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鑽井技術員實習總結

我叫某某,今年**歲,現任**實習技術員,一年以來堅持按照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戰疫情、抓生產,奪取雙勝利”和“四提”活動要求,針對生產實際,2020年工作總結如下:

鑽井技術員實習總結

一、工作量完成情況

**隊承鑽陽**平臺四口井,完鑽三口,正在作業陽**井一口(陽**井已完成取心作業。全年累計進尺16327m,純鑽時間2468.5,全年平均機械鑽速6.28m/h

**井連續取芯5次,井段4047.56m~4136.00m,總進尺88.44m,總芯長88.22m,平均收穫率99.75%

二、工作中的亮點

針對該區塊棲霞組易漏失的特點,提前制定技術措施,從操作和工藝上加強指導,在陽**平臺施工中,均成功穿越棲霞組,沒有發生一次漏失。針對須家河高研磨、可鑽性差特點,開展鑽頭、井下工具優選,一趟鑽鑽穿須家河組,創同期該區塊須家河組單隻鑽頭單趟鑽進尺最高紀錄,三開井段三趟鑽完成進尺實現鑽速領先、效益提升的目標。

陽**井四開水平段最後一趟鑽使用一隻鑽頭(**產,型號:**),在鑽進中進入五峯組168米情況下,累計進尺達到467m,平均機械鑽速7.2m/h,純鑽時間106h,鑽頭出井新度90%,較原旋導捆綁服務鑽頭(型號:Z5**,平均進尺325米,平均機械鑽速4m/h)壽命及機械鑽速大幅提高。全井平均機械鑽速6.74m/h,箱體鑽遇率100%。垂深同比增300~400m,施工溫度升高10℃以上,爲4100m以上垂深及箱體含鐵量高、相距500m的**平臺後續12口井四開施工提供了經驗

應用“高壓噴射鑽井”技術,在“百日攻堅創效”期間,完成進尺5060m,較計劃進尺超額完成177m,進程完成率103.62%

三、工作中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井鑽進至井深2815m,由於鑽時慢,起鑽更換鑽具組合及鑽頭後進行下鑽作業。下鑽至井深2009m遇阻,接頂驅開泵劃眼至井深2180m正常下鑽,下至井深2503m再次遇阻,接頂驅開泵劃眼至井深2670m,期間劃眼困難,扭矩波動大,時有憋停現象。劃眼期間振動篩處有掉塊返出,大小均爲5cm-2cm薄片,棱角明顯。

原因分析:1、由於改變鑽具組合結構,上扶正器由之前φ290mm調整至φ304mm,增加了鑽具剛性。2、起鑽時本只鑽頭由1824m處下入後鑽進至2815m,單隻進尺991m,期間未進行短起下作業,未能及時修正井壁。3、劃眼井段巖性爲膏巖、泥岩,鑽井週期長髮生縮徑。4.、本井三開鑽進期間,鑽井液泵未能發揮最大功效。臨井鑽進時,嘉陵江以上地層鑽進排量達60L/s,以下地層鑽進排量達55L/s。本井由於鑽井液泵維修頻繁,每班都要進行泵配更換,尤其是上、排水密封墊,損耗較快。本井嘉陵江組以上地層排量55L/s,嘉陵江組以下地層排量49-50L/s。本區塊井徑擴大率較低,鑽進排量不足,井徑擴大率更小。

改進措施:1. 根據地層井斜及方位變化,扶正器大小無法進行改變,鑽進期間每鑽進500m進行短程起下鑽作業,及時修復井壁,2.做好鑽井液泵的維修保養,保證鑽進期間排量,增加井徑擴大率,在更換大扶正器時能有效通過。

**井鑽進至井深2586m泵壓下降1MPa,排除地面原因,決定起鑽檢查鑽具,起出鑽具扶正器與配合接頭臺階面刺漏,更換鑽具繼續下鑽,鑽進至井深2613m泵壓下降1.5MPa,排除地面原因,決定起鑽檢查鑽具,出井單流閥刺漏(本趟入井全新單流閥,檢查完好,檢查報告齊全)。

原因分析:1.鑽井液體系爲水基鑽井液,起出鑽具鑽井液固化在絲扣,未能清理絲扣進行上扣作業。2.對入井鑽具未能仔細排查,對有檢查報告過於相信。3.未能加強培訓小班人員,個別人員對鑽具臺階面的認知不足,不能有效清理臺階面。

改進措施:1.加強人員培訓,對上扣工具仔細檢查,清理乾淨,並且上夠扭矩檢查鑽具上扣情況2.到井工具仔細檢查,3時刻記錄好泵壓,扭矩等鑽井參數,及時判斷參數變化並找到原因,未能及時找到原因不得繼續鑽進。

四、下步工作計劃和建議

1、在涼高山組,自流井組掉塊嚴重,易造成卡鑽,因此在鑽開涼高山組前,調整鑽井液性能,穩定井壁。

2、三開須家河組研磨性高,對鑽頭損害較快,建議使用江鑽型號爲**T鑽頭,鑽具組合:江鑽PDC鑽頭+244mm單扶彎7頭螺桿1.25°+單流閥+配合接頭+306mm扶正器+配合接頭+水力加壓器+8”鑽鋌*6+配合接頭+5”1/2加重鑽桿+5”1/2鑽桿,鑽進過程中前期控制鑽壓保護鑽頭,後期加大鑽壓能夠實現一趟穿須家河。

3、本區塊地層溫度高,配合使用地面降溫系統,同時調整鑽井液粘度,能有效降低井底溫度,增加儀器壽命。

4、水平段建議使用5刀雙排齒鑽頭進行鑽進,相比錐尖齒鑽頭鑽時較快且穩定,減少井底震動對旋導工具的損壞,時刻關注伽馬值變化,避免龍1-1一小層,二小層穿層,穿層對鑽頭損壞較大,減少鑽頭使用壽命,長時間在夾層鑽進,有掉複合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