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飛鳥集讀後感600字(精品多篇)

讀後感6.14K

飛鳥集讀後感600字(精品多篇)

飛鳥集讀後感 篇一

《飛鳥集》雖然每段詩歌都是簡短的兩三句,可是在冥冥之中,竟悄悄的點亮了我們的心燈。當我們迷茫、困惑、無助時,讀讀泰戈爾的詩,想想自由的飛鳥、穿着光之衣的太陽、披着絢麗圍裙的雲朵、祈禱的樵夫、淳樸的泥土……

這一切真的能夠讓你找回你對生活的熱情,對生命的真正思考,對愛的重新認識,應對失落與痛苦,我們不會再有抱怨與氣憤,而是對平凡的生活充滿活力,充滿感動,完美的生活就在眼前,讓我們用愛去回報世界,用寬容去親吻世界。泰戈爾的愛就像海浪一樣盪漾開來,遍及全世界,我們的思想隨着這些閃亮的水滴而閃耀着,我們的心伴着陽光的撫摸而歡唱;我們的生命因與萬物一同遨遊在空間的湛藍,時間的墨黑中而感到歡喜,綠葉、陽光、生命的萬物,爲我們營造了一個美得無法言喻的世界;泰戈爾與飛鳥爲我們提醒幸福,歌頌美,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愛生命,不愛世界;生活的苦惱,衝不掉我們對愛的追求;歲月的滄桑,或許會吞噬我們的青春,但我們心中的愛永不老,就像“天空沒有留下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我也願作一個這樣來無影,去無蹤的飛鳥,不求在那裏帶來我的影響,只求用我的愛,留下我成長的氣息。讀完泰戈爾的《飛鳥集》,我總能感受到一種振奮人心和進取奮鬥的精神鼓舞。泰戈爾的哲理光芒,不僅僅喚起我對大自然、對人類,對世界上一切完美事物的愛心,並且也使我執着於現實人生的夢想追求,讓整個人生充滿歡樂與感激。《飛鳥集》是那樣讓我回味無窮,久久沉浸在美妙之中。

飛鳥集讀後感 篇二

《飛鳥集》是印度作家泰戈爾的著作。泰戈爾是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是第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亞洲人。他一生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爲詩聖。他的詩歌格調清晰,雋永秀麗,形象奇特,散發着濃郁的抒情氣息。其代表作有《新月集》、《飛鳥集》等。冰心曾對泰戈爾有過評價:泰戈爾!謝謝你以快美的詩情,救治我天賦的悲感。謝謝你以唯美的哲理,慰籍我心靈的寂寞。徐志摩也說:泰戈爾在中國,不僅已獲得普遍的知名,竟是受普遍的敬仰。葉芝說: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可以讓我忘卻世上一切苦痛……

這個暑假,我有幸閱讀了飛鳥集,其中很多句子都跟我產生了共鳴。像這一句:當人是獸時,他比獸還壞。的確,有些狗都忠誠於他們的主人。但是有些人卻背棄信義,背棄朋友背棄師長,從而換取自己的名與利。

還有一句:不要讓刀鋒譏笑它柄子的拙鈍。很多人看這把刀好不好,就是看他的刀鋒。其實,刀鋒如果沒有刀柄。他不過是一塊小小的,鋒利的鐵片罷了。刀鋒和刀柄所在的位置不同,從而發揮不同的作用,刀柄是給人拿的,刀鋒則是砍東西。這是不同的。有的人適合當基石,有的人上臺表演。揚眉吐氣的人不能笑話那些帶給他自己打基礎的,大家分工不同而已。

還有一句:燃燒着的木塊熊熊地伸出火光,叫到:這是我的花朵,我的死亡。聽了這話你是不是立刻就會想到一個奄奄一息的軍人,那個軍人大喊着。這是我的榮譽,我的犧牲。他爲了國家,爲了自己的信仰,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泰戈爾的詩,每一句都蘊含了真理,每一句都代表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和感受,讓人產生心靈的共鳴。這些飽含人生的哲理的詩句,讓人愛不釋手,浮想聯翩。

飛鳥集讀後感 篇三

《飛鳥集》收錄了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325首小詩,這些詩並沒有題目,而是作者對於生活和社會現象、景物的觀察和思考,很多詩只有一兩句,卻表達了深刻的哲理和和作者的思想,對於我們讀者來說,需要慢慢品味和解讀。

