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中學生讀瓦爾登湖2021個人有感800字

讀後感1.77W

中學生讀瓦爾登湖2021個人有感800字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裏的所見、所聞和所思。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中學生讀瓦爾登湖2021個人有感800字範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讀瓦爾登湖個人有感1

從1845年7月4日起,到1847年9月6日,一位生活在美國東北部的普通人梭羅,放棄了舒適的小鎮生活,獨自生活在瓦爾登湖,差不多正好兩年零兩個月。

他沒有錢和朋友,而僅僅靠自己的節儉造起了他的第一棟小屋。他自己種豆子、土豆和玉米存活下來,偶爾也會去旁邊的瓦爾登湖釣魚來補充營養。在旁人看來,這樣的生活十分孤苦無依、十分淒涼,但在作者看來,他很享受與這裏的樹木一起工作,他與自然也漸漸成爲密友,瓦爾登湖不僅爲梭羅提供了一個棲身之所,也爲他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氛圍。

梭羅所處的時代,美國工業迅速發展、經濟發展迅速。那個時代,大家都不停地工作,爲了獲得更多的財富,對財富的追求似乎成了生活的唯一目的。在梭羅看來,這些人們被生活所擺佈,勞累得無時間和心思欣賞美好的事物,精神上十分貧窮。

梭羅寧可貧窮卑微,也不願失去精神上的財富,因爲那纔是最重要的。

讓我佩服的除了梭羅的文字,還有他對自然的廣泛認識,他熟知每一種動植物,知道根據春夏秋冬來改造房子,播撒種子,他是一位獵人、漁夫、匠人,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家,他不單單是從書中學到一點學問,他貢獻的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這也使我反思,每天路邊的樹木,有幾棵可以準確地叫出名字?若家中斷了電,你又能幫上什麼忙?你能堅持遠離手機幾分鐘?你有追求過真理嗎?你有經常獨自思考問題嗎?

從書中,我也知道了不少真理。第一,生活可以很簡單。這些日子在湖邊,他一直堅持着這一觀點並付諸行動。他認爲過度地追求物質,爲了那些浮華之物,反而忽視了簡單生活的本質,這是不可取的。第二,多實踐,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他認爲青年人應該進行生活的實踐,才能把知識掌握得更加充足。第三,要有熱愛自然、樂觀的心態。他認爲自然是治癒陰鬱的最好辦法,當人們享受四季的友愛時,什麼都不能使生活成爲沉重的負擔,同時,我們要用樂觀的心情做事,他的人生一定比別人快樂得多。

《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的書,但更是一本生動的書,它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充滿着獨特的氛圍,還縈繞着梭羅對大自然真摯的熱愛,書中所散發出的恬靜,使人心靜而愉悅。

讀瓦爾登湖個人有感2

梭羅的《瓦爾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爲線,串聯起他在瓦爾登湖畔進行經濟實驗的始末,留給我無盡的想象與羨慕。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領悟“人可以活得很簡單,很從容,不必爲了那物質財富而喪失了人是萬物之靈的崇高地位”的道理。作者在《瓦爾登湖》中以瓦爾登湖爲中心,輻射到周圍衆多地方,描寫了他“以禽獸爲鄰”,在“豆田”耕作,與“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諸多生活細節。最後作者又以“春天”結尾,給我們奏響了新的生活樂章,並且他在“結束語”一篇中,這樣說:“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看!這是一位超凡脫俗、與世無爭的自然主義者,多麼令人羨慕。

梭羅生活的地方是瓦爾登湖及其周圍地區,但他細膩精緻的筆調,卻把我們帶到了更爲廣闊的天地。他談“瓦爾登湖周圍的鳥、樹、草、蟲子”,更談“更高的規律”。他認爲,從一種特殊的意義上說,漁夫、獵人,及其他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從個人的勞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類法則,令我們視野開闊、高屋建瓴。在《瓦爾登湖》中,許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讓人陶醉。他在描寫“倍克田莊”時,這樣寫到:便是德羅依德也要放棄他的橡樹林而跑到它們下面來頂禮膜拜了。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地方,多麼的令人神往。

