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謝謝你如此愛我·孝悌篇》讀後感(共2篇)

讀後感1.7W

第1篇:《謝謝你如此愛我·孝悌篇》讀後感

《謝謝你如此愛我·孝悌篇》讀後感(共2篇)

《謝謝你如此愛我·孝悌篇》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謝謝你如此愛我·孝悌篇》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雨天讀書是最愜意的,伴隨着窗外的雨輕輕敲打瓦片成動聽的聲音,又一份知識上的糧食被我如飢似渴地品嚐完。

《謝謝你如此愛我》這本書的主題是圍繞“孝”來寫的.,令我最爲深刻的是“伯俞泣杖”的故事。

韓伯俞是漢代梁州人,一個普通人是怎麼出名的?當然是孝。他非常孝順自己的母親,而母親也很疼愛他,但絕不是溺愛,只要韓伯俞做錯了事母親就會用手杖打他。每當這時,他總是低着頭躬着身乖乖捱打,不申辯,也不哭,直到母親打完,氣消了之後才向母親解釋,一定要讓母親轉怒爲喜才高興。時光如流,一去不復返,韓伯俞年紀大了,母親也老了。一次韓伯俞又因爲一件事惹老太太不高興了,老太太提起手杖就要教訓兒子,韓伯俞向過去一樣讓母親打,可沒想到纔打了兩下,他竟然號啕大哭,老太太很震驚:以前我經常打你,你從來不哭,今天怎麼哭了?是不是我把你打疼了?你猜韓伯俞怎麼說?他說了一番大爲感人的話:“母親,以前您是打疼過我,但是那讓我知道您身體健康,有力氣,所以我內心還很慶幸。可今天你打我,一點都不疼,我就知道您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了,所以我才哭啊!”

我很欣賞書中的一段話: 中國文化的基礎就是“孝”字!“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也就是強調血緣關係的延續性。每個人只不過是人類長河中的一個環節,今天你是小輩,明天你就是長輩,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長輩,那你怎能指望當你變老時你的小輩來孝敬你呢?事實上的確如此:如果我們從小就不懂得孝,成爲長大後改不掉的壞毛病,那麼很抱歉,我可以告訴你,當你老了別指望小輩會孝順你,除非你教子有方,從小就培養他稱爲一個孝順的孩子。

“孝”就是體諒父母,不讓父母爲難;“孝”就是幫助父母,減輕他們的負擔;“孝”就是感恩父母,讓他們心裏溫暖……小小的愛,大大的孝,兒時那黑暗中明亮的燈,長大後需要你們的孝。

第2篇:

中國的父母與孩子一直不是很擅長對彼此表達感情。比如“打是疼,罵是愛”,不僅聽起來不合邏輯,而且多少算是家暴。打就是打,愛就是愛。說起孝道吧,古有臥冰求鯉、捨身饗蚊的,也嫌做作——你鑿個冰窟窿或是掛個蚊帳不就行了嘛!而且形式化,代表就是給老人洗腳。有一箇中學爲了教育孩子們孝敬父母,在操場上舉行千人同時給父母洗腳的儀式,一時間水花飛濺,盆罐齊鳴。那麼私人的事,成了大閱兵,讓人多不好意思!況且這個年齡段的父母彎腰根本沒問題,他們還不想被看成不中用的。在強調孝心與感恩的同時,能不能多談談“理解”和“愛”?

青春期的叛逆有時來得異常猛烈。年輕時的任務就是把父母灌輸給我們的“真理”推倒,來彰顯我們的獨立。有時候想想,做父母的還真要有很強的心理承受力。比如,有莫文蔚這樣自由率性的女兒,就讓父母又驕傲又操心:在倫敦好好地讀着書,就去參加面試演舞臺劇;拍了一張全裸的背影照片做唱片封面,並聲稱事先“忘記”告訴媽媽了;又有一次因爲不滿意所染的金黃色頭髮,乾脆去剃了個光頭,讓開門的老媽啞口無言!

而我們什麼時候去了解過父母的青春,去了解過他們曾經的浪漫與激情、瘋狂與叛逆?有一天,我聽70歲的母親說起中學時代父親怎麼大膽地約她出去看電影,要知道一旦被老師發現,將有無限麻煩。但她還是去了,或者浪漫就是和某種冒險甚至犯罪感相聯繫的。而72歲的父親這時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句:“可是你不知道,爲了買那兩張電影票,我可是有好幾天沒吃早飯咧!”我突然在腦海中勾勒出少女惶恐又勇敢的面孔和少年清瘦卻驕傲的身影。那面孔與身影是熟悉而陌生的。而正是這對癡情的少男少女,在若干年後對自己16歲的女兒說:“中學期間絕對不能談戀愛!”不公平!

