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整理13篇)

讀後感1.12W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3篇《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整理13篇)

篇1: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餘華寫的是小說,也是文學。

我對《在細雨中呼喊》迫不及待地閱讀完畢,僅僅是因爲它是一篇小說。可是我又驚異於小說寫得如此的帶有文學色彩。說它是美好的文學讀本,可它的故事也一樣令人清楚明白,引人入勝同時也發人深思;說它是有意思的小說,但是它的每一處描述都是真正文學般的.精緻。這本書帶給我最初的震撼便是,一部小說竟然被寫得具有如此濃厚的文學色彩。

國外的經典小說雖然故事也很精彩,揭示的現實或表達的道理也都十分的深刻,可是它們的文字卻缺少一種厚重感。餘華作品中的這種厚重感也許只有中國作者才寫的出來。這種厚重感是來源於中國農村的,而這種感覺沒有經歷過農村生活的人是無法寫出來的,但是它帶給的讀者體驗卻又是那麼的真實。現代中國的小說和它比起來就遜色多了,已經很少有作者能夠沉得下心去思考,甚至思考每一個角色的心路歷程,去思考那個社會該有的情境。

在泛泛閱讀的空閒中,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每年大學聯考完,總有一堆鍵盤俠在網絡上各種噴,高呼着取消閱讀理解。而他們的理由似乎都充分的很,“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文化的噴子甚至還會引經據典,他們叫囂着閱讀理解題目的存在的無意義性質,噴出恨不得燒盡一切閱讀理解標準答案的怒火。想到這裏,我內心突然顫抖了。我國是應試教育,取消了的大學聯考題目意味着學生不再學習這方面知識。不學習閱讀理解?對於近幾年出版的書籍來看,似乎不需要什麼理解,作者們的語言都千篇 一律,實在是看不到什麼需要動動腦子深思的東西了。

但是當我讀到餘華的作品時,我有點震驚這還不到半個世紀的作品。於我看來,這篇小說的每一章都適合做閱讀理解。因爲它太需要你動動腦子了。當然,像我這樣第一遍粗讀掠過,也是知道他在說什麼,可是讀完之後,你所閱讀的終究還是個故事而非文學。

再說說我對這個故事的看法。餘華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描述主角的童年時期,雖然一章章之間看似毫無銜接卻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整本書從他曾祖父到他以及他的兄弟,以他父親的和他自己的描述居多,刻畫了當時農村的現狀。相當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生活:人(孫廣才)是怎麼一步步墮落成渾蛋的?(我)童年時期的孤獨是怎樣的一種狀態。不能說作者把人性刻畫得淋漓盡致,但也揭露的十分透徹。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一定要進行一遍精讀。就像做閱讀理解那樣。或許有人會反對:把文章分開解剖,失去了整體的意義,味同嚼蠟。但是,這是文學。

篇2: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今天收到從噹噹訂的書《在細雨中呼喊》有些迫不及待的閱讀,幾頁之後。發現這是自己很久之前讀過的書了。但是有些心疼票子,堅持又讀了一遍。

怎麼說呢,大概那個年代的記憶總是有些灰色調的。但是餘華的鋪陳是我喜歡的類型:有傾聽的雨聲,有觸及到的青草,有聞到的泥土的氣息,有看到的無邊的令人恐懼的黑暗,細細品味總是可以回到那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年代。

1965年估計很多的小說都是以它作爲背景描述的,但是《在細雨中呼喊》就是那麼的讓我窒息。農村人和城裏人的差距、少年懵懂的心思、突然死去的孩子、失身於惡霸卻不得不委身下嫁的村上一支花。

但是小說終究還是好的,我是回覆大學聯考的受益者,是村裏第一個變成城裏人的。雖然幼時被父母送給他人撫養似乎斬斷了親情,但是血濃於水,哥哥還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幫了自己。醫生家裏的孩子也是自己對異性的啓蒙老師,可是代價很大。

寫不下去了。生活也許就是矛盾體,總是有失有得,也總是讓人不能忘記。我只能說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只是他的故事我通過書得知了,也感染了我的情緒。我會慶幸自己是活在當下的,也許還應該做些什麼讓自己活動更好。

有句話說的很好:如果自己長得不漂亮,那一定要活的漂亮。

篇3:《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在讀這本書之前,對餘華作品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中學時做了無數遍閱讀理解的《活着》。我知道那是取自餘華的長篇小說《活着》的結尾。我沒有讀過完整的《活着》,但是結尾給人一種十分空曠,極力想要明白些什麼的感覺。

餘華寫的是小說,也是文學。

我對《在細雨中呼喊》迫不及待地閱讀完畢,僅僅是因爲它是一篇小說。可是我又驚異於小說寫得如此的帶有文學色彩。說它是美好的文學讀本,可它的故事也一樣令人清楚明白,引人入勝同時也發人深思;說它是有意思的小說,但是它的每一處描述都是真正文學般的精緻。這本書帶給我最初的震撼便是,一部小說竟然被寫得具有如此濃厚的文學色彩。

