣戀愛者

隨緣者們秉承着隨緣而安,認爲如果能遇到與自我有共同語言,共同興趣愛好,志同道合的人能夠交往,不會把“戀愛”看成一種任務,更不會褻瀆地看成一場遊戲。兩人相處時,能很好的把握一個“度”,能及時的調整自我的心態,不會太沉迷。

3.屏蔽戀愛者

屏蔽者們認爲在大學學校裏戀愛的成功率很小,不想浪費時間,且感情是一項精神、物質雙重投入的工程,既浪費時間金錢,又耗損精神體力。大學時的戀愛不現實,大多會分手,等工作後再談就比較現實。

三、影響大學生戀愛觀的因素

1.主觀方面

大學生正處於青年期,生理上已經基本發育成熟,尤其是性器官和第二特徵的發育成熟,使他們的性心理不斷覺醒,導致他們對異性產生好奇和好感,從而產生接近異性的強烈願望和衝動。這是人的成長過程中所必經的一個階段,也是大學生戀愛心理產生最直接的原因。進入大學之後,大多數大學生們脫離了家長和學校對自我過多的約束,被壓抑的性意識開始萌發起來。

2.客觀方面

(1)社會。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進行,人們的思想上受西方到很大影響,如,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性自由等觀點都給大學生帶來很大的思想衝擊。廣播、電視、網絡等進入尋常百姓家,影視作品、新聞報道等對大學生的戀愛方式和行爲帶來了很大影響。

(2)學校。隨着近年來高校擴招比例逐漸增大,在校大學生的增長比例遠遠超過高校專職輔導員增長的比例,這就導致專職輔導員承擔更繁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無法對學生進行單獨的思想輔導,同時學校教育資料的枯燥、教育觀念的落後、教育模式單一,致使大學生們人生觀世界觀欠缺,行爲異類。

(3)家庭。家庭是影響大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雖然大學生可能成年了,逐漸脫離了對父母家庭的依靠,可是,任然會對家庭有必須的期待。有些父母只是關心孩子的成績,而對子女的人格教育不夠重視,忽視他們的道德修養。這些都會影響子女正確的戀愛觀構成。

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學校是大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爲當代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進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職責。錯誤的戀愛觀,對大學生是有很大的危害。高校應從進取的態度,進取疏導,引導學生端正學習、事業與感情之間的關係,建立正確的戀愛觀。學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開展青春期性教育的講座或者選修課及心理健康輔導

學校應持續開展青春期教育系列資料的講座。使大學生具備基本的青春期生理知識,提高性審美意識。同時學校應多開設具有培養大學生正確戀愛觀特色的公共課,如《女性與社會》、《女性禮儀》等。此外,學院應異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比較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經過心理測試、同輩輔導、心理諮詢、心理干預等一系列工作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大力開展富多彩的學校文化活動

學校文化是大學學校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學生戀愛心理很大程度上都是隨波逐流的,隨意性從衆性比較強,所以,學校應經過學校文化藝術節、社會實踐活動、學術報告、文體活動、教育影片等多種形式來豐富大學生的學校文化生活,從多方面來滿足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培養知愛、懂愛、惜愛、賞愛的高素質新青年,營造進取禮貌的學校文化氛圍。

3.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宣傳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工作,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渠道的功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經過對大學生加強性道德和人格教育,使大學生深刻認識到愛不僅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義務和職責,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戀愛。

4.教育學生培養健康的戀愛心理和行爲,構成高尚的婚戀道德

外因僅有經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大學生自身也需要做好。筆者提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正確認識感情和對待戀愛。感情是相互給予支持而不僅僅只是爲了得到佔有,戀人之間彼此分享歡樂、幸福和悲傷等。僅有正確的認識感情,才能夠更好更理智的應對感情。愛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自覺”,即爲自我所愛的人承擔一切風險,即使這種風險是他(她)無法承受的,而不是感官上的愉悅與寂寞時的陪伴。

(2)學會愛的權利和職責。加強大學生的戀愛觀教育,提高其對感情的認識。戀愛過程中不存在誰高一等誰低一等,彼此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係。沒有誰會對誰是無私奉獻的(除了父母),所以,彼此要承擔愛的權利和職責。

(3)培養自身道德和法律修養。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範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於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

愛情觀 篇三

愛情觀

不要認爲還年輕可以晚些結婚,愛情是不等年齡的。不要因爲距離太遠而放棄,愛情可以和你一起坐火車的。不要因爲對方不富裕而放棄,只要不是無能的人,勤勞可以讓你們富裕的。不要因爲父母反對而放棄,你會發現因爲這個原因而反放棄的愛情,將是你一生的悔恨。其實對於愛情,越單純越幸福。一生只談一次戀愛是最好的,經歷的太多了,會麻木;分離多了,會習慣;換戀人多了,會比較;    伴侶不是結婚時發誓非你不娶或非你不嫁的那個人,而是發現你身上有許多缺點仍然選擇你的'那個人;伴侶不是生活中你愛吃黃瓜ta也愛吃黃瓜的那個人,而是你吃蛋清他吃蛋黃的那個人;伴侶不是天黑了和你一起手挽手走進飯店的那個人,而是守在門口巴望你回來共進晚餐的那個人;伴侶不是和你大談愛情,把“我愛你”掛在嘴邊的那個人,而是和你平淡的嘮叨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的那個人。

大學生愛情觀-心裏考覈-論文 篇四

大學生愛情觀-心裏考覈-論文

我們心中的愛情觀

一班-35號-于振聵

愛情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話題,它牽動着無數人的心。對愛情的認識、觀點至今仍引發人們去爭論和思索。衝過硝煙瀰漫的高三,跨進了大學這一環繞着神聖和浪漫光環的象牙塔,成爲被人們寄予厚望的天之驕子。然而,榮耀感和新鮮感退去之後,隨之而來的大學生活卻讓我們無所適從:寬鬆的管理給了我們廣闊的發揮空間,大量空餘的時間卻讓我們倍感迷茫;遠離父母家人的生活給了我們獨立自主的自由,經驗和知識的侷限性卻讓我們不斷受挫,欲行又止;大羣聚居在一起的同齡人給了我們人際交往的無限機會,客氣拘禮但缺少真誠熱情的交往方式卻讓我們有了絃斷無人聽的感慨;校園裏雙雙對對的戀人身影給了我們生動的啓發,真正適合的人生伴侶卻不可輕易求得?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終身伴侶,如何找到真正的愛情,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愛情觀。我認爲愛情觀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戀愛感情問題上的具體體現,一個正確的愛情觀會引導人走向健康、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我們公認愛情是一種感覺、是一種情緒。感覺和情緒本身就一種很玄妙的東西,作爲這裏面最複雜的一種,愛情就更是說不清道不明是個什麼滋味了。不過,我們可以研究一下愛情的作用或曰任務。然而,並不是每一場愛情都可以把四種作用全發揮出來,或者說不是每一份愛情都含有這四種作用。所以,我們亟需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以把握愛情的內在規律,從而使我們有一個健康的愛情史!

