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3.09W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多篇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 篇一

因爲之前看到許多的書單都推薦了這本書,所以對這本書也抱有了很大的期待,概括來說,作者講了很多理財的思維是我之前很少接觸到的,也運用了很多富人的例子,深入淺出的概括了富人積累財富的一些方法和手段,最精彩的在於第七章中的投資商學院,作者用講課的方式分別介紹了當今社會投資的幾種投資方式如房地產商業鋪或者二手寫字樓,股票,外匯債券,期貨等投資方式,並詳細的介紹瞭如何謹慎選擇等等,對於經濟金融我掌握的不多,如若要弄清楚,還需多分析幾遍纔可以,你準備好讀這本書了嗎?這本書帶給讀者的成長與思考因人而異,但以下的幾點是我讀這本書的最大收穫如何有效的養成新習慣在形成新習慣摒棄舊習慣的過程中,必須在開始時就具有儘可能強烈的個堅定的積極主動精神,利用好所有強化新習慣的因素,永遠不容許有一次倒退發生,知道新習慣牢牢紮根在你的生活中。要抓住第一個可能的機會去實踐你的每一個決心,並使自己獲得鼓舞。因爲只有在決心和渴望產生動力效果而非形成他們的時候,他們纔會向大腦傳遞一種新的定向。

如果不利用每一個具體的時機去行動的話,他的改變永遠也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如何對待金錢如果想要致富,一定要讓錢動起來去做必要的投資。錢生錢纔是最正確的理財方式。大部分人會把掙得的錢存銀行來獲取利息,但是這種存錢方式長遠來看,其實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理財方式,銀行利息較低,而且還要繳納一定的利息稅,在通貨膨脹下的侵蝕下,實質報酬接近於零,並不可取。所以我們應該增加資產,減少負債,用資產的被動收入來增加實際收入,努力擴大現金流,最終靠被動收入來抵消日常支出。當我們在面對情緒時,特別是負面情緒時,要學會理智,要學會去思考事情的真相和產生的原因,而不是用感受去做出反應。從犯錯中吸取經驗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不要害怕失敗,要勇於嘗試。這個觀點其實從小就聽了N遍,但是作者在第三章反覆強調了這個觀點,可能作者對此真的受益匪淺吧。

要有一個客觀積極的歸因方式。比如說他有事不方便突然掛掉了你的電話。如果是客觀積極的歸因方式,就會覺得他現在一定在忙,不太方便,待會會給我回復。消極的情緒式歸因方式會覺得他是不是不愛我了,他是不是跟別的女人在一起了,他是不是故意不接我電話。這就是歸因方式的不同。都說無商不奸,但是真正的商人都是無商不艱。這些從風浪用搏出來的富商都有着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堅強品格時間出真知。理財這件事,開始的越早越好,去做讓你害怕的事情,你會成長的。擁有毅力和決心你將無往而不勝。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不同的觀念也會帶來不同的人生,我們應該及早認識到自己人生思維裏的侷限性,努力去擴展人的思維邊界,不給自己設限,努力去嘗試,用成長性思維來指引人的成長,即時最終沒有成爲一個富翁,但卻成爲了最好的自己。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 篇二

人生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坐車,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做菜,第一次玩遊戲,第一次做手工,第一次受傷。我也有過許多第一次,但是,在衆多的第一次之中,有一個卻令我久久不能忘懷,時時縈繞於心。

在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自己動手做飯,第一次放學獨自走回家,第一次獨自去小店買東西,第一次獨自登臺表演。每個“第一次”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給我留下印象特別深刻的莫過於第一次獨自去小店買東西了。

從小到大,我經歷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飯,第一次下棋,第一次演出,第一次獲獎。這些第一次像五光十色的貝殼,鑲嵌在我記憶的沙灘上。但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滑旱冰。

在生活上,我們會經歷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做飯,第一次吃西餐,第一次乘飛機,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第一次。無數的第一次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們終身難忘。。我最難忘的第一次是打籃球。

我的腦海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看戲、第一次畫畫,第一次游泳。這無數個第一次,就像是一顆顆閃光的珍珠,在我心中來回信步,現在,讓我托起最閃亮的一顆――第一次喝茶,來說給你們聽聽吧。我每每想起,心中總會有一絲激盪。

在我的生活中,有着許多個“第一次”,期中有很多都已經淡忘了。可是,第一次滑雪卻還時常歷歷在目。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 篇三

