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紅書有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1.99W

讀紅書有感【精彩多篇】

紅書讀後感 篇一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紅軍們走了很多的地方,也留下了很多的“足跡”,比如說;愛打黑騾子,但更愛紅軍們的彭德懷,不打麻醉酒,治眼睛的劉伯承,忍痛治傷口的陳毅……

我讀了《紅軍故事集》才曉得陳毅自治傷口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1934年10月,在長征中,陳毅在反“圍剿”戰鬥中大褪受了重傷,中央領導決定讓他留下,領導南方人民堅持鬥爭。1935的夏天,陳毅回有山不久,大褪的傷口就發炎了。他忍痛堅持走路,指揮作戰。一天,陳毅去大庚嶺下開會議,在出發前把傷褪蹺在大石頭上,抹了萬金油。這時大宋同志走了過來,陳毅馬上把褪放下,若無其事的站起來和他一起走了。

黃昏之時,陳毅趁人還沒到齊,悄悄地到樹林中拼命的擠着傷口,不料被大宋和聾牯同志看到了這個場面,都十分的心疼,他們看見陳毅的臉色蒼白,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身上單衣全溼透了,膿血滴在地上,把黃泥都浸透了一大片。陳毅馬上叫他們幫忙,經過了好一會兒,陳毅才把傷口包紮好,之後便去開會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了,只有把生死的念頭排除,就沒有什麼事完不成的。紅軍中的英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件,這些鮮活的事例還告訴我們只有堅持鬥爭不怕傷痛,不怕犧牲,才能解放全中國。

紅書讀後感 篇二

《沉思錄》爲我們淨化心靈,洗去俗塵。這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通過閱讀獲得強大的精神力量。人可以通過雙眼看世界,但是有個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用眼睛能夠做到的,唯有用心靈去審視過去,去反省過往。而反省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絕對真誠、平和的心態,需要超凡、決絕的勇氣。

作者好像一個異常嚴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鏡子面前,告誡鏡子中的自己。在書中,他這樣對自己說到“你錯待了自己,你錯待了自己,我的靈魂,而你將不再有機會來榮耀自身。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足夠的,但你的生命卻已近尾聲,你的靈魂卻還不去關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別的靈魂”。這不是歷經滄桑之後絕望的結論,而更像是一段無奈和傷心的喟嘆。這不是簡單的內心獨白和情緒傾訴,這是本我與自我的交談,這是解剖靈魂,對自己進行告誡。他總是這樣在書中狠狠地拷問自己。作者認爲要常常自省以達到內心的平衡,要摒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如果我們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達自我批評的高度,那至少,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接受《沉思錄》給我們靈魂的洗禮。

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能戰勝自己的人,便能戰勝一切,而這也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一點。“待人寬,責己嚴”的古訓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卻不容易做到,我們應該做的,是多將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爲家人、爲社會做些什麼。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聰明的人,應該既能正確認識別人,也能正確認識自己。注意別人的缺點和行爲,將使我們審查自己的缺點和行爲,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實現自我價值。

自我實現的途徑因人而異,對自我實現的需要的滿足也各不相同,正如馬斯洛所說:“有人可以表現出體育、藝術或發明創造上的偉大成就,也有人卻希望成爲一個理想的母親。”然而,它們都可以成爲一個成功者。

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誌,並非總是那些令人難以企及的偉大事業或成就,並非總是某個巨大的、最終難以完成的具體目標。成功可以體現在夢想成真的結果之中,也可以體現在努力奮鬥的過程中。假如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發現了你真實的自我,或實現了自我的超越,假如你在這個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了戰勝各種困難和不利環境的喜悅,假如你在這個過程中爲人類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做出了你應有的貢獻,假如你在這個過程中,爲後來人探明瞭道路,創造了更多的成功的機會,那麼,誰還能否認你的成功呢?

你會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希望、幸福和快樂,因爲歸根到底,成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紅書讀後感 篇三

女作家楊沫寫的著名《青春之歌》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一個女大學生如何成長爲一名堅強、寧死不屈的中國共產黨員的故事。她的名字就是---林道靜。

林道靜出生在大地主林伯唐的家中,但她十分的不幸,她的親人僅有她的媽媽李秀妮和太外公老李。秀妮被林伯唐娶爲姨太太時,老李就跳河自殺了。並且,秀妮生完孩子就被趕出了家門,她回家發現外公已不在時,也跳進了白河川。

一轉眼,林道靜就有十八、九歲了。有一天,道靜明白她親媽是怎樣死後,毅然離家出走,住進了同學王曉燕的家。並加入了提高青年的行列。

之後,因爲種種原因,林道靜險臨槍決,但都被她的好友救了。那時,林道靜還沒有入黨,所以一場脣槍舌戰後,最終見她從審訊室裏出來了。但她入黨後,就沒那麼幸運了。她的下落被胡夢安明白後,就到處通緝她。最終,將她送進了北平(今北京)監獄,受盡了苦刑。

之後,她們設法逃出後,就與革命人士一齊大破關門,攻打日本鬼子。最終,真是因爲有許許多多像林道靜那樣的愛國者,纔打敗了日本鬼子,國民黨才夾着尾巴逃到掉了。

林道靜以及她的同伴們的英雄事蹟在我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

我們受着愛國教育,享受着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必須要牢記革命前輩們的英雄跡,努力學習,長大保衛和建設祖國。

紅書讀後感 篇四

最近我看了一本紅色金典故事書《小蘿蔔頭》。讀後,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久久不能平靜,我被小蘿蔔頭的事蹟深深打動,幾乎是流着淚看完的。

“小蘿蔔頭”宋振中剛出生6個月,父親宋綺雲被國民黨頑固派抓捕,“小蘿蔔頭”和母親徐林俠一起被敵人關押。在監獄裏,他和父親每天過着不像人的日子,但他堅決不向國民黨反動派低頭。

敵人都認爲他是一個無知的小孩,故意用香甜可口的奶糖誘惑他,讓他把在監獄外面的哥哥姐姐的相片交出來,可是,他經受住了食物的誘惑,堅決不給,也堅決不叫獄卒一聲“阿姨”。“小蘿蔔頭”那麼小就這樣堅強,而我哪,不小心摔跤、擦破點皮就“哇哇”大哭,稍微受點委屈也是哭得稀里嘩啦,現在想來真是覺得羞愧。

“小蘿蔔頭”長到6歲,到了讀書的年齡。宋綺雲與監獄當局多次交涉,特務們怕暴露他們的罪行,硬是不讓他讀書,經過宋綺雲和其他革命同志的多次鬥爭,最後才同意由同監獄的政治犯黃顯聲將軍教“小蘿蔔頭”唸書。“小蘿蔔頭”學習非常刻苦,記憶力很強,也很懂禮貌,還能勤學檢樸,不浪費一張紙。他9歲生日時,黃伯伯送給他一枝鉛筆,他只在上課的時候纔會用,平時就用小石子在地上畫。

不管夏天多麼炎熱,冬天多麼寒冷,他總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寫着、算着……“小蘿蔔頭”能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而我們身邊卻有同學學習不自覺,每天到學校去上學就像是完成任務,上課不認真聽講,回家不按時完成作業。與“小蘿蔔頭”相比,這些同學應該感到羞愧。

“小蘿蔔頭”就是這樣努力地生活着,可是,可惡的反動派在潰逃之前,還是殘忍地把“小蘿蔔頭”殺害了,那時他年僅9歲。從“小蘿蔔頭”身上,我們足以感受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美好,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以優秀的成績報答爲革命事業而犧牲的前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