首先,端正戀愛態度。對大學生加強愛的教育,使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愛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戀愛。愛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強調婚姻的封建義務,無視人有愛的權利,具體表現爲包辦婚姻“三從四德”等,那是對人性的奴役,必須予以否定。但是,如果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只強調愛的權利,而不承擔愛的責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義的泥潭,這種只圖享受、不負責任的輕率行爲理應受到指責。一位教育家曾教導兒子:“要記住,愛情首先意味着對你的愛惜的命運、前途承擔責任。想借愛情尋歡作樂的人,是貪淫好色之徒,是墮落者。愛,首先意味着獻給,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獻給愛侶,爲她締造幸福。”這種愛的權利和責任的統一,是戀愛生活的基礎。愛,是感情,只能用感情去愛,而不能用道理去愛。”愛,是人類的一種特殊情感,當然也只能用感情去愛,這並沒有錯,但人作爲人,既具有自然屬性,更具有社會屬性。人之愛其所愛,除開感情因素,也應當講究理性,應當符合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範。無理性的愛是盲目的,很危險的,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場悲劇。

其次,要正確對待愛情的有與無的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一切高層建築要有經濟的基礎,任何事要在吃飽飯前提下開展。作爲人類最高級的感情,愛情絕對是一種奢侈品。既然是奢侈品,就必須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纔會有部分人可以享用,而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有。所以,如果我們終其一生也沒愛情的話,要坦然面對,不要感傷。

再次要有一個合適的愛情期望值,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想象的愛情常常是王子對灰姑

娘,現實的愛情是講門當戶對,要看雙方的學識、職業、家境是否相當。我們不要期望有貴族式的愛情,因爲我們是平民;我們不要期望如梁祝一般的愛情,因爲我們生在現代;我們也不要期望取個天仙嫁個王子,因爲我們的命只值那麼幾兩重。

再之,要充分認識愛情的各大作用,有目的的而不是盲目的尋找愛情。只有明白你想要的是怎樣的愛情,你纔會最大可能的遇到你的愛情。如果你要的是男女之間的歡愉,就找一份天真的愛情;如果你要的`是一個美滿的婚姻,就找一份權衡各方的愛情;如果你要的是借愛情激發靈感,就找一個浪漫到極點的愛情;如果你只要解除你的寂寞,就找一個紅顏知己式的愛情。唯其如此,纔不會在愛的路上碰得頭破血流而不知東南西北。也只有當你明白你在找什麼的時候,纔會避免一場又一場的人間愛情悲劇。

《莊子》中記載着一個叫尾生的男子,與一女子相約在一個橋樑下見面,女子沒有赴約,而河牀漲水了,尾生不肯離開,抱着橋樑的柱子淹死了。“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沒有什麼比生命還重要了,等不着就不等,

最後,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關心、幫助和理解。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千萬不要因爲自己心中的情人而改變整個自己,應該本着

愛情是條單行道,不能回頭,也不能選擇。你已經走上了這條單行道,回頭就是違規。在這條路上的來來往往的車輛就是生活中來來往往的人,你一旦上了這條單行道,車速、路況和行車的路程只有你自己掌握。有些時候你會想,掉頭回去算了。但是不要忘記,這是單行道,你只有走到終點才能再次選擇,就算你再怎麼難受,依然要走到終點。既然走上這條相信愛情的路,就要清楚,這段單行道需要你放棄一些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愛情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纔是真!最羨慕那些黃昏下,互相攙扶的老夫妻,他們一起回家,即使沒有說一句情話,可是隻是一個微笑也已經勝過前言萬語!他們做到了“執子之手,與子諧老”的愛情境界,只是在這平靜的畫面中!

愛情觀語文教學論文 篇五

最新愛情觀語文教學論文

一、讓學生了解愛情是什麼

高中生的生理機能雖然已接近成熟,但心理還沒有發展成熟,他們不能正確區分愛情與友情,他們常常把對異性的好感誤解爲愛情,他們對愛情這種話題特別敏感但不敢公開談論,更不敢大膽地去尋找答案,但其內心卻對異性充滿着好奇與興趣。學生的這種慾望如果不能得以正常滿足,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愛情,那麼街頭那些黃色書刊、淫穢的電影節目還有網絡中的虛擬鏡頭就會進入學生的視野,那些不健康的內容會對學生產生重大影響,會污染他們的心靈,傷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在高中當中出現的早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但如果想封閉學生的愛情思想,實行“禁慾主義”,顯然與當代教育理念不符。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越感到神祕和好奇那麼他就會越想去求知。與其預防那些黃色書刊和影視節目的進入,還不如對學生進行健康美好的愛情教育,讓學生的心靈更加純淨,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與人生觀。

二、讓學生了解“愛情”的正面與反面

法國教育學家盧梭說:“教師的講授實際上就是引導。”中學生還不能準確分辨社會中的美與醜,只是善於模仿和想象,在進行愛情文學作品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與人生觀是非常重要的。中學生對美的感受也會存在不同,受家庭、文化、道德意識的影響,對美的認識也會不同,此時要求教師的正確引導。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出現了較爲嚴重的貧富差距。人們追求物質享受也無可非議,但如果將物質追求奉爲唯一的人生目標則是非常錯誤的。現實生活中,爲了追求物質享受而情願做別人附屬品,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學生的思想,教師要對這種思想給予大力批判。如舒婷的《致橡樹》利用象徵的寫作技巧,以物言情,闡述了男女雙方獨立平等的觀點,學生通過學習這首詩可以明白這樣的道理:女性不應該依附於男性,要大膽追求獨立平等、互相幫助、心心相印的愛情。又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爲了愛情,杜十娘不甘於做人的“玩物”,毅然跟隨李甲從良,同樣爲了獨立平等,不願意被他人出賣繼而絕望地怒沉百寶箱,跳入江中,杜十孃的表現可以讓學生明白:愛是不容摻雜物質的,不是能用物質來衡量的,如果人格的獨立平等不能得到保證,那麼愛情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項鍊》表面上看好像與愛情無關,但實際上也是一篇關於愛情的作品,雖然瑪蒂爾德用了十年時間去賠人家的一條項鍊,但她的生活是幸福的。在她艱苦奮鬥的十年中,她的丈夫沒有拋棄她,始終給她以支持與關心,她的付出有愛的相隨。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學生會明白愛情與金錢無關,應該是患難中的互相幫助,是遭遇挫折時的互相鼓勵。也有一些作品揭露了愛情的虛假和人心靈的醜惡。《裝在套子裏的人》用了大量的內容去描寫別里科夫的愛情,他只是爲了財產、面子,而沒有認識到真正的愛情,讓學生領會到愛情與物質條件無關。《衛風?氓》用了一個婦人的自述來表現男子的不負責任行爲,這裏可以教育學生對愛情應該負責。《雷雨》描寫了三角戀情,表現了封建資產階級道德的'敗壞,這裏讓學生明白愛情是專一的,不應該摻雜其他的思想。《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更是不懂得愛情,在他的認識當中,妻子只能是他得到金錢的工具,他的思想當中只有金子,爲了得到錢財他可以打罵自己的妻子和女兒,這裏要讓學生明白虛假愛情的可惡。教師在對上述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分析後,學生的思想自然會受到感染,學生就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什麼是虛假的愛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與人生觀,培養正確的愛情心理。

