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食品營養與健康論文精品多篇

食品營養與健康論文精品多篇

食品營養與健康的研究論文 篇一

目前所在: 海珠區 年 齡: 21

戶口所在: 江西 國 籍: 中國

婚姻狀況: 未婚 民 族: 漢族

培訓認證: 未參加  身 高: 156 cm

誠信徽章: 未申請  體 重:

人才測評: 未測評

我的特長:

求職意向

人才類型: 在校學生

應聘職位: 其它類:不限

工作年限: 1 職 稱:

求職類型: 兼職 可到職日期: 隨時

月薪要求: 面議 希望工作地區: 海珠區,越秀區,天河區

工作經歷

廣東省糧食科學研究所 起止年月:2010-03-07 ~ 2010-08-23

公司性質: 事業單位 所屬行業:檢驗/檢測/認證

擔任職位:

工作描述:

離職原因:

志願者經歷

教育背景

畢業院校: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最高學歷: 大專 獲得學位:  畢業日期: 2010-12-31

食品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 篇二

一、中國人現階段營養狀況

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更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中仍然存在着營養不良問題。第三次全國營養調查指出,百姓中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現象普遍存在。兒童中因鐵、碘、維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營養性疾病也較多。這種狀況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和智力的'發育,甚至導致兒童死亡率的升高,進而將會影響國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營養過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並且成爲使人類喪失勞動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據衛生部統計,我國每天死於慢性病的人數已佔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驚人。

營養素之間關係密切,補充時必須強調平衡。但當今市場上產品的配方多來自於西方國家。飲食習慣和體質的不同,決定了中國人所缺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與西方人不同,使用西方國家配方並不科學。然而,目前大多數中國人對此知之甚少,導致盲目補充的現象比比皆是。建立科學補充營養素的觀念,成爲改善中國人營養狀況的當務之急。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世界營養科學聯合會理事、著名營養學家葛可佑教授在20xx年9月27日的一個科學報告中有這樣一段通俗易懂的比喻(木桶理論):中國人目前的營養狀況是:有一些營養素不夠,需要立刻補充;有一些營養素已經充足,就不需要再補了。

各種營養素在身體裏是相互搭配、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協調,關係十分複雜,比如:維生素A得到維生素E的保護、維生素A防止維生素C的氧化、維生素B羣、D、E及鈣、磷、鋅要成一定的比例、維生素B1、B2、B6必須符合1∶1∶1的比例、維生素B2與C要成比例、磷過量,鈣會被耗損、銅過量,鋅會損失 、鐵促進維生素B族的代謝、鋅要與維生素B6一起增加攝入量爲上。

因此,人體補充營養素的基本原則是:必須把所缺的全部補齊,不缺的不能再補,使人體內各種營養素達到均衡。

(一) 中國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

(1)鈣

鈣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一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爲405毫克,僅達到RDA(如果人體長期攝入某營養素不足,就會發生缺乏症的危險。當攝入量達到某一數值時,人們就沒有發生缺乏症的危險。該數值稱爲RDA值。)要求的800毫克的49.2%。因缺鈣,會有腳抽筋、盜汗、腰痠及骨質疏鬆等症狀。

(2)維生素B2

維生素B2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二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爲0.8毫克,僅佔RDA要求的1.3毫克的58.4%。缺乏狀況各地區之間差異不是很大。因缺乏維生素B2,一些人已出現嘴脣脫皮、皮膚髮癢的症狀。

(3) 維生素A

維生素A是中國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爲476微克(其中157微克爲維生素A,319微克來自β-胡蘿蔔素的轉化),僅爲RDA要求的800微克的61.7%。不少人都有皮膚乾燥、粗糙,眼睛乾澀、怕光的現象。

(二) 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

(1)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鋅12.0毫克,比RDA的要求量少20%,屬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缺鋅比較嚴重,已影響部分兒童、青少年智力和身高的正常發育。

(2)維生素B1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爲1.2毫克,離RDA的要求差11.3%。因城市居民已廣泛使用精白米麪,而維生素B1主要含在大米、小麥的表面上,所以城市居民實

