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村振興工作心得體會

村振興工作心得體會

村振興工作心得體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羣衆增收,關乎民生福祉,是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各級黨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通過政策理論學習、基層專題調研、走訪入戶交談等措施,持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羣衆增收,需要在基礎保障、綜合施策和深化鞏固上做文章,綿綿用力,久久爲功,分好發展紅利的“蛋糕”。

一、做好基礎保障文章,深耕細作強保障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確保羣衆增收真見效,基礎工作很重要。要圍繞在組織有力、底數精準、政策科學的基礎上,周密部署,倍道而行,埋頭真抓。

加強組織建設,夯實陣地堡壘。基層黨組織是帶領羣衆幹事創業的“火車頭”,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羣衆增收致富必須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戰鬥力。要嚴把政治素質關、責任擔當關、能力作風關,精準選派駐村幹部,爲基層組織建設注入“活力”。要打好“村情”牌,吸引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大學生、退役軍人等各類人才在創業增收中建功立業,並充實到村“兩委”後備幹部隊伍中。要將政治勢能、組織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推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提升支部帶動壯大村集體經濟能力。

加強摸底調研,確保數據精準。村情信息是動態的、經常變化的,必須把摸底調研作爲一項常態化工作任務,隨時掌握“一手資料”,確保數據精準、及時、有效。要以“鄉村振興大調研”爲契機,推動“幹部走村入戶”工作常態化,對羣衆家庭情況、主要收入、重大開支、存在困難進行全方位摸排,及時更新數據庫和檔案卡,確保問題清、底數明,爲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參考依據。

加強政策保障,護航基層發展。科學精準的政策是高質量發展的保障。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各級黨組織和地方政府形成的一系列好經驗、好做法,要在鄉村振興的新徵程上不斷延續和發展。要審時度勢,因時而立,加強政策分析研判,在保障黨中央支農惠農政策開花結果、落地見效的基礎上開拓進取,不斷探索完善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路子,爲羣衆增收致富保駕護航。

二、做好綜合施策文章,多措並舉求實效

高質量發展是一篇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好事多磨的大作文,答好羣衆增收致富之問和鄉村振興答卷,需要綜合施策,因地制宜,磨鍊“真功夫”,打好“組合拳”。

下好思想引導“先手棋”。羣衆增收不僅要“富口袋”,更要注重“富腦袋”。要推動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弘揚時代新風,推進移風易俗,增強文化滋養,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入實施。要持續用力加強羣衆思想教育,引導羣衆堅決摒棄“等靠要”思想,昂揚“敢闖敢試敢擔當”的精氣神,多謀“生路”,多學“生計”,用“富腦袋”充實“口袋”。

架好產業發展“當頭炮”。讓羣衆走上可持續的致富路,產業發展是關鍵。要堅持在以產業爲船、項目作槳、生態做引的基礎上,大力實施“造血”工程,在項目招引、營商服務上下功夫,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新型工業化,壯大二三產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創新“黨建+發展”模式,通過搭建平臺、盤活資源、聯動合作等形式,不斷髮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抓好能力提升“關鍵招”。羣衆致富技能提升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是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發展的基礎性工作。要建立“科技+人社+民政+農牧”培訓聯合機制,在做好羣衆致富技能需求調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羣衆致富增收培訓方案,採取專家講學、現場教學、實習跟學等方式,加大培訓政策供給,提高羣衆就業質量,讓技能致富、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寬。

用好兜底政策“工具箱”。兜底保障體現了黨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溫度,必須精準落實到位。要堅持困有所助、精準識別、按需分配、公開透明的原則,在保障福利政策精準落實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臨時救助工作力度,切實兜住、兜準、兜好睏難羣衆基本生活底線。要嚴格落實黨內激勵關懷幫扶、綜治治理補貼、生態補償等政策,引導羣衆知曉“惠從何來、恩向誰報”。

三、做好深化鞏固文章,因勢利導謀長遠

乘上作風建設的“大勢”。作風正則人心齊,人心齊則事業興。要把對民生工作不重視、不落實、態度淡漠作爲重要的作風問題進行整治,堅決整頓“慵懶散亂”的行爲,提升幹部公僕意識、服務意識和羣衆意識。要持續推進“減負工程”,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基層幹部從繁文縟節、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真心實意、實實在在爲人民羣衆謀利益、辦實事。

細化科學管理的“概念”。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效率,關鍵落腳是服務發展。在機關,要持續推進文明型、服務型、節約型單位創建,牢固樹立節約節能意識,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在產業發展上,要採取專家指導、外訓取經等方式,持續優化管理經營模式,逐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勞動價值,不斷增強內生動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搶佔網絡經濟的“高地”。網絡經濟是傳統經濟的昇華和補充,是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途徑之一。要堅持黨政牽頭,依託微信公衆號、微信羣等平臺,建立市場供需信息交流平臺,對勞動力需求、勞務輸出管理、產品需求和供銷等方面進行統一管理,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就近配套,供需雙方多元共贏。要依託淘寶、抖音等平臺,培樹一批“網紅”、“電商”,打造一批“網紅打卡基地”,爲推動經濟發展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