三、讓學生明白愛情並不是生活的唯一內容

中學生的心理還沒有發展成熟,還不懂得什麼是戀愛。有的學生在遇到愛情時,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認爲愛情就是自己的全部。但在實際當中,戀愛還會引發學生的很多煩惱,一旦失戀學生更會陷入極度的痛苦當中。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放開眼界,不受癡情的束縛。在學習《我願是激流》一課時,教師可以將作者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介紹給學生,告訴學生比愛情更爲重要的東西是存在的。也可講解魯迅的《傷逝》,讓學生認識到愛情雖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缺乏人生奮鬥目標和理想,愛情也會失去色彩,愛應該有付出,因此要告訴學生“愛雖然重要,但不能忽視除愛以外的全部東西”,高中生正是爲人生儲蓄智慧的關鍵性時期,面臨比愛情更重要的學習任務,如果一旦接觸戀愛,就會陷入愛河,還不如將來去慢慢體會,如同待放的花朵一樣,應該多保存營養,在將來才能開放的更加美麗。總之,面對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面對教育功利化的負面影響,面對泥沙俱下的社會多元認知體系,作爲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其養成正確的愛情觀,教師應該注重改進教學方法,最關鍵的就是要樹立以學生爲本的教學理念,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狀態,積極促成學生正確愛情觀的養成。

大學生愛情觀 篇六

1、大學生戀愛觀問題探討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由於受到外國的“性自由”“性開放”等思想的影響,中國青少年心理成熟的階段逐漸提前,但同時由於生理和心理並未完全成熟,使得許多不健康,不成熟的戀愛觀念產生。二十多歲的大學生正處在花季年齡,充滿了對感情的渴望和嚮往,追求人生的美麗時刻,期望去了解異性並得到異性的關注。所以,戀愛和學業也學習都發生了巨大的變更,屬於自我的空間有了,時間多了,感情的閘門打開了,感情開始了。

2、獨生子女的孤傲,人性的性格決定

改革開放以來,家庭中獨生子女組建增多,加加一個孩子,父母把所有的愛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一個人的身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已經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更多的是物資上的,子要孩子想要的,父母都會盡力去滿足。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則養成了孤傲,任性的性格。他們往往不懂得什麼是理解和寬容。總以自我爲中心,自私,冷漠是大多數蘇獨生子女的共性。

在感情上,他們展現出來的也同樣是人性與孤傲。

開始戀愛的他們,則會用從小到大養成的“脾氣”來與對方交往,在思想上只要求對方付出,不懂得奉獻;在行爲上只會索取,不會互助。因爲一句話而大打出手,提出分手的比比皆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聽到“我願意”。在這樣任性孤傲的性格下,使得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也呈現出波動性。幻想性。排他性。衝動型。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表現出來極端和消極;在爭吵和失戀後,處理的方法也往往讓人不能想象,甚至出現傷亡事故。大學生的任性使得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不願意與家人進行溝通戀愛是個極爲嚴肅而重要的問題,家長的意見會給孩子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樣家長的做法與態度也將影響孩子的戀愛觀念。

從衆心理,依靠心理也油然而生。

3、社會外界的影響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的發達,網絡、影視已經走人人們的生活,也帶大學生進入戀愛的世界。由於社會上一些文藝作品中對感情的過分渲染,更有很多關於兩性及戀愛問題的討論,使大學生難辨是非。同時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的戀愛觀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他們相信網上感情更勝於現實感情。年輕人特有的好奇心及網絡色情的影響,驅使他們渴望揭開兩性之間神祕的面紗。

這些在必須程度上對大學生戀愛起了必須誘發作用,使一些大學生對愛和性的觀念發生扭曲,缺失了應有的職責與道德。此外,應對就業壓力的增大,就業前景的不樂觀,競爭的激烈化,爲逃避現實及外界的壓力,他們亦然選擇了戀愛。

4、受到學校的影響

目前高校對學生的戀愛問題所持的態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對,沒有相關具體的政策和制度給予指導。同時,在課程設置上關於戀愛、性教育等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各類輔導講座欠缺,沒有真正構成一種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戀愛觀加以科學引導和教育。

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愛是一個美麗而神祕的字眼,也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話題。感情是人類獨有的情感,象徵着純潔,忠貞,完美和神聖。是男女在內心構成的對對方最真摯,最熱烈,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感情一人的性生理髮育爲前提,以人的具有社會資料思想感情爲基礎。當代大學生的性生理髮育雖然基本成熟,但性心理還有許多不足,人生觀還不夠穩定,學習基礎不夠牢固,所以,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是大學生減少走“彎路”,進“死衚衕”是必要的。

(一)認識感情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而感情無疑是生命中最美麗的一部分,僅有感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繁華如三千東流水,我只取一瓢愛了解,只戀你化身的蝶。”大學生研究感情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必須要正確認識感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於必須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夢想,在各自內心構成的真摯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爲自我生活伴侶的情感。當代大學生僅有把感情融入夢想,事業才能給自我的人生及感情賦予真正的含義。

(二)充分認識戀愛觀包含道德職責

此刻有很多戀人在一齊不是爲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爲了擺脫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一種遊戲。這樣的感情已失去感情本身純在的意義。

庸俗的感情是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爲越軌。所以,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道德觀念是事業,感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三)尋找志同道合,互相促進的伴侶

這是高尚而純潔的感情的思想基礎。所謂志同道合,就是雙方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基本一致。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和生活夢想,又相似的人生態度。人的一切行爲都是感情支配的。相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生活夢想,能夠使兩個人心心相印,對各種事情到達共識,行動協調一致,這樣才能在戀愛中互相促進,到達事業和學習的雙利,在婚後的日子裏,才能走到永遠,經歷任何事情的洗禮。

(四)健全學校的管理機制

健全學校的管理機制,加強對大學生戀愛的管理。加強對大學生戀愛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強教學管理,促使學生將自我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宿舍、公寓和學校環境的管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杜絕大學生在外住宿現象的發生;最終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規範大學生的戀愛行爲。學校對大學生談戀愛問題要實行引導、教育、管理三位一體模式,齊抓共管,構成合力。對於那些沉迷於戀愛而荒廢學業的同學要加強教育和引導,使其迷途知返;對於那些在戀愛中違反校紀校規,違背社會公德的同學,要及時批評教育,必要時應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總結

