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時間簡史》暑假讀後感

讀後感1.02W

《時間簡史》暑假讀後感

時間簡史》暑假讀後感1

在孩童時期,我們總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我爲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我們的宇宙到底是什麼東西,它是否有邊際,它是否有一天會消亡?”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會經常縈繞在我們稚嫩的腦海中。可是隨着我們漸漸的成年,這溯本求源的好奇心、毫無束縛的想象力卻淡去了,開始滿足於各種現成的似是而非的論斷,於是,眼中的世界慢慢地由奇妙的立體變成了平淡的扁平。然而,對自我存身於其中的宇宙的神祕感卻永遠潛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普及版)就試圖帶我們這些常人去解讀時間和空間的奧祕。

在書中霍金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他所理解的宇宙:“我們生存在一個奇妙無比的宇宙。僅有憑藉非凡的想象力才能鑑賞其年齡、尺度、狂暴甚至美麗()。在這個極其廣袤的宇宙中,我們人類所處的地位似乎微不足道。所以我們試圖理解這一切的含義,並且瞭解我們在宇宙中的主角。”

儘管只是“普及版”,但以我目前的知識水平,很難真正理解霍金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所涉及的哲學理論是同樣偉大的,我實在理解不了,只能是最粗淺的體會,所以,也寫不出什麼東西來了。

霍金的經歷和他的科學貢獻一樣是一個奇蹟,他20歲時即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症,醫生甚至預言他當時還僅有兩年的壽命,然而霍金卻創造了奇蹟。因爲特徵性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症”。儘管如今他只能坐在裝有馬達的輪椅裏,依靠一個電腦發聲合成器,以正常人十分之一的速度與人“交談”,但他卻同其他科學家一樣,用自我的經歷告訴世人:執著的探索精神是生命的最大動力。

就是這樣一位被漸凍症固定在輪椅上的人,他的思維卻穿越時間與空間,追尋着宇宙的盡頭、黑洞的隱祕;他敏銳的直覺和堅定的推理直接挑戰已被人廣泛認同的傳統量子力學、大爆炸理論甚至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我心中,除了這本著作所帶來的洗滌與震撼外,剩下的只是對這顆偉大心靈的崇拜與敬仰!

雖然我不僅僅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並且也不可能真正理解一顆偉大的心靈。可是在瑣碎的生活中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讓《時間簡史》把我沐浴一番,這樣,它能使我在這個變得日益浮躁和功利的世界裏沉下心來,收拾一下雜亂的思想。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個人都有必要翻開《時間簡史》,讓我們一齊,心平氣和地傾聽霍金對我們人類和宇宙說了什麼,儘管你可能聽不明白。

《時間簡史》暑假讀後感2

逆時和超時,在大家看來,無非是兩個新詞,根本無法實現。但是,假設在宇宙中有蟲洞存在,兩者就有可能實現。

超時空旅行,就是從A點瞬間跳躍到B點,不用再經過A、B之間的時間段。就像《哆啦A夢》中的時光機那樣,瞬間跳躍空間,來到未來。那麼,如何進行超時空旅行呢?

超時空旅行有個前提條件:假設光速是100,就要把宇宙飛船加速達到99.99,還差0.01就到100。當近光速行駛一段時間後,就會到達將來的時段。例如,小明8點鐘開始超時空旅行,會在9點鐘到達。當然,不只有一個小時可以穿越,有二、三、四、五、六小時,甚至一年也可以越過。而且,在未來世界還可以見到另一個自己,另一個爸爸媽媽。

逆時空旅行,是從B試點瞬間返回到A時點。可前提是要超越光速。這似乎無法達到。現在,有一家公司製造的火箭能加速到99.99,但仍未達到位居第一的光速。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宇宙中具備條件的蟲洞,他可以彎曲空間。何謂彎曲空間?就是能將時空彎曲的物質,縮短了A、B之間的距離爲彎曲空間。有了它,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超越光速,回到從前,看到以前的自己。遺憾的是,至今科學家沒有找到半個蟲洞。

我相信,在未來。一定有更多驚人的發現和發明,一定有更多的機器人超過“哆啦A夢”。

《時間簡史》暑假讀後感3

宇宙有沒有邊界?宇宙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又有沒有終結的時候呢?時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人類能否趕上光速甚至超越光速呢?人類能不能跨越時空隧道,回到過去或穿越未來呢?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我心中都是謎,彷彿隔着一層薄薄的細紗,充滿了神祕感。霍金先生在《時間簡史》這本書中以通俗有趣的語言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解說,讀完一個章節,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讀下一個章節,真是欲罷不能啊!

