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精選5篇)

讀後感5.29K

讀《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1

讀《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精選5篇)

緊張的工作間隙,讀了李希貴老師的《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認真品味,頓覺如一股清新的春風撲面,又好比醍醐灌頂。李老師用最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他親身經歷過的一個個小故事,爲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真實動人的教育圖景,不由得讓人感慨萬千。

李老師在文章中好像跟讀者促膝長談,直來直去,沒有講深刻的道理,也沒有華麗的語言,卻讓人不由自主的明白了教育的真諦。反思我們現在的教育,爲了提高學生的成績,老師們讓學生反反覆覆的練習,搞題海戰術,課堂上不厭其煩不辭辛勞的大講特講,沒有了學生髮展思維的空間,從而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自覺性,完全在被動的接受知識,可是結果呢?

老師的無私付出換來的是學生學習興趣索然。多麼令人痛心的一幕啊,難怪李老師書中說“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我們的教育就大功告成了。”這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現在教育的弊病。我佩服李老師,他是真正的用“心”在做教育,真正的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考慮,我想能成爲李老師的學生一定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可以“自由呼吸”。還有一點在李老師身上也深深的體現出來了,那就是“方法總比困難多”,李老師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想我們很多老師也一定遇到過,可是,往往是草草了事,沒有爲學校、爲孩子真正解決過。

李希貴老師在書中說:不要再用簡單的分數高低去評價每個學生,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爲孩子提供健康成長的平臺,讓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夠自由呼吸。通過我們的學校教育,讓每個學生快樂健康,這是我們每一個做教師的職責。看到這裏,我不由捫心自問,我的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呼吸了嗎?下學期我要在學生閱讀上多下功夫,多給予他們閱讀方法、讀書心得的指導,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並從中受益。

書看到一大半,我已經被李老師那獨特的教育理念,執着的工作作風而深深歎服了。李老師真是敢想敢做,這一切教育成就的取得,想必都是因爲他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心吧。

總之,《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讓我從中受到了很多啓發。希望我們老師們在課堂上還學生自由呼吸,那樣我們老師也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間,讓我們都做一個自由呼吸的教育人吧!

讀《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2

早就聽說過李希貴老師的?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這本書,剛好辦公室集體閱讀的書目正是此,這正符合我願。

看書前,我一直在想什麼樣的教育是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貴老師又是用什麼神奇的力量塑造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呢?懷着幾分疑問,也懷着幾分求知的迫切,我認真暢讀了這本珍貴的教育專着,從中感悟到教育的自由原來是這般不易和美妙,李希貴老師就是這樣用心、用情、用愛、用智慧創造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在?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這本書中,字裏行間充滿了教育的智慧,沒有空洞的理論,也沒有呆板的說教,李希貴老師用樸實而真摯的語言,創造了一部教育專着,從題目到內容,無不折射出一位教育家、改革家教育教育智慧的風采。

書中又這樣一句話“最大限度的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這是教育的永恆!”每一個學生都有與衆不同的地方,尊重了孩子的個性,也就意味着爲孩子提供了自由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夠自由呼吸。李希貴老師的“語文試驗計劃”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他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選擇。對孩子多一份尊重,我們就不會讓生動活潑的孩子,按我們老師的想法做他們根本不喜歡做的事;對孩子多一份尊重,當我們老師有錯時,是完全可以向學生道歉的;對孩子多一份尊重,我們就不會剝奪學生自己的時間,侵佔學生自我發展的空間。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孩子了,孩子心又怎麼會不尊重你呢?

教育本來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只是我們人爲的把它搞複雜了。如果把孩子們當做一個個生動活潑的人來看待,讓孩子在校園裏自由呼吸,教育就不會有多少問題了。

一本書的容量是有限的,但李希貴老師的教育理念給我的啓迪卻是無限的,作爲一名國小教師的我,在享用他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同時,最重要的是繼續嘗試,在嘗試中反思,在反思中昇華,用心讀書,用心做事,用心做人,使自己成爲一名真正做教育的人,一個珍重懂教育的人,一個在教育中“自由呼吸”的靈者!

讀《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3

今天下午我把李希貴校長《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從57頁讀至106頁,在這其中我有了一番感悟,現將所讀所思一一道來。

1995年7月5日,李校長新任高密一中校長。在他上任的第一週便連降了兩天大雨。由於學校地勢落差大,校園北邊地勢低,排水系統也不完善,處在北邊的食堂深受影響,一到下雨天,就會形成一個最深處近一米的大水灣。學生打飯時,紛紛捲起褲腿蹚水進食堂。這一道風景線,苦煞了李校長。他找炊事班的班長,又找管理生活的老師,聽他們的言辭好像都沒有辦法解決。於是,李校長把他們都召集起來開會,同他們一起算了兩筆賬。

第一筆賬:一頓飯過“河”的人次。如果把飯提前運到“河”對岸,只要十個人過“河”就可以了,而按原來的過“河”方式,就有一千多人涉水過“河”。

第二筆賬:溼掉褲子的數量。一次降水,是隻溼我們炊事班人員的十條褲子,還是讓全校一千多條褲子全溼掉?