四年的大學生活是短暫而寶貴的,當代大學生不要把黃金時間消磨在花前月下,而應立志奮發成才。大學階段是人的一生智慧與才華發展最快的黃金季節,大學生僅有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構成健康的戀愛心理,把感情融進成才目標中,才能使感情成爲我們奮發向上的力量,成爲我們學有所成、有所作爲的動力。

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七

一、引言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執着而堅定地追求着愛情。“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些詩句無不來自於人們對於愛情的體現與感悟。其中既有相愛相守的甜如蜜餞,也有相愛的人遙遙相隔的淒涼感傷。愛情,是人類最美妙的情感之一,因爲它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快樂的感覺,可以讓人們看到生活的希望與目標。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開放,人們對愛情所追求也愈加張顯。大學生這樣一個羣體,正值青春年華,風華正茂,正是充滿着對愛情的美好期待與無限憧憬。進入大學的象牙塔,許多人開始了愛情的體驗,有的人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有的人則是默默等候品味暗戀。對今天的大學生來說,社會爲他們創造了一個寬鬆、自由、平和的環境。大學校園成爲培植愛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學生戀愛一直是大學校園的熱門話題,談論的人越來越多了,也常常成爲宿舍裏“臥談會”上久議不衰的主題。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互相傾慕的感覺和培養愛情過程中,大學生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戀愛觀。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採用自編的《關於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問卷》(網絡問卷),涉及廣州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戀愛與婚姻的關係認識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此外,筆者分別對幾位廣外大同學進行訪談調查。

2.研究對象:廣州在校大學生(以廣外大學生爲主)。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率爲95.83%。

3.調查時間爲

三、現象分析

1.大學時代談戀愛或想要戀愛的原因

進入大學以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新鮮而陌生的環境。獨自一人的生活不免有些單調和乏味,找一個朋友一起吃飯,自習,散步,談心也成爲了許多人的心理需要。當這個朋友爲異性時,經過了長期的接觸和交往,互相照顧,互相支持,久而久之也會發展成爲戀人的'關係。那麼,大學生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因素想要戀愛或者談戀愛呢?問卷的結果表示,有62.3%的同學選擇了是爲了追尋真愛而戀愛的,17.5%的同學認爲自己大學時的戀愛是爲了體驗新鮮感,13%是出於排遣內心寂寞的需要,還有7.2%的同學認爲只是想玩玩而已。

“大學同學都是同齡人,有許多共同語言,共同愛好作爲兩個人感情建立的基礎。朝夕相處的時光裏,可以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互相照顧,給彼此心靈上的慰藉。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真愛,也相信愛情的偉大力量不只限於童話裏的公主和王子”會計學院的一位女同學如是說道。

可以發現,大多數同學還是相信大學生戀愛裏真愛的存在,也願意在大學時代爲了追尋真愛,守護真愛,以對愛情認真負責的態度來戀愛。而只有少數的同學是抱着一種玩玩的態度來嘗試愛情。

2.如何調解愛情和學習的衝突。

雖然大學提供了一個相對高中來講更爲開放和自由的環境,但是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們依然承擔着來自學習方面不小的壓力。不論就業、考研或是出國,都需要我們在平日裏好好學習,不斷積累知識,提高能力,才能在畢業後走向我們理想的出路。學習,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戀愛同樣如此。這有時也就造成了學習和戀愛之間的矛盾。

“我不想浪費時間,我得準備英語六級,還要考研。真是分身乏術。”“很快要步入工作崗位了,得有真材實料纔能有競爭力。還是現實一點吧。”一些同學如此認爲。但是另一些同學則表示“戀愛應該是學習的動力而非阻力。真正的戀人不應該只是玩伴,還應該在學習上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只有這樣才能爲建立一個共同的未來打好基礎”,“一定要爭取協調好戀愛與學習的時間,二者缺一不可”。

問卷表明,有23.3%的同學認爲戀愛會佔用自己過多的時間,影響學習,但是有更多的同學(67.7%)認爲戀愛並不會影響學習,而應該起促進作用。可見,大多同學的看法還是較全面的,戀愛也並不見得就會給學習帶來阻力,學習上的失利也不能全盤歸罪於戀愛。

3.如何處理親情、友情與愛情的矛盾。

愛情是兩個人之間建立起的感情,但是與此同時,戀愛雙方又都是社會大庭中的分子,也必然會受到社會方面的影響和制約,比如親情和友情。家長與我們屬於不同時代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生活經歷,形成了各自的擇偶標準。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可能性,家長因爲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反對子女的戀愛。至於友情,也常出現在自己和自己的朋友喜歡上了同一個異性的情況。

其中,有78%的學生選擇了面對家長的壓力仍會堅持到底的選項。父母的感受與想法固然要考慮,但是大多數的學生還是願意堅持自己的選擇。面對友情,有24%的人選擇了與朋友公平競爭,25%選擇了向朋友讓步,還有51%的學生選擇了順其自然。

可見,面對父母的抉擇,大部分人還是願意堅持自己的直覺與選擇,堅定愛的信心,而不願受到家長權威的干涉。大學生在思想上已經開始獨立,或多或少都有些叛逆,通過這個調查,可以發現大學生對愛情很執着,並會衝破壓力,積極爭取自己所喜愛的事情,不輕易放棄。在大學生眼中,那種“門當戶對”“媒妁之姻”的事已不復存在,他們追求自由戀愛,追求自己所信仰的幸福。但是面對友情,許多人會害怕因爲愛情而失去友情,進入陷入兩難選擇,不如靜觀其變,順其自然。

5.對大學生性行爲的認識

當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發展爲情侶關係後,身體上的接觸是難免的也是必要的。從最初的牽手、擁抱,再到接吻,到愛撫,以及性行爲,程度依次加深。對於性的未知與好奇,或者出於愛的激情燃燒,也有很多大學生初試了愛的青蘋果。隨着人們思想的逐漸解放以及性觀念的日漸開放,大學生對性行爲的認識也與七、八十年代大不相同。但是當代大學生對於情侶間身體接觸的底限也是不盡相同的。同樣,在性行爲問題上,男生與女生的看法和觀念也存在着差異。

調查報告顯示,有12%的有戀愛經歷的男同學曾經與女朋友發生過性關係,而女生的比例則只佔了7%。對於是否可以接受發生性關係的問題,22%的男生與13%的女生認爲可以,其餘認爲不可以接受。

可見,在性方面的問題上,男生的渴求要大於女同學,可以接受的尺度也要大於女生,而女生相對男生而言則是較爲保守。但是就整體情況而言,大多數的同學仍然認爲大學時代不應該發生性行爲,認爲這是對彼此不負責任的行爲,而且一旦發生事故,自己無力承擔後果。總體來看,東財的大學生對於性行爲的看法還是比較保守和謹慎的。性是愛情的一部分,但絕不是愛情的全部。在大學時光來體驗性愛尚且爲時過早。

