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精品作文多篇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6.7K

精品作文多篇讀後感多篇

變得優秀不難,但要變得優秀,要付出很多努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優秀作文大全讀後感精選5篇,方便大家學習。

優秀作文大全讀後感1

寒假期間購買書,並閱讀完了《小說教學教什麼》。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很新奇,以往讀的書都是條理分明,目錄之後直接進入書的內容,或闡述主題,或講述故事。但是這本書卻是主題學習、共同備課、課例研究三大塊共同組成。更特別的是每章節都會出現反思、要點提煉、還要自己提煉要點,章節後還有問題需要回答。不過對於網師中已經經歷過深度閱讀的我來說,當然不在話下。書中的重要的知識點都用綠色加粗字體標註了出來,我需要閱讀的是字裏行間的的滄海遺珠。很快的讀完理論章節,並用鉛筆在書上寫了問答題答案。

3月開學,講師公佈作業,二選一,我選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等於幫我又篩選了一遍知識點,對於文中的脈絡已經大概清晰。但是結合自身的閱讀,我還有話想說。

鄧彤教授談到“爲什麼要讀小說”的問題,他認爲小說可以延長人有限的生命,可以豐富人生體驗。這點我非常贊同。一個人的出生、求學、工作、生活的經歷時有限的,我喜歡看精彩的世界,除了看身邊的人和事以外,能夠開闊眼界,使生命更加厚重的,就是閱讀。不同的作者書寫的書,多少都帶有自身的痕跡。如嚴歌苓的書,如畢淑敏的書,作家的書寫只能是來源於生活。閉門造車的作品禁不起時間的磨礪。在書中,散文和詩歌不如小說帶給人的衝擊大。國中的時候聽語文老師讀路遙的《在平凡的日子裏》,聽得熱淚盈眶,還節省了兩個星期的生活費在代銷點裏買到一套《平凡的世界》舊書,一讀就入了迷。路遙當時給我展現的路,給予我的精神力量,比老師天天教導要好好學習力量要強大的多。那個時候就知道了只有好好讀書纔有可能脫離當時的生活。(我是農村娃)歷經了求學生涯後,我又回到自己所在的縣城一所鄉鎮國小教書。雖然脫離了農村,但生活的環境仍舊很侷限,但是閱讀卻能讓我的心靈插上翅膀,觀看古今,欣賞中外,書中人物的虛擬人生,卻讓我的生活日漸豐盈,人生愈加厚重。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事情,使我的生命豐富了、延長了、立體了、多樣化了。腹中有詩氣自華,小說讀多了,對人生也更通曉,人情也更練達了。安身立命知足常樂,不都是閱讀教會我的嗎?

小說的語言有兩方面,一個是具體化,一個是抽象化。其中抽象化就是用最基本的詞彙,即非常平白、樸實、簡單的語言來勾勒,來塑造,有時稱之爲“白描”。這種文字寫的好的,當推汪曾祺。記得大學時現當代文學課上,老師特別推崇汪曾祺,說汪老的語言平白、樸實,卻很有味道。使我印象特別深刻,還找來許多汪老的書來讀。現在讀書,我還認爲用華麗辭藻堆砌的文章不如直白樸實的文章好看。

當然,讀到許多知識對自己大有裨益,對於以後的教學也會有許多影響。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在以後的小說閱讀中使用一兩點知識,這樣我纔能有真正的進步。

優秀作文大全讀後感2

故事發生在加拿大一個偏僻的農村阿豐利的一所叫綠山牆的農家,農家的主人是一對孤身卡思伯特兄妹。哥哥叫馬修,妹妹叫瑪麗拉。由於年歲已高,他倆想從孤兒院收養一名男孩,既可以爲這寂寞的農家增添生活的樂趣,也可以多一個幫手,以減輕馬修的負擔。可是陰差陽錯人家給他們帶來的是一個小姑娘安妮。

綠山牆的這位新成員長着一頭紅髮,滿臉的雀斑。她雖然從小喪失父母,經歷生活種種磨難,卻生性活潑樂觀,極富想象力,她像是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原來閉塞的綠山牆。

她的善良和率真博得了同學和鄉親真摯的友情及關愛。

她聰明而勤奮,憑藉着自己的不懈努力順利地考取了女王學院,一年後取得了一級教師證書,並且獲得了大學的獎學金。但她不忍離開朝夕相處溫馨親切的綠山牆,更爲了照顧爲自己付出心血而形單影隻的瑪利拉,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去大學深造的大好機會。

安妮最突出的特點是愛幻想,少年兒童最普遍的性格特徵在安妮身上得到了最鮮明的體現。

她善於從平淡的生活中汲取無窮的樂趣在平凡中發現絢麗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一個普普通通的湖,在她眼中成了閃光的湖,一方小池塘被她稱之爲柳池,一株開花的樹她認爲那是白雪皇后??????