起初我並不明白《時間簡史》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數以萬計的讀者追捧,被譯成40餘中文字,風靡全球。但是當我真正接觸這本書時,才發現霍金的著作是如此有吸引力,他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詮釋一個個艱深的宇宙學理論。在他的文字下,所有古怪難懂的理論似乎都成了妙趣橫生的笑話,吸引着世人追隨他的文字不斷探索深入。

以地球是圓的這一理論爲例,作者提出了兩個小故事:一個是亞里士多德在觀測月食時發現地球把它的影子投影到月球上,地球的影子總是圓的,因爲月食的產生是由於地球運動到太陽和月球之間引起的。另一個來源於古希臘人的經驗,他們觀察到從地平線駛來的船,人們總是先看到船帆,其次才見到船身。這兩個小故事無疑增加了科學理論的趣味性。從中可見霍金智慧的思維所散發出的光芒。

《時間簡史》暑假讀後感4

儘管人類已經發展到了信息和航天時代,可是人們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還停留在一千多年以前的水平,時間和空間到底存在不存在,時間和空間到底是什麼,一千多年來,人們一直苦苦追問。人們對時間和空間的困惑是現代科學探索迷茫與混亂的主要原因。時間和空間問題是擋在科學理論發展道路上的兩座高山,不逾越這兩座高山科學就無法向前發展。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人們將一年分割爲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國還將四季細分割爲24個節氣;人們將一天分割爲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午夜、黎明,中國還將一天細分爲多個時辰。

霍金先生是如何看待“時間”這個觀念的呢?文中說過“直到本世紀初,人們還相信絕對時間。也就是說,每一事件可由一個稱爲“時間”的數以唯一的方式來標記,所有好的鐘在測量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上都是一致的。然而,對於任何正在運動的觀察者光速總是一樣的這一發現,導致了相對論;而在相對論中,人們必須拋棄存在一個唯一的絕對時間的觀念。代之以每個觀察者攜帶的鐘所記錄的他自己的時間測量——不同觀察者攜帶的鐘不必要讀數一樣。這樣,對於進行測量的觀察者而言,時間變成一個更主觀的概念。”

遠古人類有了簡單的思維活動後,從白天黑夜的交替,月亮圓缺的交替,季節冷熱的交替,逐步產生了日,四季,年的認識,這些都是個體對時長的感覺與認識,還沒有上升到時間的概念。

牛頓對時間感覺是正確的,但是,牛頓認爲"時間是客觀存在的東西,無疑是錯誤的。宇宙並不存在時間這種東西,時間是人爲的產物。

下面我們再來聊聊空間。通過閱讀,我明白了,我們這個世界是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很相似。打個比方,一隻螞蟻要從紙的這頭到紙的那頭,不能往前也不能向後。假設紙無限大,那麼螞蟻就永遠到不了地點了。那麼如果說螞蟻將紙用口水破出一個洞來,是不是就可以瞬間到達他要去的地點呢?對的!這也就是四維,五維甚至十維、二十六維的奇蹟!

有人堅信只要科學家們夠努力,是有五六維空間的;有人說,我們最多也就只是能夠接近五六維空間,但並不能真正找到;還有人認爲,什麼五六維空間啊?根本沒有這回事兒!雖然也有人贊同二三點,但是更多的人、更多的科學家都還是贊同第一點的。

今天,我深深地和大家一起了解了時間與空間,其目的是爲了讓大家更好地瞭解相關聯的一些科學知識。例如:相對論......霍金先生在坐在輪椅上時還能完成如此偉大的著作,有如此頑強的毅力,怎能令人不佩服?

《時間簡史》暑假讀後感5讀後感

這本書是霍金的非常的宇宙學著作,涉及了人類對宇宙研究的歷史以及寫作當時宇宙學最新的前沿性問題。它被翻譯成了40多種語言,銷了1000多萬冊,被稱作是國際出版史的奇觀。《時間簡史》這本書讀的人可能不多,但我相信只要讀過這本書的人就一定有這樣一種感覺:窺探茫茫宇宙,人生的那些小事又何足讓你筋疲力盡,何不到茫茫宇宙中暢遊一番。

《時間簡史》一本科學界的劃時代著作,爲何被冠以人生的禮讚。不有一位名人說的好嗎:有一百個人讀《紅樓夢》,會有一百零一個觀點去洞悉這部偉作。一部科學著作除去它身上的科學價值外,還有它那不可或缺的文學光環。科學留給理性的人,而文學留給的是感性的人。而具有的是理性的頭腦感性的思維,因而我讀《時間簡史》就會有不同的思維火花碰撞出來,讓我不禁一陣舒心,快感之意不言而語。

忽然間我發現平日裏的那些瑣事早已把我的生活搞的亂七八糟,讓我渾渾噩噩,但終不知爲何忙碌,爲何心驚膽戰。如今換個高度,你會有不同的感受,生活依然忙碌,但你卻不會心碎,因爲一切已變得那麼淡定,那麼從容;生活依舊殘酷,壓得喘不過氣來,但你不會放棄,因爲你早把一切盡收眼底。廣度決定高度,高度決定人生的寬度,寬度就是人的施展程度了。放棄思想包袱,做一個輕鬆的有心人,不要累壞了,才知道你在做無用功。

《時間簡史》一部科學著作折射出不同的人生理論史,跳出生活來觀察生活,多靜下來回頭看看,不會累壞了,也不會沒有方向。會生活的人就會駕馭生活,而不會讓生活牽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