“我有兩個爸爸,一個窮,一個富。窮爸爸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博士光環;與之相反的是,富爸爸連八年級都沒念完。兩位勤奮的爸爸,事業都相當成功,有着豐厚的收入,可不同的是其中一人終其一生深陷財務問題的沼澤,面對一些待付的賬單苦苦掙扎,而另一個爸爸爲教堂、慈善機構和家人留下數千萬美元的鉅額遺產,是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是什麼造就了他們人生的不同?我認爲是思維所致。兩者在教育觀,金錢觀上有極大的分歧,此處且稱窮人觀和富人觀。窮爸爸和富爸爸雖都非常重視教育,但在教育觀上卻有所不同。窮爸爸和如今大多數家長們想法一致,他們看重學校教育,認同“好好讀書,將來能有安穩的工作,纔有更好的生活”這一套說法,並長期向孩子們灌輸;而富爸爸重視有用的教育,所謂教育,不一定是學校教育,還可以是實踐教育例如上網學習財務知識,去市場觀察商人如何待人接物,去拜訪某個富翁問他是如何賺錢等等,這些經歷使人受益匪淺,具有教育意義。

兩個爸爸的金錢觀也是截然相反的。窮爸爸認爲“貪財乃萬惡之源”,找個安穩的高薪職位纔算好,是“爲錢而工作”,富爸爸認爲“貧困纔是萬惡之本”,鼓勵學習掙錢,瞭解錢的運動規律,是“錢爲我工作”。

窮人觀,富人觀,不同的思維塑造着不同的生活道路,而觀念也影響着子子孫孫。他們後輩的生活道路也是如此的相似,所以也就有了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的說法。

自我審視一番,我曾是窮人無疑——物質窮,思想窮。從小我就被灌輸要好好讀書才能考上個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這些“窮人觀”。我時常在想這麼單調的活着什麼時候纔是個盡頭,如何跳出“老鼠賽跑”的陷阱是我一直糾結的疑惑。自己越長越大,想法也越來越成熟,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一直灌輸於我的“窮人觀”再也不會讓我言聽計從。被迫生存,我的內心是拒絕的,而爲我選擇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

如今的社會,能者勝。而能者不止在學習上,還在各項技能上,最重要的是有一個精明的頭腦。由此可見,富爸爸的觀念對身處新時代我們來說更具有啓發性。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讓我的思想又成熟了些許。我想我需要接觸更多的新東西來拓寬我的眼界,增加我的維度;我想我需要重視有用的教育,用頭腦思考哪些更適合自身發展,而不是看到什麼學習什麼;我想我需要實踐來培養個人能力,遇到事情不是否定自己做不到,而是選擇思考如何去做到。不要光顧眼前利益,而要看到長期利益,相信擁有一個精明的頭腦,那離過上有品質的生活也不遠了。

富爸爸教給羅伯特的知識無疑是最寶貴的財富,那麼可以總結爲以下值得我們學習的幾點:

①錢能買來的快樂是暫時的,所以不要讓貪婪和慾望矇蔽了雙眼,長久的快樂和安全是靠自己聰明的大腦去獲的

②要善於思考。

③克服恐懼和無知,要不斷的學習,尋求知識和信息。

④要抓住機會,與生活抗爭,而不是任其擺佈。

⑤跳出舒適區,敢於承擔風險。

⑥要做一個有毅力的人。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 篇四

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志氣。

這裏的志氣並不是家人多次提醒的“努力學習,得到好成績,找高新並且伴有很多其他好處的職位。”作者多次強調這是讓人陷入“老鼠賽跑”死循環的落後思想。

在這本書裏,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富人與窮人關於金錢與財富的不同看法與認識,對富人與窮人如何教育孩子做了詳細的比較分析,傳達了一種不同於我們平常對學習、工作、金錢的認識。

我們在學校裏學些什麼?這是我們現在正在思考且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命題,從小被灌輸要好好學習,將來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觀念,可是當我們意識到書本上的知識很大一部分是我們現實生活所不需要的,學校裏的好成績與生活中的好工作也沒有多大關係時,這個問題就開始困擾並阻礙我們。窮爸爸是這樣說的,“努力學習能去好的公司工作”,他希望他的孩子努力學習,獲得好成績,找個掙錢多的好工作。而富爸爸說:“努力學習能發現並收購好公司”,他鼓勵學習掙錢並讓這種規律爲我們所用。從國小到大學,我們經歷了十幾年的學習,但在這些年我們學到了寫什麼沒人說得清楚,很多知識,很多技能,其實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們的綜合素質。我們在學校學習不僅要注重知識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與積極的生活態度,“努力學習能去好的公司工作”。窮爸爸強調掌握工作的知識與技能。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雖然這樣的說法有些唯心主義,但態度卻是影響着你做一件事情的效果以及你整個人生的發展,當窮爸爸說“我可付不起”時,富爸爸說“我怎樣才能付得起?”這兩句話代表兩種態度,一個陳述,一個疑問,一個讓你消極放棄,另一個則促使你去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這也是爲什麼兩個爸爸一個窮一個富的重要原因。

