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西遊記》第一回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33W

《西遊記》第一回讀後感多篇

《西遊記》第一回讀後感1

《西遊記》第一回寫的是:相傳在海外東勝神洲,有一個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一天,這塊仙石忽然裂開,生出一顆石卵,圓圓的像個石球。

那石球見風就長,最後化作一隻活靈活現的石猴,雙目炯炯有神,兩道金光直射天宮,結果驚動了凌霄寶殿的玉皇大帝。玉帝差千里眼、順風耳打開南天門進行探看。聽的回報,玉帝一笑說:“那是天地所生之物,不足爲奇。”

這石猴和羣猴兒們結伴,形影不離。一日,天氣炎熱,他們在山間之中洗澡,看見前面有一股瀑布飛泉,非常好看。

猴羣兒說:“真是好水,誰敢進去尋個源頭來,我們就拜他爲王。”石猴高叫道:“我進去!”話音剛落,只見他閉目蹲身,將身子一躍,躍入瀑布泉中。

跳過瀑布,石猴睜眼一看,卻發現裏面無水無波,上有一座天然石橋,橋下有一股飛瀑,就像簾子一樣遮住橋門。

時候走過橋,看到裏面有石頭做的桌椅,正中間有一石碑,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大喜,忙抽身跳出瀑布。

衆猴不忘諾言,拜石猴爲大王。

我們要學習石猴的勇敢。《西遊記》開篇,以大段大段的文字講述了各種自然現象及自然規律,讓人讀罷,不得不感嘆自然的偉大。使人不解的是,這天地爲何多事生出一隻石猴?莫非規律果真是爲了有一天被打破而制定的?看那石猴出生之後,玉帝恩慈的稱其爲“天地精華所生”,彼時又怎能料到此猴有一天會打上凌霄寶殿?

《西遊記》第一回讀後感2

天生石猴做了美猴王,在花果山帶着猴子們遊山玩水,可謂是快活逍遙。如果就這麼逍遙下去,恐怕就沒有後來的孫悟空了。有一天,美猴王突然想去學一些本領。他遠涉重洋,歷經艱辛,拜菩提祖師學藝,菩提祖師給他起名叫孫悟空。孫悟空不停地學,學會七十二變和駕筋斗雲等本領,終於脫胎換骨,爲後來的英雄業績奠定了基矗正是孫悟空這種不滿足現狀,積極進取的精神,才造就了一代叱吒風雲、驚天動地的英雄。這個故事啓示我,要努力學習,不斷攀登新的高峯。

猴王出世這一回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奮發學習本領的經歷。昭示了孫悟空桀驁不馴的性格與樸素的正義感。可以說爲日後孫悟空降妖除魔埋下了伏筆。

《西遊記》第一回讀後感3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神通廣大、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每次讀起《西遊記》,我就會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裏面。

記得小時候,我第一次問媽媽自己從哪裏來的時候,媽媽笑了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你是從石頭縫裏面蹦出來的”,當時還很傷心,後來在電視裏面看到孫悟空也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時候,我心裏暗暗得意,心想:原來我和猴哥是一樣一樣的,太棒了,我也是孫悟空。後來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的媽媽也這麼說,我依然很開心:原來我們都是孫悟空。

就這樣,《西遊記》成了我最愛讀的書,簡直是百看不厭、愛不釋手。再看孫悟空時,這隻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變成了另一個自己:當他從石頭裏蹦出來的時候,這好比一個小生命誕生了;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玩耍時,就好像是我們那備受寵愛的快樂童年;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不就是調皮任性的我們,把家裏搞得一團糟嗎?

大人們想辦法哄他,封他個弼馬溫,這就好比——給我們糖吃,結果呢?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聖,這就像是——再給我們買玩具,可還是沒有哄住。

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吧!大人們都是這麼幹的。於是如來佛祖將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嚴厲的父親出手,終於制服了他那調皮的兒子。孫悟空度過了漫漫的五百年,而我們要經歷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這樣漫長的求學路。孫悟空經觀世音菩薩點化,踏上了艱險的西天取經之路,而我們也要走出校園、走上社會……

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他始終堅持着,不畏懼、不退縮。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我爲什麼不能像孫悟空那樣、堅持到底呢?

