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城南舊事》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3.02W

讀《城南舊事》讀後感(精品多篇)

城南舊事讀後感700字精選 篇一

葉聖陶先生曾評價過這本書“久仰其大名,卻一直沒有興趣看,在22歲的今天,已經徹底告別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卻不可救藥地迷戀起兒童文學。喜歡裏面的單純,質樸與乾淨。今天看完這本《城南舊事》,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爲何早先我不知道這是部如此精良的作品?”在這段文字中,想必你已經知道這就是林海音所作的《城南舊事》了。

《城南舊事》和《呼蘭河傳》一樣,也是現當代長篇小說經典,而且《城南舊事》入圍了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林海音所寫的《城南舊事》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更是原汁原味毫不更改的老北京童年。

一句一句淳樸的話語,一件一件似曾相識的童年小事,卻描繪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彷彿我穿越到了二十世紀的老北京,親眼所見那兒的趣事。

《城南舊事》這一本書,完完全全就是作者林海音譜寫的老北京童年小日記,不論什麼事,都把它記上,如攝像機一般仔細,完整,不僅真實,還有老北京的淳樸的鄉土氣息。

現在人寫作都大城市化,太現代化了,不管寫哪裏,都要寫高樓大廈和高科技建築,然而,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先進的科技和高樓,一點代表性都沒有,而且十分誇張化。然而{},我認爲並不是所有作文寫得越誇張就越好,我們需要挑揀出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地點,也不可以在介紹和寫日記時寫下當代不存在的事物,也不能寫不具代表性的事物。比如,你寫2017年的杭州,卻在寫高樓大廈,不僅跑題,還讓人一點都不知道這是杭州。而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就不是這樣,這本書真的想日記一般真實,當時的小街,當時的吃的,當時的坐騎都是很真的,讓人相信並且想去了解老北京的趣事。

這本書不僅事物有代表性,連語言、人物都栩栩如生,吸引人去讀。每一章都有幾十頁,內容十分充足。就拿第四章《蘭姨娘》來當例子。完全就是每天的小日記拼湊在一起的真實事件,敘述十分完整。細節也非常多,細到作者自己的想法,蘭姨娘的每個小動作,每個字,媽媽吃醋和生氣的表情……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二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快樂的、美好的,但年僅八歲的英子的童年卻充滿着各種的離別與困苦。

《惠安館》中,她認識了“瘋”女人秀貞,同時幫她找到了女兒小桂子——妞兒。英子用自己的方式幫助這對苦命的母女相認,但等待她們的結局,不是團圓,而死亡。短短的一個故事,卻凝聚着無數不能團圓的普通家庭的縮影。

陽光透過楊樹的縫隙照射下來,斑駁樹影,灑落地上,模糊不清。在這樣明媚的天氣中,英子卻要迎來與自己父親的離別,在這樣的年紀裏,當別的孩子都被爸爸媽媽當做掌上明珠,摟在懷中的時候,英子面對的卻是與自己父親最後的分別,她不再是以前天真無邪、美麗可愛的小女孩兒了。她現在是家裏的長女,要擔負起照顧媽媽和弟弟的責任,她看透了世界,有喜就有悲,有合就有分,太多太多人世的複雜,讓她迅速成長,童年也就此離她遠去。

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我們不可預估的,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悲劇。但無論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坦然的面對現實。

就像主人公英子在面對童年中各種各樣的人離她而去,秀貞、妞兒、宋媽、父親,她沒有就此自暴自棄,放棄生活,因爲她明白自己的責任,父親的離去雖然對家庭有很大的打擊,但那又能怎麼樣呢?人必有一死,就像樹葉終會乾枯,花兒終會凋零。

她現在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天上的父親對她的期待,有遠去的宋媽對她的牽掛,有大大小小在她童年中一閃而過的風景留下的美好記憶。

風土人情,四季變化,時間流逝,歲月會撫平一切傷疤,在英子追憶自己童年生活的過程中,我們也同樣看到了人世間的複雜變化、大人眼中的悲歡離合。我們與英子共同成長!

