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800字【多篇】

讀後感2.78W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800字【多篇】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一

《包法利夫人》講的是平庸的人物和平淡無奇的生活,女一包法利夫人是現實主義裏面的庸人,浪漫主義裏面的怨婦,儘管她喜歡閱讀,儘管我喜歡熱愛閱讀的人,但是她讓我厭惡的一點是她對書中的人物和現實生活中的人抱有太多的幻想,這樣只會陷入泥潭,不能靈活地切換。她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命運,自己既然沒有嫁給一個有地位或者富裕的人,就應該好好地做好自己本職,三心二意或者移情別戀只會讓自己非常痛苦的,何必呢?

我個人認爲夏爾在他所在的那個地方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人了,他有的榮譽和能力已經是讓我很羨慕了,因爲夫人每天只要負責美和讀書就夠了,想要什麼,夏爾都會滿足她,這該是多麼優越的生活,還有什麼奢侈的想法呢?在包法利夫人死的時候才明白夏爾是唯一讓她愛和讓她依戀的那個人,可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真的晚了。

夏爾雖然是平庸,但是人老實,善良,正直,忠厚,大方,愛一個人就會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給這個人,書中每每寫到他要出門,要離開夫人和即將要見到夫人的那種撕心裂肺的愛與夫人不耐煩的表情的時候,我都是那麼的心痛,爲夏爾感到不爽。在艾瑪死後,他寧可負債累累,也不肯變賣房裏的東西,反而要厚葬亡妻,當時他的那種傷感的情愫真的讓我的心有種絞痛的酸楚感,而另外兩個算是情人的人,一個唯利是圖,一個膽小怕事,艾瑪根本就沒有走進他們的。心裏,他們只把她當做自己的玩物,玩完就會像垃圾一樣扔掉,這是多麼的可憐和可恨。

說到這裏,又想到夏爾,這個人真的好好啊,如果女孩子遇到這樣的人,那就請你嫁了吧~癡情又善良的人是多麼的難以遇到。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誓自己一定要忠心於自己的感情,一旦結婚,我的感情只屬於那個與我同甘共苦的人,沒有別人能夠干預到我,而阻撓平靜生活的人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排除掉,靜靜地喜歡一個人就好,也已經足夠。書的結尾,也讓我安心了,夏爾在一片祥和中逝去,而不是被逼債,破產,浪蕩中歸去。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二

包法利夫人——愛瑪原是一個農家的女兒,父母卻讓她接受大家閨秀的教育,希看有一天她能走進資產階級貴族的生活圈子。即使她有美麗的外貌,佼好的素質修養,但在那個身份等級嚴明,人們極重視家庭背景的年代,他們的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正是愛瑪所接受的這種教育,感受到的貴族生活的奢侈糜華與她現實生活矛盾,而造就了她一生的痛苦。假如沒有接受這種教育,沒有親身感受到奢華,她的期待嚮往和夢幻就不會那麼強烈了。她追求精神上的豐富,希看有一個風度翩翩的勇猛的男子愛她,給她所憧憬的甜蜜浪漫愛情。但她卻不清楚她所期待的精神生活需要貴族式的物質作爲後盾,最後她的精神追求變成了物慾和_x樂。

對愛她的,把她當作高高在尚的女神的丈夫,她有內疚與自責。曾經試圖努力成爲一個賢妻良母,但是她的自責與內疚只是小河的涓涓細流,而物慾與_x樂是大海的波濤洶涌。波濤洶涌的猛烈撞擊總是使她不顧一切往追求,連最後殘留的一點婦道都丟棄了。

她本來可以有一個平凡幸福的家庭,一個愛她的丈夫,只由於她不切實際的浪漫追求而把一切毀滅掉了。在她臨死的時候,她有留戀她的丈夫和女兒,但她更期待快點離開喧囂的人世,往天國。也許只有那一刻她做到了無牽無掛,只希看早點結束她痛苦的生命。

愛瑪的悲慘命運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衝突的結果,自她進修道院的那天起,她就無法擺脫這個悲慘的結局。

人所接受的教育越高,精神生活就越豐富,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就越大,走向自殺的可能性就越大。近兩個星期華濃四個跳樓自殺案子就引人深思,即使不明其中原因。但這種輕視生命的行爲是我所不認同的。

當人處馬斯洛五需求層次理論的最低需求——滿足生理上的需求,他們晝夜奔波勞碌只爲解決溫飽,希看生存下來。沒有生命的來源,不用自殺也會自己走向死亡。要處於高層次的人向低層次的轉變是一件極難接受的事,但有時也不妨往看一下身處比自己低層次的人的生活,可能你就會發現自己比較幸福。

世上沒有盡對,只有相對。唯心主義有時是不科學的,但也許會令你活得開心。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三

這本書的故事背景是在資產階級社會下形成,作者之寫作手法充斥着浪漫抒情卻又寫實諷刺。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殘害人性,甚至吞噬人的罪惡本質的黑暗面。一切取自於人性的根源與環境的影響,以冷靜客觀的筆調描述一位被社會壓榨的婦女的悲慘一生。