當然,她的愛幻想也給她帶來煩惱,甚至痛苦還闖了禍,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安妮之所以愛想象是因爲她不安於平庸的生活,是她追求美的率真表現,是她善良本性的流露。

作者在綠山牆的安妮中除了重墨濃彩的揭示了安妮那美麗而善良的心靈之外,還塑造出了多個性格鮮明生動的人物。他們對安妮的成長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綠山牆的主人馬修和瑪麗拉。這兩兄妹性格迥異,但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倆具有勞動人民特有的樸實真誠,對安妮關懷備至,但做法卻截然不同。

馬修是安妮憂樂的傾聽對象和最忠實的觀衆,他於安妮的情感息息相通,可以說是沒有馬修,就沒有綠山牆的安妮。瑪麗拉也深深的關愛着這位樂天的小姑娘,但她的愛只默默的表現在行動上,不但忌諱在語言上流露出來;而且表面看來對安妮有時還過於挑剔和嚴厲。

如果說,馬修兄妹在物質上保證了安妮的成長,那麼牧師妻子阿倫太太和斯塔西小姐在精神上予以對安妮的指導和影響。他們的言行幾乎成爲了安妮前進道路上的榜樣。

《綠山牆的安妮》是一首優美的田園詩,更是一曲展示人性真、善、美的頌歌!

優秀作文大全讀後感3

《老人與海》是我喜愛的一本書,書中蘊含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觸,這一次我又把這本書閱讀了一遍,我每次讀它總能體會到不一樣的道理。

《老人與海》的作者是海明威,他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智慧打造了這本名著,描繪了一個叫桑迪亞哥的老漁民經歷的滄桑歲月。桑迪亞哥居住在一個處在__海邊一個小房子裏,他過着與世隔絕、貧困的艱苦生活,而且在這裏他總是伴着孤火度過每一夜。就在這裏這個老漁民非常無助,整整84天都一無所獲,雖然這很令人失望,但他並沒有泄氣。次日,他依舊很開心的來到大海的懷抱中。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終於不到了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勝利的血腥味把海中霸王——鯊魚給招來了,這些不請自到的“海賊”把馬林魚的肉吃了個精光,桑迪亞哥只得到了一副骨架,可他感覺到自己依舊成功了......桑迪亞哥不管是失敗還是受傷,他總是懷着樂觀的心去取得勝利。

讀着桑迪亞哥的故事,我想到了語文書中厄運打不垮信念的史學家談遷、想到了不怕嘲笑、勇於實驗的富蘭克林,想到了不屈不撓、獻身科學研究的諾貝爾,還有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他們在獲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之前都歷經磨難和挫折,正如課文《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中告訴我們的一樣:“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

讀着桑迪亞哥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有一回,班級舉行班委會改選,看着那麼多同學勇敢地走上講臺,大聲地演講,我卻害怕得邁不出腿、張不開嘴,回家後卻又後悔得直哭。因爲怯懦,我失去了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

現在讀着桑迪亞哥的故事,我再次想到了老師曾經說過的話:“只要爲理想努力過,不管有沒有成功,至少你把生命的意義融入了其中,你就是一個成功的人。”是的,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我應該像桑迪亞哥那樣永遠不要市區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不要市區對夢想的追求。我相信,只要學習桑迪亞哥老人那股“永不言敗”的精神,我一定會是生活的強者!

