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歡樂讀後感多篇600字

讀後感7.87K

歡樂讀後感多篇600字

從某種推薦書單看到這本書,於是就拿來看看咯。看完,有些東西很新奇,也有些東西很有道理,但對某些觀點仍不敢苟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歡樂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歡樂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叫快樂是什麼。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怎樣理解快樂。快樂有時是不幸中的大幸;快樂有時是自己先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獲得了快樂。這篇文章告訴我,要想獲得快樂,必須先付出快樂:只有付出,纔有收穫。  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這些不幸中的大幸,這樣去品味,換個角度看,這也許就是快樂的。”這不禁讓我想起不久前發生在我身上的那件事。

去年暑假的一個晚上,天氣特別熱,吃過晚飯後我和奶奶一塊兒到樓下乘涼。我和同齡的幾個小夥伴玩起了抓人的遊戲。我們跑着、笑着玩得十分開心!但也累得滿頭大汗,我渴了,就慌慌張張地想跑到奶奶身邊拿水杯喝水。可是水還沒有喝到嘴裏,不幸的事就發生了。由於我跑得過快,路上有個小坑兒沒有注意,一腳踏空了,往前一倒,摔了個嘴啃泥。左膝蓋部位劃出了一道長長的傷口,瞬間流了許多血。奶奶聽見我的呼叫聲,立即帶我去附近的診所治療、包紮。

過後的一週左右時間,傷口疼得我幾乎走不成路。幸好是在假期,只有整天呆在家裏養傷。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和奶奶無微不至的照料,傷口很快痊癒了。我又能活蹦亂跳的玩耍了。遺憾的是留下了傷疤。遇到天氣變化時還有些癢癢地。在沒有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覺得摔傷是我的不幸。通過對快樂是什麼>>閱讀,我換個角度想一想,自己身體重要部位沒有受傷,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今後對於任何事情,都要從多方面去考慮,這樣纔有利於事情的解決和處理。這就是我讀快樂是什麼後給我的感想。

歡樂讀後感2

莫言的中篇小說《歡樂》寫作於1987年。書中寫了出生於高密縣農村一個貧困家庭的青年——永樂,像千千萬萬農村孩子一樣,希望通過大學聯考,跳出農門,擺脫貧窮與落後。可5次大學聯考,5次敗北。希望化爲泡影,努力化爲烏有。他煩悶、壓抑、痛苦、無助......這是一篇典型的意識流小說。作者通過一箇中學生自殺前的內心獨白,揭示了教育界的弊端。特別是在大學聯考問題上,那種一考定終身的考試製度,使得學生們都圍着大學聯考的指揮棒轉。這種考試製度,在選拔人才的同時,對人性的摧殘,也慘烈無比,錄取與不錄取,水火兩重天。可憐我們的永樂(學名齊文棟),始終在大學聯考的關鍵時刻,缺乏臨門一腳的成功。於是,命運之神一次又一次地把他逼到懸崖上,既然前面除了萬丈深淵,無路可走,他又不願像祖輩那樣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老老實實地做一個辛辛苦苦的普通農民,那他的出路又在何方?

《歡樂》作爲一篇意識流小說,它和一般意識流小說不同的是,他打亂了時空的順序界限,敘述隨着永樂的意識自由的流動,這需要作者有更高潮的駕御文字的功力。在意識的自由流動中,我們感到永樂老母的拳拳之心,生活重壓下哥哥的無奈,嫂子及衆人的蔑視,未來的無望......一切一切都壓迫着永樂這個二十四歲的小夥子,他再無面目見家鄉父老,在萬般無奈中,結束了自己的年輕生命,踏上了“歡樂”的不歸之路。

是什麼使這位出身貧寒的農村青年,對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產生了厭惡,我們不能不指出的是城鄉之間的巨大差別,造成了考取和考不取的巨大落差,考取了就成爲城裏人,在農村孩子眼裏就成爲人上人,就吃上了國家糧,從此,一切都有了保障。以前讀《儒林外史》,范進中舉的經典片段,我們曾大張旗鼓地批判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扭曲人性,批判那種“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士大夫思想對讀書人的毒害。想不到宋真宗(趙恆)在《勸學篇》中所說的“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千年後,在今天的大學聯考制度下,擁有這麼多的知音,真不知道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歡樂》的主要成功是在文本上,莫言高舉標新立異的大旗,將語言上的探索和實驗推向極致。從文本來說,這篇典型的意識流小說也稱得上是“歡樂”,是語言的“狂歡”,但他更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樣,是自殺前的狂歡。這種狂歡是驚世駭俗的,連篇荒誕不經的囈語。如著名的那段有關跳蚤爬上母親身體的段落,達到臨界的癲狂狀態。令人驚詫的比喻,鋪天蓋地的排比,狂亂放肆的粗詞鄙句,對於主人公自殺前的心理刻畫達到極致。而永樂所處的社會環境,人際交往都從主人公意識反射中轉現出來,使我們得以理解和同情永樂內心這種處於崩潰的狀態。永樂是人,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人,不是一架考試的機器。他何嘗不想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但考、考、考,他被逼瘋了,他已經二十四歲了,在他這個年紀,他當初同考大學的同學已經畢業了,他的性意識也在覺醒。與他的同學“冬妮婭”的莫名情愫,影響了他上課時的注意力,他的貧窮,他的沒有替換的衣服,又使他自慚形穢,爲了他上高復班,貧窮的母親甚至去上街乞討。那日,他在“冬妮婭”的生日去她家,就遇到母親向“冬妮婭”的母親,一個吃國家飯的老幹部乞討,這令他無地自容,而大學聯考落榜就意味着他墮入人間的底層,找不到媳婦,要找只能像他娘和哥說的瘸了一條腿的孫大保家的閨女,儘管他一百個不願意,但他嫂子說得更明白:“要是能考上大學,即使關着門,媳婦從牆頭上也就爬來家了,要是考不上大學,只怕連瘸腿瞎眼也找不到。”第五次大學聯考的失敗,意味着生活的希望向他徹底關上了大門,他又不願意面對現實,對於失敗者來說,充滿功利主義的“成功學”是毒藥,而人們卻津津樂道於此。