包法利夫人從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間,愛瑪迷上了看小說,尤其是那些有關男女情愛的書。書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這讓她深深地着迷了。就因爲這樣,包法利夫人才會不滿於醫生夏爾的膽小懦弱,遲鈍無能。就因爲這樣,她才踏上了尋找理想中的愛情之路。但當時的法國正在被黑雲籠罩。她最終在被騙與人的只求自身利益之中結束了她的一生。

包法利夫人是一個悲劇人物。她追求浪漫的愛情,奢華的生活,卻不知她所處的環境給不了她想要的。當愛情建立在物質基礎上時,就註定了它的悲劇結果,無論過程如何使人沉淪,結局都只有一個。是誰使她走向了絕路?是人們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無門,還是自己對命運的屈服?最終導致了愛瑪的悲劇,或許可以說是當時的社會逼得她服毒自殺的!

現實與理想總會有差別,當現實於理想中的情況不同時,我們不應該把這一切歸結爲命運的安排。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時,或許這是上天給我們一次調整心態的機會。當命運在現實社會中不妥協時,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不是想象的會和現實相同。完全不盡然,因爲包法利夫人就是一個現實與理想的化身。

包法利夫人造成的悲劇啓發我們如果遇到這樣的女人,千萬不要像包法利先生那樣癡迷其中,不可自拔,最後弄得家毀人亡。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大致明確自己的傾向,珍視自己身邊的幸福。也同時提醒廣大青年學生一定要定位好,認清自己的經濟地位,明確階段,不做超階段的消費,適度適量符合自身經濟狀況的消費纔可能長久的發展。

在現實面前,夢想和許諾是多麼可笑!生活還在繼續而悲劇還在不斷上演,現實中不要過多追求虛幻的世界,我們要在現實生活中活出自我,誰都不會代替你,應爲你爲自己而活。至於夢想,誰沒有夢想在自己的認真的過每一天的同時夢想的大門會想你打開!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四

書櫃里老早以前放着一本國外小說《包法利夫人》,最近取出細細品讀,薄薄的一本書,我花了二週的時刻把它讀完,雖談不上喜愛,卻也在腦海中勾勒出一位法國市井小民的人物形象,她就是包法利夫人,一位超級自戀狂、愛慕虛榮、自私、醜陋靈魂的女生,延伸至今,便是一位十足的“拜金女”。

包法利夫人原名叫“愛瑪”,是19世紀法國的一名鄉下女孩兒,她家境殷實,容貌嬌好,以前受過貴族式的教育。然而造化弄人,愛瑪嫁給了一位開着小診所醫術平庸無能的包法利先生,跟她自己理想的夫婿相差十萬八千里。命運的作弄、現實的殘酷,很快,愛瑪的嫁妝消失殆盡,而感情混餚在衣、食、住、行中,結局往往是脆弱的,經不起歲月的磨練,偏偏愛瑪又愛慕虛榮,生活之中極盡奢華之能,追求上流社會的物質刺激,原本無能的丈夫本沒有多少的積蓄,生活頓時失去了原有的浪漫與熱情,感情也隨之黯然失色。愛瑪最後移情別戀了,她愛上了一個同樣擁有醜陋靈魂的有錢男生羅多爾夫,這個視女生爲衣服的男生並不愛她,他只愛愛瑪的身體,當他佔有了愛瑪之後卻又狠狠地拋棄了她,而愛瑪這個傻的可憐的女生,以爲自己就要進入上流社會了,更加變本加厲的享受奢靡帶來的“快感”,爲此她欠下了一屁股債,更爲可笑的是,羅多爾夫並未在她身上花了多少錢,而那位深愛着愛瑪的“傻”丈夫對此事卻渾然不知。當羅多爾夫這個卑鄙的男生拋棄了愛瑪之後,愛瑪大玩姐弟戀,與另一個道德敗壞的年輕小夥子萊昂展開了一場畸形的戀愛,用這天的話講就是“養二爺”,債務越欠越多,最後到了破產的那一天,這個思想墮落的“拜金女

”破產了,以前說過天長地久的羅多爾夫、萊昂從愛瑪的生活裏徹底消失了,愛瑪絕望了,走上了一條服毒自盡的不歸路。

愛瑪——包法利夫人年輕的生命終結了,這位“拜金女”命運是悲慘的,卻不值得同情,甚至讓讀者憎惡她,感情是不能夠用物質來交換的。放眼此刻,何嘗沒有像愛瑪這樣的“拜金”女孩兒呢?她們虛僞的面孔之下隱藏着一顆“拜金”的心,房子、車子、鈔票一樣不能少,更鐘情於“海龜派”,難道錢是通向婚姻殿堂的絆腳石嗎?褻瀆感情就是褻瀆自己的幸福,不好要求別人,而要充實自己,感情纔會來得更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