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後感

讀後感4.86K

第一篇: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後感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後感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後感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因爲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句話成了膾炙人口的愛情名言。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佟振保這個人物可以讓我們看到白描出的人性,還有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掙扎與悲哀,其中又有瑣屑且易逝的歡喜,最終是無奈,淹沒在時代裏。紅玫瑰是火,白玫瑰是冰。蚊子血,顏色豔麗,卻讓人隱約厭惡。明月光,清淡幽遠,可望而不可及。白飯粒,不覺珍貴,卻不能缺少。硃砂痣,是心頭隱痛,當時惘然。

張愛玲的愛情小說都爲經典,《紅玫瑰與白玫瑰》更是如此。距離,或許會給彼此裹上一層柔光加一重幻彩。但那必須是時間加空間的作用,才能人爲地創造出這個虛擬的效果。可當兩個人真要衝破時光的沙灘,淌過空間的湍流,不顧一切飛奔向對方的時候,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的。 相見不如懷念之類的感觸便是要油然而生的,一些過來人口口相傳的老生常談,往往是在你被現實的暗礁碰撞得七零八落的時候,纔會幡然領悟的。 別人的經驗永遠只是說教,自己那點哪怕是不帶血的教訓,也是銘刻於心,永難釋懷的。 就像多年之後,佟振保與王嬌蕊的重逢。那是一種發了福的、略顯憔悴的、沾着脂粉的、俗豔的、蒼老的美麗,還是一如既往地愛打扮要漂亮,但終歸是敗給了歲月,以及生活。 卻也就是從這樣的一種面目全非中,振保讀出了嬌蕊的勇氣、淡定、堅硬和擔當。

嬌蕊對振保說,“是從你起,我才學會了,怎樣愛,認真的……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後還是要愛的,所以……”她又接着說:“年紀輕,長的好看的時候,碰到的總是男人,可是到後來,除了男人之外還有別的……”

佟振保,這個一向自詡頑硬的男人,竟猛地涌起了令人詫異莫名的淚水,滾淌着,同時裹雜着難堪的妒忌。 一個年輕時撩人的,酥軟的,狐媚的,風騷入骨的,熱的,放蕩的,娶不得的,被他拋棄了的女人,就這樣站在時間的荒野上,安靜地,不動聲色地,默然地看着他的眼淚,那些被期許的,落空的,無奈的,悲憫的淚水,複雜而又充滿悔恨。

佟振保的紅玫瑰,已經被歲月和生活催扯地快要萎謝了。 而他爲自己預設的完美生活,也在生命的巨大虛無之中,漏洞百出。 一份體面的職業,一個完滿的家庭,還有七歲的女兒,娶了一個不喜歡的白玫瑰孟煙鸝,每三個星期嫖一次,對母親無比孝順,對兄弟費心提攜。這就是佟振保精心打造的“對”的世界,一個看似牢固實則卻千瘡百孔的世界。

但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哪怕是漏洞百出,哪怕是千瘡百孔,哪怕是無以爲繼。 眼淚只是一時的,觸動也只是轉瞬的事情。佟振保在完成了這次意想不到的情感消費之後,再一次整裝待發,重新做回了一個好人。

張愛玲的結局常常是平淡的,卻籍由着這股子緩緩的,不動聲色的平靜,捎帶出陣陣襲人的寒意。 所以她的文章是蒼涼的,讀着讀着,就不由地陷了進去。可往往,又不肯自拔出來。 是迷戀於這種徹底的覆蓋,還是,生活本身比張愛玲還要蒼涼。 於是,就算是蚊子血,也要做最鮮亮的那一抹。

第二篇:《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後感

今天看了一部小說,名叫《紅玫瑰與白玫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這就是文章的開頭部分。

通過一個叫振保的男人,反映出現實社會的一種現象,一種人性的特點——每個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同期的,相間的,點綴他荒蕪的命運。這就是現實社會中的男人

其實現實社會中每個女人也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男人,李碧華在《青蛇》中就有寫道。許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盡千方百計博她偶一笑的金漆神像,許仙是依依挽手,細細畫眉的美少男。兩個都有各自的優點。