富爸爸說:“生活推着我們每個人,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在抗爭,如果你是那種沒有毅力的人,你將放棄生活對你的每一次推動。這樣的話你的一生會過的穩穩當當,不做錯事,隨時準備着當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發生時解救自己,然後在無聊中老死。你會有許多像你一樣的朋友,希望生活穩定,處事無誤。但事實是,你對生活屈服了,不敢擔當風險,你的確想贏但失去的恐懼超過了成功的興奮,事實是從你內心身處,你就始終認爲你不可能,所以你選擇穩定。”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註定我們不可能安安穩穩的過,跟在生活的後面跑的人一生都會爲生活擺佈,領先計劃安排生活的人,才能創造出理想人生。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學會投資和創造財富,轉變傳統觀念,學好投資理財,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豐富。

由於窮爸爸和富爸爸的思維方式不同,導致他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窮爸爸默默地爲政府部門工作,雖然工資很高,但是卻依然入不敷出,而富爸爸卻遊刃有餘。不可否認,該書中的富爸爸、窮爸爸都是聰明能幹的人,但兩人對金錢、職務、職業、事業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最終決定了一個終生爲財務問題所困擾,而另一個身後留下了數千萬美元鉅額財產。

這本書帶給我一個深刻地觀點——窮人爲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爲自己工作。發現自己以前的想法一直是在學習如何成爲一個好僱員,如何爲錢而工作,而不是學習做成功的僱主,讓錢爲我工作。讀了這本書確實讓我收穫不少,首先是讓我對錢有了新的認識,對錢有了新的態度,我們要讓錢爲我們工作,而不是爲了錢工作。如果我們只是爲了錢而奮鬥,那麼我們將最終淪爲錢的奴隸。如果讓錢爲我們工作,那麼大錢生小錢,錢就源源不斷而來。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 篇五

《窮爸爸富爸爸》顛覆了我在理財方面的思維模式。窮人購入負債,富人購入資產項,用資產利得去購買房子和車子才能跳出“老鼠賽跑”式的惡性循環,真正實現財務自由,而不會終身都在爲銀行打工,爲別人的夢想打工。以前總是抱着近乎“視金錢爲糞土”的心態,總認爲資本運作的遊戲不值一提,只有用自己的勤勞和知識掙來錢纔是真本事。但是,換個角度想,只有當自己實現了財務自由,不用爲了掙錢餬口而拼命爲別人工作時,才真正擁有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權利,才能真正心無旁騖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而讀完本書,真正最大的驚喜在於書裏一句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的話:“付出金錢是那些非常富有的家庭保持富有的祕訣。”“如果我可以給你提供一種新思路,那一定是這個思路:當你感到手頭‘有點緊’或者想得到什麼時,首先要想到給予,只有先‘予’你才能在將來取得豐厚的回報,無論金錢、微笑、愛情還是友誼都是如此。”或許作者並不明白其中的緣由,但這一定是他多年人生經驗中最好的總結。當我讀完此句,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並同時聯想到了佛教裏的因果論和佈施。我不禁激動萬分。或許是因爲東方傳統哲學中這一形而上的大道得以在這樣一本西方的、教你如何致富的書中得到了印證和最質樸的闡發;或許是因爲這一殊途同歸的巧合讓我再次確信這一大道真實不虛;或許是我真切體會到了比較閱讀的美妙之處。應該說三者皆有之。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 篇六

大多數人都渴望富有,不過有錢並不是富有的全部,還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和更多空閒的時間真正享受人生,要是每天只是知道埋頭苦苦,在忙與忙之間忽略了家人,也沒有時間休閒樂趣,即使換來了家財萬貫,又有何意義呢?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T.清崎認爲,只有當你完全不必勞動,而依然可以維持你的生活時,你才稱得上真正富有,然後,對大多數靠工作拿穩定收入的人來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麼怎麼樣才能真正的財務自由呢?