際缺乏情況比調查數據還要嚴重。煮熟的大米所含的維生素B1基本上已被破壞。

(3)硒

中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爲42微克,離RDA要求相差11.7%。

(4)鐵

調查食物攝入數據,中國人每天攝入鐵已達到RDA要求,但據調查後分析,中國居民食用的鐵,主要來自於大米、堅果、黑葉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紅素鐵,其利用率較低,吸收率也遠遠低於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鐵。另外,中國人食用量最大的穀物中,含有濃度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會明顯抑制鐵的吸收。所以,儘管攝入了一定量的鐵,但真正被人體吸收的鐵並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仍然廣泛存在着貧血現象。

(5)維生素C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爲100.2毫克,已達到DRI的100毫克的要求。但是,維生素C主要來源於蔬菜中,中國居民飲食上習慣食用煮熟的蔬菜,其中多數維生素C已被破壞。

(三) 中國人不缺的營養素

(1) 磷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爲1058毫克,而RDA的要求爲700毫克,超出358毫克。因磷和鈣最佳的比例爲1∶1,如果磷大於鈣的攝入量,鈣的吸收就會被破壞。中國居民實際攝入比例爲鈣∶磷=406∶1058,鈣與磷的比例嚴重倒置。這一點已引起中國營養界的高度重視。

(2) 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爲2.4毫克,DRI推薦量爲2.0毫克。過量的銅有明顯的毒性,且銅過量會導致鋅的損失。所以,中國攝入的銅是多了而不是少了。自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尚未發現任何國家有過銅不足的記錄,反而關於銅中毒的記載卻不少。

(3) 女士不缺維生素D

因成年婦女維生素D的需求量爲5微克,僅爲兒童和老人的一半,中國成

年婦女已達到5微克的標準,故不缺維生素D,但兒童和老人因需求量比成年婦女大一倍,故有一定的缺乏。

(4)泛酸

中國居民飲食範圍較廣,而泛酸廣泛地存在於各類食物中。所以,調查發現,中國人根本不缺泛酸。

(5) 兒童、青少年不缺維生素E

我國兒童、青少年人均每天攝入的維生素E偏高,達到RDA的300%。主要是因爲我國食用豆油、麻油等植物油遠高於西方國家。維生素E對提高成年人生育能力、抗氧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兒童、青少年過量則有較大風險。

(6)鎂

鎂缺乏症患者並不多,幾乎只有患呼吸不良症、嘔吐情形嚴重或注射大量缺鎂輸液,纔會發生缺鎂症狀。鎂過量會引起運動肌障礙,且會妨礙體內的鐵效利用,建議中國人不要盲目補充。

(7)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和在人體內僅停留4小時的維生素C不同,維生素B12在肝內的儲存可以供3~6年之需。因此,中國缺乏維生素B12的人十分罕見。維生素B12過量,不僅會導致葉酸缺乏,還會出現哮喘、溼疹、面部浮腫、寒顫等過敏反應,發生心前區痛、心悸,常能使心絞痛的病情加重或發作次數增加。

二、飲食與健康的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個人的健康與壽命,生活方式決定了百分之六十,環境因素決定了百分之十七,生物學因素決定了百分之十五,醫療衛生只決定了百分之八。生活方式中有百分之三十是由飲食決定的。

所以膳食結構變化是影響疾病譜的因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代表處項目官員張平平曾指出“如果人們平衡膳食,適度地運動,80%以上的冠心病病例,還有9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病例,還有三分之一的腫瘤,都是可以預防的。”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近來人們對肉類、油脂消費量大幅度增加,而穀類、蔬果等消費相應減少,導致了膳食向高脂肪、高熱能、低谷物的不健康方向發展。穀類加工過精,以致有的地區兒童出現維生素B1缺乏。即使在農村,高收入者也出現同樣的消費結構變化趨勢。這種趨勢如不及時加以引導,不但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隱患。

我國目前有2億人超重,6000萬人肥胖,其中城市超兩成兒童超重或肥胖。我國已經邁入肥胖者增加最快的國家行列。肥胖或超重將大大增加青少年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而造成兒童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結構不合理和缺乏體育鍛煉。營養過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素:高脂肪膳食與冠心病發病率有關。

目前,動物性食物消費增長,禽肉類及油脂類消費過多、穀類食物消費偏低,使居民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不斷上升。中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約爲5%,且以每年100萬新發糖尿病患者的速度增長。患病人數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並且,世界上糖尿病的發生多在65歲左右;而在中國,則提前到45歲左右。

