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有感(精選7篇)

讀後感2.7W

讀《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有感1

讀《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有感(精選7篇)

讀了張總寫的《以奮鬥者爲本》後,我感受頗多,作爲易流新員工的一員。我想我的路還有很長很遠,但要想爲公司創造更大的利潤,爲我個人職場生活添彩,就必須努力再努力,奮鬥再奮鬥。

作爲新員工的我們都很年輕,有一定的衝勁,由於工作經驗不是太多,工作思路也比較單一,在工作中會常走彎路,有時也會因爲一點小困難或有些小的不適應,而困惑。其實這在我看來再正常不過,說明我們已經在前進的路上了,而這些小困難也就成爲我們在奮鬥路上的小插曲了。我想易流的"奮鬥者"應該是那種有工作激情,並不斷接受挑戰,通過不斷地挑戰去重新打造自己,進而繼續向前趕,讓自己逐漸強大起來。

易流的"奮鬥者"首先應該是對易流事業的絕對認同與忠誠,並踐行易流的七條價值觀;易流事業的"奮鬥者"必須對工作充滿激情,並對於易流的發展富有責任感、使命感;易流事業的"奮鬥者"應該將本職崗位價值最大化,並堅持以"結果爲導向"的行事風格;易流事業的"奮鬥者"應該時刻具備危機意識,並在工作中持續改進;易流事業的"奮鬥者"應該具有鑽研、學習、不斷創新的精神。這是張總對易流"奮鬥者"的要求,這五條要求即全面又精闢,話不多但要做到卻不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易流人要有責任感、有使命感,以主人公的心態爲公司的利益着想,同時還要有"危機意識"。

用心用智慧,給力給機會。我想我們每個人對"奮鬥者"的理解,可能會有一些小不同吧,但是有了張總給我們提出的方向性要求,相信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風向標,它指使着我們在奮鬥的路上向前邁進。易流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肯奮鬥肯挑戰,相信定會有更寬廣的舞臺去等着你。

最後,我們必須將"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堅持"轉變、創新、服務"的經營理念,全面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的經營方針做爲我們奮鬥前進的指導思想。以公司的長遠發展爲目標,而團結奮鬥!

讀《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有感2

《以奮鬥者爲本》這本書,我只完成了一部分的閱讀。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這不是一本一氣呵成的書,而是華爲二十年來摸着石頭過河摸索總結出來的企業管理的經典,需要我們反覆品味和咀嚼。在工作中碰到困難和困惑的時候,回過頭來仔細回味話裏的深意,時常有撥雲見日之感。

我是一個HR初學者,很多事情還處在入門階段。通過學習、以及和老師、同學的交流,讓我認識自己的不足,並明確奮鬥的方向。

我目前不做管理,然而這本書帶我去體會管理的責任和意義。企業的最低綱領是什麼?是活下去,而且是長期的活下去。就像細水長流。圍繞着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活下去,我們就要去積極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活下去的基礎即是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活下去,看似簡單,實則是最根本最原始的戰略。我們可能經常會說,我們的企業沒有戰略,不知道我們自己企業的戰略是什麼。其實,任何企業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來了,才能談贏利,才能談培訓、薪資、福利等。但培訓、管理等也是爲了更好的活下去。就像我所在的企業,目前把戰略定位爲安全、質量和效益,而不是貪求高大上,貪求項目多。我們把在手的每一個項目做好,把管理做好,才能讓企業持續發展,才能在未來接更多的項目,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膨脹。所以說,這其實是一個“圓”,或者說是一個循環。而這個循環只有是良性的,企業才能生存,惡性的循環必將導致導致企業的毀滅。

然而,企業又是一個功利集團,它的一切都是爲了實現盈利。這種目標需要具有商業的價值和利益。現在很多公司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結果紅火一時、一夜暴富,隨後就銷聲匿跡了。我們要明白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倘若大化爲目標,但如果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想要成爲世界追求一時的利潤,大可以利潤最級領先的企業,就需要將眼光放的長遠一點,將利潤保持在一個較合理的尺度。正所謂:深淘灘,低作堰,我們要讓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潤,去營造端到端產業鏈的強健。因爲,在價值的創造問題上有一個悖論:越是從利己的動機出發,越是達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反而越使自己活的更好。