優秀作文大全讀後感4

戰爭,一直與人類的歷史相隨而行,它是由人類發動的對人類自身的殘殺。無論是非正義戰爭還是正義戰爭,都免不了死亡,而作爲個體的“人”,在世上活着的時間畢竟很有限,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應該好好活着,享受生命的恩賜,而不該去做炮灰。有人說“戰爭是一場發昏的遊戲”,很有道理,爲了發昏者的利益,成千上萬無辜者喪失家園乃至生命。

儘管說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但善良的人們提到戰爭,總會將它與血腥、殘酷、痛苦、災難連在一起。也因爲如此,反對戰爭、崇尚和平成爲了我們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共識。

本單元作文訓練的主旨就在於引導同學們重溫歷史、認識戰爭,思考人類的未來和命運。

戰爭,對於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和平時代的中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他們所理解的戰爭,以及戰爭帶來的危害,只能從電視上接觸一些,通過反映戰爭的電視劇,以及報道國外戰爭硝煙的新聞報道來了解一些。因此,對於大而遠的戰爭話題,在謹防學生把它寫空洞化,議論化。

防止空洞化,議論化,就必須描寫具體的故事情節,只有依賴具體的故事情節,你的所感所想纔不會顯得空洞無力,纔會覺得你的所感所想真實可信,有說服力,就是常說的“化大爲斜,以小映大。

要寫好這一主題的作文,收集資料,使用資料是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只有你的資料真實、具體、感人,你纔有寫好作文的可靠保證。

理論指導不多說了,說了也沒有用,老方法——範文引路,邊走邊談。

優秀作文大全讀後感5

宋鴻兵先生的貨幣戰爭都看過了,每本都是我受益匪淺,都是以近代金融歷史爲案例,貨幣5更是講這幾年發生的一些金融事件。這不僅僅是一部金融類的書,也是以倫理人性類的書,更是財富類的歷史書。讀起來就像是小說一樣的存在,情節跌宕起伏。

資本永遠都是逐利的,更準確的說,是資本背後的人性永遠都是貪婪的。當人類不是在理性的狀態下獲取財富,而是在充滿慾望的強烈情緒下追逐財富,就會引發金融爆炸,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人類過度貪婪的後果。人性,與生具俱來的貪婪,是驅動經濟運轉的根本力量。人類有史以來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創造財富跟分配財富展開的,而人性的貪婪始終伴隨着左右。

貨幣並不是財富,而只是財富的收據,代表着財富的索取權,外加國家的擔保。人們每天辛勤勞動,將勞動成果託管於銀行,拿到的是一紙收據,希望在自己年老退休以後用收據跟以前相當的生活質量,但是如果收據所對應物貶值了,這不就等於掠奪或者欺詐了嗎?

ZZ制度的本質,就是保證國家財富的分配按照定下來的方案走;所謂的階級矛盾,其本質也就是財富的分配矛盾而已。良好的制度,不是能夠避免貪婪,而是盡最大可能地剋制貪婪。因爲貪婪是人性,將永遠伴隨着人類的發展,無法根治,歷史也就是在重複人性的貪婪而已。人類的知識可以累積,科技也會進步,但是人性改變了幾許?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只是人們太健忘。

書中舉了兩個例子,地域相隔萬里,時間相差千年。古羅馬與中國北宋,都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土地兼併,稅負不公,財政赤字,貨幣貶值,內憂外患,甚至連危機爆發的順序都一樣。歷史竟能如此驚人的相似,只因背後的人性基本沒變。

古羅馬立國以來,以氏族爲基礎,早期實行共耕制,耕地共有,私人財產僅限於“牲畜和奴隸”,羅馬法不承認土地的私有,這樣的羅馬就形成了一個以公民,公有土地,公民軍隊爲基礎的三位一體的堅強內核。古羅馬之所以東征西討,戰無不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每個戰士都是爲了保衛自己的利益而戰的。隨着羅馬的經濟穩步發展,財富日增,人性的貪婪就開始萌生了,首先打破規矩的就是終身制的國王跟世襲的貴族,他們開始公田私用,還迫使公民無償勞動以滿足他們的私慾以獲取更多的利益,財富分配不公就出現了。隨着豪強大戶的勢力日益膨脹,他們通過各種手段侵佔土地,壓榨平民,導致內戰不斷。期間有一段轉折的過程,就是通過對外擴張代替了對內壓迫,但是隨着版圖的不斷增大,管理越來越難實現,最終還是崩潰了。因爲貴族跟豪強大戶的勢力壯大,對平民的壓榨不斷。通過不斷的貶值貨幣,造成通貨膨脹,民不聊生導致的反抗力量越來越強大所致的。再者,就算把整個地球都變成了羅馬,可是由於人性的貪婪,財富也會向小數人集中,最後的結果也是一樣。