中國的高血壓患者達到1.6億,高脂血症患者也有1.6億;也就是說,平均每8箇中國人裏,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和一個高脂血症患者。而高血壓、高血脂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現代病”,“富貴病”,威脅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甚至帶來生命危險,是因爲我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尤其是飲食變得和以前大爲不同,而這種不同就會給我們健康帶來風險和威脅。

此外,奶類、豆類製品攝入過低仍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營養缺乏病依然存在。鐵、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是我國城鄉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居民貧血患病率平均爲15.2%。維生素A邊緣缺乏率圍45.1%。 全國城鄉鈣攝入量僅爲每標準人日389mg,還不到適宜攝入量的半數。

現代人的飲食過於精緻,吃入太多高糖、高精製澱粉、高不良油脂、高熱量、高化肥、高農藥和高化學添加物的食物,反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營養都很缺乏,所以長期處於一種 “營養不均衡”的狀態。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便服用人工綜合維生素來補充,但這類人工合成的綜合維生素會讓身體添加許多毒素,反而雪上加霜。現代人不是虛胖就是太瘦,體力也不好。

淺談高中生物中的營養與健康教育論文 篇三

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探索論文

【摘要】爲了培養優秀的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實踐教學體系,優化專業課程設置,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本文通過對安徽某職業院校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2014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針對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和擇業、就業中所反映出的一系列情況做出彙總分析,針對問題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問卷調查

高等職業學校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標準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工作,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及完善。據此,筆者對安徽某職業院校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2014屆畢業生開展了相關調研。

1調研過程

調研目的:掌握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瞭解畢業生在校所學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的實用程度,據此對於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及完善。調研時間:2015年6月-8月調研對象:安徽某職業院校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2014屆畢業生調研方式:本次調研主要通過以下兩種形式進行:①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的方法進行調查問卷;②走訪用人單位現場填寫調查問卷。共發放學生問卷65份,回收65份。調研遵循了問卷調查的問題設計原則,包括客觀性原則、必要性原則、可能性原則及自願性原則[1]。

2調研結果與分析

2.1畢業生就業情況

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在全專業65人中,除了3人通過專升本考試繼續深造以外,剩下的62人中有42人(64.6%)進入了與食品相關的崗位工作,其中從事食品營養(35.7%)和食品銷售(50.0%)兩個崗位的人較多,從事食品檢測(4.8%)與食品加工(9.5%)的畢業生相對較少。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身和家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有了更多尋求專業營養諮詢、營養保健的需要,而伴隨這種不斷增長的訴求需要的,是目前營養專業人才的缺乏,因而社會上出現了很多提供營養諮詢,營養指導的崗位;同時我國現有食品行業的總體現狀是:食品行業中,中小型企業數目較多,佔總體企業的比例較大,企業間競爭激烈,在食品銷售方面需要較多的人才。但對於食品檢測的專業人才來說,中小企業對於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本就不大[2],並且此種崗位對專業技術及研究水平要求相對較高,且人員流動性較小,所以對於該崗位人羣的需求量不是很大。食品加工類的崗位一般工作強度較大,工作性質單一,畢業生就業興趣不大,且隨着機械化、自動化流水線的不斷髮展,對食品加工的人才需求量增長同樣不大。

2.2畢業生在校學習情況調研

2.2.1畢業生學習基本情況

從調研結果中可見,雖然大部分的學生可以全部(12人,佔18.5%)或大部分(40人,佔61.5%)接受老師所教授的知識,但是依然有19.9%的學生只能掌握一半(7人,佔10.7%)或很少部分知識(6人,佔9.2%)。這說明我們的課程的教學中依然存在改進的空間。排除學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客觀原因之外,我們分析其主要原因有:①教師授課內容選取、授課方法不當,講解不夠透徹的問題;②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或學生專業基礎薄弱等問題;③兩方面兼而有之。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在將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進工作中,充分考慮部分學生基礎能力薄弱的情況,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設置中的一些基礎性知識要予以強化,授課過程中改善對基礎知識的授課技巧。同時對於教師的教學要求及學生能力培養等內容也要根據具體實際,因材施教,量化的寫入人才培養方案中。