我們將利潤控制在合理的尺度,歸根結底是爲了我們商業的成功。商業要成功,企業要活下去,企業需要有利潤,那麼利潤從哪裏來?客戶。所以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就是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作爲員工,我們也可以想想,我們的客戶有哪些?老闆,他發給我們工資,是我們的客戶;同事,需要他們協助我們完成工作,也是我們的客戶;作爲外界的客戶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可以找到我們的客戶,研究他們的需求,給到他們想要的,達到我們自己的成功。切記不可閉門造車。就如,貓以爲魚很好吃,很美味,就請她的朋友小狗來吃,可是小狗喜歡吃骨頭啊,他不需要魚啊。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先明確對方的需求,然後投其所好,而不是自己造出一個自認爲很好的東西。以客戶的需求爲目標,以新的技術手段去實現客戶的需求,技術只是一個工具。這也是管理第一、技術第二的一個體現。

談到管理第一,那麼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哪裏?老子說過:“無爲而無不爲”,其實就是無爲而治。擺脫對技術的依賴,對資本的依賴,對人才的依賴,人爲的制定一些規則,進行引導、制約,使之運行合理,也就做到了管理的自由。

這本書的精髓需要我們細細品味,遠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描述的完的。這只是我一些粗淺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時期再去重新閱讀,會有不同的體會。在未達到一個層次之前,提前掌握這個層次的理念,雖不能完全體會,但可開闊眼界,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這本身也是一種啓發。正所謂: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朋友們,加油!王倩,加油!

讀《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有感3

讀了《以奮鬥者爲本》之後,再次點燃了我心中的激情、責任和使命。

華爲的成功,我們毋庸置疑。別人的優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的。華爲的狼性文化對於我們是否有價值,取決於我們如何解讀和運用,學習別人的思想和文化,而不是盲目的照搬、照套,讓別人的文化理念轉化爲自己的思想,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當然,這個前提是,我們能夠領悟到狼性文化的精髓,深切領悟到別人成功背後的祕訣之所在。

對於剛畢業步入工作之路的我們,並沒有太多的思想,更談不上有什麼經驗可言,但是作爲公司裏最年輕的一代,我們有用不完的奮勁和激情,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和責任去學習和實踐華爲的狼性理念,並使之轉化爲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激勵着自己前進。下面從華爲狼性文化所包含的三個層次來談一下我的感悟。

首先,以敏銳的嗅覺,捕捉着每個風險的可能,有效地防範風險,做好風險管理,在建築業的“冬季”做好禦寒措施,防止和抵禦強力寒流對我們的襲擊。這也是我們法務與生產部門工作的主要方面,時刻保持着較高的警惕意識,爲公司的運營做好預警工作,在“冬季”中成長,爲迎接更美好的春天做充足的準備。

其次,以強烈的進攻意識,做好一個自己的奮鬥者。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每個員工的奮鬥和努力,從自我做起,從每天做起,用足夠的奮勁和動力,以最合理的工作方式,最清晰的工作思路,纔會有相應的成績。正值青春年華,我們沒有理由不奮鬥,我們應以充足的激情和力量面對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目標,推動部門、集體和公司的發展,以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最後,以長期堅持不懈的艱苦奮鬥,團隊精神,打造我們的團隊提升年。華爲倡導“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一個好的企業本應如此,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撐起一片藍天,唯有團結一致,培養集體意識,提高凝聚力,才能開拓更爲廣闊的天空,才能爲公司的未來鋪展更爲寬廣的道路。在公司的團隊提升年裏,每個人在做好自己的同時,相互協助,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爲公司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價值。

讀《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有感4

作爲人力人力資源工作者,慕名華爲企業文化已久,最近有幸拜讀《以奮鬥者爲本》,收穫頗豐,通過讀書會的大咖全程的導讀以及個人的拜讀,感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狼性文化具有以下特徵: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到狼性文化會讓人不自覺的感覺打了雞血,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和氣息,在我們日常團隊中這種狼性文化也是可以適當借鑑的,比如狼喜歡團隊作戰,較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他們對於市場和客戶具有較高的嗅覺,遇到困難,不放棄會堅持。