在整部《瓦爾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以大地爲席,以蒼穹爲蓋。梭羅在廣闊的天地中像農夫一樣耕種、收穫,他很高興,他說:古老的詩歌和神話至少表明,農事是一門神聖的藝術。在從事農耕的過程中,他也不忘“閱讀”。即使在19世紀梭羅也感慨道:他們深信一本的智慧就足夠了,餘生便在簡易讀物裏荒廢天賦單調地生活。在商品大潮的洶涌翻滾下,現代人的心靈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質的豐裕,精神的貧窮。我們的身體一再擴充,而精神的領地卻時時荒蕪着。聽聽梭羅的忠告:多餘的財富只能買到多餘的東西。靈魂的必需品,金錢一樣也買不到。這樣的忠告如梵音,對於我們無異於醍醐灌頂。

_說:“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對於春天,對於黎明,都有極其動人的描寫。”讓我們追隨着梭羅的足跡,拋棄那物質所帶來的煩悶苦惱,感受那恬靜美,聆聽大師的哲音。

讀瓦爾登湖個人有感3

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書香”這個詞的時候,就揣着它踉蹌着跑向母親,一把抱住她的脖子直把她贅得發疼,我嚷嚷:“媽媽,什麼是書香?”母親一時愣住,爾後笑着說:“你說呢?”“你說你說,你一定要說,”我固執地扳住她不放,“到底什麼是書香?”

後來,我終於知道了,書香就是醉人的花香。

書,本來是不會散發出迷人香味的。有人說書香指的是墨香,我卻說:書香就是花香。

我很小的時候讀過四言詩經,它有一種古樸誠懇的美——像極了我見過的一種花,粉簌簌的流蘇。我記得張曉風女士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要我給那棵花樹取一個名字,我就要叫它詩經,它有一樹美麗的四言。”這棵花樹就是流蘇。流蘇與詩經,詩經與流蘇,如果要我給詩經起一個名字,我就叫它流蘇,它有滿腔纖細的花香。那時候,父親帶讀,我翹首嚷嚷: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初生蘆葦青又青呀,白水露水凝結爲霜,所謂伊人,就在水的那一邊啊。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採蒿的小姑娘吶,一天不見,猶似三季長!青青子衿,攸攸我心。我懷戀着倩影,我心傷悲啊。後來我一直在想這是一件多麼奇妙的事情——我不曾目睹過那千年煙雨中的人和事,我卻能從這美妙的四言中走近他們柔軟的內心,默唸他們思無邪的誓言,親吻那纖細柔和的流蘇香。

我一直固執地認爲書香就是花香。當你戀上某本書的時候,你就該嗅到屬於它的獨特芳香。讀《梁祝》,讀《白蛇傳》,讀《西廂記》,我能在這裏,嗅到一片馥郁芬芳,或濃烈或淡雅或清幽。一樹唐朝的花,一座宋朝的樓,一口明朝的鐘,一把清朝的椅子,一罈酒都可以在這醉人花香中獲得比時間還久遠的存在,彌留在後人心中。

一九__年的某天,海子安靜地躺在車軌上,連同一本書,它是《瓦爾登湖》。年長一些的時候,我讀的第一本外國名着就是《瓦爾登湖》。梭羅先生從春季開始寫起,接着寫夏、秋、冬,剛好是一個生命的輪迴,在那裏,他過了兩年真正意義上的隱居生活。“在我所見過的特異物中,或許瓦爾登湖最爲奇崛,它一直堅持着自身的純潔。”當我重複默唸着這句話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陶潛的一句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一次,我閉目把臉貼近《瓦爾登湖》,忽然我驚得幾乎跳了起來——腦海中,那樣清新空靈的湖畔,那樣盎然生趣的水草,那樣質樸原始的木屋,這一切都這麼寧靜致遠可親。在一片奼紫嫣紅中,它如秋菊般安靜地綻放,飄香,清淡示人,遠離了喧囂與紛爭,它,就是一塊溢滿菊花香的淨土。我像是個一無所知的女孩,沿着清晨的露水,滿心地尋找彌天的菊花香到底蘊藏有多少個深秋的寧靜。在這一片淡淡的香味中,我相信,我們能重歸心靈的平靜。

人生的棧道上,我是個趕路人,卻總忍不住貪戀這些書香,生命中有這麼值得佇足的事,我又怎能錯過呢?