國外的經典小說雖然故事也很精彩,揭示的現實或表達的道理也都十分的深刻,可是它們的文字卻缺少一種厚重感。餘華作品中的這種厚重感也許只有中國作者才寫的出來。這種厚重感是來源於中國農村的,而這種感覺沒有經歷過農村生活的人是無法寫出來的,但是它帶給的讀者體驗卻又是那麼的真實。現代中國的小說和它比起來就遜色多了,已經很少有作者能夠沉得下心去思考,甚至思考每一個角色的心路歷程,去思考那個社會該有的`情境。

在泛泛閱讀的空閒中,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每年大學聯考完,總有一堆鍵盤俠在網絡上各種噴,高呼着取消閱讀理解。而他們的理由似乎都充分的很,“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文化的噴子甚至還會引經據典,他們叫囂着閱讀理解題目的存在的無意義性質,噴出恨不得燒盡一切閱讀理解標準答案的怒火。想到這裏,我內心突然顫抖了。我國是應試教育,取消了的大學聯考題目意味着學生不再學習這方面知識。不學習閱讀理解?對於近幾年出版的書籍來看,似乎不需要什麼理解,作者們的語言都千篇 一律,實在是看不到什麼需要動動腦子深思的東西了。

但是當我讀到餘華的作品時,我有點震驚這還不到半個世紀的作品。於我看來,這篇小說的每一章都適合做閱讀理解。因爲它太需要你動動腦子了。當然,像我這樣第一遍粗讀掠過,也是知道他在說什麼,可是讀完之後,你所閱讀的終究還是個故事而非文學。

再說說我對這個故事的看法。餘華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描述主角的童年時期,雖然一章章之間看似毫無銜接卻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整本書從他曾祖父到他以及他的兄弟,以他父親的和他自己的描述居多,刻畫了當時農村的現狀。相當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生活:人(孫廣才)是怎麼一步步墮落成渾蛋的?(我)童年時期的孤獨是怎樣的一種狀態。不能說作者把人性刻畫得淋漓盡致,但也揭露的十分透徹。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一定要進行一遍精讀。就像做閱讀理解那樣。或許有人會反對:把文章分開解剖,失去了整體的意義,味同嚼蠟。但是,這是文學。

篇4:《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這次出差的帶上了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

最早讀餘華的書是在大學時候了,《許三觀記》和《活着》,書中的語言平淡地講述,如同講述一件完全與自己無關、距離自己很遙遠的事情,但讀完以後,那種無可奈何的悲涼卻能讓我的內心震撼。

《在細雨中呼喊》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一段:“現在眼前經常會出現模糊的幻覺,我似乎能夠看到時間的流動。時間呈現爲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這隱藏的灰暗之中。我們並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實上我們生活在時間裏。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們置身時間之中的夥伴。時間將我們推移向前或者向後,並且改變着我們的模樣。

……

他一旦脫離時間便固定下來,我們則在時間的推移下繼續前行。孫光明將會看着時間帶走了他周圍的人和周圍的景色。我看到了這樣的真實場景:生者將死者埋葬以後,死者便永遠躺在那裏,而生者繼續走動。這真實的場景是時間給予依然浪跡在現實裏的人的暗示。”

這一段關於時間和人生的思考,出現於弟弟孫光明死時。

時間裹挾着一切向前流去,人世在變,滄海也能變桑田,唯一不變的,只有時間。也可以說,世事未變,唯一變的,只有時間。

餘華在書中這段關於時間和生命的思考,也帶給我很多啓示,書中對回憶的描寫讓人叫絕。回憶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決然不可能是整個事件的再現,我們只能記得帶給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比如,某個場景,某種味道、某種心情,通過這些,我們漸漸回憶起事件的全貌。這本書就通過這樣一些線索,敘述了主人公對童年的回憶,看起來特別真實。

餘華的書有個特點,不對個人感受進行描寫,但卻能讓人回味無窮,悲劇到最後剩下的不再是憤怒、悲傷這些情緒,只有深入骨髓的無奈,對世事的索然無味和麻木。這樣的書讓我看了比看耽美的虐文難受一百倍,耽美的虐文看了只讓我心中一時糾結、難受,但這樣的書看過一遍,不管時隔多久,回想起來那種深刻的無奈仍能準確無誤地擊中我,無法動彈。

那麼下一部餘華的書《兄弟》,我看我還是等等再看吧……

篇5:《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前不久讀了餘華的《活着》,深深被他的文章吸引,於是,又捧起了他寫的《在細雨中呼喊》。

讀畢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突然感覺被人拋棄真可怕,特別是被自己的親人拋棄。

孫光林做爲故事的敘述者和最終的迴歸者,讓他重溫並飽嘗了那個特殊年月帶給他的辛酸。

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愛似乎都被無形的枷鎖禁錮着。無人敢多說一句,也無人敢替別人操心,只要一不留神也許就被戴上了一頂莫名其妙的帽子。因此,全村人特別是無事可做的婦女們,無聊致極的搜索着村裏的新聞,然後以最快速度傳遍大街小巷。悲哉!可憐的婦女們!孫光林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生,出生在一個將愛包裹的時代,一個一窮二白的家庭。這些徵兆就註定他將接受命運不平等的待遇,難以揭鍋的日子,是他的父母再難負擔這三個孩子,於是他被送出了,離開了他也許摯愛的父母和依然眷戀的故鄉。他第一次被拋棄!在他的心中是一種無形的傷疤,時時隱隱做痛,讓他追憶起那過往的日子。