現實的醜陋與不堪總是讓人脊背發冷,無法直面我希望對於這世上的某個人,我既是他心中的白玫瑰,又是他心中的紅玫瑰,他也填滿了我心中許仙和法海的位置。開始幻想我以後擁有這般完美的婚姻,如果做不到,那麼我也寧願選擇做一顆硃砂痣。

第三篇: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後感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讀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幾天,讀了張愛玲的幾篇小說,不免有些小小的感慨。

張愛玲,民國女作家,善於描繪灰暗的閨房,善於捕捉人情冷暖,善用貼切的語言描寫人物內心的暗涌,用她獨有的犀利的洞察力將她筆下的人物描寫得細緻入微。

老實說,剛接觸她的文字時,很多都不懂。閱讀過一遍之後,往往是一頭霧水,根本不懂她在說什麼。然而,即使不懂,卻也會覺得她的文字會給我一種壓抑沉悶的感覺,讓我透不過氣,但又不可否認,黯淡隱祕的人性心理,在她筆下都能讓我們看到實質,她用她的筆對人生輕描淡寫,卻讓我們有着刻骨銘心的感觸。讓我覺得,只有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裏去。最初聽到的她的一篇小說,莫過於是《紅玫瑰與白玫瑰》,其中最經典的一段文字,我想大概是說出了大多數男子的心聲吧,不然何來經典,“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大有錢鍾書的《圍城》中“外面的人想進來,進來的人想出去”的味道,大概是人們在愛情或婚姻中都有一種“得不到更爲珍貴”的心理吧。

男主人公——振保的生命裏就有這樣的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妻子,一個是情婦。他的事業,在那個年代無疑是成功的,然而他的感情在我看來卻是失敗的。全文中,最讓我動容的是他和心中的紅玫瑰嬌蕊一番愛恨糾葛後分開了,而多年後再次相遇。面對時間滌盪過的嬌蕊,他卻會忍不住哭起來。初看時是錯愕的,因爲我沒想到振保竟會哭起來,後來每看到這裏,都感到深沉的悲哀。以振保的性格來說,他會流淚已有點匪夷所思,而且還是在公共場所,所以看過這段描寫後不難感受到他的傷感,也許,他對嬌蕊還是有過一點點真心。但別人的經驗永遠只是說教,自己那點哪怕是不帶血的教訓,也是銘刻於心,永難釋懷的。就像多年之後,佟振保與王嬌蕊的重逢。那是一種發了福的、略顯憔悴的、沾着脂粉的、俗豔的、蒼老的美麗,還是一如既往地愛打扮要漂亮,但終歸是敗給了歲月,以及生活。卻也就是從這樣的一種面目全非

中,振保讀出了嬌蕊的勇氣、淡定、堅硬和擔當。 嬌蕊對振保說,“是從你起,我才學會了,怎樣愛,認真的??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後還是要愛的,所以??”,她又接着說:“年紀輕,長的好看的時候,碰到的總是男人,可是到後來,除了男人之外還有別的??”過去的事在她臉上留下了痕跡,她胖了,憔悴了,連她的豔麗也因此顯得俗了;然而她到底學懂了愛,那些歲月也就不枉過了,甚至可以抵消她的荒唐和傷痕。但振保和他的妻卻始終沒學會,也許有生之年也學不會。煙酈太懵懂,仍完全停留在舊世界裏,“她愛他,不爲別的,就因爲在許多人之中指定了這一個男人是她的。”也許我不能否定這是愛,然而她並不是以振保爲一個有着某些特點和個性的人來愛他,她的愛是義務性的,只因爲社會要求她愛丈夫而產生,那個人不過碰巧是振保罷了,如果她嫁的是另一個人,她還是會一樣地“愛”他,就爲了這點她的丈夫嫌惡她。而振保則是太會算計,他不會爲愛情押下他擁有的東西,寧可留守在他穩固的世界裏,做那裏絕對的主人,即使割捨的是愛情也在所不惜。多少年了,他活着就是爲了向前,向上,爲了得到旁人的讚許,在名譽和地位的階梯上鍥而不捨地爬,而他的確成功了,小說開頭就描繪了他那人人羨慕,無懈可擊的世界。對他而言,其它的一切不過身外之物,就連他自己的眼淚和感動也是身外物。錐心的痛苦,他沒有嘗過,然而他也不曾得到真正的快樂,只有敢於付出和接受愛的人才能體會的快樂。在愛情裏他永遠只能是一個懦夫,也因此他妒忌嬌蕊,妒忌她受傷後居然還有愛的勇氣。他赤手空拳打出了天下,一切如願以嘗,後半輩子卻驀然發現,原來他從沒有真正活過。對於振保,我認爲可以理解卻不能原諒,這樣的男人愛的太自私也太虛僞,他娶煙鸝,於是煙鸝就成了他的看到的蚊子血和飯粘子,他再遇到嬌蕊時在公車上哭了起來,哭什麼呢,是在後悔以前的選擇?還是後悔曾經不懂的珍惜?這大概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如果嬌蕊當初和他在一起或許也要成爲蚊子血和飯粘子的話,那麼這樣的男人還值得被愛着麼?永遠都在後悔和遺憾得不到的,麻木冷漠就在眼前的,真是諷刺,這真是一個笑話。

