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2021中學生讀儒林外史有感

讀後感2.43W

2021中學生讀儒林外史有感

《儒林外史》是吳敬梓的成名之作,大家看完後一定能從中體會到很多的東西,快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心得體會吧?下面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中學生讀儒林外史有感5篇”,歡迎閱讀與借鑑!

中學生讀儒林外史有感1

吳敬梓出生在一個高官家庭,但是家庭的不斷衰敗和自己的揮霍,家況成下降態勢。在這一路上,他目睹了許多從士林上層到貧民百姓的各色人士,飽嘗了世間的辛酸和炎涼。他被視爲遊戲人生的敗家子。但是他始終保留着一顆充滿正義感和社會使命感的心,《儒林外史》用了他人生最後的20年世間寫成。這部看似充滿戲言的描寫世間醜態的書,其實懷着改良世界的用心。雖然改良社會的想法最終破滅了,但是書中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一個個故事,卻真實反映了康乾時期官場、士林之間的腐敗和醜惡,鞭撻了世間的不平和官員的醜陋行徑,有着警世的作用,被魯迅稱作一部“偉大”的書。

《儒林外史》中,刻畫了200多個人物,無論是貪贓枉法的官員、迂腐的秀才、不知廉恥的社會蛀蟲、行爲特異的民間人士,還是平明市井的百姓,都刻畫得充滿個性色彩,並不“刻板化”,而是有着十足的個性刻畫,顯得栩栩如生。無論是因爲一朝中舉而發瘋發狂的可笑的范進,還是從一個樸實青年變爲衣冠禽獸的匡超人,還是讓女兒殉節又失聲哭泣的窮秀才王玉輝,還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官員,在吳敬梓的筆下,都栩栩如生,記錄了當時世間的種種令人震驚的醜惡和腐敗,也預示着清政府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衰敗和罪惡。

中國的科舉制度,自隋朝開始,一時確實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漫長的封建歷史中,尤其是明代以後,逐漸以八股文等束縛人的思想,科舉成爲了統治者禁錮愚化人民的重要手段。在封建社會中,文人拋棄了儒家“修身治國”的高遠理想,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爲了在科舉考試中求得一席官位,升官發財。時間長了,滋養了一批又一批殘害人民的蛀蟲。人的思想漸漸地被異化。從先秦以來,學術界和有志分子就積極探索人生宇宙真諦、在魏晉時代,嵇康等人“越名教而任自然”,也追尋世間的公理,唐時代爲國建功立業的高歌激昂,這些,無不閃爍着積極的爲國爲民和探求真理的思想。而到了明清時代,中國閉關鎖國,在西方走向資本主義時代的時候,中國的封建統治反而進一步加強。爲了禁錮人們的思想,八股制的科舉制度成爲了束縛文化人思維的最好武器。在這種毫無生氣毫無意義的知識的薰陶下,一批批的愚儒如范進的人產生了。哪怕在康乾“盛世”,社會上這樣的醜惡姿態仍然比比皆是,《儒林外史》以一個清醒的眼光爲我們記錄和揭露了着一切。

中國開始落後於西方,始於明清。之所以落後這麼多,之所以在清末被西方所宰割,一個千年大國,曾是世界文明中心的大國,幾乎滅國,直至今日仍在各方面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跟明清幾代的黑暗歷史是分不開的。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人們都是在做一些毫無益處的爾虞我詐、道德淪喪,真理盡失,不求上進,這樣的社會是不會前進,只會倒退的。《儒林外史》像是一部錄像帶,爲我們記錄下了當時的一切,揭示了中國落後衰敗的答案,其資料和批判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在晚清這樣的封建社會裏,人心不古,社會醜惡敗陋。但是也有少數的有些許清醒意識的人存在。比如書中的“四大奇人”,他們還保留着些許道德。但是他們的力量在封建統治前又是多麼的薄弱。這些“奇人”有着正直的意識,卻又是現實中最爲落魄的人。而那些升官發財錦衣玉食的人,卻恰恰是最缺德的人。而這一片顛倒荒唐的醜惡社會中,也有一些點滴的良知,這些良知在現在看來是多麼的珍貴讓人唏噓啊。