2.2.2畢業生對實訓課程設置的反饋

本次調查是在畢業生畢業一段時間後,結合自身從事的實際工作進行的,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數的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一段時間後認爲在校學習期間的實訓課程需要加強,並且有些同學認爲一些對自己目前工作有用的實訓課程學校沒有開設。因此在將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進工作中,我們需要考慮結合畢業生就業後的實際工作需要,增加實訓課程的'設置,完善實訓課程內容。2.2.3學生綜合能力調查畢業生認爲在踏入工作崗位前最欠缺的是行業背景知識的積累(60%),其次是職業生涯規劃(36.9%);他們認爲在校期間對他們幫助最大的是考取各種證書(83.1%);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是是他們最需要具備的素質(56.9%);盲目、缺乏就業指導(52.3%)、心理承受能力差(35.4%)都制約着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的發展。

3對策建議

通過對本次調查問卷反映出的問題進行研究,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進,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加快專業建設和發展,使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更經得住挑戰。

3.1加大專業核心課程及重點課程教學力度

在營養與檢測專業的核心課程及重點課程的學時比重設置中可以適當的加大力度,細化教學內容;同時在對於課程教材的選擇上,教師要更加嚴格的把關,儘可能選擇“十二五”規劃教材,以及符合目前工學結合教學特點、實踐性較強的教材;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適當補充行業背景知識,方便學生對於行業發展動態的把握;並且要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新模式、新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3.2提高對於實驗實訓及實習的重視程度、落實“雙證制”教育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提高實驗實訓課程所佔比重,儘可能的將課堂搬進實驗室、放入工廠,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通過動手操作鞏固教學內容。並且將學生考取專業能力證書(營養師、食品檢驗工等)的要求寫入人才培養方案中,將證書與學生畢業證掛鉤,提高學生考取各種專業證書的積極性,增加就業競爭力。

3.3加強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定位

重視入學教育、專業介紹、專題講座、交流座談等對學生職業定位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的從一線做起,同時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也要注意通過設定相關課程或項目來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壓能力[3]。通過本次的調查問卷反映出的情況,如何讓本專業的畢業生向更高層次發展,如何繼續提高本專業教育教學水平,這都是我們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也將根據本次調查問卷的結果,結合實際情況,對本次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進完善,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曉傑,陳建強,胡霞。食品類專業在校生職業資格證書調查分析及建議[J].職業教育研究,2014(9):151~153.

[2]朱效兵,張瑞萍。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需求與實踐能力調查分析[J].內蒙古教育,2004(5):35~36.

[3]李金寶,胡瑞君,閆波。我國食品專業技術人才市場需求調研報告[J].廣西輕工業,2008(3):17~18.

食品營養與檢測個人簡歷 篇四

一、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結果之一—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一) 居民膳食質量明顯提高。我國城鄉居民能量及蛋白質攝入得到基本滿足,肉、禽、蛋等動物性食物消費量明顯增加,優化蛋白比例上升。城鄉居民動物性食物分別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費210g和69g上升到248g和126g。與1992年相比,農村居民膳食結構趨向合理,優質蛋白佔蛋白質總量的比例從17%增加到31%、脂肪功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由70%下降到61%。

(二) 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水平穩步提高。嬰兒平均出生體重達3309g,低出生體重率爲3.6%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全國城鄉3-18歲兒童青少年各年齡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cm。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男性平均低4.9cm,女性平均低4.2cm。

(三) 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顯著下降。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未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0%,農村下降53%。

(四) 居民貧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農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農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結果之二——居民營養與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一) 城市居民膳食結構不盡合理。畜肉類及油脂消費過多,穀類食物消費偏低。

20xx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優質消費量由1992年的37g增加到44g,脂肪功能比達到35%,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穀類食物供能比僅爲47%,明顯低於55%-65%的合理範圍。此外,奶類、豆類製品攝入過低仍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 一些營養缺乏病仍然存在。兒童營養不良在農村地區仍然比較嚴重,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和低體重率分別爲17.3%和9.3%,貧困農村分別高達29.3%和14.4%。生長遲緩以1歲組最高,農村平均爲20.9%,貧困農村則高達34.6%,說明農村地區嬰兒輔食添加不合理的問題十分突出。鐵、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是我國城鄉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居民貧血患病率平均爲15.2%;2歲以內嬰幼兒、60歲以上老人、育齡婦女貧血患病率爲24.2%,21.5%和20.6%。3-12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爲9,3%,其中城市爲3.0%,農村爲11.2%;維生素A邊緣缺乏率爲45.1%,其中城市爲29.0%,農村爲49.6%。全國城鄉鈣攝入量僅爲391mg,相當於推薦攝入量的41%。

