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紅高粱小說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26W

紅高粱小說讀後感【精品多篇】

紅高粱小說讀後感 篇一

對於莫言的小說,除了《紅高粱》,我真的沒有再細讀過其他任何一部。因爲自這之後,我對購書對閱讀越來越挑剔,價格的幾何式增長,質量的幾何式下滑,時間精力與工作的矛盾,當然個人喜好是最重要的。但不管怎樣,隨着諾貝爾文學獎地揭曉,莫言以及他的著作已在國內颳起了一股強勁的旋風。即便幾十年前的那部紅極一時的電影也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線,自然也包括我在內。

其實自聞說莫言得獎後,雖然心裏也有些小激動,也沒有爲長時間的冷淡他的作品而後悔,可《諾獎》畢竟還是極具分量的,不說文字,但是這超過百萬美金的獎金,已足已勾起你的慾望去讀了,看到底是否物有所值。遺憾的是動作稍顯遲了,一連逛了幾個書店,莫言的書全面斷貨,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全面上貨。而我並沒有灰心,幾乎一有閒空便往書店跑,生怕再次錯過。如此看來,莫言獲得了百萬,而書店恐不止這個數字了,呵呵。

等待的日子有些漫長,雖然書架上仍擺着多年前的《紅高粱》,可已讀了多遍了,硬是懶得再去動它。

忽地就想起了這部電影。初看此片的時候還值懵懂,這麼多年過去了,除了那滿眼的中國紅,讓人恨得切齒的日寇,再沒了其他。的確,二十多年了,人們提到這部電影的時候,首先印入腦海的便是無邊無際的紅色。紅高粱,紅花轎,紅蓋頭,酒叫“十八里紅”,歌中唱着“紅袖樓”、“紅繡球”,還有那熱烈如火的慾望,充滿國仇家恨的血腥。張藝謀用一場紅色風暴襲擊了人們的眼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除此之外,影片所釋放出的野性自由,粗狂放蕩,激情喜悅無不蘊含在這紅色之中。如此一片鮮豔,熱烈,莊重,靈動的中國紅怎能不給眼睛和心帶來難以抹去的光影記憶?

影片中那片如汪洋涌動的的紅高粱,莫言講那是野生野長得,正因爲這纔給了人一種原始的美麗與震撼,它們有着蓬勃的野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國北方農民生命力的象徵。文學表達的是文字的、靜態的美;而電影是感官結合的體驗,動態的美。文學藉助電影的影象,使之真正成爲廣泛的大衆的藝術。於是莫言把這片紅高粱交給了張藝謀。張藝謀說:要通過塑造人物的個性來讚美生命,讚美生命那種噴涌不盡的勃勃生機,讚美生命的自由,舒展。於是自莫言筆下流淌出的那片狂野的紅,被張藝謀恰到好處,酣暢淋漓地呈現到了我們眼前。

儘管電影表現的主題是抗日的愛國主題,但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尤其是悲愴的結尾,在當時國內純粹的愛國主義主旋律的大背景下,是那麼的不同尋常,如一輪新陽。事實他成功了。憑藉這部電影,中國人第一次拿到了國際性大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從此世界開始關注這片“紅色的土地”,讚美中國新電影。

真的不知是張藝謀成就了莫言還是莫言成就了張藝謀?而現在,我或者我們幾乎忘記了張藝謀曾經是這樣的導演,充滿原始的張力,簡潔粗獷的手筆,不拖泥帶水,不嬌柔造作。

中國的電影似乎正在世界的舞臺上漸漸褪色,但時隔二十多年,莫言卻給了國人一個驚喜。早就對國產電影失去了信心,只希望莫言的獲獎能給同樣萎靡沉淪的國內文學帶來一線曙光。