二、“深淘灘,低作堰”,是聞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對人生治理的啓示對於一個人來說,也要“深淘灘,低作堰”。“深淘灘”就是要不斷的努力學習,不斷的修生養性,厚德方能載物。只有胸懷大志、心胸開闊、心懷天下,才能做出更有益於人類和社會的事。“低作堰”就是要謙虛謹慎,要低調,只有這樣,纔不會受損。我們每個人不一定都要治水,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治理自己的人生。

人生之旅,不總是平靜,也有險灘荊棘,甚至也會遇到驚濤拍岸,洪水氾濫。若干年的打拼和奔波,心中常常淤積很多世俗泥沙和市井石塊。因此,我們經常感到心力不足,心情壓抑,呼吸不夠通暢,甚至制約着我們奔跑的速度。我們曾經因此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年齡,也懷疑周圍的人的眼光,言語中失去了平衡,眼裏失去絢麗,行爲中多了消極,心裏多了沉重。若不懂得減少心裏的負累,越積越重,生活中任何微不足道的風雨都會將我們擊倒、摧毀。

二、任正非提到企業的一個重要生存法則:“企業作爲一個法人,不同於一個自然人,一個人再沒本事也可以活到60歲,但是企業如果沒有能力,可能連6天都活不下去。”員工工作是需要工資的,日常辦公經營是需要房租以及場地等費用,日常我們運營活動是需要經費,但是所有的費用來只能源於我們的客戶,如果沒有客戶你用什麼滿足你的員工和維持你的經營,只有客戶需要我們,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華爲的企業文化一直堅持: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長期奮鬥。

四、各級主管的共同責任:一個幹部最重要的是必須有清晰的工作方向,善於在紛繁的事務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把握實現目標的合理節奏和灰度。領袖不需要太懂技術但要懂方向,要看清商業目標,要有戰略思維能力,要跳出技術思維圈子。幹部只要在管理崗位上,就一定要拉開情面,要站在公司的原則上,按公司的利益把價值評價體系貫徹到底。所以,主管不能站在“爲民請命”的角度來處理問題,而應該引導員工進行批評與自我批判。您正確的做法是:做認真的自我批判,找出原因,與相關者一起討論以後如何正確地工作。要知道,世界上只有不要面子的人才會成功。一個人太過注重面子,就容易忽略對自我的批判,“從泥坑中爬起來的都是聖人”。

《以奮鬥者爲本》這本書的精髓需要我細細品味,遠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描述的。這只是我一些粗淺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時期再去重新閱讀,會有不同的體會。正所謂: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朋友們,加油!

讀《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有感5

近期陸陸續續讀完了華爲公司的《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深有感概。這本書有別於一些管理類的書籍或完全報道於企業領導者的通篇講話,而是採取了根據不同的主題,摘錄了作爲華爲公司的企業領袖任正非的講話或者以往華爲公司出版的一些企業主題書籍,看似每段文章的篇幅都不大,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話,但是正是這種非常規的呈現,最大程度的體現了華爲公司在企業人力資源領域最精粹、最核心、最有價值的部分,從本書的每個章節每個段落,都能讓我充分感悟到華爲文化的積極向上和華爲機制的催人奮進。該書是一本並不晦澀但字裏行間卻處處飽含哲理的精神食糧,每一頁展開而論,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常有共鳴、啓迪、解惑的感覺,讓我有所思、有所得,它向我們傳遞了兩種正能量:一是“奮鬥成大業”;二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團隊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正如本書的題跋上所言,華爲公司作爲一家發展了20多年的企業,從一家名不經傳的小公司發展成爲全球通訊設備產業的領先企業,靠的的就是他的競爭力。而華爲的核心競爭力,除了來自於他的產品,更來自於他的核心價值觀,即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並且長期的艱苦奮鬥。華爲能夠把15萬知識性人才牢牢的聚集在一起,除了領先的技術,運作的資本,更重要的來自於他的管理,特別是人力資源的管理。

華爲的成功歸根結底就是經營人、造就人的成功,它通過不斷挖掘人的潛在能力、資源、優勢,並充分運用特有的文化宣導和有效的激勵方法,促使所有員工都在不斷批判和創新的路上努力前行、貢獻智慧、以奮鬥爲榮。

“以奮鬥者爲本”在華爲表現爲政策都圍繞奮鬥者來定位,各項工作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體現只有奮鬥者纔是企業真正的財富,是華爲文化體系和價值體系的根本,公司以以奮鬥者爲本輔以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分配、獎勵、提拔等激勵機制上向奮鬥者傾斜,從而用“不讓雷鋒吃虧”的理念夯實企業文化,