(三)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 高血壓患病率有較大幅度升高。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未18.8%,估計全國患病人數1.6億多。與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數增加約7000多萬人。農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鄉差距已不明顯。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類農村高血壓患病率依次爲20.4%,18.8%,21.0%,19.0%,20.2%和12.6%。我國人羣高血壓知曉率爲30.2%。治療率未24.7%,控制率爲6.1%;與1991年的26.6%,12.2%和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處於較差水平。

(2) 糖尿病患病增加。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3)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我國成人超重率爲22.8%,肥胖率爲7.1%,估計人數分別爲2.0億和6000多萬。大城市成人超重率與肥胖率現患率分別高達30.0%和12.3%,兒童肥胖率已達8.1%,應引起高度重視。與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資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預計今後肥胖患病率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4) 血脂異常值得關注。我國成人血脂異常患病率爲18.6%,估計全國血脂異常現患人數爲1.6億。不同類型的血脂異常現患率分佈爲:高膽固醇症2.9%,高甘油脂三酯血癥11.9%,低密度脂蛋白血癥7.4%。另有3.9%的人血膽固醇邊緣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血脂異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鄉差別不大。

(5) 膳食營養和體力活動與相關慢性病關係密切。本次調查結果表明,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體力活動與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的發生密切相關;高鹽飲食與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密切相關;飲酒與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患病危險密切相關。特別應該指出的是脂肪攝入最多體力果凍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種慢性病的機會最多。

淺談中老年人營養與健康論文 篇五

淺談大學生飲食營養與健康論文

大學生作爲新一代的學問羣體,祖國的接班人,他們營養素質的上下,將直接影響着祖國的將來。培育大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氣、構成健康的體魄,是順應將來社會開展的必要前提。因而,關注大學生身體健康,就成爲我們不可無視的問題。本文將討論當代大學生飲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院在校大學生營養狀況調查

通過對500名在校大學生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近半數大學生存在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目前在校大學生的營養與健康狀況並不樂觀。其原因分析如下:

不重視均衡營養。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對營養知識缺乏瞭解,存在濫吃現象,不重視本人膳食平衡問題,不講究科學性及營養性,飲食隨意性較大,有某些問題帶有普遍性。1、碳水化合物明顯攝入不足。尤其是女生攝入熱量普遍偏低,只有標準熱量的69%左右。2、三餐熱量分佈不當。很多學生因晚上熬夜,睡眠時間不足,早晨根本來不及吃早餐,還有的學生養成上午10:00大課間休息匆匆進餐的不良習慣。3、優質蛋白質攝入不足。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男生蛋白質攝入量爲標準供給量的70%,女生爲75%。4、維生素攝入不足。因我校地處偏遠,校內商販很少,蔬菜和水果購買要去較遠的市場,一部分大學生爲此寧願不吃。

不良飲食習慣。調查顯示大學生偏食、挑食者佔42%,其中女生佔64%,以偏零食、素食爲主,男生佔36%,以偏葷食、碳水化合物爲主,不吃早餐者或早餐以零食替代者佔32%,這是引起營養不良及營養過剩的重要原因,大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旺盛時期,此期學習負擔較重,活動量大,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求都超過其他成年人。長期飲食中以零食、素食代替主食,食物單調,這是引起女生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飲食中長期偏葷食、偏碳水化合物食品,使體內脂肪、能量過多,再加上缺乏鍛鍊,久而久之會引起肥胖,這是引起男生肥胖的主要原因。另有一些女生爲了減肥盲目節食,午餐不吃飽,晚餐幾乎不吃或以水果代替、酸奶代替,引起營養不良。

均衡膳食對大學生的。作用

均衡膳食Υ笱生的生長髮育、學習精神以及疾病的治療、預防等各個方面有着親密的關係。

均衡的膳食構造對生長髮育的重要性。營養是大學生生長髮育最主要的物質基礎,有機體的生長髮育、生命活動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進行,都有賴於體內的物質代謝,體內在進行物質代謝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從外界攝取一定數量的食物,合理的膳食是大學生生長髮育的質根底。人體的生長髮育、生命活動、腦力膂力勞動的進行,都有賴於體內的質代謝。而人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必需不時地從外界攝取一定數量的營養豐厚食物,才幹促進機體的生長髮育、充分人體的精神。

均衡的膳食構造能進步大學生學習效率。合理營養對促進大學生健康與學習的有相當重大的作用,因此,合理營養與膳食平衡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所必須的,合理的膳食構造能夠進步大腦的活動力,進步大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何提高大學生飲食營養