在那個年代,吳敬梓也曾尋找過解決的出路,他曾經寄希望於一些士大夫,但是希望最終破滅了。究竟什麼才能救中國,這個問題留給了近代的中國人,爲了國家的存亡,文化的興衰、民族的血脈,一代代先烈拋頭顱撒熱血,終於共產黨以社會主義的方式迎來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初步繁榮。

離吳敬梓那個年代已經很遠,生活在這個時代是我們的幸福。但是強國興民的任務還任重道遠。無論是追求真理的學術界還是創造社會價值的人們,都不要忘記保留一份愛國的熱誠,一份對於社會的責任感。《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就是抱有這樣一份對於國家社會的責任感,才寫了這部經典的書。社會時代的進步,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作爲當代的大學生更要記住這一點,爲國做貢獻不是一句空話。

中學生讀儒林外史有感2

最近我讀了《儒林外史》這本書,書中的英雄好漢令我敬佩不已。

《儒林外史》這本書共有五十六回,寫了近四萬字,描寫了近兩百個人物的故事。這一整本書以寫實、諷刺和批判性的筆調,寫出了許多文人在科舉制度傷害下的悲摻命運。在這個制度下士子文人性格扭曲,靈魂變得醜惡。他們可笑、可悲的虛僞與罪惡。同時,作者也熱情歌頌了善良、公正與善良的人物,寫出了作者對自己改良社會的美好理想。

書中,有些人和事總是讓我無法忘懷。如范進,周進對做官如癡如醉,結果被折磨得人鬼難分。但中舉後,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迅速上升,當了大官,別人對他們也越來越好。

其中有個叫匡超人,原先是一個很純樸的青年,但是中了八股文的毒害以後,很快就墮落爲一個坑蒙拐騙,甚至是出賣自己靈魂的惡少。其實,文人一旦中舉成功,便會有許多人墮落爲貪得無厭,毫無廉恥的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

這本書運用了諷刺的修辭手法,通過傳神的描寫,把要諷刺的對象或明或暗的變現出來,讓我們讀者去細細品讀。作者只用了三言兩語,就能把一個人的形象,性格,栩栩如生的描畫出來。

另外,我建議你們去看看《儒林外史》,去看看貪官污吏的下場,去看看吝嗇的嚴監生、陰險刁滑的嚴貢生······

中學生讀儒林外史有感3

最近我在看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說——《儒林外史》,這是一位清朝時名叫吳敬梓的寫的一本諷刺當時官場的小說。我過去看得多的是國外名著,對中國的古典名著我總覺得難於看懂,所以興趣乏乏。拿起這本書是因爲媽媽給我講的裏面的一個故事,吝嗇鬼嚴監生兩根燈芯的故事,這可比寫歐洲著名的吝嗇鬼葛朗臺還要精闢,於是我就來了興趣,看起這本書來,雖說裏面的語言還是有一些搞不太清楚,但是我也從中國的古典文學中找到了樂趣。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它把鋒芒射向社會,客觀地、寫實地寫秀才舉人、翰院名士、市井細民。由於吳敬梓具有高深的文學修養,又有豐富的社會閱歷,所以才能把那個時代寫深寫透。他把民間口語加以提煉,以樸素、幽默、本色的語言,寫科舉的腐朽黑暗,腐儒以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無不恰到好處,謔而不苛。在藝術結構上,它沒有貫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階段地展開,魯迅先生評爲“如集諸碎錦,合爲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因亦娛心,使人刮目矣。”

這部小說最讓我不能釋手的是作者對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畫,媽媽曾用繪畫和我分析中國人和歐洲人的不同,如同中國的水墨山水和西洋人體油畫一樣,中國人講究的是意境、神韻,非常含蓄;而歐洲人追求的是人體結構、色彩的豐富與層次,很直白。中國人的小說中對人物的描繪也是如此。

