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餘秋雨散文之《晨雨初聽》讀書筆記

第一篇:初聽晨雨

餘秋雨散文之《晨雨初聽》讀書筆記

初聽晨雨

——《晨雨初聽》讀後感

淄博實驗中學 2014級3班 胡婧然 指導教師:錢偉

文學愛好本是清風明月般的美差。一旦從這裏傳出粗濁的響動、可疑的集結,我想我們年輕人應趕快離開,我們寧肯不懂文學,也不去做這樣無聊的人。

像餘秋雨這樣的以散文見長的作家,他們本身喜愛的是文學,打開感覺,放鬆情懷,調動想象,喚醒記憶,終於發現,那裏除了文學,還有一個陌生的自己。

在這個平庸的世界裏,這些脫俗的感覺盡是來自《晨雨初聽》。

《晨雨初聽》其實不能算一本多麼有名的散文集,或許是編者自己的整合。我原本是想去書店淘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不曾想看到這本書,被它封面上“當代學生閱讀經典”所吸引,便買了下來。回家翻閱,發現許多《文化苦旅》的經典篇目也被收入其中,便安慰自己,不後悔了。

餘秋雨先生真的是大家,深刻的思想內涵我也只能略讀一二。就拿兩篇文章小談自己的看法。

關於《道士塔》

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流淌了五千年,莫高窟就是一個燦爛的代表。然而一下子這裏的文化不屬於中國了,被一個叫王圓篆的道士統統賣給了洋人。莫高窟神祕的面紗全都運到外國去了,本爲中國的文化,卻擺在了外國的博物館中,而我們的王道士,還自鳴得意地數着那些微不足道的銀元,也給自己留下了一世的罵名。

可是這一切,恐怕不是他一個人的過錯吧。

那時的中國,思想文化落後,就連政府也得向洋人求饒。中國落後,任人宰割,中國人甚至要把外國請到中國聽他們的指揮。那時的中國軟弱得似一個病人,無力還擊,只有喘息的氣力,看着別人耀武揚威了。

可就在兩個世紀以前,中國還是世界上的最強國,燦爛的文化吸引着外國的商人,馬可·波羅的遊記還盛讚了當時的繁盛局面。爲什麼後來會如此的不堪一擊?

也許是自以爲是了吧。閉關鎖國,自我封閉,在別人高速發展之時,還沉浸在先進的喜悅中,最終淪落得把一批批文化遺產送給了洋人,留下了一堆堆破爛不堪的舊物。

現在的中國,正在發展,然而,又更面臨着帝國主義的排擠,市場經濟的衝擊,被打倒的危險也許更強大。中國正在發展,需要的正是人才,我不希望中國再出現一個王道士,或者再轉入病態。

關於《夜雨詩意》

夜,給人一種孤獨的感覺,一種寂寞的芳心,一種寧靜的享受。“在夜間,各種色相都隱退了,一切色彩斑斕的詞彙也都是去了效能。總是給人感覺空間十分逼迫,任何壯舉豪情都鋪展不開。聽着窗外夜色中時緊時疏的雨聲,便滿心都駐足了詩。”

夜雨,給人添了一份“多愁善感”,也給予了一種勇氣,在人生的旅行中,它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作者常常會在大雨的夜晚,在旅店或者鄉村茅屋裏暫避。而他會爲自己這種沒出息的行爲而失眠。想到了徐霞客,鑑真??但到了第二天晴空萬里的時候,又似乎把不安的一切給忘了吧,欣賞着外面的景象,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有一種暢快的感覺。但又留下昨夜的影子,增添了一份淡淡的惆悵。

人類的生活真是越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詩意。incident,再現代的人也願意一再的在“蜀山行旅圖”中把綿延千里的生命力和重溫一遍,願意一再的品味苦澀的夜雨,然後踩着泥濘走向未來??