新環境讓他有了暫時的歸宿,就在他心中剛要滋生家的溫暖時,一個晴天霹靂,對準了他的後爸。因犯錯被別人揪住小辮,再難做人自殺而死。隨後他多病的後媽,也是最信任、理解她的人也離他而去。他陪媽媽帶好物品來到碼頭,本以爲媽媽會帶他一起走,可媽媽卻獨自一人上船,讓他留在岸邊,等着船慢慢開動,媽媽已消失在茫茫迷霧中時,他才恍悟到自己被媽媽拋棄了。爸爸走了,媽媽也走了,自己還是個孩子,他無法想象今後的生活,諾大的地方卻無法被容納。昔日美景越發顯得慘淡,海上依舊托起的紅日,此刻焦灼着他稚嫩而脆弱的心。在迷茫和驚恐中,他哭了,沒有底氣也沒了勇氣。他知道,心中勾勒的美景圖宣告破滅,他又一次被拋棄。

他想到了南門,那個離開已久的家鄉。不知故鄉是否風貌依舊?他是否還能找尋舊日住所?闊別多年的父母還能否接受他?但無論如何,他心中還燃着一絲希望的火光。於是背起重重疑問和沉甸甸的希望,在朋友的幫助下,他踏上了返鄉尋親的路。一路羣山逶迤,靜水流深,他已顧不得欣賞,心中尋親的信念取代了一切。細雨中,追尋兒時記憶,一路演繹着兒時嬉戲歡快的場面,因爲只有想着這些,才能銷蝕心頭的恐懼。突然,他看到遠處有一處活,這更是燃起他心頭的希望,心中對家的呼喊越發強烈。走進一看,他的哥哥和弟弟正批着牀單跪在地上,周圍擺着的物品像是剛從大火中救出來的,一個女人和一個瘦骨嶙峋的男人也跪在那裏,男人的嘴裏不斷的說着:“這活真壯觀啊,真壯觀!只不過這代價太大了”!他於是走上去說:“我要找孫廣元”!(他的爸爸)

親人相見已不相認,“物是人非事事休”!故事就在這似完非完中結束了,留給人無盡的思考。最終他依舊面對被親人拋棄的慘局,故事雖沒直接寫出,但從整個家庭的遭遇中我們可以推斷,雖然他歷盡艱辛,心懷希望的找到了親人,但親人依然無法承擔養育他的責任,他又一次被拋棄,被命運拋棄!

起初的我無法理解這種命運的捉弄,孫光林似乎是那個時代一切不幸的化身。他的遭遇讓我心痛,憐惜。是時代將這個孩子折騰的遍體鱗傷,像惡魔一樣吸蝕着他身上的營養,使他心力交瘁,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就這樣自我消逝在一個特定環境中,或許多年後他會走出這段陰影,但他走不出這個時代!一個將愛包裹,人性僞裝的時代!

整本書都深深的壓抑着我,悲劇的結局,往往給人最深沉的感動。拋棄固然可怕,但只要不自我拋棄,你就會永遠的被接納。不要太過奢求,因爲人總是難以滿足。知足常樂!當歲月的痕跡已悄無聲息的在你臉上雕琢,當你的內心已擁有足夠的豁達和睿和,你會霍然發現,早有一朵聖潔的小花在你心頭靜靜綻放,發出聖潔的光芒!

篇6:《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再次“見”到魯魯,我已爲人母。時間是在前些天的一個晚上,躺在牀上睡不着覺,隨手翻開了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就這樣,一個活潑、可愛、倔強、孤獨、可憐的小男孩再次出現在我的眼前,在那一刻,內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把魯魯抱在懷裏,想爲他撐起一片廣闊的天空,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

可以說,第一次見到魯魯,他就深深地打動了我。依稀記得那是在大學時代,偶爾一次逛書店,看到了《在細雨中呼喊》這本書,之前已經讀過餘華的《活着》,我再一次被餘華那壓抑、憂傷的語調所吸引,衝動之下買下了這本書。

由於自己年齡的增長和心境的變化,兩次見到魯魯的心情已大相徑庭:第一次的最大的感覺是可憐,爲魯魯可憐的命運而流淚、不平;而這一次是心疼,想爲他做點什麼來減輕這不公平的命運帶給魯魯的傷害。

魯魯的悲慘命運來源於他的母親――馮玉青,她的魯莽、輕率使他的愛情之路頗多崎嶇,她先是愛上了村裏的無賴――-王躍進,這個男人在佔有了馮玉青後娶了別的女人;馮玉青在第一次感情受挫之後,跟着一個賣貨郎私奔他鄉。幾年後,賣貨郎不見行蹤,馮玉青帶着一個小男孩――魯魯回到了縣城,當起了單身母親。孤兒寡母的不易最終迫使馮玉青走上了賣淫的道路,正是這條道路最終把她送進了監獄,也使魯魯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如果仔細品味馮玉青和魯魯母子倆的生活,你就會發現這裏面流淌着一種幸福――酸澀的幸福。母子倆相依爲命,儘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護着對方。魯魯,一個年僅七歲的孩子,就知道體諒母親了!對於母親的打罵,他心甘情願地承受着,沒有抱怨,沒有記恨。而當馮玉青坐牢後,魯魯又一個人幾經輾轉找到了母親。

魯魯是一個倔強而孤獨的孩子,由於“來歷不明”,魯魯受到同伴們的歧視和排擠,然而他內心又是非常倔強和堅強,當別的孩子欺負他時,他堅決反抗,不退縮,不求饒,他的脆弱只有在他那虛幻的哥哥面前表現出來。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魯魯,儘管你不能選擇人生的起點,你的人生一定會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前進!

