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聰明的投資者》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2.8W

《聰明的投資者》讀後感(多篇)

《聰明的投資者》讀後感 篇一

巴菲特1973年在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第四版的前言中寫道:“投資成功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尋常的經濟眼光、或是內幕消息,所需要的只是在做出投資決策時的正確思維模式,以及有能力避免情緒破壞理性的思考,本書明確而清晰地描述這種思維模式,你必須將情緒納入紀律之中。如果你遵從格雷厄姆所倡導的投資原則,尤其是第八章與第二十章寶貴的建議,你的投資就不會出現拙劣的結果,這是一項遠超過你想像範圍的成就”。

“我個人認爲,當前的證券分析和50年前沒有什麼不同。我根本沒有再繼續學習正確投資的基本原則,它們還是本·格雷厄姆當年講授的那些內容。你需要的是一種正確思維模式,其中大部分你可以從格雷厄姆所著的《聰明的投資者》學到。然後用心思考那些你真正下功夫就充分了解的企業。如果你還具有合適的性格的話,你的股票投資就會做得很好。”

1994年12月6日,巴菲特在紐約證券分析協會的演講中指出:“在《聰明的投資人》的最後一章中,格雷厄姆說出了關於投資的最爲重要的詞彙:‘安全邊際’。我認爲,格雷厄姆的這些思想,從現在起一百年之後,將會永遠成爲理性投資的基石”。

巴菲特:學投資很簡單 願意讀書就行

“學習投資很簡單,只要願意讀書就行了。我的工作是閱讀。”

·想學習巴菲特,首先問問自己,你經常讀書嗎?

格雷厄姆最強有力的一個見解是:“如果投資者自己因爲所持證券市場價格不合理的下跌而盲目跟風或過度擔憂的話,那麼,他就是不可思議地把自己的基本優勢轉變成了基本劣勢”---然而,投資活動並非要在別人的遊戲中打敗他們,而是要在自己的遊戲中控制好自己。 任何人的墓碑上都不會寫下“他戰勝了市場”這樣的話。最終,重要的不在於你比他人提前的到達終點,而在於確保自己能夠到達終點。

《聰明的投資者》讀後感 篇二

昨晚讀格林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我想爲什麼不把讀後感寫下來,一來可以顯擺顯擺,看我讀多麼那啥的書,二來可以督促自己每天讀點。保不齊有朋友覺得有用,那豈不是還爲人類文明傳播做了點貢獻啥的,說幹就幹。

序言部分有前言,有巴菲特寫的序,還有對巴菲特的序的解讀,還有另外一個挺厲害的投資家寫的序言一類的。我總結了一下,大概說的是一個意思:格林厄姆很厲害,這本書很厲害,要好好讀。

另外這部分提到了一些格林厄姆幾十年的經驗總結,重點如下。

投資成功的關鍵有兩點:一是正確的思考框架,而是情緒。

正確的思考框架:防禦性投資者,投資指數就可以了,比大多數專家都賺得多;進攻型投資者,要找到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投資產品(安全邊際,這個詞看着比較高端),其實意思就是說,當前價格顯著的低於價值的投資產品,只要足夠低,不怕它漲不起來,心態就會好啦。不過在具體策略上,有人推薦購買價格略高於當前價值的投資產品(我理解的就是市淨率在1-2之間,不知道對不對)。

情緒管理方面,總得意思是: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不要從衆,只要堅信投資的是有足夠安全邊際的產品,心態就會好的多。

喔,最後他還說,不要相信那些技術分析,技術分析都是告訴你在漲的時候買,跌的時候賣,這不是投資,是投機。對於上班族,投機相當於找死(這句話是我說的)。

《聰明的投資者》讀後感 篇三

經典自有其經典的地方,第一次讀《聰明的投資者》的時候沒什麼感覺,再次讀下來,加上經驗和其他感悟,覺得薑還是老的辣。

投資,首先是要明確自己的身份,你是積極的還是防守的?對於不同目的的人來說採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就是理性態度的重要性與投機的困難。

很多人可能在生活中很理性,但在投資中卻很瘋狂。有人說這是錢的力量,我覺得未必,更好地解釋是反身性,你投入其中,便很難從裏面解脫出來,源源不斷地從市場得到各種反饋,自己又要根據這些反饋不斷地做出反應,這種情況下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冷靜下來,恢復理性。

投機難也就難在這裏,不斷地做判斷,不斷地去順應市場,這種活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我無意於貶低投機,因爲他們也是在爲股市提供流動性,沒有流動性的資產市場是無法想象的。但他們需要的是與別人做對手盤,他們的贏利很多時候是別人的虧損。而股票市場裏面聚集了衆多高智商人羣--這甚至是一個被過度重視的市場--一個人很難每次都打敗其他人。

最後,說說我個人對價值投資的看法。價值投資的判斷過程就是一個爲資產進行定價的一個過程,價值投資的實施就是一個對自己判斷進行驗證的過程。現實中,很多機構採用capm定價,但我覺得這個公式就是經濟學自大的一個表現,每個資產都有着他自己的特性,不去了解這個資產背後的具體內容,而一味根據這些紙面上的東西來得到價格,無異於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