李校長的這個會,在我看來,他涵有兩層含義。從表層來看,他是向大家傳達在自然災害下,我們的損失怎樣降至最低。他在教會大家用經濟學的頭腦分析效益與損失。當然,這兩筆賬的思路想通了,事情也就看明白了。從深層來看,他心中有人,有老師有學生。也從側面看出他有一顆仁心,這顆仁心使他不忍看到老師和學生爲了吃頓飯使褲子溼漉漉的去上課,他能體會到那種難受。他看得更高,他的境界更遠。李校長以學生爲中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把周遭的世界,變得靚麗可尋,暖意融融。

就這樣,經他的點撥與開發,學校的工作者們順利地站在了以“學生在我心中”爲主題來思考工作的着眼點。我們提倡適合學生的教育,不就應該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爲中心、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爲着眼點嗎?我看李校長做的就很好。

說到這裏,我就想起令我感動及尊敬的白沙中學。恰好我們學校與李校長筆下的四中有着意外的相似。每逢暑假,也是夏季降水量比較多的季節,我們白沙中學的校園裏低外高,所以,我們的主幹道以及左右兩邊道路的積水不易排出。我們學校領導班子和後勤老師們在開學前兩週就着手動工清理雨水、污水、電線、電纜等工作,爲我們順利開學創造了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當然,這都是他們竭盡全力努力付出換來的。而今我腦海中依然能清晰地再現出我們白沙中學的老師們在正能量羣裏爲他們無私的付出紛紛點贊、深受感動的畫面。

學校站在方便教職工和學生生活、學習的角度來管理,這樣的管理本身就體現着爲公、爲善、爲人的光芒,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怎能不愉快!怎會不幸福!

讀《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4

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爲了學生的幸福成長,爲了學校的長足發展,我們需要不停的學習、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創新,需要閱讀這樣的名著。此書給我心靈造成了很大的震撼,同時給自己帶來了思考,本書裏面蘊含了很多教育哲理。 

一、對待學生要有大愛——寬容 

書中,李老師一再強調,“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 “教育本來挺簡單,只是我們人爲地把它搞複雜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裏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裏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表揚學生要鋪張,批評學生要吝嗇。”這是多麼博大的胸懷啊,這是多麼深邃的思想呀,這又是多麼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啊。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孩子呢,對孩子多一份寬容,就讓孩子多一份希望。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而可愛的,卻又是十分的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會滾落而破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孩子的自信心,保護孩子的求知慾,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他們發自內心愛上學習,那我們的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讓學生養成自治的能力 

“斯賓塞在《教育論》說過:“記住你的管教的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別人來管理的人”。而現在,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規矩在約束着孩子們,爲了孩子的安全,我們希望更多的孩子是象只溫順的小貓。而“讓教育從細節入手”,不是爲了約束學生,管制學生,而是爲了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讓學生將良好的行爲養成一種習慣,成爲一種品質和素養。 

三、 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 

通過李老師由教師---校長---局長---教育家的成長經歷我們可以看出,跟他通過讀書進行的大量的閱讀積累及對這種閱讀積累進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開的。他向我們揭示了:從事教育的工作者不能停止學習。這本書,不僅爲我的教育教學、教學管理注入了時代鮮活的春水,而且他對教育的激情、癡情也點燃了我對教育不懈探究的向上的火炬。工作卻又是另一個新課程的開始,需要學習的更多更廣泛。今天讀了體會了李老師這句話,更清楚了學無止盡的道理。

四、教育就是把簡單的事情做好 

李老師在書中字裏行間充滿着智慧,沒有空洞的理論,沒有呆板的說教,用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教育案例,展現了他的教育歷程,展揭示了教育教學的本質規律——“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我們教育過程中有很多瑣碎的事情,如何把這些事情做好,成爲學生成長的平臺。我已在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八個年頭,今後的路還很長很長,《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好象是我生命中的一盞明燈,爲我照亮了今後的漫漫長路。教會了要把教育工作當做教育事業來對待,要不斷的學習,做一個智慧的教師,同時要把小事做好。 

讀《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5

細細地品讀了李希貴老師《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韓愈說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發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但是,此刻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向在思索着。

李希貴老師的《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用十分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一個他以前實踐過、經歷過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

書中,李希貴老師一再強調,“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教育本來挺簡單,只是我們人爲地把它搞複雜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裏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裏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表揚學生要鋪張,批評學生要吝嗇。”多麼樸實的語言,將教育這個讓人覺得漫無邊際的概念,用寥寥數言解釋的淋漓盡致,我不由的爲李老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

而我們在實施教育的時候,總是期望學生按照自我期望的方向生長,更期望他們在最短的時光內成熟,不斷地把自我的養分無私地輸送給他們,期望他們全部吸收並強壯起來。但是肥胖並不等於強壯,孩子們不必須會你給什麼就吸收什麼,他們總是挑自我喜愛的零食去吃,他們纔不管有沒有營養,營養均衡,協調搭配的問題,只要口感好就行。

書中提出,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

我們沒有挖掘學生的潛力,反而盡力把他們塑造成另一個我們。我們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個目標發展,把本來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雕刻成千人一面的喪失個性的木偶,把本來豐富多彩的世界變成一個個塑像。書中說教育無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隱藏起來的教育,是不動聲色的教育。完美人性的塑造,並不需要什麼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係,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完美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來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時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開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智自覺開啓的時候。一個孩子對一門課程的喜愛,有時並不是基於課程本身的什麼價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細節,當孩子從細微之處感受到了老師真誠的愛,當孩子同樣愛上了自我的老師,也就是孩子熱愛這門學科,熱愛學習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