飛鳥集描寫了很多自然景物,這裏面充滿了對自然的崇拜,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歌頌,是充滿了正能量的詩集,值得每個人從中獲得思想的昇華。

作者寫道“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這句詩表達了“以德報怨”的博愛精神,爲人處世要胸懷寬廣,只有我們自身懂得化解仇怨,纔會讓自己得到真正的快樂,這樣的人會一直抱着希望生活,崇尚美好的未來。

當我讀到了“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爲你不知是誰會愛上你的笑容。”給我帶來了深刻的思考:人生難免會有苦痛,但我們要時刻保持微笑和樂觀的精神,這樣的心態會影響到身邊人,也讓他人感受到快樂,同時也會得到被人的喜愛。讀後感。很多人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往往消極頹廢的應對,要實現理想也就難上艱難了。

泰戈爾也寫道“鳥翼繫上了黃金,這鳥兒便永遠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這句話雖然是寫小動物的,但實際上是在給人們發出警示,告誡我們不要爲了身外之物而放棄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例如親情、愛情、友情,都是彌足珍貴的,需要我們珍惜和愛護,失去了這些,即便是家財萬貫也並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以上幾句小詩是讓我比較有感觸的,作爲身處和平時代的人,應該更加珍惜自然的美,堅守內心深處的淨土!

飛鳥集讀後感 篇四

黑暗是一隻口袋——黑暗給人束縛、侷限,帶來威壓。也無法看清道路。但這口袋裏盛滿金光——黑暗仍有希望。

人的一生也無非擁有黑夜和白晝。在黑暗中,只有抓住那金光——那黑夜纔會被白晝所替代。希望和失望。創新和停留,成功和失敗,就從那黑暗中突現。不要畏懼無邊的空洞與寂寞,每一次只有在風雨後纔有彩虹。

苦難之人也不能放棄。在那懸崖峭壁上,總會擁有生機。在石縫中歷着歲月的磨礪,在逆境中成長,即使磨破肉體,也能爲見陽光而奮鬥。而苦難之人也一樣,要在黑暗中成長,在黑暗中蓄勢待發,而一鳴驚人。人也很容易受影響,如蒲公英,看似自由而無所定居,實際是被風吹迷了方向。誘惑看似一片金邊,但它只是海市蜃樓,而正真的成功往往就在它邊上,它們的不同點是:一個爲虛幻很容易成功,一個爲實質卻很艱難。

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不是所有的路都是光明的。有的人,一生窮困潦倒,但他不放棄,在黑暗中摸索。終於,他找到了白晝的“開關”,使自己成爲一位科學家。爲什麼他會成功?就是因爲他的堅持,是他那對真理的堅信,使他成爲了一個贏家。

泰戈爾筆下的口袋也有別的意思,但本質的思考一定源於等待。從夜晚等待破曉,目睹黎明的曙光劃破天際,驅趕開。當暮色消去之時夜晚便來臨了,黑暗無止境地瀰漫着充斥着,彷彿包裹着。不過,黑的夜,只有黎明的預告。

讀了這句話,我懂得了“天無絕人之路”除非自己已不再抱有希望,止步不前。只要努力,總會有希望,因爲,夜的口袋“裏是黎明。四月雨帶來五月花。“雨越大,花越豔。風雨之後纔有彩虹。

飛鳥集讀後感 篇五

《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時至今日,再去讀它,仍然能夠感受到作者流露出的豐富感情和深邃哲理。《飛鳥集》並不長,全篇只有325段,多是短小精悍的格言式詩歌,很適合細細品味。

開篇第一段,就點明瞭“飛鳥”集的命名理由。表面上看,泰戈爾運用了“飛鳥”和“黃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象,表達了對夏天的嚮往和對秋天的厭倦。但進一步思考能夠發現,這種動靜結合、揚抑結合的寫作手法實質上表現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飛鳥”充滿歡喜,對孤寂落寞的“黃葉”心存悲傷。夏天象徵着自由和希望,秋天代表着壓迫和陰鬱。寥寥數語,就能形成一幅較爲立體的畫面。這種“對比”的寫作手法還有很多。比如“鳥兒願爲一朵雲。雲兒願爲一隻鳥”,就同樣選擇了一動一靜兩種意象進行對比。通過意象之間的對比,清晰地表明瞭作者的人生態度:渴望融入自然,嚮往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在西方工業時代顯現出旺盛發展活力的時代,泰戈爾卻選擇了一種追尋自然的反“潮流”傾向,能夠稱得上是反思科學、反思現代化的先驅人物。