讀《歡樂》,有超現實主義自動寫作的感覺,狂放不羈,泥沙俱下,既顯得才華橫溢,又令人驚詫莫名。莫沿用他通靈的筆自由地煽動文學的翅膀,他敢於冒犯敘述的連續性和流動性,但讀來絲毫沒有感到突兀,整篇小說一氣呵成,但內涵豐富,各種意象層出不窮。通過盤纏糾葛的詞語密林,讀者可以體驗主人公當時當地的實際處境,進而反省生命的意義。

歡樂讀後感3

我很喜歡莫言,可是我的老婆不喜歡,說他的小說沒有美感,難以卒讀。    的確,莫言的小說“看上去很醜”,裏面的形象都不怎麼光鮮,甚至文學傳統裏一向光明的母親形象,在他的筆下,也大打折扣。比如《歡樂》裏的母親,說話漏風,形容邋遢,甚至滿身蝨子,連老鼠都肆無忌憚地爬過她的身體。而他的鄉親,在他的筆下,都是滿嘴“豬屎牙”,長相難看,言辭鄙俗。他甚至詛咒他周遭的綠色,說它是最骯髒的顏色。

可是,他的小說在暴露這些真實的外在的“醜陋”之後,所留下的些微的內在的美,不是更真實和可貴嗎?比如《歡樂》裏的母親,雖然形象委瑣,怕媳婦而且迷信,但是爲了送她的小兒子上覆讀班,去向人乞討;而且乞討時講述真實的情況,而不是撒謊來欺騙他人的同情;當她的兒子說她“丟人”時,憤怒地打了他。這不是美嗎?在那一刻,這個母親的形象,不比那個所謂的“風流倜儻”,綽號“大學生”的小兒子“永樂”美多了嗎?甚至在“他”看來可惡的哥嫂,在生活的重壓下,仍讓他再復讀一年(已經是第五年了),這不是人性的美嗎?讓他感到少有的溫暖,讓他欣賞自己的乳房,對所有人,包括他的母親和藹可親的魚翠翠,不美嗎?在小說的末尾,附上的中學生習作,正是通常所謂的“在生活中提煉出的美”。可是在這些文字裏,哪裏有她母親真實的形象,哪裏有她滿腹的艱辛?這樣的美,是“隔”了一層的美,比正文裏的“衆多卑微,醜陋掩蓋着的美”,深度差多了。不禁想起《莊子》裏提到的很多身體殘缺,外形醜陋的高人。在這種“殘”“醜”映照下的“高尚”和“美”不是更有說服力嗎?以前,我認爲莫言的“大雜燴”文字還需要錘鍊,那個時候我想到的還只是文字的“精練,美化”;現在看來,這個問題更具有挑戰性,那就是不應該美化,而是“真實化”。“大雜燴”在某種形式上有所突破,展現出了部分的真實,但應該還可以進一步提高。以賽亞柏林說“真善美”其實並不是統一的,真的,往往不善,不美。但在更高的層次上,還是應該有所統一的。因爲“假”的美,最終還是不美的。要美,還是離不開真。

歡樂讀後感4

每個人心中是否都有一首鍾愛的歌,安靜的時候,快樂的時候,激動的時候,振奮的時候,失落的時候,細水長流想要抒發的時候,手舞足蹈想要狂歡的時候,靜靜低語想要訴說的時候,搖頭晃腦忍不住得意的時候,是不是總有這首或者那首歌,就要從你的心裏流淌出來,那麼自然,擋都擋不住,就要直衝向雲霄,彷彿一隻自由飛翔的靈雀。你是一個自大狂,還是一個膽小鬼,你內心的那朵花,敢不敢綻放給大家看,如果有一個舞臺給你,你是否願意,一展歌喉?