富爸爸窮爸爸是一本十分暢銷而又“另類”的書,從根本上對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金錢觀、人生觀產生了強烈的衝擊。

作者認爲,正確的金錢觀的形成,應該從兒童時期抓起,父母不能把提高孩子的“財商”的希望寄託於現有的學校教育系統。書中還揭示了富人之所以富有的祕密,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印證了走向財務自由的首要觀念。在財務自由上,窮人、中產階級同富人有着天壤之別: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爲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爲自己工作。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闡明瞭資產與負債的定義和關係。作者認爲只有能不斷地爲自己掙錢的財產才叫資產,而分時讓自己不斷花錢的都叫負債。

在如何處理負債和資產的關係方面,作者清崎用財商的觀念解釋了每一個人在面對金錢遊戲規則時都應該知道的理財技巧和知識,提倡以穩定的“現金流”保障我們的生活。“現金流”作爲現代社會早就存在的“古老’的遊戲規則,爲什麼還有那麼多現代人不能從容面對呢?作者認爲,主要是因爲人們還固守以往的思維模式,無法從傳統的金錢觀念中擺脫出來。讀了《富爸爸窮爸爸》藝術,我們要問問自己:既然我們可以畫十幾年的是假去學習知識,爲什麼不能用短得多的時間去學學理財呢?我們遇到財務困惑貨感到缺錢時,總算把他歸於知識的不足,因而就想方設法地再去學習深造獲得更高的文憑。只有早些從中這種誤區中走出來,纔有可能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職場中人人渴望得到晉升和加薪,但晉升和加薪真能滿足我們現實心中的願望嗎?答案不容樂觀。如果公司不能滿足你晉升和加薪的要求,你很可能考慮跳槽,希望下“嫁”一個能滿足自己的這些願望的公司。但往往是,跳槽後情況依然如此。在不斷跳槽的過程中,可能你的收入,職位有所提高,但你原先存在的困惑依然沒有消除。我們只有將職業與事業(爲別人工作還是爲自己工作)認真地區分開來,明辨資產和負債,抓住機遇,纔有可能實現自己的財富目標。因此,我們一定要放棄單純依賴晉升和加薪來改善生活質量的想法,而應該在工作中勤勞思考,不斷增加自己的資產。

隨着“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在全球的暢銷,許多人的理財觀念經受了前所未有的洗禮。閱讀它,多少會對你的人生產生影響,至少在理財觀念或工作態度上。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 篇七

《窮爸爸,富爸爸》這邊書裏有談到窮人和富人的區別是思維模式不同,窮人總是認爲自己不可能成爲富人,要成爲富人,首先得學會用富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

幾個月過去了,我終於看完了《窮爸爸富爸爸》,它深深的打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我的父親和那個“窮爸爸”差不多,從小到現在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好好學習,學習成績一定要好,要在班裏面考多少名次等等?所以從國小一年級開始,我學習的目標就是好好讀書,每次考試一定要考出好成績,考試成績說話,很少說拿時間去思考財富,後來進入大學後,對理財沒有任何概念,現在回首,發現從進入大學也就是現金開始由自己支配我就沒有好好合理安排過,總是到了期末就剩不多的銅板。學會理財,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還是十分必要的。

當今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是所有人最爲關注的問題。由美國投資家、作家羅伯特·T·清崎和美國企業家、註冊會計師莎倫·L·萊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則從人的個體出發,分析富人之所以成爲富人,窮人之所以成爲窮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財商”概念,並向傳統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

該書中的富爸爸、窮爸爸都是聰明能幹的人,但兩人對金錢、財務、職業、事業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最終決定了一個終生爲財務問題所困擾,而另一個身後留下了數千萬美元的鉅額財產。但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向來公認的:“讀好書,學好本事,拿高薪,過穩定生活”的模式給挖苦了一頓,作者羅伯特認爲這是缺乏財商的做法,因這個人一旦走上這條路,就會陷上“掙錢、買房、買車、爭取加薪、再買更多更好的消費品,再還更多的債。”這一怪圈。於是作者舉了一個羅伯特爲例,他有兩個爸爸,一個窮爸爸,出身名牌大學,在知名企業工作,告訴孩子要爲企業而工作;而另一個富爸爸則告訴他要有自己的企業,說是“努力學習,找到好工作”這一套已經過時了。