感謝吳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象力,爲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

《西遊記》第一主人公是孫悟空,是一個被神化的英雄,很多中國人都很崇拜它的本領,正如美國人崇拜Super hero(超級英雄)一樣。它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在中國文化中已成爲機智與勇敢的化身,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它好動,調皮,武藝高強,勇敢機智,疾惡如仇。敢於一切困難鬥爭,決不退卻低頭。它一路保護師傅前往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救師傅於危難。但它的師傅卻不分真相,被邪魔鬼祟所僞裝的善良表面矇蔽,責怪悟空,念緊箍咒,甚至趕它走,但它對師傅唐僧依舊忠心耿耿,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師徒四人終於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也終得正果,加封鬥戰勝佛一稱號。

《西遊記》一書中寫師徒四人經歷的八十一重磨難,使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看看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難道我們不該慚愧當初爲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也許這就是我們所缺少的,只要我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們盡力去做了,就是成功。那是因爲我們去做了,並且堅持到了最後。無愧於心。

《西遊記》之中除了有着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以外,還有着引人入勝的情節。衆多情節中,至今記憶猶新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兩個。

《孫悟空大鬧天宮》中,孫悟空自稱“美猴王”。去東海龍宮中“得到”“如意金箍棒”。又陰差陽錯的來到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龍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狀。玉帝最後在太白金星的求情下,請孫悟空當弼馬溫。後再次招安, 讓孫悟空管理蟠桃園,但他嘴饞偷吃了蟠桃,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後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失敗;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真君助戰;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幫助,最後悟空被捉。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多重方法都沒有使悟空死去。這時太上老君說他可以用煉丹爐把它煉成丹藥。可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悟空不僅沒死,還練成了可分辨邪魔鬼祟的火眼金睛,並且爲以後的故事埋下伏筆。

《西遊記》第一回讀後感4

猴王出世這一回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奮發學習本領的經歷。昭示了孫悟空桀驁不馴的性格與樸素的正義感。可以說爲日後孫悟空降妖除魔埋下了伏筆。

文章的第一回講的是美猴王出世。孫悟空是一隻石猴,他是從一塊石頭裏蹦出來的,沒有爸爸媽媽。他是一隻很調皮的石猴,剛出世的時候,他無憂無慮,到處玩耍。他很勇敢,也很有好奇心。他帶着許多猴子找到了水簾洞,被衆猴拜爲美猴王。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過了許多年。有一天,美猴王突然覺得日子很無聊,生出了要拜師學藝的想法,在衆猴的支持下,他就去尋找神仙學本領。

這段故事告訴我,孫悟空雖然沒有爸爸媽媽催他去學藝,可是他自己悟出了要學本領的道理。我平時在家裏,爸爸媽媽總是催我學這學那,有時我覺得他們很煩,有時候真希望能每天像孫悟空一樣自由地玩耍。可是,又一想,要是等我長大了什麼也不會,那可就慘了。

有一次,師傅講道法的時候,孫悟空在一邊跳來跳去,手舞足蹈。師傅問他要學什麼,他只說學長生不老的本領,其它什麼也不想學。師傅氣得在他的頭上打了3下,倒揹着手,走進屋裏,把前門關上,不出來了。孫悟空真聰明,他猜出了師傅的用意,師傅在他的頭上打3下,他就知道這是讓他半夜3點鐘去師傅的房間學本領。我要是像孫悟空一樣能猜出別人的想法,說不定就可以做個大偵探了。

就這樣,孫悟空從師傅那裏學到了長生不老、翻筋斗雲和七十二變的本領。可是孫悟空不謙虛,好在別人面前賣弄,師傅生了氣,把他趕回了花果山。孫悟空這種驕傲任性的脾氣後來給他惹了不少麻煩。孫悟空的本領很大,但很驕傲,不服管教,因此得罪了許多天神,還被佛祖壓在山下。

要是我有孫悟空的本領,我就不用坐飛機去中國看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了。我可以翻一個筋斗雲,每天去中國。要是我會七十二般變化,我可以把自己變成一隻小蟲子來和我的弟弟妹妹玩捉謎藏,他們一定找不到我。

孫悟空的故事很有趣,也教會了我許多道理。在新學期裏,我還要接着讀更多的孫悟空的故事。

《西遊記》第一回讀後感5

讀書筆記摘抄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

感悟:這讓我想起了《紅樓夢》中關於女媧神石的描寫“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這是兩部名著的相似之處,耐人尋味。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感悟:這隻集天地之靈氣的石猴並不是普通的猴子,本該在山中過着“寒盡不知年”的生活,但是上天註定他會有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鍋竈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牀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

感悟:

這是關於水簾洞的內部描寫,好像就是爲了這羣猴子準備的遮風擋雨的世外桃源,這是這隻靈猴的勇氣帶來的。

衆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爲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衆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爲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

感悟: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石猴的願望很單純,就是想像這樣自在的生活,但是“神龜雖壽,猶有盡時”,他想擺脫生死輪迴的命運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