篇7:《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在細雨中呼喊》回憶了孫光林少年時的往事以及家庭的過去的某段歷史以及第一人稱我帶我們瞭解了那個時代特有的一種氣息。

其中一些片段讓我聯想到了許多,感悟到了許多,瞭解了許多。婚禮一章中馮玉青這個形象有爲鮮明,她敢於爭取自己的幸福,她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真正的尊嚴,在絕境中她表現出的是堅強,是鎮定,那時她還是個羞答答的大姑娘。馮玉青身上堅強,勇敢的品質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我想,它應該是我心中的婦女形象了。

友情是光,照亮你心中的灰暗;友情是火,燃燒你心中的希望;友情是手,是你困難中的援助之手。友情是生命中永恆不變的旋律,每個人都需要友情,我們的主人公――一向獨來獨往的孫光林也一樣。書中重點描寫了兩個特殊的朋友,一個是比他大幾歲的蘇宇,另一個是小几歲的魯魯。讓我體會到了友情的重要,對於身邊的朋友,我也倍加珍惜。是蘇宇和魯魯讓孫光林感受到了友情的巨大作用,也讓我時刻警醒,珍惜友情!

百善孝爲先。說到孝,自然要提到孝子,孫光林的祖父孫有元也是個孝子呢!對父親,父親建造的橋塌陷後,他積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橋重新建成功,從而營救了父親,欣喜中,在大熱天裏狂奔到監獄,以至中暑。見到父親,一下子暈了過去。孝是一種美德,更是每一代人所應具備的品質。

拋棄一章中談到了國慶的爸爸,他爲了自己的婚姻,狠心的拋棄了年幼的國慶,國慶最終卻憑藉平時的細心,召集到了母親一方的親戚,雖未阻止父親再婚,卻得到了親戚們的瞻養。其實他從側面告訴我們:父母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關愛孩子。只有這樣,下一代纔可以健康成長。國慶走上犯罪的路,大概也有得不到親人之愛的原因吧!

文章中涌現了許許多多勇敢,堅強,善良的人們。比如:馮玉春,他的寶貝兒子魯魯,國慶,蘇宇。他們身上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個真理,體現了種種優秀品質,用鮮活的例子來教育人們。生活就像一個漫長的故事,故事的結局有你把握!最後談談主人公孫光林吧!他幼年時被家人送給了王立強,王立強死後,他又重新回到故鄉――南門。孤僻的性格,使友情來之不易,進而更加彌足珍貴,幼年的生活環境加上南門的生活,使得他的世界廣闊而豐富。書中提到,最終他跨進了大學的門檻,這更是他付出的回報。孫光林回到南門後,父母是他可有可無,兄弟之間更無歡聲笑語,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自己,這是他得堅強;對處處受人欺負的魯魯,他更加愛護,這是他的善良。

每本書都富含這特有的意義,我相信《在細雨中呼喊》會使你成長更多。

篇8:《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都籠罩在一種無可名狀得淡淡的哀傷裏,彷彿自己成了書裏茫然無措的孩子們的綜合體。故事裏的那個時間段,似乎大人有着絕對的理由對孩子不負責任、辱罵、驅趕甚至傷害。根源,是他們對於貧困的厭惡及懼怕,對於自身的絕對優先和對其他各式生命的冷漠。而作者,竟以小孩子天真簡單得思維來表現這種無情但無奈的現實。

唯一帶給過孫光林些許家庭溫暖的是王立強和李秀英,和他們詭異的小家。可王立強卻出軌並自殺了,李秀英也神叨叨的就隨意丟下了孫光林。可孫光林並沒有表現出我所期待或者說我所以爲的理所當然的痛不欲生,相反,他竟然獨自回了南門。他和這本書裏的幾乎所有的其他孩子,都想到了活下去的辦法。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眼淚多次呼之欲出,卻又因接下來看似離奇卻順理成章的轉折而忘記滾出來。

我所期待了解的孫光林幸福的大學生活,最終還是沒有現身。感覺彷彿一直被蒙在一層朦朧的灰色紗布中,透不過氣來又不至於窒息。

這篇看似有些混亂的回憶錄,最終又極其合乎邏輯又令人驚奇的回到了原點,不,不是原點,是回到了南門。我感嘆作者無序卻不凌亂的條理,他用略帶諷刺的口吻,敘述着包括孫光林在內的所有小人物的生命歷程。這些生命,在他人眼裏,就如作者的口吻一般,是諷刺的,甚至可笑的。而在他們自己手裏,是被珍重的寶物,是凌駕於一切之上,無論如何都必須受到�I衛的珍寶。