《儒林外史》我已看完大部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人。第一位是小說開篇描寫了浙江諸暨縣的一個村子裏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羣書,才華橫溢。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最後他逃往山中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第二位是一個考到五十多歲才中舉的秀才范進,范進中舉後的瘋癲模樣以及他岳父及鄉鄰在他中舉前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這是大家所熟悉的,我這裏要說的是范進中舉後去拜訪一位知縣,范進所表現出來的僞善:“范進方纔說道,‘先母見背,遵制丁憂。’湯知縣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拱進後堂,擺上酒來。……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范進退前縮後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靜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知縣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牙箸來,范進又不肯舉動。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隨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纔罷了。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落後看見他在燕窩碗裏揀了一個大蝦圓子送在嘴裏,方纔放心。……”作者對范進和知縣,一個描寫其動作,一個描寫其心理,將范進虛僞的人格嘲諷得淋漓盡致。

范進與王冕對比,一個淡泊名利,早已看透了當官的險惡;一個爲了能出人頭地,考到五十多歲才中舉。彰顯了不與官場同流合污的王冕人性的美好。

第三位就是我當初聽媽媽講的嚴監生,他愛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早已深深刻入我的心中。整篇講嚴監生的文章中,雖然一個關於“吝嗇”的詞都沒寫,但是文章中卻處處隱藏着嚴監生的吝嗇。他病得飲食不進,臥牀不起,奄奄一息,還念念不忘田裏要收早稻。他家中米爛糧倉,牛馬成行,可在平時豬肉也捨不得買一斤。最令人拍手叫絕得是嚴監生死後的場景,他臨死時還因爲燈盞裏多點了一根燈草,而遲遲不肯斷氣。雖然《歐也妮葛朗臺》中也寫了葛朗臺臨死時死死盯着金子,直到手中攥着金子後才斷氣。但是《儒林外史》似乎更勝一籌,一根燈草就令一個人遲遲不肯斷氣,此種情況真令人驚歎。這讓我不得不感嘆《儒林外史》真是一部諷刺世間爲功名利祿而奮不顧生的人的經典絕作。

《儒林外史》雖然寫的是明朝的科舉、官場,但是它對於當今社會仍有其價值。社會在前進,但仍有不少人信奉“拜金主義”,物慾橫流,一生都在追求名利,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歷史就是明鏡,而古典小說則是歷史的縮影。讀了《儒林外史》,我不僅爲其寫實的風格以及精妙的人物刻畫所折服,從小說中體現出來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深深吸引了我。

我讀《儒林外史》如同在觀一幅中國水墨山水長軸,讀得越深入越瞭解它的文字所表達內容的精闢,回味那一段動作描寫或一段對話,仍是無窮的韻味,這正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妙處啊!

中學生讀儒林外史有感4

自明朝建立之後,明太祖朱元璋就頒佈了科舉錄取的規則: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用《四書》、《五經》、八股文作爲考試內容。當晚,天上就出現了“貫索犯文昌”的奇觀。隨後,一百多個小星星向東南方向墜去。貫索象徵牢獄,文昌象徵文運,古人以天比人,“貫索犯文昌”,預示文人有災,而後則是老天降下一夥星君維持文運。王冕不愧爲奇才,縱觀《儒林外史》,的確與之相符……

科舉在明代的確危機四伏。文人爲了參加科舉、中進士及第,不擇手段;而且文人只有寫八股文這一條做官的途徑,把其他的處世準則看輕了。於是,有些人不滿於此規章制度,走出了這個名叫“科舉”的怪圈,涌現出了一批可能當時被衆人所誤解的名士——

虞博士,淡泊名利,進士及第卻絲毫不留戀官場;杜少卿,樂善好施,看重道義,對官人們嗤之以鼻;鳳四老爹,爲人行俠仗義……這樣的人比比皆是。雖然如此,但有些人對他們並不理解,尤其是杜少卿,他曾被高大人批判爲“杜家第一敗家子”、“專和和尚、道士、工匠、叫花子這些下等人來往,沒有一個正經朋友”甚至連杜少卿的父親這樣愛民如子的太守,也在他嘴裏變了味兒:“呆子”、“不知道尊重上司,一心只想討好百姓,‘敦孝悌,勸桑農’之類古文裏假大空的客套話經常掛在嘴邊上,惹得上司不高興,官也丟了。”