6.如何看待失戀。

大學生戀愛猶如空中樓閣一般,缺乏經濟基礎,社會基礎,所以導致成功率不高,最後走到一起的並不多,經常存在畢業時,愛情同時畢業的情況。這就表明要經歷失戀的人羣還很廣。另外,性格的不合,未來發展方向的不同,家庭的反對,移情別戀等,都是導致失戀的重要因素。

在調查中發現,有74%左右的學生能正確面對失戀。有的同學認爲:“失戀,是生命樂章中一段小小的插曲,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豐富着自己的人生”,“這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失戀可以磨練自己的性格和意志,使其更加堅強起來!”有的人在經歷失戀後在學業和事業上往往會顯得更成功。有的同學則怕失戀,怕失去已得到的東西,怕面對突然間隻身一人的寂寞和孤獨。

絕大部分的同學還是可以正視失戀的,把曾經的戀愛當作人生只最美麗的煙火,永遠的珍藏。其實,沒有了愛情,友情、親情依然還會陪伴在我們身邊,給我們源源不斷的支持和力量。我們也經常會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離開一個不適合的人,我們也總還會再遇到一個對得人,給我們貼心的關懷和無悔的愛情。

7.權衡愛情與事業之輕重

在調查中,我們提出“畢業後是先找工作還是先穩定感情”這個問題。有87.5%的大學生都不假思索的選擇了前者,有69.6%的學生認爲愛情應該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這說明,在大學生心中,事業還是重於愛情的。

“沒有愛情的生命是殘缺的,但是隻有愛情的生命同樣不完整。”一名學生說。現在的我們正值正當年,更應該在事業上付出自己艱辛的勞動和汗水,爲將來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我們的家人負責。把愛情看成是生活的一個側面,而不是全部。

事業與愛情,本質上就是人生的主旋律和第二主旋律,只有這二者配合得當,纔能有美好的意趣。因而羅素便說:“爲了愛情而犧牲事業是愚蠢的,但爲了事業而完全犧牲愛情同樣是愚蠢。”所以有同學認爲那種“若爲愛情故,二者皆可拋”的偉大精神是不可效仿的。

四、總結

從調查報告和採訪對談中可以發現,大多數同學還是有一個比較正確的出發點來看待愛情並且以一個較好良好的心態來處理愛情。但是大學生的戀愛觀仍然存在着一些偏頗。比如說擇偶動機不純,有較強的好奇心,不注重戀愛的後果,道德觀念淡化,愛情與事業無法平衡,追求物質和權利等。面對大學生戀愛中存在的問題,不論是學校還是我們個人都也應該採取一些行動,使大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念。

(一)從學校角度: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大學生雖然生理上已經基本成熟,但是未經過社會上的風雨歷練,心理上仍然不夠成熟。大學時期對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仍然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大學校園特定的環境、文化和氛圍也定然會影響生活在其中的大學生的心理品質與生活作風。所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勢在必行的。一是要大力開展各項文化體育活動,如各學科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辯論賽、歌手大賽等,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一個更加健康的全面發展。在這些活動中體驗合作,學會更好的與人溝通與交往,也對大學生的戀愛有着重要的影響。另外,要加強大學生心裏健康教育。學校充分利用大學的網絡資源,積極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和性健康諮詢服務,幫助大學生端正戀愛婚姻的態度,調節同學因戀愛受挫而引起的心理衝突和心理失衡,舒解壓力,從而培養健全的人格。

2.以正確的途徑向大學生普及科學的性知識。

一直以來性教育都是人們常常回避的話題。許多家長在面對性的問題上對自己的孩子無人啓齒。而現在的網絡、雜誌、影視作品中又常常充斥着色情的內容。大學生從中“自學”來的性知識往往是非健康,非科學的。性,在許多大學生眼中仍是朦朧的。抱着這樣一種好奇的心態,又沒有正確的性引導,就很有可能導致當代大學生在性上的越軌。因此,性教育的重擔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落在了學校的身上,向大學生普及性知識的必要性也就愈加張顯。

3.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大學生可以享受戀愛的自由與快樂,但是作爲一名學生,作爲社會中的一分子,大學生的主要任務依然是抓好學習,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爲今後的深造和就業奠定前提。學校應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學生的成才意識,教育學生樹立事業心,要有社會責任感。學校可以邀請一些

愛情觀論文 篇八

自古以來愛情就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從詩詞歌賦到現在的音樂電影若是少了愛情的裝點必然會失去很多韻味。作爲80後的大學生,無論是有意無意的聊天還是晚上熄燈後的宿舍“臥談會”這必然也是要被談及的內容。正值年輕風華正茂抑或婀娜多姿互生愛慕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應該用什麼態度對待愛情以及這其中可能面臨的種種問題呢,事業前途和愛情之間是應該有所取捨還是可以和平相處呢?

關於愛情的定義,我查找了資料是這樣解釋的。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對對方的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爲自己終身伴侶的最強烈的、穩定的、專一的感情。愛情的本質,是人的社會屬性與人的自然屬性相結合的異性間的崇高感情。 愛情有着豐富的內容,她通常是由四個要素構成的:

一是性慾,這是愛情的生理基礎和自然前提;

二是情感,這是愛情的中心環節,表現爲靈與肉融爲一體的強烈感情;

三是理想,這是愛情的社會基礎,也是愛情的理性向導;

四是義務,這是愛情的社會要求,表現爲自覺的道德責任感。上述四要素相互聯繫,缺一不可,否則就是殘缺的或被扭曲的愛情了。

對於大學裏面的愛情,很多人是懷着浪漫的想法的,話說我也是不例外。幻想着某一天在自習室與某女生偶然邂逅,然後是一個眼神的傳遞,再然後就是彼此之間的交往了。但現實往往是不會給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太多的機會的,因此當看着周圍得同學越來越多不再是孤軍奮戰的時候,自己也難免會有些按捺不住寂寞了。爲了在大學期間能夠體驗愛情的滋味,找到自己的夢中情人,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種是現實傳統型,即同學之間通過彼此的接觸、交流和了解,培養感情,建立戀愛關係。有的直截了當,開門見山,通過傳紙條、寫情書等方式,向對方頻頻拋出橄欖枝,不斷傳遞愛的信息;有的是情感投資,循序漸進,通過出動接近,熱情關心,讓情感沿着關懷—感激—倍加關懷—由衷感激的互激式正向循環,讓對方難以拒絕情感的潮水,選擇最佳機會向對方求愛;還有就是在這個信息時代,網絡已經是戀愛不可或缺的途徑了,有在校園BBS裏面徵友徵的不亦樂乎的,還有在校內網上搜索目標忙的不可開交的。當然不論怎樣都不失爲尋找愛情的一種有效途徑。

在這裏我想重點的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在大學裏面我們要不要談戀愛的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好多同學也都糾結過,對此,我是這樣看的。愛情做爲一種純潔而高尚的東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和異性接觸多了之後,彼此可能會發現對方身上某些特點對自己有着非一般的吸引力,互生愛意,當然這也是非常好的啊,都是年輕人嘛,所以也很正常。如果彼此之間的交往對於學習有促進作用的話那就更好了,而且,有調查顯示,和異性的交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完善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然而,顯示的情況是,由於時間、交際圈、以及人與人審美和性格的差異,能夠產生這種愛情的畢竟還是少數了。戀愛、愛情、婚姻是傳統婚戀的三部曲。