我也只能淺讀到這裏,許多更深刻的道理還需要我進一步去挖掘,去思考。思考出於作者不一樣的觀點探尋到與作者不一樣的視角。晨雨初聽,初聽晨雨,願這細雨能一直溫潤我

的心田。

第二篇:晨雨初聽讀後感

餘秋雨《晨雨初聽》讀後感

讀了餘秋雨的《晨雨初聽》,感覺讀書的過程其實是一場心路的旅行。隨着情節的起伏,我們不斷走上高峯,步入盆地,經過湖泊,穿越沙漠??而這本《晨雨初聽》,是我踐行的第一步。

“只有書籍,能把遙遠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帶來給你;只有書籍,能把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只有書籍,能把一切美好與智慧對比着醜陋與愚蠢呈現給你。” 這是餘秋雨的原話,讀了它,喚起了我對書籍的珍視。

其中《風雨天一閣》是我最喜愛的一篇散文,讓我回味無窮。天一閣象徵着古代文化,中國的歷史,在我看來,更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明與驕傲!然而對比如今的一些人,卻感受到現代的某種膚淺、不堪一擊。

“文化”是一個多麼嚴肅和苛刻的字眼,一種傲然的性格和高雅的姿態,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範欽傾盡畢生心血,爲了保護天一閣,把規章變成一種家族使命,一個小小的家族卻揹負着中華文明的歷史責任!歷經歷史變遷,災難中倖存的天一閣到了今日遍體鱗傷。嘉慶年間,寧波知府內侄女錢繡芸酷愛詩書,爲了一覽天一閣的“姿色”,竟嫁與犯氏家族,最終還是未進天一閣的一扇門,鬱鬱而終!歷盡百年,多少權勢嫉恨都躲過了,到了現代卻躲不過偷門高超的盜技。

餘秋雨先生說:一個成功的藏書家首先在人格上是一個強健的人!天一閣的倖存史到了現在而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藏書樓,而是一種傲骨人格,高尚儒雅,高深境界的延伸。餘秋雨先生還說,一進天一閣首先看到的不是書,而是錢繡芸小姐的憂鬱眼神!一個畢生沒有實現的心願到了另一個世界錢小姐該如願了,大概在用靈魂保護着天一閣!

“文化”之所以神聖,不在於世人的追捧,只是它的存在能夠讓人心靈得到淨化,讓你境界得到提升,也只有人格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體會到這種價值!範欽做到了,錢繡芸做到了,我想,餘秋雨先生大概也做到了!文化是一種傳承,而人格就是時代的交流心靈的感應!歷史有差異,時間有先後,人類主宰不了生命,我想,文明的發展史也告訴我們一個祕密:她就是我們與祖先之間的通信工具!靠着這種傳承滋潤一代代的炎黃子孫,歷史在變遷,時代在進步!無論這種進步是好還是壞!但文化的精髓永遠不會改變!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沉悶與世俗的氣息讓人厭惡,總想躲避喧囂,找一處靜謐,唯有這傳承文明與高雅的書籍才能給我們安全與寧靜!與書爲友,我也可以高尚!在書中你永遠不會寂寞,她可以教予你知識,可以陶冶你的情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你走完這一程,你會發現,你走的不只是一般路,或許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人格已上升到一個高度,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說:一個強健的人!

七(16) 王宇哈

第三篇:餘秋雨散文摘錄

餘秋雨散文集文字拾掇

1、第一根白髮把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連成了一條綿長的邏輯線,人生得任何一段都與它相連。

2、進入年老也是一種美好的況味,用不着吃力的搬種夏天的繁枝來遮蓋晚秋的雲天,什麼季節觀什麼景,什麼時令賞什麼花,這才完整和自然。

3、錯選了一種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

---《關於年齡》

4、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最後的課程》

5、李白時代的詩人,既熾戀着四川的風土人物,又嚮往着下江的開闊文明,長江於是就成了他們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決心就解纜問槳。腳在何處,故鄉就在何處,水在哪裏,道路就在那

裏。---《三峽》

6、與沒有責任感的男人談戀愛,就像與朝霧和晚霞廝磨,再美好也沒有着落。他們是男人,是已經長大的男人,再多情也不應該把女友的耳畔當作他們唯一的講臺,男人的講臺理應在更大的空