城南舊事讀後感300字 篇三

這周我看了《城南舊事》這本書,主要講了北京城南有一個院子,裏面住着英子一家。英子一家過着平淡而幸福的日子。有一天,英子巧遇了秀貞,大家都說秀貞是個瘋子,可是英子卻和秀貞成了好朋友,秀貞一直在找小桂子,秀貞不知道小桂子竟是英子的另一個朋友—妞兒,一次,秀貞講述了小桂子的樣子,英子發現完全符合那個妞兒的樣子,便把妞兒帶給了秀貞,秀貞趕快收拾東西,帶着妞兒做上了火車,從此,英子再也沒見過妞兒和秀貞。慢慢的隨着時間的前進,英子認識了草地裏的一個光頭男人、德先叔、蘭姨娘等等很多人,一起生活。

可是,這些人最後都離開了英子家,就連英子的宋媽也離開了英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這些不算什麼,最悲慘的是英子的爸爸去了天堂,英子默默唸道:“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這本書告訴我,要珍惜跟每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光,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關於《城南舊事》的讀後感300字 篇四

我們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自從讀了《城南舊事》,我感受到了一個小女孩的悲歡童年。作者林海音寫了一個小女孩英子,林海音在北京的城南度過的一個充滿悲歡離合的難忘的童年。其中的一個個人物寫的栩栩如生。

林海音的童年是悲傷的,她的好朋友妞兒和秀貞爲了英子認的三叔,走了。從此,英子再也見不到她們了,她失去了兩個好朋友。美麗的蘭姨娘和德先叔走了;宋媽也回老家了。在英子十三歲時,她的爸爸又去世了。英子,一個聰明可愛的小女孩,竟有這樣一個充滿傷感的童年,她都默默地承擔下來,我同情她,同時我更佩服她,她堅強,不向命運低頭。我覺得這一點值得我學習,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學會堅強勇敢的面對。

英子的童年也是充滿歡樂的,有那麼多的好朋友,有那麼多值得回憶的快樂往事……

五彩的童年,悲歡的童年,在書中我感受到了。要學會堅強,要學會勇敢,在書中我領悟到了。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五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每當這首淒涼的歌曲迴響在我耳邊時,我的心裏就會翻滾起巨浪,很不平靜。我想起了林海音,想起了《城南舊事》,想起了英子。

我很喜歡書中那個純真善良、活潑堅強的英子,她對生活充滿了好奇心,願意用真誠去接觸生活中的每一個人。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裏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她的朋友都很特殊: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爲了供弟弟上學而去偷東西的厚嘴脣的男人……這都是一些人們不願意靠近的人。可英子並不討厭他們,反而真心地喜歡他們,天真地和他們談話。英子那顆水晶般的心深深地打動了我。

然而,命運卻並不眷顧這個天真的小女孩,她最親的爸爸因得了肺病,而永遠地離開了她,但她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堅強地面對了這個難以接受的事實。英子默唸着: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城南舊事》這本書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講述着人間的悲歡離合,又像一首悠悠的思鄉曲,唱說着童年的酸甜苦辣。往事是模糊的,是遙遠的,是像遠處翩翩起舞的白蝴蝶那樣,淡淡的。

雖然《城南舊事》這本書已不在眼前了,但這樣一幅畫面永遠地定格在了我的腦海裏:幾隻白蝴蝶在零零落落的花朵旁飛舞着,一個女孩走過院子,平靜地望了一眼那垂落的夾竹桃……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六

最早接觸《城南舊事》是從國中教材中的《爸爸的花落了》,文中的那份傷感深深印在我的心裏。後來又讀了《冬陽童年駱駝隊》,再次感受了文字背後童年的那份天真,感受老北京特殊的韻味。這幾天,終於有機會拜讀整部作品。

《城南舊事》這部作品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以英子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待記錄北平生活的點滴,記載着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旁觀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英子對她非常同情,幫秀貞找到離散六年的女兒。秀貞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來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爲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警察局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裏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爲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裏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着“小偷”的故事;她看到爸爸與蘭姨娘不太正常的交往,以她孩子特有的狡黠保衛媽媽,保衛家庭;她愛着自己的奶媽,望着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文中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用孩子的天真,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城南舊事》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其中的很多細節讓我也似乎回到了童年,那賣雜貨的小販,那對老師教的文字不太明白的背誦,那曾經的村裏的“瘋子”,還有那過早凋謝的爸爸的花……文章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涌現。

故事中滿含着懷舊的基調,流淌着傷感的情愫,書中的一切又都像我們不易覺察的緩緩的歲月,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看《城南舊事》,使我的心頭漾起一絲絲溫暖,一陣陣傷感,告別童年,告別生活中曾經的那些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