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多篇

讀後感1.93W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多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有哪些?初識《鄉土中國》這本書,完全出於偶然。就像我剛纔所說,因爲以前從未涉獵過社會學這一領域,共同閱讀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五篇,請您閱讀!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1

看完鄉土中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思考了好多問題。最主要當然是從法的角度想了好多。法也是一種傳統,在中國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社會,的確,要想實現法治,還得經過我們漫長歲月的奮鬥,前赴後繼的法學家的奮鬥。

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能夠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先以爲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着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費孝通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

在這樣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構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他還說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我,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我的親疏遠近爲出發,所以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這一點其實我是不太同意的,中國人團隊意識也挺強啊。

他還認爲,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構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因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這句話我也不一樣意,中國自古就有:“國爲重,家爲輕”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說法,難道這不是中國人思想裏的個人之於團隊的要素嗎?

現下的農村也不是當初那個封閉自守的鳥籠村,由於改革開放的影響和西方經濟的帶動下,農村人也不得不走了出來,爲何農村和城鎮都有私的現象,其實根本原因還是競爭帶來的副產品,費孝通先生說的認爲,打個比方來理解,就是說明“當一羣鳥是一個團體的,因爲熟識而在無形中有了一種關係,有了這個關係就減少了不良競爭”,而一隻只不相聯繫的鳥之間,由於沒有這種關係,就容易產生“私”的現象,人也一樣,俗話說的好,“芸芸衆生,皆爲利來”,那裏的“利”是泛指對自我有好處的事物,如果沒有好處的事,從相反角度就是無益之事,試想誰願意做對自我無益的事呢?有句話也說的蠻有意思,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連自我也吃不飽,又怎能照顧到別人的肚子呀。要人做好事,也必須先自我做好事,做表率,當人人做好了自我的本分事,國家地區也就到達興盛繁榮了,而一些對個人無益的事,對羣體有益的事,有時也不得不捨小爲大,建立制度,法律,建立一種關係,強行實施。

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爲凡事要按慣例行事,卻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鄉土自身的禮儀和秩序有效的應付着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可是並不決斷於個人專斷的權力,或者呆板的法規條文,秩序的維護者是漫長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以及在此傳統中爲人們所認同的風俗、人情、習慣、禮儀等等。所以我認爲,中國的法治事業要得到發展,必須先改變人們的思想,樹立法治觀念。

費老推論,既然是禮治社會,那麼禮就不僅僅是禮貌,不懂禮就簡直是個道德問題,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爲有人破壞了規矩。我十分贊同他的觀點,中國鄉土社會的夢想是沒有法律和政治的,因爲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來的規矩進行,政府的統治以教化爲主,苛政猛於虎,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自有父母教化他們適應這些規矩。這就實現了無爲而治的夢想。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還談到當時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鄉。很多人認爲鄉下人愚,可是費老認爲不應當這麼說,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禮貌生活當然不甚瞭解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麼值得取笑的。作者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文字的產生原是爲了不一樣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可是在鄉土社會,由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能夠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這使得鄉土社會對文字的依靠性大大減弱,並且人們通常認爲應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準確。

總之,中國此刻正處在轉型階段,是一個現代性與鄉土性矛盾着的國家。中國的法制化還需要努力,很艱苦的努力,中國要進行現代化國家建設,必須處理好鄉土性的問題。加強人們的規則意識,完善法律法規,推行依法治國,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這些都是我們國家必須要應對的事情,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這也是讀完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我能想到的,在我們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有這太沉重的歷史積澱和禮貌傳統的國家實現法治社會所要做的最關鍵的一面。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2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我進入大學後課餘讀的第一本書。可能是由於第一次涉足人文社會科學,對這一大類學問很是陌生,書讀得不是太順利,加之日常學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我總共纔讀完了前3章。對此,我感到十分羞愧,費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還沒有讀到,真是慚愧萬分。可是,我還是會利用課餘時間把全書看完。

然而,只這前三章,就已讓我獲益匪淺。讀完以後,我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世代生活在鄉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質,這是我以前不曾明白、也不曾想過的。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對大師的著作沒有資格做評論,在那裏僅就《鄉土中國》的第一章《鄉土本色》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和感悟。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於1947年根據所講“鄉村社會學”寫成《鄉土中國》。本書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關於“鄉土中國”這個概念,費先生在書中指出:“那裏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換言之,“鄉土中國”是中國特具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在具體的百姓生活裏,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開篇,費先生開宗明義的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爲“鄉土中國”下了定論——中國社會的基層(基本)是土生土長的鄉村人。

