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2.3W

《南渡北歸》讀後感精彩多篇

《南渡北歸》讀書筆記 篇一

通常說起歷史,人們多會想起一些著名的戰役,想到的是戰士們的英勇獻身,但是這部《南渡北歸》卻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讀歷史。大家都知道魯迅棄醫從文,用思想來影響國人,但其實,大師們所做的還遠不止這些。

書中記載了這麼一段歷史:1930年9月,樑思永等人到東北進行考古調查,爲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也纔有了兩年後有傅斯年撰寫的《東北史綱》,書中第一條便是“近年來考古學者人類學者在中國北部以及東北之努力,已證明史前時代中國北部與中國東北在人種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實依據駁斥了日本人“滿蒙在歷史上非中國領土”的理論,給日本“指鹿爲馬”者當頭一棒,爲中國人大出了一口志氣。

我想,這也就是爲什麼當初梁啓超堅持鼓勵自己的兒子學習考古,盡力發展國內的考古業的原因了吧。文人們有自己捍衛國家尊嚴的方式,相比上戰場衝鋒陷陣,文人們所做的更多是幕後的事,而這些,又如藺相如和廉頗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輔相承的。

這本書,帶給我更多感動的則是那一代大師們在戰亂中奮力保護祖國文化,傳承祖國文化的那種堅持,數年顛沛流離,數次哀嘆山河破碎,可也許是時代造英雄,這一代文人們在艱苦的環境中依舊保留了進行學術探究的嚴謹態度,也纔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點一點被搶救回來的文化。

而對這一歷史溫情感受最深的60後作家嶽南也傳承了這種精神,這本《南渡北歸》他寫了八年,數次進行實地考察,就如他在採訪中所說:“我看到他們當年用什麼鍋,睡的什麼牀,描寫的時候就更加真實。”而大家也會發現,書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詳細的解釋並附上了具體的資料來源。

最後說一說這本書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我想這也許是欠妥的,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現在也有着很多爲發展而努力奮鬥,作出大貢獻的青年人。但這句話也應該作爲對後世的一個警示,在爭着評教授職稱,爲金錢所迷惑雙眼的現在,更應該有些人能夠一心撲進科學,把全部生命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學科。

推薦這本書,就如作者嶽南所說的這樣,希望你們能在這套書中讀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種,歷經苦難而不悔的那種,生活的勇氣和精神得到張揚的那種”歷史溫情。

《南渡北歸》讀後感 篇二

讀別人的人生,寫自己的感悟。看到大部隊都讀完了《南渡北歸》,我很汗顏,並沒有讀完,纔到第六章。

看來我暑假時間利用率有點低,不給自己找藉口。雖然只是閱讀到第六章,感受還是深刻的。閱讀《南渡北歸》讓我對民國到新中國建立之前這段歷史有了更詳細的瞭解;也對那時候的偉人有了更仰慕的敬意;更對那時候的苦難有了更醍醐灌頂的痛和悟。擁有和平年代的我們,該何去何從,該爲自己和社會做些什麼。先輩們用血淚打造給我們的和平安穩社會,我們該怎麼珍惜並也做出些什麼。

常常爲文學大師的思想震撼,到底是怎樣的情懷纔可以不顧自己個人而爲大家,爲後代留下什麼。

偉人和凡人的不同,因爲他們的思想境界不同;而偉人又和凡人相同生活的愛恨情仇,又多了份真實感。他們也會因爲意見不合而不合,也會因爲性格不合而不來往。但他們最終的目標是爲國家而奮鬥!

文學大師諸如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傅斯年,胡適,蔡元培等。他們的思想真的是永垂不朽。梁啓超的育兒觀讓我記憶深刻。西南聯大遷移的難和保護文化遺產而犧牲的偉人都讓人敬佩不已。我已無話可說,文字言語都太無力,表達不出那時候的難。

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感受也很淺薄。我只能表達對那時候付出生命犧牲小家而成全國家的敬意,而讓自己對民族有更高的敬意,民族毅力永傳承,平時個人生活的挫折困難算得了什麼,簡直渺小至極!