我渴望在書中與其香味兒的種種遇合,我總想着某本好書有一句話,等我去談,去拍案,它在那裏散發醉人的芬芳,等我與其相遇的那一剎,就是最美的時刻了。

讀瓦爾登湖個人有感4

輕叩一本名着,細細地與梭羅促膝談心;翻開一卷墨香,輕輕地聆聽瓦爾登湖彈奏的梵歌。

迴歸自然的純潔,迴歸淡泊的境界。我,作爲一名浮躁的都市人,有幸拜讀這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瓦爾登湖》,爲我除去那躁動的灰塵,披上那自然的清新。

白居易曾說:“水能性淡爲吾友,竹能心虛即我師。”這恰似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羅就是在這裏進行了兩年兩個月又兩天的獨居生活。他記錄從春到冬的這一輪的風景,他的超驗主義實踐建立了一種與現代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對立的簡樸方式,還原生活的原始狀態。

真的很難想象,梭羅是如何生活下去,他將自己放在一個杳無人煙的地方,他擁有的只有一個簡陋的小木屋,一張小小的牀,一張普通的書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紙,僅僅只有簡單的陳設,僅僅只是他執着的信念,僅僅憑藉着人對自然的慾望和熱愛,他,完成了這偉大的實踐,完成了這對自然的追求,完成了這本傑作,這不得不讓後人稱他爲“自然隨筆的”。

淡泊是人生的一種至高的境界。當時正處於工業時代,物質的優越並沒有讓梭羅迷失,隨波逐流,他曾在《經濟》中寫到:“……人最美好的部分,不久也會被梨入土壤,化作糞肥……”

將所謂的經濟與自然對立,當人們奢侈地享受生活時,卻忘記這浮華世界背後的陷阱,難道就不怕醒來之後會是一場噩夢?似乎從原始時代開始,那些可以被稱得上是“智慧”的東西早已被這社會的發展所拋棄,人們對於自然只剩下貪婪,總是渴望獲得什麼,有時像是一個無底深淵,永無止境。

梭羅總愛引用,記憶中影響最深的就是羅利的英譯對句:“既然人人樂道肉身本具頑石性,慈善心腸何能不將煩惱痛苦忍。”

帶着諷刺去批判着人類的盲目,帶着幽默去痛斥人類的無爲。對於人,他的信仰除了所謂的上帝就是那些所謂的統治階級,這對生活在基層的人民而言,生來位卑,他們活着就像一部機器,爲了不讓自己在勞動市場上貶值,拋棄了氣概,拋棄了自尊。是的,他們的勞動力升值了,可悲哀的是他們的智慧卻在貶值,難道這就是“安逸者”?這正如梭羅所言:“你剛走出了失望之城,又走進絕望之鄉。”

上帝沒有賦予任何人任何權力,自然自有它的公道。你,生來未帶一草一木,死後又不帶走一縷一線。奴隸的生涯終究是由失望壘成的城堡,有的甚至是由絕望築成的荒墓,與其這樣,爲何不摒棄這些浮躁,還靈魂一份通透,迴歸自然的寧靜呢?設想一下,當你面對這博大的自然,它給予你的是新鮮的空氣,甜美的果實,突然間,你是否感覺自己成爲了天真浪漫的孩童,不知疲憊地奔逐在它的懷抱裏。

這些如水晶般的思想,梭羅還記錄了很多很多,終點就是起點,四季的輪迴正是生命的甦醒沉睡,這些文字就像是一杯溫水,讓人沉浸,心靈正被一點一點洗滌,靈魂正被一點一點安靜。

淡泊是智者的動力,像是一把摺扇,送來徐徐清風,拂去一片焦慮;又像是一面鏡子,照清嬌容的面貌,看清人性的本質;還像是一首詩詞,念時如癡如醉,回味時百感交集。

月下共飲,湖邊共賞。邀君在這片湖水前共冥,邀君在這份淡泊中共尋那份靜謐!