但許多學生談戀愛並不以婚姻爲目的,僅僅是爲了尋求情感的`寄託,往往看着是一項“實驗性活動”,帶有濃烈的浪漫色彩,缺乏對愛情責任的深刻理解。有人做過調查,在大學生談戀愛中,只有16%的人認爲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戀人。有76.6%的學生認爲“戀愛的結果未必是婚姻”,有不少學生談到“戀愛是必須的,婚姻是附帶的,人不是爲了婚姻而戀愛,也不因戀愛而婚姻”。有的更加明確提出:“戀愛上高尚的,婚姻是世俗的”。把戀愛與婚姻相對分開,既要世俗的生活,又渴望超俗的愛情。既然大學生戀愛並非都是爲了愛,那爲什麼又要談戀愛呢?只可能是爲了滿足生理的需要,體驗愛的感受。有41%的人認爲談戀愛是身心的需。大學生正處在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時期,對異性有着強烈的交往慾望,對神祕的愛情充滿了誘惑力,當機會出現時,即使不愛對方,也會去嘗試。二是擺脫壓抑的痛苦,尋找精神寄託。有28%的學生認爲戀愛是爲了壓抑和孤獨。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

在大學生活中,學習上的競爭、經濟上的拮据、就業上的艱難都給大學生的身心造成了較大壓力,而人際交往的障礙、業餘時間的豐富,又使他們產生了孤獨感。在茫然和沮喪中,希望通過戀愛來緩解壓力,擺脫孤獨。三是證明自己的魅力,追趕時尚潮流。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往往對事物缺乏理性思考,對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喜歡跟着感覺走。一旦大部分人都在談戀愛,就會因自己沒有戀人而自卑,所以不會逆潮流而動。

特別是那些超越生死的愛情電影,風花月夜的言情小說,纏意綿綿的愛情歌曲——校園流行的一切,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行爲。這樣的話,就曲解了愛的含義,所以我還是認爲,當愛情來了我們自可以順其自然,如果沒來的話,我還是認爲應該耐得住寂寞,努力學習眼光放長遠一些。

第二、關於愛情和學習以及以後的事業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糾結,糾結的在於人本身,如果要我定義一份理想的愛情,那我會說彼此雙方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向,正好又有互相吸引對方的有點,然後一起爲了理想而去努力的奮鬥,那就真的是天作之合了。按照剛纔對於愛情特徵的闡述,那麼一份真正的愛情是要求彼此有着強烈的道德感和責任心的。因此,戀愛本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或許我的思想還沒來的及跟的上現在大學生思想進步的速度。我總認爲,彼此首先從認識到了解然後到相愛這是需要時間做保證的,如果昨天還是陌生人今天就成了戀人,那麼誰有能保證你不會把戀愛的速度用在分手上呢,或許明天的你們就又會分道揚鑣了,那麼這樣的愛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我還是認爲,若是戀愛了彼此向着一個方向進發會有加倍的動力的,若是沒有戀愛,那麼就更要以事業爲重了,一位叫xx的學生在網上發表了一篇題爲《xxxx》的文章。其大意是,不戀愛讓我節約,因爲不必爲了博得紅顏一笑,勒緊褲帶去給女友買衣送裝;不必爲哄女友開心,天天電話問候,留下一個羞澀的行囊。不戀愛讓我健康,因爲不必經常以錄像廳、電影院、飲食店爲戰場,除了視力下降,脂肪還會猛長;也沒有天天在宿舍樓下苦候芳蹤被風雨淋傷,夜夜寫情書引起的睡眠不良。不戀愛讓我平靜,因爲不必爲選擇幾件髒衣中的那一件而苦心思量;也不必擔心被別人橫刀奪愛而引起的恐慌,更不會有失戀後的茶不思飯不香。不戀愛讓我誠實,因爲不必昧着良心說,你是我夏天的冰棒、冬天的太陽。不戀愛讓我博學,因爲沒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閒逛,可以投入更多的時間讀書做文章,4級英語證、2級計算機等級證如囊中取物,輕易博得他人羨慕的眼光。

寫了這麼多,其實,在我內心深處,我當然希望能有一份真愛出現在我的大學生活裏面,但是若她真的沒有出現,我想我會把時間用在真正值得的地方的。不把格調訂的太高,說是爲了什麼國家繁榮科技進步之類的,就算是爲了含辛茹苦把我送進大學校園的父母來講,我都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努力的學習。何況堂堂七尺男兒,若是以後沒有自己的事業又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呢?因此,在我未來的日子裏,我會懷着一顆平常的心去面對生活給予我的一切,我會努力爲了我的事業,同樣也會爲一個真正值得我愛的人。

淺析徐志摩愛情觀 篇九

淺析徐志摩愛情觀

徐重慶曾說“徐志摩是一個資產階級詩人”,因爲他曾經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宣揚資產階級的人性論。胡適在《追憶志摩》中說:“他的人生觀是一種單純的信仰,這裏面只要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而他自己也曾說:“我是一個不可教訓的個人主義者”。的確,徐志摩是一個一直追求其“單純信仰”的人,他的“單純信仰”就是由愛、美和自由組合起來的理想主義人生觀,而愛情觀作爲其人生理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

不可避免的打上了理想主義的烙印,可以說徐志摩追求的愛情是一種神聖的、絕對的、永恆的、完全的、圓滿的理想愛情。從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和陸小曼的婚戀

以及其衆多的愛情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其愛情觀具有以下特點:

一。 愛情是神聖至上的,對愛情的追求要不懈而執着。

衆所周知,徐志摩對林徽因的追求煞費苦心,當他在倫敦第一次見到年僅16歲的林徽因時,就徹頭徹尾的喜歡上了她,當時他感覺到眼前出現的就是美神,是仙女下凡,當然當時的林徽因也爲這位多才的浪漫詩人傾心,因此後來,康橋邊、嘆息橋、芳草甸、倫敦的書屋……便處處留下了他們初戀的倩影,飛揚着浪漫的愛情,不幸的是後來林徽因提出只有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她纔會和他結成伉儷,而此時的張幼儀也在倫敦,徐志摩便將她送往德國,不久張幼儀便產下二兒子彼得,如果是一般人,是絕不會在此時拋下張幼儀母子提出離婚的,即使他並不愛她,也要處於一種婚姻的責任和義務繼續把這種關係維持下去,而徐志摩畢竟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爲了他心中那完美聖潔的愛 ,不惜頂着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巨大壓力,毅然在這時候提出了離婚,無耐造化弄人,當他與張幼儀離婚之後,林徽因卻受其父之意回國並與梁啓超之子樑思成達成口頭婚約,當徐志摩知道此事後痛苦萬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他苦苦追索的希望就這樣被埋藏了:“希望,只如今……/ 如今只剩下遺骸;/ 可憐,我的心……/ 卻教我如何埋掩?”――《希望的埋藏》 後來,當徐志摩得知林徽因與樑思成並未正式訂婚,僅是個口頭婚約時,他死了的希望又開始重新開始冒煙,他想,愛情面前人人平等,徽因若最終選擇思成,我尊重她的選擇,但她若是最後選擇了我,我還是可以敞開懷還接受的,於是他便頻繁的給林徽因打電話、寫信、找她聊天、散步,還送給林徽因許多詩篇,也許是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決心過與堅定,梁啓超纔不得不將思成和徽因送往國外求學,這就使得徐志摩的希望徹底破滅,他和林徽因《在那山道旁》做了最後的道別。