爲什麼杜少卿讓高大人如此看不起?原因也是他親口說的:“杜少卿若有真才實學,就應該中舉當官,徵辟算什麼正道?”對,原因還是科舉!中舉,甚至進士及第,才能光宗耀祖,才能出人頭地,這纔是當時民衆的普遍看法,書中就有證據:馬先生告誡匡超人“要以舉業爲主”“人生在世,只有舉業可以出頭,沒了舉業,就一事無成”;魯編修教育女兒“要是八股文不好,沒有講究,不管你做什麼東西,再好也都是野狐禪、邪門歪道!”所以,隨後該才女評價蘧公孫“誤了我的終生”也不足爲奇了。科舉對當時的人真的很重要,“周進倒龍門”、“范進中舉”就是很好的證明。

既然科舉對當時的人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只要剖析一下科舉,就能知道該時間段的歷史潮流。科舉對外在的危害開篇就提到了,那麼科舉自身有沒有毛病呢?答案是肯定的。批范進試卷的周進在書中的一段話:“原來他的文字得看好幾遍才能知道其中的妙處,可見世上的糊塗考官,不知屈了多少英才!”評價一針見血,充分地揭露了科舉自身的黑暗面。中舉可以出人頭地,那麼還有別的方法嗎?書上有一段有趣的對話:景江蘭說:“你們所說的考科舉中進士,是爲名,還是爲利呢?”大家都說:“是爲名。”景江蘭說:“趙爺雖然沒有中進士,但外面的詩選上刻着他的名字,行遍天下,只怕比進士的名聲大得多呢!”衆人都笑了。讀到這兒,我也笑了。

不管從隨到清活了兩千多年的老壽星——科舉,對古人有多麼深重的危害,那也都已經成爲了歷史。但是,以銅爲鏡,可正衣冠;以史爲鏡,可知興替;以人爲鏡,可明得失。希望現在的素質教育能早些完成,這既能幫助學子們脫離學習的苦海,也能幫助國家培養時代的棟樑!

坐在書桌旁,打開清秀的《儒林外史》,任憑書香溢滿整個院落。書香伴着的思緒,輕輕地、自由地飛翔,擷一朵知識的彩雲,牢牢地貼在心間。《儒林外史》,真的給了我很多,很多……

中學生讀儒林外史有感5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我國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的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的社會面貌,揭露了封建科舉毒害人的主題。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儒林外史》的開頭用一句詩就揭示本書的主題,即功名利綠皆浮雲。這些東西經常掛在我們嘴邊,但是究竟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明白呢?讀書只是爲了功名,所以出現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等等封建思想,這些封建思想的毒害了多少莘莘學子。可以想象花白了鬍子,本該享受晚年生活的人進京趕考的場景吧,《儒林外史》小說中這樣的人還少嗎?如周進、范進之流,多不勝數,小說通過描寫個個鮮活的例子深刻的諷刺這樣的社會現實。讀書是爲了什麼?是爲了獲取知識,提高個人涵養,追求功名利綠不是目的,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上來就是爲了顏如玉、黃金屋,封建的科舉制度貽害無數讀書人,古代純粹的讀書人太少太少了,連我們的聖賢孔子都說過:“學而優則仕”,學習目的不是爲了更好的理解和研究人類社會,而是去做官。但是這樣鳳毛麟角的人還有有的,比如王冕,王冕以畫荷花而聞名於世,但他早已看破官場,看破功名,一心做學問,對功名不爲所動,爲後人津津樂道。

封建制度、科舉制度的腐朽被吳敬梓刻畫的淋漓盡致,發人省醒。這對我們現代人的教育也有很深的啓發,我們讀書不是爲了財富,而是爲了精神世界的滿足,提高個人的修養。做到把讀書當樂趣是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