感受也只能到這,我的閱讀分不及格!我沒有閱讀完暑期任務,後期時間利用率應該提高了。《南渡北歸》我連一半都沒讀完,要趕緊迎頭趕超了,否則新書又開始閱讀了。

加入組織閱讀還真是特好,沒完成也如學生般,羞愧不已,也會警醒自己,下次要加速了。拖延只會讓自己吃虧。九月份兩本書要一起開讀完成。

《南渡北歸》讀後感 篇三

中國人素來注重家風,注重家族的傳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的好,整個社會風氣纔有好的基礎,也只有每一個家庭的家風好,千萬個家庭才能成爲爲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生遠。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視。儘管對於傳統家庭教育的方式,現在有很多批判的說法,但是對於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視程度自古至今始終如一。

《南渡北歸》浩浩蕩蕩地書寫了一大批中國舊時代的文人大家的經歷軼事,可歌可嘆,這些風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師,隨着那個時代遠去,他們已經在史界、文學界留名,對於他們的是非功過自不是我輩所能評說的,在這裏不再贅述。

作爲普通的讀者,不妨就從一個教育者(家長)的角度去讀去體會這本書,這樣話,偌大的一本書,我找到了一個思考點來梳理自己的感受。既從家庭教育,家風傳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灑灑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這樣一個輝煌的家族-----梁啓超的家族。梁啓超的子女後代可謂是人才輩出。大女樑思順是文史學家,次女樑思莊,是著名的圖書館學家,三女樑思懿,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長子樑思成是建築學家,次子樑思永是考古學家,三子樑思忠,西點軍校畢業後擔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樑思達經濟學研究者,五子樑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學家。這一長串的名字可見梁氏家族所不同凡響的家族影響力。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儘管梁氏子女在發展上有樑思超作爲文壇大咖顯赫地位有關,但除此之外,梁啓超在對於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嶽南的廣泛羅列資料的《南渡北歸》中可以讀出一些事例。在梁啓超爲孩子樑思成和樑思永選擇將來所學專業的時候,作爲父親的他進行了精心策劃與安排,面對外國強而中國弱的現狀,抱着以學術薪火傳家立業的目的,爲樑思成和樑思永選擇了建築和考古專業。“皆是爲了讓當時不受中國學術界重視的冷僻專業,能夠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成長壯大。爲中華民族在這一專業學問領域爭一世界性名譽。”梁啓超從國家的高度,爲國家的前途命運、爲國家的學術發展考慮。可見梁啓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讓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條路(建築和考古),提出了將來可以互得觀摹之意,真是最好沒有了。可見梁啓超作爲家長也並未只是爲孩子指了一條路就算完了,而是考慮到自家孩子之間將來的相互照應,相互幫助,畢竟古話“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此方面考慮也不謂不周全。在兩個孩子在國外學習期間,梁啓超也不斷的爲他們去留心觀察找尋鍛鍊的機會。他打算讓樑思永“豐富古文化的知識,多參觀幾個新成立的博物館,然後再去歐洲深造幾年,那時再回國於田野考古這門學科一世身手。”作爲一名家長,儘管我們反對說包辦孩子的未來路途,但是我們又不能放棄做家長的責任,因爲一個家族的發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作爲我們承載着的後輩的家長來說,應該儘自己能力爲孩子們去找尋發展的機會,提供鍛鍊的機會,這一點梁啓超可謂是表率。

而一旦選定了目標,我們就要爲孩子的發展不斷加油鼓勁,爲他們指點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樑思成曾向父親梁啓超寫信詢問,“自己與弟弟所學的專業與國家民族進步到底有沒有用?”梁啓超回答,“這個問題很容易解答,試問開元天寶間李白、杜甫與姚崇、宋璟比較,其貢獻於國家者孰多?爲中國文化史及全人類文化史起見,姚、宋之有無,算不得什麼事;若沒有了李、杜,試問歷史減色多少呢?”又有語,“我也並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揮其個性之特長,以靖獻於社會,人才經濟莫過於此。思成所當自策厲者,懼不能爲我國美術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則開元、天寶間時局之小小安危,算什麼呢?”