我看不透作者的中心思想。我感覺作者給我展現了一幅有時間感的油畫。色調是灰暗的,人物卻身穿同樣灰暗的服裝在畫中脫穎而出,攜帶着各異的表情和流露出千奇百怪的情緒的眼睛。

或許作者本就是想展現一幅在物質尚不豐裕的年代,人們的生活圖景。大部分是自私的,有逆來順受的,有恃強凌弱的,有懷抱記憶不肯好好活在現實中的,有破罐子破摔的,也有敢愛敢恨的……

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對生命的珍視和渴望,也許王立強和祖父自願求死,但王立強自殺前下意識的想去撫摸他受傷的手,祖父則仰天長嘯,等死卻無法忍受飢餓。我想他們心底他們的潛意識裏,能活一定不求死。那些孩子們,寡婦,馮玉青,孫廣才,母親,國慶家樓下陰森的婆婆,祖父的母親……

這幅畫,讓我吃驚,讓我覺得求生是多麼重要生命是多麼可貴。活着並且活得好是多麼唯一多麼簡單的目的。當然,惠及他人,無損於他人,是必須堅持的原則。

篇9:《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回想中的往事已被抽去當初的情緒,只剩下了外殼。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細數過來,我讀完《在細雨中呼喊》已半個月,現在腦海中只剩下粗略的情節和模糊的脈絡,但此書給我的觸動,是永不可磨滅的!餘華在書中以“我”(孫光林)作爲第一人稱,回憶着對哥哥孫光平、弟弟孫光明和父親孫廣纔在老家南門生活。其中,“父兄間的矛盾衝突”、“孫光林中學時代的生活”、“孫家的歷史”、“孫廣林與養父母的'生活”共同構成全書的主要情節。餘華總能以最平淡的語言,從一個兒童的視角看到底層人物的命運,看到了人類普遍的生存狀況,在一個個情節展開後,給予人們豐富的想象空間!

全書的第一章講述了“我”與哥哥孫廣平、弟弟孫光明、父親孫廣才微妙的關係,在三兄弟互相殘殺的過程中,“我”變得沉默寡言,成爲飽受欺凌的對象;之後,“我們”兄弟三人同時喜歡上少女馮玉青,在一系列的爭風吃醋後,馮玉青愛上了村裏的無賴少年。餘華這樣安排的情節,在我看來,無非是爲小說增添些許的灰暗,在爲少女唏噓不已的同時,也反襯出“我們”三兄弟的貪婪,醜惡。命運總是讓人捉摸不透,在餘華筆下的動盪年代,我們只能透過書中的人物,感受他們的喜怒悲歡!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的父親是個反面形象,沒有一般的慈愛與關懷,在慾望的驅使下,他與哥哥同時爬上了村裏寡婦的牀,在背叛與不忠下,又與母親“長凳之交”生下了“我”(孫光林),他愛慕虛榮,虛假的背後希望政府的表彰……懦弱、貪財、好色,這樣的形象讓我不敢相信,他的原型是誰我們已不得而知,但卻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一類人羣。在我看來,作者是爲了突出那個時代人性的醜惡,在篇幅很小的情節中,萬不得已才把“父親”(孫廣才)寫成這樣的!

在書中,“我”的中學時代顯得尤爲獨特,與大多數人一樣,“我”的中學時期也伴隨着低俗與不堪。好友蘇宇的心理畸形導致自己的鋃鐺入獄,師生戀……

雖然情節沒有想象中的高大上,但卻能在詼諧與昏暗中,引起人們的共鳴。在讀完書中的一二章後,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控制”的含義,父親因爲不能控制自己的慾望而成爲禽獸不如的形象,“我”的好友因爲不能控制自己的慾望而淪爲獄中人。在某一學說看來,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情感,在自我約束中構成了人們的倫理關係和道德秩序,正是有了這些,我們才能夠擦除道德上的污點!

若論全書最精彩也最哀傷的情節,莫過於“我”與養父王立強和養母李秀英的艱苦生活了,在遭受父親與兄弟的排斥後,“我”被送給了陌生的人家,雖然“我”的父母顯得平淡無奇,帶養父母的形象卻光彩照人,養父王立強是真正承擔起養育“我”的“父親”,他比親父完整,也充實,他的思想對“我”有着包容,在文中後篇――他的後悔中有所寫道:“最後淒厲的自殺着實使我始料未及――這不過只是一個女人引起的,”我“不能想象他對於那時幼小的”我“有多大的打擊,但”我“的命運確實隨之改變……”此外,還有一個半生都在牀上的養母是“我”精神的寄託,她對於“我”的信任的源頭令“我”在後來回憶都值得感激。在小說的尾聲,“我”的養父母在離去與死亡中,奔向自己的家鄉,不知家在何方,不知父母在哪,卻只能夠“在細雨中呼喊”!

悲劇的結局,往往給人最深沉的感動。拋棄固然可怕,但只要不自我拋棄,你就會自立自強。太過奢求,往往不能如願;知足常樂!方可活的安心。當歲月的痕跡已悄無聲息的在你臉上雕琢,當你的內心已擁有足夠的豁達和睿和,你才能發現自己的人格發出聖潔的光芒!