我想我覺得這本書對於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和教育方式也是個巨大的衝擊。從現在看來,中國人還是按照傳統的思維方式其看待問題,社會的從衆心理還是很盛行,每個人並沒有自己的觀點,傳統的應試教育把每個學生都教育成去尋找標準答案的學生,那麼到了社會上會演變成所有的人都會去尋找一種答案的現象,而且是用同種思維去尋找答案,這是可悲的現象。那麼在對待金錢和人生的道路選擇上,我們的父母總是教育後代要讀書考出好成績,進入大學或進入名牌大學,大學畢業以後找個好工作,就算是成功的人生。我覺得90%以上的中國父母中國家庭都是這樣的想法,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也基本上是這樣的想法。從個體上來說,人生沒有理論,更沒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是在於個體對於自己的定位和思索,一條路是很容易走入死衚衕的,必須放開思維的翅膀,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這是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思維體驗。我覺得人生沒有失敗,失敗只是因爲自己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和方向。

所以這本書隱含了一個問題:如果是用以前的思維和教育觀點去看人生的成功,那很多人都不會成功,如果他還是想通過以前的思維去獲得成功,那麼他可能很難總出困惑,但是如果他換一種思維去積極思考,積極行動,那麼他可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而且這裏還有一個成功的概念?什麼才叫成功?難道在現在的社會裏高學歷高薪就算成功?有一個在深圳打工的哥哥告訴我,在深圳,月薪2萬、3萬也不算成功,在香港,中產階級都不能算成功人士,因爲他們買不起遊艇,在高級的馬會所和高爾夫會所他們交不起會員費,而這三樣東西是香港社會衡量成功人士的三個標準。現在成功的標準高了,更多的是看一個人的身價。所以,我們還是得重新思考什麼叫成功,之後我們才能調整自己的人生理念,死抱着一種舊觀念是走不出人生新天地的。

這本書是我讀到的最好的書之一。我覺得一本好書最關鍵的是給人以觀念上的啓迪,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分析力,讓讀者在視野上和思路上有很大的空間。誠然,這本書不是一本具體的投資指南,但是確起到了黑暗中燈塔的作用,爲我們的生活指明瞭一盞明燈,闡明瞭一種並不爲大多數人所知的價值觀。路就在自己腳下,如何走還得看自己了!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 篇八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早在二年前我就看過,對我的啓發非常大,如果二年前我沒有看這本書想必我今天還在打工,最近我又重新看了這本書 嘿嘿,沒想到又應驗了老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啊。

我比較認真的看了富人不爲錢工作這一章節。標題吸引了我,在我的認知範圍內,富人都是爲錢工作的。不過又仔細想想世界五百強們應該就不是爲錢工作了吧!

恩,只能說我認識的富人還不能介定爲真正意義上的富人了。一章讀完證明確實如此。原來認爲的開着大公司開好車有好幾套房子的富人們,他們一樣因爲恐懼和貪婪爲錢而工作,身心都不能自由和快樂。因爲可能他們不知道關於錢的知識;不知道什麼是資產和負債;(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裏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裏取走的東西)而只是害怕沒有錢的生活,讓這種害怕的情緒控制了他們的思想和行爲,象一頭驢一樣的周而復始的老鼠賽跑。而不是用腦子想一個能解決問題的長久之計——學習財務知識,用錢來爲自己工作。就是這樣,我覺得這本書的宗旨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道理。聽起來很簡單。但反過來我們又是那麼愚蠢,因爲98%的我們都是驢子。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讓自己不當驢子?

大多數人選擇對生活屈服,不承擔風險,過穩定的生活,社會和我們的父母都這樣教育我們。走出校園我選擇了挑戰,因爲不安分的性格還有無知無畏。其實確切的說我沒當過幾天驢子,也沒有能找到用錢爲自己工作的方法,因爲根本不知道。按照書上的說法。錢爲你工作的標誌是:不需我到場就可以正常運作的業務。我擁有它們,但由別人經營和管理。這種事情聽起來的確很棒。在我的理解一件事情少了你還能夠繼續運作就必須有一套系統讓它上軌道,這套系統就是核心的競爭力和完善的管理。我認識的我聽過的這樣的企業象中國石油,昆明的城建股份,還有萬科地產都應該算吧。(不知道你的公司算不算,如果算的話我們的距離就不成問題了)除了這些,能不爲錢工作的事情還需要信息、創造別人忽略的機會來賺錢等等吧。

不過話說回來在沒有能力的情況下只有接受那份工作,因爲要生存但是在能夠生存下來之後,不是在那裏靜靜的等待一份更好的工作,而是要開始創建自己的事業,用自己的事業去推動自己的發展,而不是乞求老闆加薪水,解決問題的根源在於經營自己的事業。

在附上二句:任何重要東西是通過採取行動,犯錯誤,然後改正錯誤來學習到的。社會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功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