在這一章,先生着重闡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即鄉土的本色是什麼。我把它總結概括爲下頭的四點。

首先,在習俗上,鄉村人和其居住的鄉村有着很強的傳統性,並且這種傳統性很難被改變。也就是說,在鄉村居住的人都有一個“根”在身體裏邊。這個“根”,這種傳統性是源於人們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構成的。比如費先生講他媽媽給他一包家裏竈上的泥土,讓他在想家的時候煮一點吃。這種方式此刻看來很荒謬了,但對世代與土分不開的農村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寄託。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鄉愁四韻》中寫的那樣:“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發着鄉土的芬芳,鄉土跟母親又緊緊聯繫在一齊,泥土是母親,母親就像泥土。從中可見從農村走出去的中國人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對踩在腳下的泥土的強烈依靠和深厚感情。我們常說“落葉歸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滄海桑田,心中日夜縈繞着的永遠都是故鄉,永遠也放不下紮在心裏的這個“根”。這個情結能夠說是所有傳統中國人的一種特質。像美國就不行,美國的居民是從世界各地移民過去的,才兩百多年曆史,沒根!所以說,“土”在我們的文化裏佔着最重要的地位。這就是所說的傳統性,很難改變的,它源自農民們(當然這

是最初的發源、基層,之後擴大到不僅僅是農民)對泥土的依靠。

這個傳統性產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點。第一點,農民以種田爲業,天天與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第二點,農業是世世代代的工作,從上頭不知多少代一向傳下來,幾千幾萬年,一向延續下來,不曾斷過,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整體,一個脈絡。滿足這兩點,傳統性就逐漸產生。這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纔可能構成。

中國鄉村的第二個特徵,我總結爲不流動性。費先生在書中說:“以農爲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因爲種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動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着你的“一畝三分地”,有許多農活要去幹。久而久之,就構成了人口不流動的特點。一個家族的人住在那裏,那麼他的後代一般也會在此定居。舉個簡單明瞭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姓氏。雖然不斷有外來人口的遷入,但這隻佔少數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譜,上頭一代一代從上到下,還是同一個姓佔主線。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麼人們就會認爲這一支斷了,沒辦法再延續下去了。農村裏此刻依然很重視這個。所以,你不出去,別人也很少進來,這是不流動——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遷”這個詞。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個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相互較爲孤立、隔膜。上頭說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上說的,這個是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上說的。兩者有必須關聯,我認爲是有點因果的關係。因爲村子裏的人世代定居,不怎樣流動,所以導致村與村的交流、聯繫變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這有些像國與國的關係:能夠合作,但都自我獨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費先生講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齊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齊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爲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積起來,成爲相當大的村落。”

由於很多的聚村而居,因而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即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每個地方有各自不一樣的風俗。即便在同一個省內,也會有所不一樣。我是山東人,山東省內一共有17個地級市,各市無論是語言、居民的性格、還是生活習慣、風俗風貌,都有很大不一樣。你要我講一講山東話,什麼叫山東話?這個問法本身就不對。山東話多了,每個市的話都不一樣,你叫我怎樣講?要我講,我只會講萊蕪話,還講得不好(從小就說普通話,萊蕪話一向沒學好)。萊蕪市和泰安市,這兩個城市是挨着的,口音上卻有很大差異。萊蕪話音調較平,很少有兒化;泰安話音調起伏較大,兒化音更多一點。濟南和煙臺,口音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十分明顯的地方性。

第四個特徵,我稱之爲“熟悉”與“規矩”。亦即約定俗成。這個比較好理解。農村正是由於它的不流動性,人口性質很少發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所以,許多習慣就慢慢約定俗成,不言自明瞭,這又叫作規矩。“規矩不是法律,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回去過一次,在那裏我看到,一家結婚,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去參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這種自發的不假思索的行爲完全是源自長年累月的熟悉,這不是規定出來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對於費孝通先生所論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這四大特徵,回答了什麼是鄉土的本色。儘管本書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對鄉土社會、鄉土文化我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對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端,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3

在讀完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後讓我體會到了鄉土社會與一般的社會一樣,社會與社會之間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費先生的看法是,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其實說實話,我個人認爲城市人和農村人應當是沒有差別的,城市人的先輩們,不也是從農村裏走出來的嗎,當代的社會,不論是少了這二者的任何一方,這個社會都無法長久,應爲這二者應當是密不可分的。