讀瓦爾登湖個人有感5

今年“雙十一”期間,恰逢“噹噹網”圖書搞活動,自己便一下子購買了六本書,拿到書之後,自己便從最感興趣的《瓦爾登湖》開始讀了起來。

《瓦爾登湖》是美國十九世紀作家亨利.戴維、梭羅的代表作,它主要記述了1845年至1847年的兩年半時間,在瓦爾登湖畔的一間自己親手搭建的小木屋裏,獨自居住兩年半時間的所觀所聽、所思所感,展示了梭羅在簡單生活中深入思考與重塑自我的心路歷程,文筆寧靜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種使人沉靜的力量。截止到目前,這本書我只閱讀了二十五頁,無法從整體上對這本書的內容和寫法進行評價,只從自己讀過的部分文字中,記錄自己閱讀時頭腦中閃過的幾點火花。

在該書的第一部分《省儉有方》的開頭部分,梭羅這樣寫道:“學下面這些篇章,或者說寫這裏頭大部分篇章時,我正形單影隻地住在馬薩諸塞州康科德的瓦爾登湖畔樹林子裏我親手搭建的一間小木屋裏,離左鄰右舍一英里,僅憑一雙手養活自己,我在那裏住宿了兩年零兩個月。如今,我又是文明生活中的匆匆過客了。”在這本書的開頭,梭羅之所以寫下這樣的話,大約是讓即將讀這本書的讀者,不要一味地效仿自己過隱居的生活,當人們心情煩躁時,可以暫時離開塵世的喧囂,但不要離開的太久,我們暫時的離開,不是爲了逃避,不是爲了當“隱士”,而是讓自己的心靈暫時沉靜一段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生命所劃過的軌跡,規劃自己的未來究竟應該往哪裏走?

在這本書的第4頁,梭羅這樣寫道:“有時候,我暗自納悶,我們怎能如此輕率地——我幾乎要說——致力於推行那種萬惡不赦的行爲,但從國外引進的所謂‘黑奴制’,有那麼多精明而詭祕的奴隸主在奴役南方和北方的奴隸。南方監工良心固然壞,北方監工良心更壞,但是話又說回來,良心最最壞的還是你成爲你自己的奴隸監工”。體育比賽中,教練常常對運動員說:“要想在賽場上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水平,不是努力戰勝對手,而是要努力戰勝自己。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和驚慌,戰勝自己內心過度的激動和興奮。”是啊!許多時候,不是別人打敗了自己,恰恰是自己內心的恐懼和驚慌打敗了自己,使自己未戰先怯,正如梭羅所言:“自己成爲自己的奴隸監工”。

在這本書的第5頁,梭羅這樣寫道:“今天人人附和或者予以默認的真理,明天卻有可能成爲謬論,而這種謬論只不過是縹緲的煙霧,有人卻相信,那是雨雲,會把甘霖灑向他們的農田”。古代的一位哲學家曾經這樣說過:“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謬論”,真理和謬論都是相對的,在這種情況下是真理,在另一種情況下就是謬論,在他那裏是真理,到了你這裏就有可能成爲謬論,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託在某一條所謂的真理上,不要以爲這一條真理會讓自己無所不能,不要期望憑藉一條所謂的真理讓自己的人生走出低谷。

在這本書的第6頁,梭羅這樣寫道:“有些東西在某些人圈子裏,確實是生命的必需品,但換了一個圈子,卻僅僅成了奢侈品,要是再換一個圈子,則完全成了未知之物。”同樣一件東西,在不同人的眼裏,它們的價值是不一樣的,關鍵看這個人是否需要這樣東西。比如所謂的婚姻,在普通的人看來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在許多單身或者離異的青年男女來說,就成了奢侈品,而在許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來說,就成了未知之物。

對於讀書,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比如那些“快餐”性質的書,我們完全可以帶着消遣的心情去閱讀,可以快速地瀏覽,瞭解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即可,而對於那些經過數百年的歲月時光淘洗過的經典著作,則需要我們慢慢地品讀,特別是那些帶有哲學性質的書籍,需要我們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生活,對其中的某些重要句子進行慢慢品味,咀嚼其中的味道,讓書籍指導自己的生活,調整自己的心態,轉變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生命,時間可以是一個月、兩個月,也可以半年、一年,可以一次讀上幾頁、一頁,也可以是一段話、一句話,細細地讀,慢慢地品,讓自己的生命沐浴在經典的光輝中。

梭羅的《瓦爾登湖》大概就屬於後者,需要我在今後的日子裏慢慢地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