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赴山東沂蒙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黨性教育感悟

7月9日至11日,我們河流鎮學區39名黨員,赴山東沂蒙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黨性教育。走進沂蒙,回顧艱難歲月,重溫光輝歷史,使我們對如何更好地恪守爲民服務的爲政之德,紮實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赴山東沂蒙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黨性教育感悟

戰爭時期,沂蒙人民男女老少齊上陣要人出人,要糧出糧,對於子弟兵傾注了最質樸而深厚的情感,以紅嫂爲代表的沂蒙小親,照料傷員比照料親兒子還要貼心比對生身父母還要細緻,期間蘊含的真情摯愛感動天地爲了救治傷員,傾其所有。甚至不惜生命,爲了革命勝利,爲了子弟兵早日養好傷,沂蒙人民用汗水、乳汁甚至鮮血,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頌歌。

沂蒙人民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操,樹立淡泊名利的價值追求。沂蒙精神之所以令人肅然起敬、影響深遠,正是源於沂蒙山人民“寧願犧牲小家,也要顧全大家,總是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和“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口飯做軍糧,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的崇高境界。我們要以沂蒙精神爲鏡,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充分彰顯共產黨人應有的時代價值。

9日下午我們參觀了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紀念館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垛莊鎮,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經過浴血奮戰於孟良崮一舉殲滅了國民黨精銳部隊整編七十四師及援軍一部,共32000餘人。扭轉了華東乃至全國的戰局。 

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由紀念館、烈士陵園、戰役遺址區、雕塑園四部分組成。1954年國家政務院撥專款修建了孟良崮烈士陵園,成爲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現在的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是2007年改造建設的,總建築面積3682平方米,紀念館高19.47米,外形爲兩個紅色的三角形戰旗。

紀念館可是被命名爲全國十大紅色革命旅遊區呢,也是被國防大學等很多個單位選爲全國教育和國防宣傳教育基地。因爲它承載着我們中華民族絕不屈服的抗戰精神,傳承着中華民族的不朽篇章,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吸引到了來很多來自我國五湖四海的旅遊者前來參觀,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

孟良崮戰役,雖然只是我國解放戰爭時期中的一個代表型戰役,但它卻傳承下來多少紅色精神!站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面前,彷彿那一聲聲“頭可斷,血可流,陣地不能丟”的口號就回響在耳邊。曾有多少人爲了人民的解放灑熱血,而今天中國鮮豔的旗幟又是多少烈士的熱血共同染成。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發揚獨屬於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萬衆一心,衆志成城,艱苦奮鬥,百折不撓,中國會因有這些精神更加強大,中國人也會因有這些精神更加自豪!或許你可以感受到現在的歲月靜好,但是這些都是基於那些偉人烈士們的負重。

7月10日,沿農家院落的青石小道而上,來到沂蒙紅嫂革命紀念館。館內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展現了乳汁救傷員的明德英、舍子擁軍的方蘭亭、永遠的新娘李鳳蘭、跳進冰河甘當人橋的沂蒙姐妹等沂蒙紅嫂無私無畏的光輝形象。播放的《沂蒙母親和她的兒女們》事蹟,通過後人的如實講述,感人的事例直抵人心,深受觸動。

7月11日,我們來到了山東省政府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看到了老一輩革命家工作生活過的地方。參觀了山東抗日根據地紀念館,在紀念館內的壁畫上,我們看到了沂蒙人民爲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也是全民皆兵,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浴血奮戰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我們感悟革命前輩勇往直前的獻身精神,堅守一心爲民的公僕情懷。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使人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彷彿回到了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正是革命英烈們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爲了人民利益不惜犧牲一切,才贏得了沂蒙百姓的擁護和支持,鑄就了“蒙山高、沂水長,好鄉親、永不忘”的魚水深情。新中國成立之初,厲家寨黨組織帶領厲家寨人民劈山鑿嶺,整地改土,打水井、建庫塘,改變了自然條件,發展了農業生產,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當前,正處於打好“三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黨員領導幹部應堅持求真務實,樹立正確的政繢觀,立足地區和部門實際,以行動見擔當,以奉獻顯情懷,以實績展風采;勇挑重擔,敢闖難關。多思發展之舉,多出務實良策,多辦爲民實事。堅持埋頭苦幹,真抓實幹,追求人民羣衆的好口碑,追求歷史沉澱之後的真評價,全面落實黨中央制定的決策部署,爲實現黨中央繪就的宏偉藍圖勇往直前前行,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好好珍惜!

通過此次紅色教育,對沂蒙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思想深處受到極大震撼。銘記歷史,是爲了更好地面向未來。每名黨員將以此爲鞭策,不忘初心,堅定前行,繼續接續和傳承好沂蒙精神,履行好作爲一名黨員之於國家、集體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