二。 愛是光明正大的`,愛情是無罪的。

在徐志摩看來,戀愛是光明正大的,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愛情是無罪的。這首先表現在他對張幼儀的婚姻上,當徐志摩決定與張幼儀離婚後,首先寫信告知了他的好友們,尤其是其師梁啓超,梁啓超收到信後苦心相勸,希望能有挽回的餘地,但他給梁啓超的回信卻振振有辭的說道:“我之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鬥者,非特求免兇慘之苦痛,實求良心這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 徐志摩是在柏林由吳經熊、金作霖作證同張幼儀正式解除婚姻關係的,此後,他便在《新浙江》副刊《新朋友》上正式發表《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向世人告知他離婚的消息,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這樣的事情都是遮遮掩掩,生怕別人知道,所謂“家醜不可外揚”,而徐志摩倒好,不但告知了其朋友、師父,還把消息發報公告天下,真可謂是中國近代史上西式離婚的第一人。

徐志摩對林徽因的追求也是光明正大的,雖然在外人看來,林徽因只是小徐志摩很多的他的一個“小朋友”,可徐志摩可不管這些,只把她當作心中的女神來追求,在泰戈爾來華是,他還託泰戈爾爲其說情,希望林徽因能回心轉意,而此時的林徽因已與樑思成基本確立了關係,此事一方面可以說明他對林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他的坦率與勇敢,從不怕外界的非議。徐志摩在8月21日和19日的《愛眉小札》中分別寫到:“只要愛情是真的,就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戀愛本事光明事。

”“真愛無罪”。因爲堅定了相信了這一點,徐志摩纔會在重重的社會和家庭壓力下仍有着追求真愛的勇氣和決心。

三。 愛情是情愛和性愛的完美結合。

徐志摩認爲,愛情不光是精神上的溝通與共眠,更是靈與肉的完美結合。這集中體現在他與陸小曼的愛情中,徐志摩在1925年3月3日寫給陸小曼的信中直接闡明瞭自己的靈肉觀:“靈魂是需要救度的,肉體也不能永久讓人家侮辱蹂躪;因爲就是肉體也含有靈性的。…… 因爲靈與肉實在是不能分家的。”徐志摩當時說這些話的目的是鼓勵陸小曼徹底的與家庭決裂,既心已有所屬,就不能維持身心分裂的局面,繼續原來的夫妻生活。在同年6月26日從歐洲寫回的一封信裏,徐志摩說的更爲直接:

“你身在那鬼世界的中心,也難怪你偶爾的氣餒,我也不妨告訴你,這時候我想起你還得與他同住,同牀共枕,我這心痛,心血都迸出來似的!”,徐志摩在這裏希求的,已經不是與其他女性之間的心靈的默契,而是全身心的佔有。

徐志摩的靈肉觀在其詩中也有體現,先看比較含蓄的《雪花的快樂》與《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樂》基本上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但那朵雪花最後“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已經接觸到身體了,在徐志摩後期的作品中,對性愛的描寫則更爲直接,例如經常被別人拿來批評的《活該》和《別擰我,疼》。特別是後一首,具體而細膩的描寫了歡愛時女方的表情、聲調和眼神。在另一首《春的投生》的詩中,詩人使用了一系列象徵性的暗語,如雷雨的猖狂、春投生於殘冬的屍體、潭水纏綿等,來展示男女雙方歡愛時愛和欲的和諧、愉悅、歡暢和美妙,而較爲露骨的,如腳下的鬆軟、耳鬢的溫馴、桃花開上臉,以及呼吸的投射,肢體胸膜的異常跳動,敏銳的消受眉,手臂迫切地要求纏身,等等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則強化了男女歡愛時的靈與肉的律動感和亢奮感,正因爲作者有這樣的情感體驗,他才能將男女在一起的歡娛表達的如此酣暢淋漓。可見,追求靈與肉的完美結合也是其理想主義愛情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徐志摩的愛情理想中的大膽追求、執着熱烈、積極向上的精神特質是值得肯定的,其愛情理想是對傳統戀愛觀的挑戰,在新舊交替的代,這是難能可貴的,然而,我們應當指出的是,徐志摩所追求的愛情太過於理想,在錯綜複雜和物質化的現實社會中是很難有市場的,它只能存在於我們的精神世界,正如徐志摩的老師梁啓超所說的“天下豈有圓滿之宇宙”一樣,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和完美的愛情的。

徐志摩爲愛而生,爲愛而死,而他與張、林、陸的情愛故事,連同他爲愛而歌的情詩,必將愈久愈真,愈久愈新。

大學生愛情觀 篇十

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感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早地走到感情的邊緣,走進感情世界裏的也大有人在。

筆者於XX年12月對jy大學的學生做了感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在對jy大學各系、各年級學生關於感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當今的大學生的感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學校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我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爲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爲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爲大學的感情是夢想的,浪漫的。

在談到感情的標準時,佔71.5%的學生認爲感情應以感情爲基礎,70%的男生認爲感情應是隨緣的,而只佔6.5%的女生相信隨緣,但相信以金錢,外貌等爲基礎的感情佔了一部分,主要表現爲女生佔11%。儘管多數人認爲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感情的信任度上佔70%的學生認爲大學生的感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着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爲大學的感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佔18%的文科女生認爲大學生戀愛能夠發展爲婚姻。

綜上,經過對jy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證明:感情表徵着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聖不可侵犯,體現爲大學生對感情的認識較夢想化,期望找到夢想中的感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感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感情與現實的諸般關係。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一、大學生的感情代表着浪漫、夢想化,但又無法擺脫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jy大學網上調查蒐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完美感情的憧憬,如“感情是神聖的、堅貞的”、“感情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愛,簡單而又簡約!我們的愛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需要上的!我們身邊的愛是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沒有線,沒有頭,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而又簡約!”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可是,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衝不破。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無情刀,永不知錯,無緣份,只嘆奈何,應對死,不會驚怕,離別心悽楚。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揮刀劍,斷盟約,相識註定成大錯。”又有對感情的無奈,如“感情如流沙”,“愛是什麼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此刻想的是此刻相愛,以後會怎樣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所以,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着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脫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說:“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感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感情”。