“知子莫若父”,梁啓超正是熟知兒子的脾氣秉性,才爲他們選擇這樣的未來。但是教育孩子成長的歷程中,一代大儒也無不在滲透着樑家拳拳愛國之心。爲振興祖國落後的科學,並在這門科學上爲祖國爭得世界性名譽和地位。受此影響,梁氏兄弟一生都在爲這個理想而奮鬥。他們在自己的專業所能之處,爲國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也應了那句“書生報國無他物,唯有手中筆如刀”。

說了樑家,再說說曾家。曾家,我們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曾國藩。的確《曾國藩家書》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國藩時代算是達到了登峯造極的高度。曾國藩講求耕讀持家,並以此作爲家訓提出了“居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長久之計。”曾國藩也在書中記錄到,予生平於倫常中,惟兄弟一倫報愧猶深,蓋父親以其所知者盡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儘教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國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視修身齊家之道。常說科名有無遲早,總有前定,絲毫不能勉強,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勤奮好學,知書達理,吃千般苦讀萬卷書,不爲聖賢便爲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這類家訓名言比比皆是。

在這種家風的一代代傳承下,曾家的發展可謂蒸蒸日上。在本書中提到了曾昭掄和曾召燏兩位。算得上是曾國藩後代中代表。前者是中國化學學科和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後者考古學界的翹楚,南京博物館館長。他們的成長曆程得我們去思考,兩位人物的傑出成就除了自身努力學習外,還有一點不得不單挑出來說一說。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當時曾家裏的一位大家長即曾國藩的次子曾紀鴻的夫人郭筠,也就是二位的奶奶,這老太太是一位不簡單的家長,雖是女子身份,在嫁入曾家後更是讀書不輟,郭曾坦言,自己的大部頭的書都是在曾文正公指導下完成的,因爲郭的努力,自己在文學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曾國藩對兒媳的培養同樣在曾家後輩的身上得到了印證,郭筠在曾家家風的傳承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提出了家訓六條:兒孫要謀求自強自立,不要求女子纏足,不贊成八股,不願孫輩去考秀才,卻學習英文接受新式教育。這些教育理念上在今天看來也是相當地開明。何況在那樣一個時代,那樣的名門望族呢?

還有一點要緊地,就是郭大家長提出每房的長孫不論孫男孫女,她都要帶到身邊,以便接受教育。書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掄與其兄曾昭承同時考上了庚款留學生,即將赴美國讀書時,家族姑母大表反對,對陳母說:“他們將來在番邦招了駙馬,你怎麼辦”。曾母表示招駙馬事小,留洋事大,堅決讓兒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見一斑。

古人一直有“閨闈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爲天下太平之源”與“妻賢夫禍少,妻貪夫招罪”等之說。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也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斷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兒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養女兒,那就是在培養整個民族。”

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對於母親的重視也尤爲重視,“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沒有婦女,就沒有人類,就沒有社會”。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親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詮釋的淋漓盡致。

當然書中的兩個家族只是中華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從這兩個分支的昌盛來看,我們作爲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優秀的教育經驗,爲子孫的興旺做出該有的貢獻。再往長遠一些看,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員,國是千萬家,每個人都有讓自己家族昌盛的義務和責任,只有這樣,千千萬萬的家興旺起來,我們的國家才能富強起來。

《南渡北歸》讀後感 篇四

今年暑假跟隨敘事者共讀了南嶽老師寫的《南渡北歸》三部曲,它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起筆,止筆於大陸文革後。近四十年光景,中國烽火連天,風雨飄搖。最後一批大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胡適、傅斯年以及卷滾在大潮裏的衆生學者,從歷史的蒼茫中走來,又消失在那幽暗盡頭。這樣情形下,一大批知識分子、學界精英奔波向祖國西南,從長沙到昆明,從昆明到蒙自、李莊,在幾近食不果腹時,仍專心學術,不忘民族復興,用知識去觸摸那“爲萬世開太平”的理想。

一個月的時間,僅僅看完了第二部,感慨頗多,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知識分子身上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許多富有才華的知識分子,他們在國外取得學位後,大多選擇回國,即使當時的中國非常落後,生活條件比現在差很多,但這些優秀的知識分子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國,爲國家服務,他們認爲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從民國知識分子那一代身上我看到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這正是我們當前最缺乏的,當前社會,拜金主義盛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國的留學生大部分選擇在國外,中國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嚴重的國家。