月伯樂劇院,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儘管就連劇院的經理月伯樂本人也不得志,但他從未放棄要做出一個偉大的節目的夢想。而這些四方問詢而來的熱愛歌唱的小動物們,每個又都是那麼鮮活地生活着追尋着,捨不得放棄自己心裏的小小天地。好了,別憂桑了,其實這是一部非常歡樂的動畫勵志大片,由美國環球影業、照明娛樂公司聯合出品。沒想到一部動畫片能如此出神入化地把各種動物刻畫得個性分明,而期間穿插的無數懷舊或者流行金曲,讓人目不轉睛耳朵豎起從頭聽到尾,大呼痛快好看!每看一次,就會有一種新的體會,一開始感覺色彩明快,人物也挺可愛,後來感覺歌曲真好聽,動作性格的刻畫原來動了那麼多心思。

而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不想延續父親黑幫事業而一心熱愛歌唱的大猩猩強尼的配音塔倫·埃格頓,要知道前段時間纔看了他演的《王牌特工:特工學院》,但絕對絕對想不到,他的聲音,居然是這樣!這樣有激情,這樣好聽,這樣的不像他的樣子能唱出來的感覺。所以在影片到了後半部,即使在已經垮掉的舊劇院的原址上,大家搭建起簡易的表演場地,向所有的觀衆獻上了最熱力四射的一場絕佳表演的時候,每一首歌都是那麼振奮人心,感人至深,活力無限!而每首歌的中間,觀衆似乎都能聽到些許自己的心聲。

歡樂讀後感5

“歡樂,歡樂,歡樂女神聖潔美麗,我們心中充滿熱情 ,來到你的聖殿裏!你的力量能使人們,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輝照耀下 ,四海之內皆成兄弟。”這是德國詩人席勒在幾百年前寫下的《歡樂頌》,而據考證當時席勒的本意應該是“自由頌”,據說最後把自由(FREIHEI)改爲歡樂(FREUDE)是爲逃避普魯士的檢查。面對地球日漸平的今天,我們可以這樣認爲,歡樂與自由,本來就是一對同義詞;而美國經濟學家戴維?亨德森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自由的達到是完全可以通過市場來運作,所以繁榮不過是擴展自由的必然結果。

亨德森是一個堅定的自由至上主義者,出生於加拿大,數學學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博士。他一直爲《紐約時報》等頗具影響力的媒體撰寫各類專欄文章,致力於傳播自由與市場的信念,文章風格也詼諧平易,屬於平民看的懂,學者也愛聽的那類風格。亨德森算是哈耶克,弗裏德曼賞識的後輩,從他從大學校園單純理念上的自由至上到重返經濟範式下的市場討論的轉化可以看出,他本人是深刻理解自由的實踐必須依賴市場的機制。所以,在他很多公共政策觀點基本都是基於一個理念:管得越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他從事實爲例,通過深入剖析美國社保基金的低效率運作,強制兵役制度的疏漏,公立教育的危機,他認爲很多問題上政府的管制不過是一種權力的介入,效用往往爲負。

亨德森在他的新書《歡樂的經濟學》特別討論了不少看起來深深具備道德優勢的政府措施在實施中的適得其反,比如對付歧視。政府往往會在工會的壓力下推行最低工資政策,工會和政策都會覺得這是保障工人權益的有效措施,但事實上,僱主往往會傾向於少僱傭人,僱主沒有激勵以五美圓的價格僱傭四美圓的工人。結果這項措施不僅會造成失業率的上升,而且會嚴重損害那些缺乏技能的工人權益。更深入地看待,最低工資措施一方面剝奪了僱主自由定價的權利,也侵犯了願意以在最低工資之下工作的工人的勞動自由。歷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1933年,羅斯福的全國復興工業法設定了最低工資,到了1934年,這個法律根據學者的估計已經使得40萬黑人失業,除了導致直接失業人口上升之外,僱主在支付實際工資的過程中,也往往會通過福利,食宿等隱性手段來剋扣工人的工資。

政府在政客以及工會的推動下,有意無意地推動了種族歧視,難怪弗裏得曼認爲政府行爲對價格的歪曲是對自由市場制度的主要干擾源。正如經濟學大師阿爾欽所分析的,歧視與競爭同生,所以歧視無處不在:種族,國籍,年齡,性別,性取向,經驗,教育比比皆是。如果以行政力量去抑制歧視,往往效用不大,因爲政府在實施一項意在歧視的法律時候,往往擴大歧視或者把合理的歧視非法化——比如拒絕僱傭有嚴重犯罪記錄的工人,這些規定往往忽略了僱主的自由,同時也導致勞動力市場的萎縮。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任何歧視是一種要付出成本的行爲,這是貝克爾反覆證明過的。所以在自由市場中,在利益面前,生產者的歧視是他自己買單,所以利用自由市場機制是消解歧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