二、大學生的感情觀既讓人充滿嚮往,又很脆弱

大學生朝氣蓬勃,有夢想,有上進心,而對永恆的話題──感情,既嚮往,又缺乏理智。在調查中佔41.5%的女生認爲大學談戀愛是一時的好奇,經歷了十二年寒窗之苦、大學聯考的艱辛、無硝煙瀰漫的戰場的拼搏,進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壓抑久的心最終得到了釋放,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已經改變了高中的那種僅有讀書爲大學聯考的觀念已不復存在了,思想放鬆了,再由於處於青春騷動期的大學生最終找到了釋放情感的方式--談戀愛。由於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趨成熟及對人生認識的完善,自然對感情有了現實的變化。在調查中,佔13%的男生認爲大學戀愛的一個目地是爲了生理的需要,佔20%的男生認爲大學生戀愛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學生則反對同居,認爲同居是對道德的一種敗壞;而約9%的文科類的女生認爲同居無所謂,感情已達某種程度的時候,那也無可非議,只要雙方適宜就能夠,這可能與其所理解的知識、認識及感性思想的濃厚等有關。約佔60%的學生則認爲感情應當專一,忠於彼此,這成了主導思想,看來當代的大學生還是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思想道德觀趨於良性化發展。一部分的女生認爲如果能夠找到更好的,會研究換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感情,體現了對感情的夢想化,缺乏理性,談戀愛只是憑着自我的感性認識,缺乏成

熟的分析。這樣一來,在必須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感情信任度的下降。佔70%的學生認爲大學生談戀愛可信度不高,但不會完全、堅決地反對戀愛,因爲對消費者的大學生而言,婚姻是遙遠的事情,還談不上職責與義務,大學時代談戀愛也無可厚非;對感情的認識,隨着年齡的增長,有比較成熟的表現,在被調查的大三、大四的學生中,佔60%的人主張戀愛應結合社會現實,家庭實際,經濟本事等,少了魯莽和隨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三、大學生的感情觀又是不協調的

在調查中證明:佔30%的學生認爲找男(女)朋友必須有“爲共同夢想奮鬥的決心”,其中藝術類的學生佔了10%,而佔60%的理科類男生認爲女朋友必須是純潔堅貞的,佔20%的文科類的女生期望找個“在無聊時能夠談談心的伴侶”……這些結果顯示:男、女學生對感情伴侶的取向有着很大的不一樣,而文、理科又有明顯的差別。追究原因,可能是各自的文化知識層面、理解教育程度、道德觀念、對現實的瞭解認識和對未來的計劃等不一樣有關。

經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筆者認爲當代大學生有完美的感情觀念,但又產生一些不良現象。導致不良現象產生的根源:一是由於社會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必再爲溫飽問題而疲於奔命,這爲人們的感情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供給更多的資本;二是外來文化和風氣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越來越開放,最主要的還是部分大學生遊手好閒、思想放鬆、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進取精神,再加上一些老生的消極宣傳,使得一些學生產生一種”晚追不如早追,不早追連醜的都不剩“的錯誤意識。

四、爲使大學生的感情觀更趨成熟、更富職責感,筆者試從以下幾方面談談端正當代大學生感情觀不良之風的措施。

(一)對大學生的戀愛心理的教育

1、端正戀愛態度

對大學生加強愛的教育,使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愛不僅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職責和義務,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戀愛。愛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強調婚姻的封建義務,無視人有愛的權利,具體表現爲包辦婚姻“三從四德”等,那是對人性的奴役,必須予以否定。可是,如果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只強調愛的權利,而不承擔愛的職責,就陷入了非理性主義的泥潭,這種只圖享受、不負職責的輕率行爲理應受到指責。一位教育家曾教導兒子:“要記住,感情首先意味着對你的愛惜的命運、前途承擔職責。想借感情尋歡作樂的人,是貪淫好色之徒,是墮落者。愛,首先意味着獻給,把自我的精神力量獻給愛侶,爲她締造幸福。”這種愛的權利和職責的統一,是戀愛生活的基礎。愛,是感情,只能用感情去愛,而不能用道理去愛。”愛,是人類的一種特殊情感,當然也只能用感情去愛,這並沒有錯,但人作爲人,既具有自然屬性,更具有社會屬性。人之愛其所愛,除開感情因素,也應當講究理性,應當貼合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範。無理性的愛是盲目的,很危險的,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場杯具。

2、擺正感情的位置

首先,要教育大學生擺正感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感情在人生中佔有重要地位,沒有感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感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爲感情而活着是蒼白的。人生的主宰應當是事業,僅有偉大的事業對人生才具有決定意義。流傳至今的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感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正說明了這一點。

其次,要教育大學生擺正感情在大學生活中的位置。明確堅持學業第一的觀點,要使大學生理解,今日的學習與未來的事業息息相關,也是感情美滿的基礎。那種拋開學業談戀愛的作法,不僅僅有礙成就事業,也難以獲得幸福的感情,所以不僅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要克服大學生客觀上的感情至上,光懂上述道理還不夠,還必須幫忙大學生樹立崇高的夢想,變“兒女情長”爲胸懷大志,用夢想的感召力煥發學習的活力,把興奮中心轉移到學習上,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到學習上,從而真正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感情服從學業,感情促進學習。

3、加強戀愛道德教育

針對當代大學生傳統倫理觀念逐漸淡化的特點,進行戀愛道德觀教育。

(二)結合正確的標準,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擇偶

如果大學生真的要談戀愛,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要堅持慎重。在選擇”對象“方面,不應過於片面,身材不應成爲決定因素,關鍵在於對方是否具有上進心和善良心、是否跟自我志同道合和起到相互促進之作用。在追求方面,在必須程度上,應當相信”隨緣“和”順其自然“之說,因爲感情是能夠追求但絕不能強求的,只要雙方在學習和生活中能相互從對方得到幫忙、依託和歡樂,所謂的”感情“就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三)大學生應注意交往的藝術,有做人的原則

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關心、幫忙和理解。做人要有自我的原則,千萬不要因爲自我心中的情人而改變整個自我,應當本着”獨立自主,互相尊重,和睦共處“的原則,站在不一樣的角度去研究問題,多顧及對方的感受,儘量避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和不讓其感到尷尬。

在交往過程中,不要花太多的財力、時間和精力到對方身上。作爲學生,學習是重中之重,所以戀愛應當是爲學習服務的而不應是爲之而嚴重影響學習的。戀愛並非都是一帆風順和歡樂的,所以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因爲對方對自我冷落而全盤否定自我。在失落之時,多研究自我的閃光點和回憶與感情無關的完美往事,以此來進行自我安慰和解脫。筆者堅決反對”一腳踏兩船“和”感情多元化“,可是一旦對方去意已定,請相信”天涯處處有芳草“,及時調整自我的心態,努力學習,刻苦研究。”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更美的東西就在不遠的彼岸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