間。---《這樣的男人》

7、人們容易發現一目瞭然的小偷小盜,而對於一個分解開來的巨大騙局,卻很艱難在各個局部上發現,反而實利的誘惑下八方用力,把荒唐推向更大的荒唐。---《大橋的寓言》

8、在這個世界上,衆口喧騰的可能是虛假;萬人恥笑的可能是真實;長久期盼的可能是虛假,猝不及防的可能是真實;疊牀架屋的可能是虛假,單薄瘦削的可能是真實。

9、其實,世間的一切平庸和傑出的界限也就在這裏。何謂平庸?做加法,層層疊疊的人云亦云;何偉傑出?做減法,力求簡單的直奔事實。

10、真實老被嗤笑,因此傑出者總是數量不大。人們總想躲開遺憾,因此,更大的遺憾總是緊緊跟隨。---《遺憾的真實》

11、與謬誤辯論,很可能獲得真理;與無聊辯論,只可能一起無聊。

12、不要因爲害怕被別人誤會而等待理解,現代生活各自獨立、萬象共存,東家的柳樹矮一點,不必向路人解釋本來有長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樹高一點,也不必向鄰居說明自己沒有獨佔風水的企圖。

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即理解,那就是不是新事;出一個高招,大家立即理解,那就不是高招。任何真正的創造都是對原有模式的背離、對社會適應的突破、對民衆習慣的挑戰,如果眼巴巴的指望衆人的理解,創造的純粹性必然會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

13、回想一下,我們一生可以做的比較像樣的大事,連父母也未必深刻理解,父母締造了我們卻理解不了我們,這便是進化。

---《燈下回信》

14、珠穆朗瑪峯上寒冷透骨,已無所謂境界。世上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實的山河間,秋風起了,蘆葦白了,漁舟遠了,炊煙斜了,那裏便是我們生命的起點和終點。

15、外力終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師只能是生命本身。

16、收藏人生,比收藏書籍古董更重要。收藏在木屋裏,收藏在小河邊,在風夕雨夜點起一盞燈,盤點查看一番,第二天風和日麗,那就拿出來晾晾曬曬。

---《收藏昨天》

17、據說本來每家的小媳婦最愛坐在門口編織花邊,後來旅遊者多了,她們便躲進屋去,悄悄美麗又悄悄蒼老,留下一街安靜。

---《與平庸一起棲宿》

18、簡樸不等於寒磣。在這裏,總統的排場鬧得越大越沒有對象。歷來的統治者的裝模作樣都是爲了吸引他們心中千萬雙仰慕的眼睛,但千古冰原全然不在乎人類的高低尊卑、升沉榮辱,更不會化作春水來環繞歡唱。

---《生命的理由》

19、歷史的轉彎處大多並不美麗,就像河口上常常聚集着太多的垃圾和泡沫,美麗的轉折一定是修飾的結果,而修飾往往是歷史的改寫。

20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那麼反過來,真正傷害你的,也是一樣。

21、原以爲渡過那隱祕的河灣後一切都會挺直、敞亮、歡快,其實根本不是,正像幸福是一種接力賽,災難也是一種接力賽,而且兩條跑道往往結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隱祕的河灣》

22、前輩學者身上有不少我們不必繼承的時代特徵和個人特徵,不少年長的文化人甚至打着文化的旗號噬咬文化、破壞文化,因此,不能一見白髮和皺紋就失去警惕。

23、世間的大判斷,不分行業。

24、所謂偉大的時代,也就是誰也不把小人放在眼裏的時代。

25、我們不是高大的偉人,但我們有資格驕傲,歷史給我們的權利並不太多,但災難畢竟教會了我們嘲笑。---《我能聽到》

26、 真正的人生選擇,是一種缺少參照座標的自我挑戰。在中國,沒有先例就沒有說服力。

27、人的一生,陪在一起走路的人很多,但有的路程,只需短短的一截,便終生銘記。我說過,泉眼既已堵塞,那就不再是我的山寨。

28、每個人都會對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人物一一告別,卻無法預想告別的方式,母校,我就這樣向你告別。車輪快速碾過溼漉漉的落葉,悄然無聲。

---《溼漉漉的落葉》

29、我平生見過的所有災難都來自於虛假,大家總把災難的起因解釋爲邪惡。其實,以虛假爲座標,邪惡纔有了粉墨登場的舞臺。---《那麼走吧》

30、犯人未必是壞人,壞人未必進監獄。

31、最大的災難是小人災難,最大的廢墟是人格廢墟。---《從廢墟到廢墟》

32、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真怕,怕這塊土地到處都是善的堆壘,擠走了美的蹤影。