華爲對奮鬥作了這樣的定義,即:完全專注的做事,以完成理想、政治理念或目標。奮鬥不是用工作時長來衡量,奮鬥的關鍵不是員工做什麼而是爲什麼而做,奮鬥是否緊貼華爲的核心價值觀,奮鬥有無創造價值、提高自己。通過學習,我感知到華爲的“奮鬥者”,除了包含勤勉、涉新、鬥志、貢獻等基本要素外,還具備忠誠華爲核心價值觀、責任爲先盡心盡力、無私無畏敢擔風險、堅持開放與包容、善於解剖與批判、甘於寂寞與委屈、敢打大仗惡仗苦仗等許許多多的特質,奮鬥的核心就是以價值論。

刻苦學習、修養狼性、樂於奉獻是華爲認定的成爲奮鬥者的必循途徑。只有培養了洞悉時事的能力,熟練操作的技能,用知識武裝了自我;只有具備了嗅覺敏銳、奮不顧身、團結作戰、敢於擔責的特質;只有敬業獻身、無私無畏、自我批判,始終保持使命感和危機感的講大局講奉獻的人,纔是華爲公司真正意義上的奮鬥者。所以,我們如果要想讓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要想我們的企業在商界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就必須要學會時時更新知識、敢於承擔責任、善於融入團隊。

勤勉奉獻、嚴謹高效、銳意創新、和諧共贏是我們成套公司的企業精神,是成套公司的靈魂,也是激勵我們廣大員工爲成套振興而不懈奮鬥的強大思想動力。對應於華爲的管理理念,我們成套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人誠和實優”。“人”是國家電投的事業基礎,是成功的保障,“誠”和“實”是國家電投的事業支撐,是成功的法則,“優”是國家電投的事業方向,是成功的標準,“人誠和實優”五元價值觀是國家電投和電能成套人的共同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爲習慣,是華爲“以奮鬥者爲本”精神在成套的融和和體現,也是指導我們所有行爲的源動力。

通過此次對華爲《以奮鬥者爲本》的學習,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以奮鬥者爲本”作爲華爲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當堅決摒棄了通常企業“泛泛而談、寫在紙上、掛在牆上,就是不能落實在行動上”的做法,而是將它始終滲透在我們成套經營發展的全過程,並內化在員工的心靈深處,外化爲員工的集體行爲、習慣和性格,更將之固化爲規則、制度和機制。“以奮鬥者爲本”,始終將爲成套公司發展努力奮鬥的員工爲主人和主體,積極鼓勵和支持員工融入公司生產、經營和管理實踐中建功立業,在爲成套公司做強做優、開創未來,成爲最可信賴的採購和諮詢專家的使命和遠景下,我們成套人也將秉承以人爲本、以奮鬥者爲本、誠實守信、實事求是、嚴謹務實、和諧共贏、追求卓越。

讀《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有感6

在今年春節閱讀了華爲公司的管理智慧書籍《以奮鬥者爲本》,感觸頗多。任正非對華爲各個階段的現狀瞭解透徹,並且抓住了各個階段、各件事情的核心本質,對企業發展各時期的問題處置的果斷和氣魄令人敬佩。書中以通俗易懂的舉例闡述出事件的本質,也反映出任正非高超的溝通藝術。

何爲奮鬥者?有責任心的明白人。華爲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濃縮爲12個字:“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以客戶爲中心是企業必須不斷滿足客戶需求,不斷超越客戶期望;以奮鬥者爲本可以讓企業不斷髮展,組織常葆活力。兩者相輔相成,企業才能基業長青。

本書圍繞兩個方面對華爲的企業文化進行了闡述。一是圍繞價值,二是幹部政策。這也是企業管理的精髓,所有的事項都離不開人,所有的創新都離不開團隊的協作。

圍繞價值:價值的創造、評價與分配,首先要了解價值從實際的客戶中來,企業存在的核心目的就是不斷創造價值,就必須拿出讓客戶滿意,願意爲之買單的產品與服務。因爲每個團隊及個人創造的價值不一,有戰略上的長期收益,如技術專利,前瞻戰略;也有戰術上的短期收益,如項目的達成。這就需要對每個人產生的價值進行評價,公司盡其財,讓能人掘其智。優秀的人不怕吃苦,怕埋沒其價值。價值評價完成後,就是價值的分配。價值分配需要靈活和傾斜。這就是華爲撬動人的槓桿,通過經濟利益以及其他激勵,鼓勵人好好幹,不然就什麼都沒有。