餘華筆下的村莊,安逸平淡卻裹挾着人性的善良與醜惡,“我”雖然沉默寡言,逆來順受,卻避免不了被送人;哥哥因爲父親的暴行而割下他的耳朵;弟弟因救人而犧牲卻成爲父兄二人攫取榮耀的工具,在無盡的醜惡與不堪中我們才能感受到“我”面對漂亮女生時的緊張與不安,養父母對“我”的疼愛,人世在變,滄海桑田,唯一不變的只有規律。餘華以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經歷,卻很普通的筆調,描繪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供人哀嘆、供人唏噓、供人蕩氣迴腸!

篇10:《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有人說餘華的《活着》令人揪心難忍;而《兄弟》則是幽默和慘烈交相輝映。而這些在我的腦海裏都是一片空白,我拾起餘華的第一本書,是關於童年記憶的《在細雨中呼喊》。

每個人都有關於童年、關於往事的回憶,而這些回憶也許因爲年齡的原因留下的大多是童年的歡欣與純真。但是餘華書中的“我”,卻承受着孩童本不應該面對的太多太多的心酸和無可奈何。書中的“我”,彷彿如一個旁觀者,與世無爭,冷靜而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講述着一個個事不關己的事,在自己的成長曆程中儘管忍受着身旁各種看起來怪異的人的辱罵、毆打、欺詐與恐嚇,但自己始終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尋覓友情,成爲自己疲憊內心停歇的港灣,蘇宇、魯魯、鄭亮、國慶都是“我”身邊的一個個過客。

書中的“我”身處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家庭,父親孫廣纔是個自鳴得意的無賴,處處彰顯出自己盛氣凌人的架勢,每一句扯破嗓子的咒罵,每一個誇張的動作,與其說是強硬的表現,倒不如說展現了其悲哀、虛僞的人生;哥哥孫光平開始的人生是光彩的,但最終也難以偏離平庸的軌道;而作爲主人公的“我”,更多地則以孤寂的眼光觀察着周遭一切,更多地選擇了沉默;弟弟孫光明小小年紀張牙舞爪,卻是第一個走向死亡;而母親則是軟弱了一輩子,只有在彌留之際表達了她對世界的失望和憤懣。

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父孫有元,在他身上似乎帶有些許傳奇的色彩,年輕時放蕩不羈、敢作敢爲並且奮發有爲;後來年老時被家庭生活消磨了銳氣但仍然充滿智慧;與晚輩們鬥智鬥勇,即使被不孝的兒子折磨,被年少無知的孫子忽視,他也依舊沒有喪失去挑戰命運的勇氣,哪怕是在即將走完自己人生的前一夜,也同樣如此。

書中人物衆多,線索也錯綜複雜,故事的敘述發展沒有固定的模式,餘華採用了多種敘述手法,直敘、倒敘、插敘的相互穿插讓故事可以一個接一個,如漫天紛繁的花朵,洋洋灑灑。猶如一條寬大的馬路上支生出無數分岔開口,每一條路都看不見盡頭卻都有屬於各自獨特韻味的風景,或令人流連忘返,或令人厭惡,或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我們也不難發現,無論其中的人物活着的時候是多麼有趣亦或是痛苦纏身,在時間的長河裏無論他們選擇何條道路,但走到終點每個人卻出乎意料地發現,結果都只有一個。這裏邊有太多人具有共同的特點,從哥哥、到弟弟、到孫有才再到各種小人物,反映出現實中人性的醜惡。

自然地,他們最終都只能極其苦惱地接受死亡,他們夾帶着不同的幻想,或平平淡淡,或轟轟烈烈,最終都奔赴向那盛大的死亡宴會,只是消逝的方式有千萬種不相同。其中弟弟被水淹死的場景,餘華的描寫令我震撼: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時間。他一旦脫離時間便固定下來,我們則在時間的推移下繼續前行。孫光明將會看着時間帶走了他周圍的人和周圍的景色……

最後我想說,即使人們在人生旅途中會遇到種種磨難,但我們要不斷從經歷中感悟出:路,還是要走下去的。就像書中“我”的祖父孫有元,一個看似窩囊了一輩子的人,卻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挺直腰桿站着,讓所有人都覺得他從未被打倒,依舊是一個勇敢面對生活的人。所以人生旅途中有太多自己無法控制的,主人公“我”就經歷太多磨難,但“我”仍然能找到屬於自己心靈空間的一方淨土,我們無法把握一切,能把握的卻是自己的心。

篇11:《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很早看過餘華的《活着》和《兄弟》,心被故事牢牢吸引,隨着書裏的人或哭或笑,而沒有注意寫書的餘華。近來讀他寫的<在細雨中呼喊>,裏面的很多句子都讓我反覆默讀,不由得佩服這個餘華,同樣的漢字,經過他的排列,就有了不同的味道。這讓我想起很早看余光中散文和詩歌時的感慨,他對文字的駕馭讓我有很美得感受。

文字在餘華這裏,不再是符號,而是一隻畫筆,他用這隻畫筆細膩的描畫出一幅幅場景,在這些場景裏,似乎能感受到時間的流動,能看到人性扭曲的醜陋,也能看到人性中善的溫暖,在絕望中也蘊含着希望。