費先生認爲:“熟悉是從時間裏、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磨擦裏陶煉出來的結果。”。所以,鄉土社會裏的人們彼此異常熟悉,大家彼此之間往往都能很好的打成一片。可是,與由衆多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相比,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解釋的,因爲大家在現代現代社會中生活久了總認爲自我或許比鄉土社會中的人們高一個檔次。於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我們應當認識的“鄉”了。

在“文字下鄉”裏,費先生認爲:“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我並且願意進一步說,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瞭解程度是不夠的,因爲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並且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傳的情、能達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先研究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我認爲的確如此,文字的確是工具,因爲人們之間增加感情或表達感情的方式並不是完完全全依靠於文字的,也能夠經過自身的行爲舉止或者語言去表述,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並不只是經過文字去實現的,就是放到現代社會也是如此。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在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上是基本一樣的。也能夠說,現代社會的交際是從鄉土社會中傳承下來的。

在文章中費先生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在這個格局裏,費先生認爲僅有“禮”才能夠維繫每個人的關係,並在文中很多地引用孔子的話語和例子。費老先生先生認爲:“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關係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總之,鄉土社會就是這樣一個穩定的格局,每個網格之間彼此存在着差異,同時也存在着交集。

在“男女有別”中,費先生認爲:“同性組合和家庭組合原則上是交錯的,因爲以生育爲功能的家庭總是異性的組合。因之,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了這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爲主,異性爲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裏,以家族爲基本社羣,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爲重要的表示”和“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深刻地展現了鄉土社會的性心理,可是,我認爲這在現如今已經改變了許多。只是,男女之間多了些平等,並沒有“有別”。

費先生認爲鄉土社會是沒有法治的,可是,這並不影響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係,都有着必須規則。行爲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爲是當然的。”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是孔子兩千多年來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這就讓我明白了,鄉土中國的鄉土性質其實是受孔家思想影響的,並且影響深刻。

正因爲禮治慣了,所以,在鄉土社會裏,一說起“訟師”,大家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鄉間看到壞的行爲卻是合法的行爲,於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並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所以,費先生倡導:“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

我看了之後覺得費先生思想很激進,看待現實中的一些缺陷的眼光很犀利,大膽地揭露社會上的弊端與各種缺點,飛老先生在最終一篇中說到:“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對於慾望的解釋費老先生用孔子的一句話解釋——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那裏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爲了種族綿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爲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作者認爲鄉土社會中的慾望是人類生存的條件的,認爲這是自覺的產生的,不需要計劃,這就有別於現代社會了,現代社會往往是從某一目的出發的。

鄉土中國的情結是紮根於每個中國人的心底,是一種民族心理。雖然有人從思想方面排斥這種情結,可是應當承認這種情結是傳統文化傳遞的結果,是一種共通意識,不會因爲部分人的意識的缺失和丟棄而不復存在,這只是爲了經過民族的文化底蘊傳承下去。費孝通先生正是深刻體驗到了這種這種情結的力量,從而從社會學層面試圖進行分析。從而讓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去了解什麼纔是社會,什麼纔是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4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雲南鄉村中,有一所聚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的學府,名曰西南聯大。在聯大里教書的,都是各個科目的頂尖專家。費孝通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教授鄉村社會學。十四講的鄉村社會學講義結成冊,就成了我手中這本《鄉土中國》。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語言並不算是極佳的典範,邏輯性也有待商榷,可是其中蘊含的許多思想,經過了七十年的滄桑變遷,仍然歷久彌新。

作者首先提到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他說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而這一說法,即便是經歷了改革開放、生產勞動力向城市顯著遷移的當今,仍是正確的。新聞聯播裏總提到“走基層”,領導人走的便是農村農戶小作坊小工廠,可見中國的基層便是鄉土社會。城市裏的人,多半也都是由農村遷移而來,他們的思維模式也具鄉土性,總想去尋找土地。譬如說我的父母親,他們便來自湖南的小村莊裏,此刻在北京享受着城市的各種便利,卻總想去整一塊地種,喜歡去近郊的田野山區,最愛的大概是回老家吧。作者提到中國人具有以土地爲根基的文化思想,一點不錯,我認爲這是因爲土地給人安全感。此刻許多人期望在城市裏買一套自我的房,明明只是租一套房能夠省下更多錢、甚至有更好的居住環境,人們還是樂意住在一套完全屬於自我的五十平米的小屋裏,這便是因爲安全感。這種對安全感的渴望,來自於農耕民族的文化根基。若是天天東奔西跑,住在蒙古包裏的遊牧民族,恐怕也不會這麼地對“房子”有追求。鄂爾多斯能成爲鬼城,除去規劃的不合理外,遊牧民族的文化也是重要的因素。蒙古族的人往往愛花大價錢買越野車,恐怕也是祖上遺留的文化基因吧。