提高認識普及營養學知識。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大力宣傳科學合理的營養學知識,讓大學生了解成人膳食寶塔的構成,明白自身每日所需優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水和膳食纖維的量,食物要求多樣化,以穀類爲主,多吃優質蛋白和新鮮蔬菜水果,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少吃糖、鹽。幫助學生建立膳食平衡的觀念,瞭解各種營養素在人體內相互聯繫、彼此影響的關係,徹底糾正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讓大學生通過學習明白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健康的需要,也是文明的表現。

調整大學生膳食結構。注意食品烹調藝術,進行食品合理調配合理烹調是保證膳食質量和營養水平的重要環節之一。各種食物所含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完全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全部營養,因此大學生必須廣泛食用多種食物,科學分配每餐的營養和食品數量,做到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適當的營養原則,滿足大學生需要的營養物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食堂的工作人員亦應根據當地的飲食習慣、氣候地理條件以及市場情況等,選擇營養豐富,價格合理的食物,根據食物的屬性增加令人愉快的色、香、味等感官效果,同時也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提高所含營養素在人體內的利用率。儘量設法保存食物中原有的營養素,避免破壞損失。

總之,大學生目前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合理的飲食關於對大學生身心發育起到了關鍵作用。因而,關注大學生飲食健康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緊要工作。

食品營養與檢驗個人簡歷 篇六

與食品衛生學是預防醫學專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學科,其學科領域涉及到營養與食品安全兩個方面的研究領域,具體的內容不僅涉及到食物、營養與人體健康的關係,還涉及研究可能存在於食物中的、對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的影響因素以及對於機體本身作用的規律和內在機制,在這一理論基礎上提出宏觀和微觀的預防措施,達到提高食品衛生質量以及保護食用者安全的一門科學[1]。近年來,食品安全與國民健康以及社會穩定息息相關,特別是近年來暴發的“阜陽劣質奶粉”“廣州假白酒中毒”以及“三鹿奶粉”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出現在大衆的聚焦視野範圍內,對於食品安全社會大衆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2]。本文分析現階段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研究生培養現狀,以及針對現階段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研究生畢業的去向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爲主,在這些地方的主要工作內容主要是食品檢測,以及食品安全監督爲主,因此,對於現階段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研究生的培養提出幾點建議,以提高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研究生的專業能力以適應現階段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研究生工作的需要。

食品營養與檢測簡歷 篇七

目前所在: 廣州 年 齡: 21

戶口所在: 梅州 國 籍: 中國

婚姻狀況: 未婚 民 族: 漢族

誠信徽章: 未申請  身 高: 163 cm

人才測評: 未測評  體 重:

人才類型: 在校學生

應聘職位: 無機化工, 分析化工, 化驗/檢驗員

工作年限: 0 職 稱: 中級

求職類型: 實習可到職日期: 一個星期

月薪要求: 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區: 廣州,

畢業院校: 廣東省城市建設技師學院

最高學歷: 大專 獲得學位:  畢業日期: 2013-03

專 業 一: 工業分析與質量檢測 專 業 二: 食品營養與檢驗

起始年月 終止年月 學校(機構) 所學專業 獲得證書 證書編號

語言能力(本文由()大學生個人簡歷網提供)

外語: 英語 一般 粵語水平: 一般

其它外語能力:

國語水平: 優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熟悉實驗室的各個儀器,能熟練操作實驗室的各個儀器及維護;會操作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光譜儀,對液相色譜儀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個人自傳

性格開朗、真誠,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工作仔細、認真、責任心強、勤懇踏實;大學擔任團支書的職位,鍛鍊了我較強的。組織辦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也培養了我知書達理的性格和爲人處事認真踏實的習慣。

願以我的努力和真誠爲貴單位創造價值,我希望得到好機遇的垂青,我會虛心向領導和同事學習,盡心盡力報答知遇之恩。

食品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 篇八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緒論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第一章 人體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1、2、3節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第一章 人體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4、5節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第一章 人體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6、7、8節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第二章 食品的營養價值與科學的食品加工1節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第二章 食品的營養價值與科學的食品加工2、3、4節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第三章 合理營養與膳食指南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第四章 食品污染與食源性疾病 《食品營養與衛生》教案 第五章 食品衛生管理