馬伊琍出演電視劇《風和日麗》的女主角楊小翼——一個屬於媽媽那個時代的女性。不少年輕觀衆給她寫信,說看了這部戲突然理解了爸爸媽媽的青春。馬伊琍的父母都是

上海知青,十五六歲去江西插隊,並在那裏相戀、結婚。等到知青大批返城時他們傻了,因爲結了婚的知青拿不到城市戶口。當時只有一個辦法:假離婚。於是爸爸帶着伊琍住在爺爺奶奶家,媽媽住在自己父母家。爲了經得起居委會的不定期抽查和周圍窺探的眼神,兩人要見面只能偷偷摸摸地約在夜晚的外灘,時間也只有半個小時而已。分開的時候,父親抱着女兒在前面走,母親尾隨,一直跟到弄堂口,看着他們的身影消失在黑暗裏,才哭着走開。媽媽總是一邊織着毛衣一邊回憶起這段經歷,讓馬伊琍唏噓不已。不管是否願意,我們都常常重複着父母的某種生活軌跡。秦海璐說她有11個旅行箱,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在裏面。她永遠在路上,總想年輕時多掙錢,爲了老的時候可以享受生活。有一天想起自己的母親,母親屬於20世紀80年代第一撥下海做生意的,也曾經忙得不着家,以至於她都不知如何跟媽媽撒嬌。媽媽想把所有的經驗都傳授給女兒,她曾經對16歲的女兒說:“記住,這輩子無論是你的兄弟姐妹還是父母、愛人、孩子,他們都沒有義務讓你快樂!能讓你快樂的只有你自己。”我想這是一位母親的肺腑之言,也是一種極具不安全感的心理暗示。女兒變得獨立而辛苦,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直到有一天,女兒把掙到的錢寄給媽媽,對她說:“您說的不對。能讓你快樂的起碼還有我。”最讓海璐開心的是媽媽終於學會花錢了——洗澡之後花幾塊錢讓人給自己按摩一下肚子,感覺很奢侈。

父母年紀大了,成了需要照顧的“孩子”。海清在《心術》裏出演美小護,電視劇拍攝期間,她的父親突然病重。她一邊拍戲,一邊操心家裏隨時打來的電話,只恨自己不能在身邊盡孝,但父親總說,女兒如果耽誤了一大劇組人,他反而心不安。海清是獨生女,這時候就是家裏的頂樑柱,去門診掛號、找醫生、轉院,心力交瘁。一次,把父親送進手術室,醫生突然說剛送來一位遭遇車禍的,傷得很重,要海清他們等一等。這怎麼能等呢?但沒有辦法。那一刻的無助反而讓海清平靜下來:別無選擇,只有面對。

在樓道里煎熬了數小時後,終於等到父親從麻醉中醒來後被推出來。她俯身溫柔地安慰道:“爸爸,沒事了。有我在,不用怕。”老人抓住女兒的手,只說了三個字:“謝謝你。”海清淚如雨下。

香港導演許鞍華也是在長大後才試圖去了解母親的。16歲那年父親告訴她,其實母親是日本人,在戰亂後留在香港,卻被婆婆禁止說日語,她才理解爲什麼媽媽會時不時地流露出孤獨落寞的神情。於是在她導演的自傳體電影《客途秋恨》裏,纔有了陸小芬和張曼玉扮演的母女從牴觸、對抗到相互疼惜。一直未婚的許鞍華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媽媽從不催促她的婚事,也不盤問,似乎從未懷疑過女兒的判斷力。或許是因爲她相信,人難免孤獨,而女兒也在媽媽的沉默中體會到了接受和尊重。媽媽一天天變老,終有一天將帶着她所有的故事離開,這讓許鞍華把目光投向了人生的終點。在她屢獲殊榮的電影《桃姐》中,一位老保姆在簡陋侷促的養老院裏的最後日子,無論是悽苦還是溫情,都是淡淡的。那份節制是否來自許導對生活,特別是對母親人生的體味?一直恐懼老年的許鞍華告訴我們她不再害怕變老:“畢竟,總有一些人跟我們一起老去,而無論日子多麼艱難,總有一些理由讓我們對生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