或許,愛情就是一個巨大的彌蓋人心的童話,是一個個並不壯烈也並不美麗的悲傷的故事。就像被娶回家的玫瑰早已經枯萎了,變了樣;而沒得到的玫瑰卻永遠在心口綻放。陳奕迅的歌中不也是唱出了這種無奈麼:“從背後抱你的時候,期待的卻是她的面容。”“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日久天長,誰的牀前明月光成了誰的飯黏子,誰家的蚊子血成了誰心口的硃砂痣,一切都無從可知。振保就這樣守着他看似完滿的世界,和一個他不愛的妻,徐徐老去??

第四篇:讀後感《白玫瑰與紅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

摘記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紅玫瑰與白玫瑰》

感想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少兩個。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這是張愛玲書裏那段對男人最寫實精闢的描寫,我很佩服她可以將男人的心理描寫的如此透徹! 男人初始時,大多是喜歡淡雅清麗的白玫瑰,皎潔的清香,象是冰涼的高山之雪,值得付出一生的代價,求得在這冰涼水流中的沉淪。 然而,在度過如醉如癡欣喜若狂之後,男人漸漸變的不滿足。他開始想要一個快樂的豔麗夢幻,紅的濃豔,搖曳在月的黃昏。紅色的玫瑰,芳香彌散,辛辣魅惑。 其實,女人的美,從來蘊涵着千個面目,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它。在一個足夠聰明的男子面前,它會展露給你世上最微妙的色彩。彼刻,純白豔紅,呈現另番甜美的面貌。那樣曼妙的花朵,需要刻骨的愛憐,聰慧的溫情,纔可以灌溉。 每一個女子的靈魂中都同時存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但只有懂得愛的男子,纔會令他愛的女子越來越美,即便是星光一樣寒冷的白色花朵,也同時可以嬌媚地盛放風情。 可惜世間,懂得愛的男子實在是太少!在男人心裏真正完美的女人,總是隨着時間,閱歷的變化,不斷地變化着!你永遠達不到的。所以,不管是紅玫瑰,還是白玫瑰,都永遠有不能讓人滿足的遺憾和欠缺,所以男人總是永遠地渴望別的玫瑰媚惑的來臨。

第五篇:紅玫瑰與白玫瑰 讀後感

《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後感

今天看了一部小說,名叫《紅玫瑰與白玫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這就是文章的開頭部分。

通過一個叫振保的男人,反映出現實社會的一種現象,一種人性的特點——每個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同期的,相間的,點綴他荒蕪的命運。這就是現實社會中的男人

其實現實社會中每個女人也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男人,李碧華在《青蛇》中就有寫道。許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盡千方百計博她偶一笑的金漆神像,許仙是依依挽手,細細畫眉的美少男。兩個都有各自的優點。

現實的醜陋與不堪總是讓人脊背發冷,無法直面我希望對於這世上的某個人,我既是他心中的白玫瑰,又是他心中的紅玫瑰,他也填滿了我心中許仙和法海的位置。開始幻想我以後擁有這般完美的婚姻,如果做不到,那麼我也寧願選擇做一顆硃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