---《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33、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到底有沒有必要一直走到底?硬是把腳印延續至今究竟是福是禍?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去辨別一下別人的腳印,研究一下他們離去的原因。這就必須去遠山,地裏的遠山和時間的遠山。請不要指責我不務正業。中國文化人千年走一回並不嫌多。如果把比喻格局縮小一點,那就不妨說,世界本是一所文明的學校,今年是這所學校的盛大校慶,我們中國屬於最早入學的那幾屆,需要在返校之日尋訪一下早年同窗的蹤跡,捕捉幾許早已遠去的下課鐘聲。這是一種天然使命,不必讓誰來批

準。

---《選擇荒涼》

34、這是一場比賽,後來出現了異常情況,很多賽手半途失蹤,而堅持跑下來的卻不得已闖入了一個百米短跑賽場,起步不久的年親運動員們在身邊健步如飛,裁判員也按照短跑規則在衡量,這場比賽關乎現實生存尊嚴無法迴避,也使遠途而來的選手略感委屈。但是委屈什麼呢?尋找不到當初的賽場和選手,就什麼也說明不了。

35 、在踏訪的過程中漸漸明白,中華文化不像當初哄傳的那樣頑固和腐朽,她確實步履艱難,卻來自於歷史意志和文化倫理間的深刻衝突。歷史意志要求強蠻、突進、跨越,文化倫理要求端莊、秩序、和諧,兩者都有充分理由卻方向相反,互相牽制,誰也無法實現自己,結果成了千年廝磨的生死冤家。

--《雨中的白髮》

36、飛機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趕上,於是十幾個小時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飛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到來。

37、也許我們沒有權利取笑它,它輝煌在二千五百年前,而飛機出現的年代,早已悠然退出了爭奪輝煌的競賽。

38、漫步在奧林匹亞,我很少說話,領受着不輕的文明衝撞,我們也有燦爛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強烈的納入文明,並被全人類接受,實在是希臘永遠值得我們仰望的地方。

39、中華文明較少關注個體意義和肌體意義上的自我,在人際關係上做了太多文章。結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標誌,只有一些孤獨的個人,在林泉之間悄悄強健,又悄悄衰老。

---《永恆的座標》

40、如果缺少心理彈性,給我們帶來的傷害不是災難本身,而是那種自我驚嚇,就像聽到警報踩死一片人那樣。因此,在絕大數情況下,我們寧肯做街上不慌不忙、好像什麼也沒發生的路人,而不必去做那個預言災禍的星象家。

愚鈍使人安定,小智使人慌亂,大智又使人安定。我們的文化,應該由小智走向大智。

---《雅典地震》

41、審美畏怯是一種奇特的情緒,大多產生於將見未見那些從小知名的重要物項之時,年輕時候會歡天喜地地直奔過去,而年長的時候便懂得,人世間這種不讓人失望的重要物象並不多,看掉一個就少一個,因此愈加珍惜,不怕沒有看到,只怕看到時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把一種隆重的機遇浪費

了。

---《畏怯巴特農》

42、我想,所謂的文明的段殘,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廢弛,而是一片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全不知爲何意。爲此,站在尼羅河邊,對秦始皇有點想念。

43、當法老們把自己的遺體做成木乃伊的時候,埃及的歷史也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卻讓中國的歷史活了下來。我們現在讀幾千年的古書,就像讀朋友剛剛寄來的信件,這是其他幾種文明都不敢想象的。

44、站在金字塔前,我對埃及文化最大的感慨是:我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卻不知道它如何構建;我們只知道它如何離開,卻不知道它如何到來;就像一個不知從何而來的巨人,默默無聲的表演了幾個精彩的大動作之後轟然倒地,摸他的口袋,連姓名、籍貫、遺囑都沒有留下,多麼叫人敬

畏。

45、金字塔至今不肯袒視爲什麼要如此永久,卻不小心透漏了永久是什麼。永久是簡單,永久是糙礪,永久是毫不彎曲的憨直,永久是對荒漠和水草交接的佔據,永久是對千年風沙的接受和滑落。

無法解讀是埃及文明的悲劇,但對金字塔本身而言,它比那些容易解讀的文明遺物顯得永久,通俗是他人侵凌的通道,邏輯是後人踩踏的階梯,而它乾脆來一個漠然無聲,也就築起了一塊壁壘,因此還可以補充幾句:永久是對意圖的掩埋,是把複雜的邏輯化作了樸拙。