作者也提到了鄉土社會是長老社會,也一點不錯。在我的老家,人去世後,葬禮是異常重要的。鄉下人辦喪事,有很多習俗要遵循。有的人,兒孫都到城市去了,西去之後還能按規矩辦事,便是靠着村裏“長老”們的幫忙。該請多少桌,做什麼菜,進行什麼儀式,長老們都諳熟於心,他們是鄉土文化的傳承者。

可是,國家發展到此刻,作爲第一產業的農業早已不再是幾億人生活的唯一依靠,沒有多少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生活,農村裏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也就誕生了“農民工”一詞。領導走基層,見到的多數是留在村子裏的老人和小孩,青壯年很少。農業工業化,農村人口城市化,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未來的逆城市化,則是我國步入發達國家的重要一步。所以說,鄉土中國面臨着消失的局面。當農業不再需要很多人拿着鋤頭牽着黃牛的時候,鄉土社會也便消失了。

如若費先生在此,必會哀嘆傳統的消失,而我卻不這麼認爲。一方面,人類的文化是隨環境、生產力而產生變化的。另一方面,人類的發展的方向是多元、高效,也即物理中的熵增焓減論。兩相結合,不難看出鄉土社會的慢慢消失是一種自然。就如同北京的城牆,當年樑思成先生竭力主張不要拆除,卻還是被國家拆掉了。這其實很正常,我們的社會由君主專制轉向民主集中,從封建主義變爲社會主義,安能保留那象徵封閉的城牆?政府最終留下紫禁城作爲文化單位,選擇在旁側的中南海辦公,與明人焚燬元朝宮殿相比,好得太多。

有人曾表達過自我對鄉土社會的嚮往:“我想聞一聞村口的垃圾,聽一聽村頭老漢的爭吵,我相信那必須是真實的”不錯得很,村口的垃圾真的很髒很臭,裹同着牛羊雞豚的糞便味,變質腐爛的豬飼料味,真實的無可附加。村頭老漢的爭吵也真的無聊至極,無非就是昨日你打牌少給了我兩塊錢這類事情罷了。鄉土社會,絕不是什麼夢想。兩千多年前的老子願小國寡民,但那時沒有工廠,沒有汽車,沒有計算機,沒有互聯網,沒有核彈頭,也沒有高效的農業技術,兩千多年以後擁有這些的我們,自然對這個世界應當有不一樣的期許。但不管怎樣發展,鄉土社會“無爭”的思想,都會爲世人所銘記,老子渴求的和平,也永遠不會被人忘卻。因爲世界上,最寶貴的永遠是和平。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5

我覺得我是一個異常幸運的人,本來是以戲謔的心理拿起這本《鄉土中國》,想着我在湘潭看這本書真的是十分應景。可是沒想到這是一本異常專業嚴肅認真的書,我斷斷續續地看了一個月,很多地方都還是不是很懂,可是還是感覺受益頗多。

這本書年代久遠,作者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的鄉村社會學,經過了十多年的研究才定稿出版。總之在那個年代,有一個學者專心致志地去做這樣的一個研究,是一件讓我異常感動欽佩的事情。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比較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涌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於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彙,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並且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不一樣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什麼是愚什麼是聰明,這是一種相對的關係。並且愚是一種智力缺陷,這樣去描述鄉村孩子是十分侮辱的。如果同樣是連學習和理解教育的機會都沒有,那這種嘲笑才顯得相對公正,可是並不見得絕對的知識是衡量的標準,還有身體素質和動手本事。

農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相關,溶於骨子裏,血緣決定地緣,地緣就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十分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可是土地又是氏族的受着保護。

作者對於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異常推崇,他認爲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可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時代大沖擊上看,新問題的涌出會加劇,那麼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後的,法治是必然的趨勢和進程,這是需要協調和認可的。

他過於否認農村中夫婦兩性之間的作用,鄉土社會固然是一個大的團體,可是也是以一個個男耕女織的小家庭組成,我覺得這種兩性之間的聯繫不是淡漠的,而是牢固的,以這種聯繫作爲軸才能促進宗族和諧。

總之社會學社會現象是十分深奧的東西,是一種綜合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