我看到孤獨敏感的孩子對愛和友誼的渴望。醫生用手掌撫摸額頭來了解小患者的體溫,對於一個孤獨的孩子來說卻是親切感人的撫摸,因爲對愛的撫摸的期待,使這個孩子躁動而且更加孤獨。

這個孩子能看到祖父慈祥的目光,也能看到養父羞愧而又疼愛的目光。這些,都溫暖着他幼小善感的心。

六歲的魯魯,用想象中的哥哥來保護自己,與生活做着抗爭,媽媽粗魯的態度也不能打消他對媽媽的依戀。一想到書上寫着魯魯在監獄外面的大樹下風餐露宿,因爲能和媽媽的目光相遇而欣喜時,我就不由得哽咽。媽媽,是家,是溫暖,幼小的魯魯知道這些,所以,不管怎麼樣,他不離開媽媽。

書裏寫了弟弟的死,蘇宇的死,祖父的死,父親的死,母親的死,養父的死,不同的死亡方式卻有同樣的感覺:死亡是一種解脫,是一種迴歸。所以,看到這些人一個個死去的時候,我眼裏有淚,心裏卻不再恐懼。哭的時候要大哭,哭完,生活還要繼續。

不管生活怎麼樣,人應該深情,溫柔,真摯的去愛身邊的家人和朋友,用心裏的善來體恤他們,憐愛他們,理解他們而不是抱怨憎恨和傷害。

爲什麼有的人會被生活淹沒,有的人卻能掙扎出來,我想,這需要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僅僅是對活着的熱切渴望,更重要的是來自對愛的呼喊和渴望。

我期望隨着年華的逝去,我能有一雙清澈,透明,溫暖的眼睛,而不是那種混濁,麻木,冷漠的眼睛。

人,首先要活着,可不能僅僅只是活着。

篇12:《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讀畢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突然感覺被人拋棄真可怕,特別是被自己的親人拋棄。

孫光林做爲故事的敘述者和最終的迴歸者,讓他重溫並飽嘗了那個特殊年月帶給他的辛酸。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愛似乎都被無形的枷鎖禁錮着。無人敢多說一句,也無人敢替別人操心,只要一不留神也許就被戴上了一頂莫名其妙的帽子。因此,全村人特別是無事可做的婦女們,無聊致極的搜索着村裏的新聞,然後以最快速度傳遍大街小巷。悲哉!可憐的婦女們!孫光林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生,出生在一個將愛包裹的時代,一個一窮二白的家庭。這些徵兆就註定他將接受命運不平等的待遇,難以揭鍋的日子,是他的父母再難負擔這三個孩子,於是他被送出了,離開了他也許摯愛的父母和依然眷戀的故鄉。

他第一次被拋棄!在他的心中是一種無形的傷疤,時時隱隱做痛,讓他追憶起那過往的日子。新環境讓他有了暫時的歸宿,就在他心中剛要滋生家的溫暖時,一個晴天霹靂,對準了他的後爸。因犯錯被別人揪住小辮,再難做人自殺而死。隨後他多病的後媽,也是最信任、理解她的人也離他而去。他陪媽媽帶好物品來到碼頭,本以爲媽媽會帶他一起走,可媽媽卻獨自一人上船,讓他留在岸邊,等着船慢慢開動,媽媽已消失在茫茫迷霧中時,他才恍悟到自己被媽媽拋棄了。爸爸走了,媽媽也走了,自己還是個孩子,他無法想象今後的生活,諾大的地方卻無法被容納。昔日美景越發顯得慘淡,海上依舊托起的紅日,此刻焦灼着他稚嫩而脆弱的心。在迷茫和驚恐中,他哭了,沒有底氣也沒了勇氣。他知道,心中勾勒的美景圖宣告破滅,他又一次被拋棄。

他想到了南門,那個離開已久的家鄉。不知故鄉是否風貌依舊?他是否還能找尋舊日住所?闊別多年的父母還能否接受他?但無論如何,他心中還燃着一絲希望的火光。於是背起重重疑問和沉甸甸的希望,在朋友的幫助下,他踏上了返鄉尋親的路。一路羣山逶迤,靜水流深,他已顧不得欣賞,心中尋親的信念取代了一切。細雨中,追尋兒時記憶,一路演繹着兒時嬉戲歡快的場面,因爲只有想着這些,才能銷蝕心頭的恐懼。突然,他看到遠處有一處活,這更是燃起他心頭的希望,心中對家的呼喊越發強烈。走進一看,他的哥哥和弟弟正批着牀單跪在地上,周圍擺着的物品像是剛從大火中救出來的,一個女人和一個瘦骨嶙峋的男人也跪在那裏,男人的嘴裏不斷的說着:“這活真壯觀啊,真壯觀!只不過這代價太大了”!他於是走上去說:“我要找孫廣元”!(他的爸爸)親人相見已不相認,“物是人非事事休”!