---《石築的<易經>》

46、今天早晨一推窗,涌進滿屋子清涼。

47、最恣肆的汪洋直逼着百世乾涸,最繁密的熱鬧緊鄰者千里單調,最放縱的遊弋熨帖者萬古冷漠,竟然早已全部安排妥當,不需要人類指點,甚至根本沒有留出人的地位。

---《荒原滄海》

48、任何一種文明的復興,都以自我確認爲前提,而廣泛的自我確認,又以溝通和普及爲前提,說起來這也是中華文明強於埃及文明的一大優點。

---《文化以溝通爲業》

49、聖潔總會遇到卑劣,而卑劣總是振振有詞。

50、在滴水寸草間都很難留下來的地方所留下來的一點點文明,竟然經由卑劣之手變成了鬧市間的花天酒地,文化盜賊有文化,但本質還是盜賊。

---《海已枯而石未爛》

51、人折騰人、人擺佈人、人報復人,這種本事,幾千年來也真被人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我實在不知道該不該把它劃入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如果不劃入,那麼有許多智慧故事、歷史事件便無處落腳;如果劃入,那麼文明和野蠻就會分不清界限。

52、其實人折騰人的本事,要算中國最發達,五六千年間不知有多少精彩絕倫的智慧耗盡在這

裏。

---《向誰爭奪》

53、我下到一個考古坑,仔細的看了一座觀察塔的遺蹟,心想早在一萬年以前就有人驕傲地守望者這座城市了,而現在的城市竟然那樣破敗和不安全,如果古塔不坍,守望的眼睛不知是否會下淚。

54、次出現在很少有其他美麗,只有幾叢從“神的花園”遺落到今天的花,在飛揚的塵土間鮮豔,鮮豔了一萬年。

---《鮮豔了一萬年》

55有時我們在路邊看見一叢綠草,便停步俯身下去,爭論着它屬於哪個種類,卻沒有人敢剝下根來仔細看,因爲它太不容.我們站起身來搓搓手,常常自嘲身大河文化的子民,平日太不知愛惜,愛惜那清晨迷濛於江面的濃霧,愛惜那傍晚搖曳於江面的蘆葦。

56、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很相像,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我們看到的是:所有的貧困都大同小異,一踏入富庶則五花八門。

57、世間有太多不平事,有的國家你永遠需要仰望,有的國家你只能永遠同情。

---《幽默的笑意》

58、它徹底逃離了文明的視線,差不多有一千年時間,精美絕倫的玫瑰紅宮殿和羅馬競技場不再有人記得,但他們都還完好無損的存在着,只與清風明月爲伴。

59、佩特拉以它驚人的美麗,對此(人類對文明的誇張、記載等)提出了否定。它說,人類有比常識更長的歷史,更多的活法,更險惡的遭遇,更寂寞的輝煌。

---《文字外的文明》

60、今天去巴比倫,光說這六個字,就有童話般的趾高氣揚。

61、我並不反對一切古蹟復原,而對那些打上了強烈滄桑感的遺蹟,萬不可剷平了重建,甚至連“整舊如新”也不可以,人們要叩拜的是歷史艱辛、滿臉皺紋的老祖母,“整舊如新”等於爲老祖母植皮化妝,而剷平了重建則等於找了個略似祖母年輕時代的農村女孩,當作老祖母在供

奉。---《奇怪的巴比倫》

做了一份筆記摘抄,摘自《餘秋雨散文集》。時隔三年,重新整理那些文字、重溫當年在文字間徜徉的愉悅心情,體會作者那些哲人一樣的思考和詩一樣的文字,一些不變的記憶涌上心頭,是啊,總有

些記憶伴隨成長永不磨滅,總有些人站在記憶的某個角落裏守候着着重逢。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收穫。

第四篇: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餘秋雨散文的讀後感

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餘秋雨散文讀後感。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

讀秋雨散文,就如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個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輕的,他的心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應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中的“陽關雪”,他對對待敦煌文明隱沒的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個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該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爲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兒童的心情,方有正視歷史的勇氣。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着的領悟力,也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著作,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嘆》,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後感《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而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淺,甚至落入俗套。在上節課談到寫作風格問題,於是還是想起了餘秋雨,也參考了諸多對餘秋雨寫作風格的評論,也略加自己的一點淺見。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爲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第五篇:談餘秋雨散文