大師們求學所爲中華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計個人得失而從容投身祖國懷抱,且在條件非常艱苦前提下,做出偉大功績和壯舉,將以八股論優劣的時代,翻開中華民族的新篇章。他們從海外歸來,譜寫歷史,創造輝煌,這二三十年代產生我國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學,甚至在抗戰的艱苦時期,由清華、北大、南開組建的西南聯大仍是中國大學史上的光輝。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的幾個大字,貌似決絕地滲出那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曾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當時光逝去,他們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貴的靈魂卻卻與年輪共生,“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讀罷《南渡北歸》,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大師們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光輝深邃的文化造詣,起伏多舛的命運轉折,無不讓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後又久久難以釋懷!

《南渡北歸》讀書筆記 篇五

《南渡北歸》這部170餘萬字的書,是我讀過最厚的一部,也是我最願推薦的一部。它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起筆,止於大陸文化革命後。近四十年光景,中國烽火連天,風雨飄搖。最後一批大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胡適、傅斯年以及卷滾在大潮裏的衆生學者,從歷史的蒼茫中走來,又消失在那幽暗盡頭。這樣情形下,一大批知識分子、學界精英奔波向祖國西南,從長沙到昆明,從昆明到蒙自、李莊,在幾近食不果腹時,仍專心學術,不忘民族復興,用知識去觸摸那“爲萬世開太平”的理想。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的幾個大字,貌似決絕地滲出那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曾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當時光逝去,他們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貴的靈魂卻卻與年輪共生,“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本書關注更多的是,在大師光環下,他們作爲一個學者最真實,最溫暖,最可愛的一面。退居臺灣的“傅大炮”,窮困至買不起一條棉褲,卻仍將史語所好生安置,而撒手離去。身赴臺灣的胡適,臨死都不知曾謾罵他是“美帝國主義走狗”的小兒胡思杜已然自殺,還饒有深情地在遺囑中提出給小胡分遺產,其狀甚憐。一心維繫家國命運的梅貽琦,縱在臺灣新竹完成了重建清華的夙願,卻直到生命彌留之際再也沒能見過愛子梅祖彥。考古界巨擘李濟,因爲海峽兩岸的政治對壘,因故舊凋零、思親情重,最後鬱鬱而終。

留守大陸的,林徽因、樑思永、吳金鼎、陶孟和等,在文化革命風暴來臨之時,早已作古,算逃過一劫。可陳寅恪、吳晗、曾昭掄等卻在文化革命期間慘遭批鬥,甚至失去性命。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爲新中國培養了79位院士的葉企孫,一直默默無聞爲新中國培養人才,卻仍慘死文化革命。可他們在威權面前毫不畏懼,始終捍衛作爲學者的尊嚴。我想這也許就是趙翼在《題遺山詩》中所說的“國家不幸詩家幸”吧!在民國那個戰火紛飛,風雨飄搖的年代,孕育出無數英才。二十世紀的知識分子,雖擁有短暫的“幸福”時光,卻不得不在國家危難之時,捲入民族、國家與革命之中,空有一腔“爲往聖繼絕學”的抱負,卻難以企及那“爲萬世開太平”的理想。

而作者的知識面廣博確使我感慨良多。作者以既全面而又不突兀的筆觸再現一批大師的軌跡,又如生地爲我們展開他們豐功的畫卷,使我深刻看到最具影響的幾大學府的發展和靈性。

大師們求學所爲中華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計個人得失而從容投身祖國懷抱,且在條件非常艱苦前提下,做出偉大功績和壯舉,將以八股論優劣的時代,翻開中華民族的新篇章。他們從海外歸來,譜寫歷史,創造輝煌,這二三十年代產生我國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學,甚至在抗戰的艱苦時期,由清華、北大、南開組建的西南聯大仍是中國大學史上的光輝。

在民國那個打開國門,融入世界的年代,知識分子們何去何從?我想正如蔣夢麟在《西潮》一書中對於文化道路的思考:西潮來襲,有人選擇了隨波逐流,有人選擇了墨守成規。在潮起潮落中,對傳統的堅守,對新潮的吸收,纔是我們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

還在歷史學系的時候,一位老師說:“我們懷念民國的學術氛圍,不是民國先生們學術多麼高超,而是先生們的風骨我們再也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