故事就在這似完非完中結束了,留給人無盡的思考。最終他依舊面對被親人拋棄的慘局,故事雖沒直接寫出,但從整個家庭的遭遇中我們可以推斷,雖然他歷盡艱辛,心懷希望的找到了親人,但親人依然無法承擔養育他的責任,他又一次被拋棄,被命運拋棄!起初的我無法理解這種命運的捉弄,孫光林似乎是那個時代一切不幸的.化身。他的遭遇讓我心痛,憐惜。是時代將這個孩子折騰的遍體鱗傷,像惡魔一樣吸蝕着他身上的營養,使他心力交瘁,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就這樣自我消逝在一個特定環境中,或許多年後他會走出這段陰影,但他走不出這個時代!一個將愛包裹,人性僞裝的時代!悲劇的結局,往往給人最深沉的感動。拋棄固然可怕,但只要不自我拋棄,你就會永遠的被接納。不要太過奢求,因爲人總是難以滿足。知足常樂!當歲月的痕跡已悄無聲息的在你臉上雕琢,當你的內心已擁有足夠的豁達和睿和,你會霍然發現,早有一朵聖潔的小花在你心頭靜靜綻放,發出聖潔的光芒!

篇13:《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文本,餘華的第一部長篇力作。小說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長經歷和心靈歷程。通過記憶的拼湊給我們呈現一個少年的內心世界還有那個年代的人情世故。

如果往事就像一杯美酒,那麼回憶就該是一場華麗的宿醉。餘華的小說《在細雨中呼喊》就像是一本敘寫一篇篇與回憶約會的場景的漫漫長詩。正如他自己所說,這是一本關於記憶的書,它的結構來自於對時間的感受,確切地說是對已知時間的感受,也就是記憶中的時間。

當人們無法選擇自己的未來時,就會珍惜自己選擇過去的權利。回憶的動人之處就在於可以重新選擇,可以將那些毫無關聯的往事重新組合起來,從而獲得全新的過去。而且還可以不斷更換自己的組合,以求獲得不一樣的經歷。餘華的這本小說是用記憶貫穿起來的書,裏面雲集了他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感受和理解,那裏不僅有幸福,也有辛酸。誰的年少不曾輕狂,誰的青春不曾彷徨。當作者遠隔七年的距離和曾經的人和事相遇,便不可避免的將自己的情感加之與上,去揣摩他們的內心,傾聽他們的嘆息,試着去重新理解他們的命運。

在語言裏的現實和虛構中,運用七年的沉澱去理解,去理解小說裏柔弱的母親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發出來的憤怒是在彌留之際;去理解那個名叫孫廣才的父親又是如何驕傲地將自己培養成一名徹頭徹尾的無賴,他對待自己的父親和對待自己的兒子,就像對待自己的絆腳石,他隨時都準備着踢開他們,他在妻子生前就和另外的女人同居,可是在妻子死後,在死亡逐漸靠近他的時候,他不斷的被黑夜指引到了亡妻的墳前,不斷地哭泣着。

孫廣才的父親孫有元,他的一生過於漫長,漫長到自己都已經難以忍受,可是他的幽默總是大於悲傷。還有孫光平、孫光林和孫光明,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暫地有過重疊,隨即就叉向了各自的方向。孫光平以最平庸的方式長大成人,他讓父親孫廣才膽戰心驚。

而孫光林,作爲故事敘述的出發和迴歸者,他擁有了更多的經歷,因此他的眼睛也記錄了更多的命運;孫光明第一個走向了死亡,這個家庭中最小的成員最先完成了人世間的使命,被河水淹死,當他最後一次針扎着露出是水面時,他睜大眼睛直視了耀眼的太陽。還有那些兒時的夥伴,一個個都在人生的軌跡上繼續着自己的成長,有了各自的歸宿。

餘華的這部小說天馬行空地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這三個時間維度裏自由穿行,將記憶的碎片穿插、結集、拼嵌完整。所展示給我們的不僅僅有一個少年所認識,所體會到的世界,也有對那個年代的最真實的感情流露。

或許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在這部小說中,主人公的感情平淡卻又豐富,他可以平淡的看待弟弟的死亡,可以平平淡的看待父親對母親的不忠,但是他卻不能冷靜的看待成長帶來的變化,他的感情因爲不知道而豐富起來,我們可以更多的看到他的內心獨白,看到他深深的恐懼和不安。透過主人公的成長,我們也能看到那個時代的人們,那些以宣揚自己親人的死亡爲成名代價的人,那些有知識的下鄉青年卻沒有抵抗住誘惑落得不良名聲的人,那些因青春的衝動獲得罪名的人……

或許在主人公的童年記憶裏,成長是心酸的,在他的童年裏,永遠羨慕着哥哥,不受父母重視,沒有太多的朋友,每天都要忍受父親,哥哥和陌生人的嘲笑奚落。但是在繼父母家裏,他還是擁有親情和友情,擁有那種愛的感覺。青春是無知無畏的,而正是這種無知無畏才更顯得可貴,當我們已經長大後回首翻開記憶的相冊,便會無比懷念當年什麼都不知道卻無所畏懼的傻傻的自己!

記憶是最美好的東西,當人生的歲月所剩不多時,那些往日的虛名,榮耀都會隨着光陰逝去,自己所能把握的,擁有的也只剩下獨屬於自己的回憶。待夕陽的餘暉灑在陽臺上,我們坐在躺椅上,品着清茗,細細回味往事,未嘗不是人生一樁樂事,是已經平靜下來了的人生又一朵鮮豔的牡丹,溫暖着最後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