電影來緣於文學,文學造就電影。

紅高粱小說讀後感 篇二

作家莫言的《紅高粱》終於長成參天之樹。終於在世界人的面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啊!多麼偉大的成就永遠印刻在了瑞典皇家科學院,印刻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往年的“紅高粱”總是不起眼的,像幼時的莫言一樣,歲月的磨練讓這飽經風霜的“紅高粱”終於長成參天之樹。多麼可喜,正如《講故事的人》中:在貧窮的年代中,面貌雖醜的莫言成長了起來,他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中國文學從此躋身於世界文學。

演講中,莫言提到了“惶恐”,或許有的人會理解不了,會不會是他自己的炒作呢?讓我來告訴大家: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競爭,他怕榮譽帶來的只有衆目睽睽中挑剔的眼神罷了。

莫言在講會上說過:“我不會爲夢想而寫作。”,讓我懂得了人不要因爲虛榮而樹立多麼偉大的理想,要向着眼前一階梯邁進腳踏實地。嘻!低調做人的人一定會在那“秋季”收穫豐碩的“高粱粒”,一粒一粒豐滿飽實。

中國的驕傲、人民的自豪是——莫言:他爲中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此掩映在了中國影劇的白幕布上!

我反覆的看着那“speak teller”的稿子,我陷入了沉思。

現在我們這麼舒適的生活中,有些富二代、啃老族因幼時條件優越、任性自由散漫和莫言比起來簡直就是“天上地下”,我們要學會珍惜現有的生活,學會從莫言的生活中找領悟來反省自己的行爲舉止。

莫言的幼時生活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母親的慷慨寬容,可能這也是莫言想念母親的原因吧!雖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獎,但這也是莫言所擔心的,由於人心的嫉妒,有些網友甚至調侃說像我們中學生的作文,我想反駁說:“謝謝你們,你們能把中國第一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歸類爲我們中,真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紅高粱終成參天之樹啦!

紅高粱小說讀後感 篇三

我沒看過電影《紅高粱》,當然這之前也沒看過原着。直到這次讀書苑提到,於是上網找來閱讀。感覺莫言一方面傾注了大量的感情,一方面熟練地賣弄着小說的技巧,倒敘插敘,讓整個時間線索混亂,讓我有些摸不着頭腦,也給了我不少的考驗。

全書的高潮“餘司令伏擊鬼子,‘我奶奶’犧牲”被安排在最前面,後面抽絲剝繭般地展開餘佔鰲和“我奶奶”的愛恨情仇,講述“我奶奶”生前身後的各種故事。

整體以膠平公路的伏擊戰爲主線,其間穿插着回憶,使人不斷聯想在這片高粱地裏發生的故事。字裏行間都瀰漫着紅高粱的氣息,那應該是東北鄉纔有的氣息。粗狂、野性又火辣辣的充斥着熱情。

讓我很難懂得,對這樣的高粱地是什麼樣的感覺,一開始的死屍、血腥、惡臭、污泥、吞噬屍體的野狼和蠕動於其間的蟲子,混雜在高粱地裏,混雜在黑土地裏,就有種說不出的厭惡。以至於在讀到劉羅漢被撥皮的那段,除了心裏的一種被割傷的悲痛之外,更多的是一股翻江倒海般的噁心,於是不敢往下想。

小說中個性的女性人物很多,但是在那高密的紅高粱地裏,“我奶奶”像一團烈火熊熊燃燒,釋放她生命的色彩。甚至她的死也與衆不同是爲餘佔鰲的隊伍送飯時被敵人打死。痛痛快快地生,轟轟烈烈地死,使“奶奶”成爲小說中的一大亮點。

莫名其妙冒出的想法有很多,卻不知道哪裏來的,大概是對戰爭觸目驚心的描寫,或者我根本沒有讀懂。但是,內心總有那麼一點抽搐。但書中那些英雄豪傑加流氓的氣魄,卻正是藉助了那股子初生牛犢之蠻勁,讓我深深地記住它是一個發生在東北高粱地裏的抗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