食品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 篇九

淺談中老年人營養與健康論文

隨着社會經濟和醫學保健事業的發展,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人口的老齡化也已成爲世界性的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世界平均期望壽命已達66歲,60歲以上的老人約爲5.8億,占人口總數的9.6%。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的10%。20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按世界同理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但目前60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2.4%的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長壽必須健康這是人們的普遍要求,表明了人們的觀念已從延年益壽轉向健康長壽。

人體要維持健康,必須與疾病作鬥爭,要防病保健。目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主要有三種,即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中風)和心血管疾病。國家衛生信息統計中心19發表的資料表明,我國城市死亡人口中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三者合計要佔死因的60%以上。此外,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達20.5%,全國有萬-3000萬糖尿病患者。骨質疏鬆症在絕經期之後的婦女患病率可高達60%。這些疾病的發生與飲食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注意飲食,防病保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1癌症的飲食預防

目前我國居民癌症中主要以肺癌、胃癌、肝癌爲主,腸癌、胰腺癌亦有上升趨勢。這些腫瘤除肺肺癌與吸菸、大氣污染有關外,其他的腫瘤都與飲食因素有關。飲食預防主要採取的措施是:避免攝入致癌物,如亞硝胺、苯並芘及黃麴黴毒素等。減少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的攝入量,少食油炸、煙燻、烘烤的魚肉製品、醃製食品。控制脂肪、食鹽的攝入量,不食隔夜蔬菜。飲酒要適量。增加抗氧化營養素-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及微量元素硒的攝入,如新鮮蔬菜和水果、海帶、紫菜等。多食含多糖類物質較豐富的菌類食物。同事要精神開朗,情緒樂觀,不生悶氣,經常進行體育鍛煉,這樣有益於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2心腦血管疾病的營養防治

心腦血管疾病與高脂血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有關聯。過多的攝入飽和脂肪酸、膽固醇、蔗糖及動物性食物,或者蔬菜、膳食纖維攝入過少,維生素C、B6、B12、葉酸、硒缺乏等,都可成爲發病的因素。因此,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藥從多方面做起。首先,防止熱能攝入過多;其次限制總脂肪、動物性脂肪、膽固醇、食鹽的攝入量,不吸菸,不飲烈性酒;三是多食高膳食纖維和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各種新鮮蔬菜、水果,香菇、木耳、豆製品和魚類等。並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保持正常體重,防止肥胖。

3糖尿病的飲食營養保健

糖尿病發病主要是胰島素的絕對和相對分泌不足,血糖升高所引起代謝紊亂性疾病。因此用藥物和飲食療法降低血糖,控制血糖的水平是治療的原則,而飲食保健治療則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一是膳食纖維要充足,它可以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血糖上升放慢。膳食纖維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藻類多糖、樹膠等。膳食纖維中水溶性纖維保健作用較大,除通便外,還具有防結腸癌、降低血糖和降膽固醇的作用,每日需要的膳食纖維可來自蔬菜和水果;二是選擇血糖指數較低的食物,如燕麥片、甘薯、豌豆、黃豆、酸乳酪、小扁豆及花生米等;三要滿足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需要,適當增加抗氧化的維生素如β-蘿蔔素、維生素C、E、B1、B2的攝入量,以防止併發症。鋅與胰島素的活動有關,鉻是葡萄糖耐量因子,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膽固醇的作用,硒有抗氧化作用和保護胰島細胞之功能,這些微量元素要攝入充足;四是少飲酒類,特別是烈性酒,吃飯要少食多餐。

4骨質疏鬆症的防治

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尤其是絕經期婦女的常見病。病因主要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機體代謝變化而發生骨質大量損耗,使單位體積的骨組織減少或骨密度降低所致。患該病的老年人容易發生手抖、肌肉痙攣、腿抽筋以及摔倒時容易骨折的情況。因此,對老年人來說防止骨質疏鬆症有着重要意義。

防止骨質疏鬆症應採取如下營養措施:一是要保證膳食中鈣的充足供應。一般來說,每人每日鈣的攝入量應達到800毫克,爲此,多食一些含鈣豐富的乳類、豆類和蔬菜類食物,在膳食供應不足時可適當選用該片加以補充;二是維生素D有促進該吸收和利用的作用,注意多使用一些含維生素D多的食物;三是應注意保持營養素之間的平衡,如脂肪和膳食纖維用量過多則會影響鈣的吸收;四是增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能提高鈣的吸收利用,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