幹部政策:華爲的幹部政策簡化爲幾個詞:實戰、選拔制、任期制,輪崗制、視野、責任結果制、公開制,儲備制。既要會選幹部,還要會用幹部,還得會管幹部。“公司投資賺錢要能說清楚三個問題,能不能鞏固基層員工的飢餓感,中層員工的危機感,高層幹部的使命感”,這樣就會讓員工充滿進取之心,讓高層有擔當。高層路線正確,中層目標明確,基層奮勇爭先。自然能做成一件又一件事。將軍帶兵打了敗仗,原因可能在士兵戰力低下,但最終是將軍治軍之責。

幹部任職評價:責任結果制,必須以責任結果爲導向,不以能力爲導向。簡單說就是幹部要做成有價值的事。

幹部選撥與磨練:實戰,輪崗。將優秀的幹部派到實際的項目中去,邊學邊練兵。“官是上戰場打出來的”。讀後感·通過輪崗,獲得周邊工作經驗,同時提升幹部全局視野。

幹部的管理:選撥制、任期制、公開制,儲備制。選撥制,讓幹部始終向上,優上劣下。任期制讓幹部充滿危機感。乾的好,連任或升職,乾的不好就降至或調崗。公開制,讓“老百姓”來拱幹部,不能作假也不敢作假。儲備制,建立後備幹部梯隊,保障事業持續發展。

總之,本書強調了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讓每個人都能積極的貢獻其價值。奮鬥之路,價值常伴。

讀《以奮鬥者爲本》一書有感7

以前我對華爲公司印象只停留在市面上各式各樣、推陳出新的手機。至於它到底是個什麼樣企業,企業如何運行,企業堅持的宗旨是什麼,我知之甚少。公司合併後,漸漸聽聞華爲的管理模式,直到拿到《以奮鬥者爲本》這本書後,就如同走進了華爲公司的世界,展現我眼前的是整個華爲的歷史、現在和將來。我不由得發自內心感嘆:華爲的成功絕不是偶然!因爲書裏的每句每段,都能讓我充分感悟到華爲文化的積極向上和華爲機制的催人奮進。

書中還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任正非說:“什麼叫完人?剛出生的小孩就是完人,無所作爲的人就是完人。優點突出的人往往缺點也很突出。我們的改革中不能左一會,右一會,然後這被傷害的人,那被傷害的人,其實最被傷害的人,一定是最優秀的人。爲什麼呢,他們一定有非常多的缺點,但是他們也有非常多的優點。”華爲執行的一直是大家認爲誰是奮鬥者多保護,哪怕他和文件有衝突。敢於並且善於在待遇上拉開差距,讓優秀員工多拿錢,股票多配一些。不能拿着僵化的文件比對,有的人奮鬥得很好,但條款上不符合,不能機械的把人狠狠地打擊一下。公司是渴望那些拿着高薪衝鋒有使命感的人。因此文件的條款是嚴格的,但執行中要靈活授權,各個部門認爲對具體某一個人不合理,你們就可以不執行公司的文件,你們要敢於爲那些有缺點的優秀奮鬥者說話。

書中“獎勵無上限”一段中寫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提到:“所有細胞都被激活,這個人就不會衰落。拿什麼激活?血液就是薪酬制度。社會保障機制是基礎,上面的獲取分享制是一個個發動機,兩者確保以後,公司一定會持續發展。”華爲建立了以奮鬥者爲本的企業文化,薪酬分配向奮鬥者傾斜,讓奮鬥者在經濟上得到實惠,以奮鬥者爲本的企業文化,讓奮鬥者留下,讓不奮鬥者離開。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以奮鬥者爲本的企業文化能激勵人、鼓舞人,能夠凝聚員工的人心,能夠激發員工的幹勁。

在當今改革創新的大潮中,我們則需要不斷的鞭策自己做一個積極努力,全方面個性發展的員工,成爲需要公司並被公司需要的年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