中國的北宋也曾盛極一時,與古羅馬帝國那種基於ZZ統治和軍事的需求不同,北宋時由於生產率的提高跟經濟擴張的自然結果。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各種物質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需求,貿易也發展迅速。北宋也因此興起了第一批的銀行家,由於與官府的地緣關係,通過各種手段把“引”都集中在手裏,隨着他們的“籌碼”越來越多對市場價格的控制能力也就越來越強,然後通過各種高利貸,典當之類的業務發展壯大了勢力,最後富人與官員勾結起來就成了左右政策的力量。與古羅馬一樣,也有遇到反抗力量,但是最終還是被利益集團的力量壓回去了。富人兼併大量土地但鮮有納稅,然後農民肩負這財政收入的重擔,還要被地主剝削,再加政府赤字,貶值貨幣慾望高漲,導致物價上漲,最後民不聊生,人民力量反抗。

當改革的力量不足以擊破已經固化到制度的貪婪的時候,就是國家破裂之端。無節制的貪婪所導致的土地兼併和貧富分化,永遠都是國家破裂的主要因素。

如果歷史可供借鑑,那麼美國不是是在步入財富兼併,稅負不公,財政赤字,貨幣貶值,階級對立的惡性循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隨後30年裏,基本沒有懸殊的貧富差距,這是中國財富分配的一個新的開始。人類文明史上每一個時代都有人試圖實現完全平等的社會,由於每個人的勤奮程度,性格,資質,成長環境,機遇都不同,最終有差距是邏輯上的比如。我們必須承認在任何一個社會裏面,都需要存在勤奮聰明的人,他們是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30多年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僅僅是財富的增長,社會階層也在變化着,會不會有像羅馬跟北宋的豪強大戶正在生根呢?利益集團的出現呢?

ZZ制度的本質,就是保證國家財富的分配按照定下來的方案走;所謂的階級矛盾,其本質也就是財富的分配矛盾而已。良好的制度,不是能夠避免貪婪,而是盡最大可能地剋制貪婪。

畸形的房價,在全國範圍內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這是不是“土地兼併”的一種形式呢?全國房產一天不聯網,沒有人會知道房產的分配情況。但是這個明明不是技術問題,大家都知道只有知道全國房產的分配情況才能對症下藥,那爲什麼就是不能克服呢?難道其中已經有“豪強大戶”在阻撓?如果歷史可供借鑑,全國不動產聯網是一個重要的臨界點,因爲這是現行制度的力量跟人性貪婪力量的較量。

最後,宋鴻兵先生在金融的角度給出了幾點建議:

推行房產稅的重大阻力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因爲高地價才能產生財政收入;金融系統同樣不願意看到房價下跌,因爲這樣資產質量就下降,影響收益。那麼能不能把房產稅的現金流證券化?那就是“房產稅抵押證券”。這樣既能有效的刺激地方政府推進房產稅的積極性,同樣對金融系統也是一個巨大的收益來源。

中國歷史上對糧食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使得中國沒有步其他發展中國家在忽視農業重要性上面的後塵,但通過取消農業稅,加強美農業補貼等也只能勉強維持農業發展。種糧不賺錢已經成爲一種共識,土地流轉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趨勢,因爲流轉的必然結果就是土地的集中,而且是向資本密集的方向集中。就像“豪強大戶”那樣,他們得到了的土地只會租給別人去耕種,因爲他們不善於去耕種,利潤不及資本的翻滾來的快,他們主要目的是追逐地塊的升值空間,絕非看重了種糧的利潤。因此他們不關心土壤的質量,也不會去精耕細作,興建水庫之類的支出肯定是越少越好。而租地者更不願意拿自己的錢去補貼別人的田地,也負擔不起,只會把土地當工具,用瘦了的田就去租別的咯。對農民的直接補償纔是對扭曲的糧價的校正行爲。農民消費能力擴大了就刺激城市經濟與服務的增加,帶來穩定的就業增長,又反過來吸納農村過剩的勞動力,向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