在第130段和243段,泰戈爾兩次談及“真理”和“錯誤”。從字裏行間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當時過分壓抑的社會環境並不滿意,認爲其束縛了思維,阻礙了社會發展。那種害怕犯錯的價值取向實質上是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真理和錯誤本身就是相對的,不能因爲遇到錯誤,就停止對真理的追尋。尋求真理本身就是試錯的過程,錯誤與真理或許真的只有一步之遙。由此,能夠感受到在價值取向上,泰戈爾同樣表現出一種開放包容的自由主義立場。這樣的實例在《飛鳥集》中還有很多,多是利用自然意象、象徵手法闡釋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能夠在靜謐之時,品讀幾行小詩,也實屬一件幸事。

飛鳥集讀後感500字 篇六

飛鳥的象徵是什麼?是自由。大詩人泰戈爾寫的這一部《飛鳥集》,以抒情的詩篇記錄着他對人生、自然與宇宙的深刻思想,給了我許多的人生啓示。

《飛鳥集》中的語言優美,有許多飽含着理性的話語。其中便有一段:“權威對世界說道:‘你是我的。’世界便把權威囚禁在她的寶座下面。愛情對世界說道;‘我是你的。’世界便給予愛情以在她屋內來往的自由。”這段話用語言描寫與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詮釋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說《飛鳥集》中的智慧是無限的。

這部詩集以“飛鳥”的名字命名,因爲這部詩集是自由的完美體現。它帶給人輕鬆愉悅之感,閱讀過後,彷彿腦海中真的有一羣羣展翅翱翔的飛鳥,它們嚮往藍天,努力高飛,把天空作爲自己生命的起點、終點。這部詩集想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應有一個信念,在人生旅程中不斷向前拼搏、邁進,正如天空中不停飛翔的飛鳥。

整部詩集由325段小詩組成,每段小詩都有它不同的寓意。我對於其中的一些感到十分地有道理,反覆地閱讀;可是另有一些我讀不懂是什麼意思。這裏面蘊含的哲理非常廣,可能因爲我學識淺薄,人生經歷少,纔不能完全讀懂。雖說如此,但這並沒有打消我的閱讀興趣。作者寫下這一部詩集獻給後人,其實是給予了後人無限的精神財富。《飛鳥集》彷彿飛鳥般自由飛翔入人的腦海、心田,使人久久難忘。

人也應該像飛鳥一樣,不放棄自己一生的追求。

飛鳥集讀後感 篇七

現在,國中生活已陪伴了我三個月,在這三個月裏,作業並不算多,但我常常寫到十點半,這讓我和媽媽很苦惱。今天,我奉命閱讀《飛鳥集》,讓我眼前一亮。

《飛鳥集》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淡褐色的封面上赫然印着“飛鳥集”,三兩隻輕盈的飛鳥在雲端自由翱翔。翻開扉頁,是作者的彩色照片:金色陽光瀰漫的森林裏,一位老者安詳的坐在一張高背椅上。老人穿着一件斜襟的黑色長袍,白髮披肩,銀鬚飄飄,深邃的眼睛靜穆地凝視着遠方。一望而知,他就是我們仰慕已久的印度詩人泰戈爾。

《飛鳥集》的第十九篇寫道:休息之隸屬於工作,正如眼瞼之隸屬於眼睛。初讀這句話還完全不懂,當我看到旁邊的名師導讀時恍然大悟,明白這是關於學習習慣的一句話,是說沒有休息,學習與工作的效率就會降低,就像沒有眼瞼眼睛會勞累過度不清楚一樣。

看了這首小詩,我眼前豁然開朗,原來是我沒有適當的休息,使學習效率成倍降,越寫越累,越寫越煩,於是寫到了晚十點半多。這使我想到了政治課上的“文武之道,一張一馳”這一課,就是講要勞逸結合,使身心放輕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的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我就怎麼沒想到呢?

“播下行爲的種子,可以收成習慣之果;播下習慣的種子,可以收成性格之果;播下性格的種子,可以收成命運之果。”既然如此,我下決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變一生。

《飛鳥集》,希望你能催促我前行,推動我前進,改變我的一生,你能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