當代文壇談到歷史文化散文,就不能不說餘秋雨。餘秋雨當年憑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等十分暢銷的散文集成爲文化散文傑出的開創者和領跑者,“爲中國當代散文開拓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提供了一種廣闊的視野,從文化歷史的畫卷中展示文化人格的深度,開拓想像的新天地。”it然而,我們在爲餘氏散文“範式”出現叫好的同時,也不難發現,餘秋雨在其部分歷史文化散文中卻有着“爲文而造情”的虛假的“濫情”傾向。他創作中過分氾濫的感傷情調、主觀情緒的過量投入使得文章結構和行文出現混亂,小說、戲劇成分的大量引入帶來虛幻的文化感傷,抒情話語複雜化和陌生化及其修辭方式的不當使用給人以故作高深、極不自然的感受。顯示着他的一種媚俗之態和“濫情”。

抒情是文章打動讀者、感染讀者的重要手段,“情動於衷”方能“形於言”,傑出的抒情往往能表現出深刻的人格和哲理底蘊。文學作品的根本價值就在於人的情感抒發的真實。餘秋雨散文抒發情感的方式主要是把他對文化的多情和昂揚的生命激情這兩者交融在其散文之中。他說:“我是個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幹屬於文化,活在世上的一項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傳遞文化。”“我應該嘗試用生命和各種各樣我的祖先的文化和陌生的外國文化進行對話,進行周旋。”“那是一種生命與生命的擁抱,生命和生命的衝撞,生命和生命的周旋。”以這種狀態寫出來的散文帶有激情,固然能讓人怦然心動,但某些“濫情”的弊端也隨之浮現出來。

過分氾濫的感傷情調。餘秋雨的大部分散文從標題上看均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景觀、名勝,他讓我們讀到的不是外在的景物,而是這些山水背後的人文和歷史。然而,看過許多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讀者似乎都有這樣的感覺:餘秋雨每走過一個地方,記錄一個地方,呈現給讀者的都是褒譽之辭,似乎這些地方都蘊含着豐富的文化與歷史,都那麼令人依戀。也許是作者寫作題材選擇的刻意(基本取材於文化風景勝地和旅遊景點),也許是商業炒作的必要,總之,餘秋雨的這種“見一個愛一個”的寫法讓讀者感到了一種阿諛奉承之意,真的每一個地方都那麼值得寫、值得讚美,還是他爲商業目的而“濫情”?他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說道:“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作者的這種“喟嘆”使我們不能不發出這樣的疑問:他是否真是某種歷史責任感的驅動,是無可奈何的嘆息,是令人警醒的長嘯,還是一種過於“濫情”的表現?作者感情十分細膩,愛憎分明,本以理性見長,但卻在某些文章中把握不住情緒,往往極力渲染感情的幅度,滲入某種感情的誇飾,以至抒寫一些“不必要的”感傷,給人一種矯揉造作之感,而文中的“詩化”傾向又使這一情緒過於濃重而走向氾濫。從《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柳侯祠,到《行者無疆》中的佛羅倫薩、布魯塞爾,很多篇什,餘秋雨都在刻意營造着一種感傷的悲劇效果,讓他筆下的“人文山水”,傳達出低迴與感傷。餘秋雨在《千年庭院》中多處懷着深幸之感提及27年前在文革大串聯時,偶然踏進長沙“嶽麓書院”所產生的一種“受用終身”的神祕感。多年以後,他提到這事還是念念不忘:“我無法使他們相信,個匆忙踏人的庭院,也不清楚究竟是作什麼用的,也沒有遇見一個人,也沒有說過一句話,一

竟然是我一生中的一個‘關鍵’。”“這項事業的全部辛苦、苦澀和委屈,都曾由嶽麓書院的千年庭院見證和承載,包括二十七年前我潛身而人時所看到的那份空曠和寥落。空曠和寥落中還殘留着一點淡淡的神聖,我輕輕一嗅,就改變了原定的旅程。”作者在此對自己早慧形象進行了刻意“張貼”,使自己上升到定高點來俯視,行文中過量投入了主觀情緒,似乎不是深切的悟道而是刻意渲染,是通過“濫情”來得到讀者的認可,達到一種精神上的共鳴。散文打動人心,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點便是情感的抒發。但在情感“量”上的不加節制乃至誇飾卻會適得其反,讓讀者感受到的不是感情的真摯,而是一種情的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