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目錄

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第一篇: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第二篇:“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感想第三篇:關注留守兒童活動心得體會第四篇:社會實踐 關注留守兒童第五篇:關注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書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時間:2014年8月21日

地點:**縣**鎮**村**第五組

參與人員:**縣**鎮082團的小分隊

目的:關愛留守兒童

第一次參加“關注留守兒童”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很開心,因爲又多了一次機會去接觸孩子。我的專業是初等教育,主攻國小語文方面,這次可以算是個家訪吧。我相信這次實踐活動我會有很大的收穫。

活動的前一天,團長就召集我們在舊政府開了個小會,部署相關的工作,還呼籲我們爲這次活動進行募捐,爲孩子買些學習用品,我們每位團員都積極參加這次活動也同意給孩子買學習用品。

活動當天我們一大早就去書店給孩子們買個種學習用具。拿着這些物資,我們坐車隨着**村委副主任來到了留守兒童的家。我們九個人分成了兩個小組,一個小組負責一戶。我是其中一組的組員專門負責筆錄的。當我們來到兒童家裏,只看見孩子的爺爺在家,爺爺說,孩子們去玩了。爺爺去找孩子回來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5歲的孩子,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剛開始,孩子很害羞,見到我們志願者都不說話,只是靜靜的坐着。在我們的接觸一段時間後,孩子纔開始說話。和爺爺的交流中我們得知,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裏只剩下爺爺和兩個小孫女。大孫女讀學前班,叫凌淑燕。小孫女叫凌淑婷。當我們把學習用品交到孩子手裏時,孩子的臉上充滿了笑容,那瞬間我好像吃了糖,心裏特別甜。從孩子的口中我們得知,孩子非常想念爸爸媽媽,渴望着能像別的孩子那樣依偎在父母的懷裏,享受父母的愛。我們的志願者還迫不及待的和孩子們畫畫,孩子們開心極了。由於我們活動的時間有限,不能陪孩子玩太久。在不捨中我們不得不說再見了!和孩子玩,讓我彷彿回到了童年,天真爛漫。就在準備坐車的離開時候,我想起了落在孩子家裏的傘,爲了趕時間,我匆匆忙忙返回小女孩的家,走到門口就看見小女孩正在畫畫,看起來意猶未盡的樣子。看到我在旁邊就不好意思的用手蓋住。我只是笑笑。看到這場景想起了小時候媽媽想看我的作文,我拿着就是不給看,因爲作文題是:我的媽媽。

從小女孩家出來,我們在村委的帶領下又來到了一個男孩子家裏。這男孩叫黃傑,在**鎮中心國小讀三年級,平時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奶奶今年已經74歲的高齡了,在家種點玉米。奶奶告訴我們,男孩的媽媽在男孩出生不久就離開家再也沒有回來過來了,孩子一直是由奶奶帶大的,家裏的田地已經不能滿足生活需求,於是爸爸就踏上打工之路,把孩子給奶奶帶。平時也會寄生活費給家裏。由於爸爸在外打工賺錢不多,春節都不能回家,因爲車費太貴了,只能等3月份才能回來看孩子和母親。當我們的志願者問男孩,你想媽媽嗎?男孩答“不想”,這回答讓我很吃驚,我猜想或許是因爲從小就沒見過媽媽,更談不上想不想了。奶奶還告訴我們,男孩已經會自己洗衣服了,還會煮飯呢。從奶奶的臉上可以看出,奶奶很開心,孫子已經懂事了,不管怎麼樣,至少男孩已經懂事了,我相信他長大了會理解父母的苦的。

我也是農村裏走出來讀書的孩子, 我爲男孩學會了自立而高興,因爲我們只有適應環境才能更好的生存。

這次實踐活動之所以能順利的完成,主要是**村委陳副主任的大力支持還有留守兒童的家人和我們志願者的共同努力。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我從這次活動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以後我會再參加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兒童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享受人間最美好的東西。參與的

同時就是進行自我鍛鍊!副主任還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崗位,只要你走進去了就要勇敢的面對現實中的困難,不要半途而廢,堅持就是勝利!再苦也不會苦一輩子!

隨着時代的發展,很多家長都進誠務工,孩子就留給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有時候爺爺奶奶很溺愛孩子,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不好。有的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甚至會把自己孤立起來,有什麼煩心事只會埋在心底,這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我希望父母也能時常回家看望孩子,讓孩子不孤獨,。同時也希望社會、學校能關注留守兒童,儘自己的力量幫助孩子。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那兒童就能生活得更加幸福快樂!

第二篇:“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感想

爲了能更好的關注留守兒童,關愛和服務兒童成長、成才,並促進我們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我縣委的精心組織下,我們八名大學生於8月1號赴那央那吉屯開展“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

8月1日早上縣委盡一切能力協助我們開展活動,還對我們提出一些寶貴的建議和要求,使我們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該團隊有着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一百分之兩百的熱心。爲了能讓孩子們更加的開心和感受到關愛,在活動之前,各個成員都相互協作,努力練習兒歌,學跳兒童舞,畫畫等。只爲把更多的快樂帶給每一個學要關愛和關注的兒童。

活動是走村進戶。因爲很多人都南下打工,村裏就剩下老人和小孩,此村有四十幾戶家庭,村裏留守兒童家庭大約佔到百分之五十,其中只有百分之三十幾在上幼兒園。村裏老人對我們的到來都很期待和熱情歡迎。我首先我們把孩子們召集起來搞活動。我們活動的第一程序是分發學習用具鉛筆和書本還有畫畫材料給留守小朋友,他們看見我們這些生人第一反應是羞澀和閃躲。但在接觸一段時間後,他們在收到我們小小心意禮物後無比的高興和歡喜。發完物品後成員們忙着教孩子們寫字和畫畫。當問一個小女孩會不會寫字時,她認真地寫了幾個字,看後我們都感動的抹淚水了。書上細膩工整的寫着:爸爸媽媽我愛你。這無比心酸的一刻,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關懷和愛時,父母卻不能在身邊陪伴他們成長。第二程序是爲孩子們唱兒歌和跳舞,把他們帶到我們快樂的氛圍中,小朋友們用着稚嫩的聲音唱着《小兔子乖乖》、《兩隻小老虎》。。。。。。聲音久久繚繞在山間。第三是和小朋友做遊戲,讓孩子把應有的天真可愛表現與言行中。孩子們在和我們接觸後不再那麼拘謹和害羞了,這一片歡樂的天地應該屬於她們的,是屬於她們的,而常常我們卻忽略了。

在開展活動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困難,首先是溝通放面,只有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基本溝通的來,其他的從小就跟老一輩在一起講的是方言聽不懂普通話,所以有時我們不得不用方言和他們溝通。從這我們可以看到城市和鄉村的教育起步相差甚遠,治國先治愚,富國先興教,使全民總體素質提高就要抓好農村基礎教育,建議國家對基礎教育投入更多資金和人才,治愚就要治本就要從小開始。再次是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常年在外打工者子女跨地讀書,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讓他們讀得起書有書可讀。也希望更多人關注和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帶去更多的溫暖。同時也希望我們廣大學生志願者走進農村,把知識帶給老百姓,做好社會溝通的紐帶。

果化遠程教育志願者

xx年8月4日星期三

第三篇:關注留守兒童活動心得體會

愛會點亮一切

參加巴州區關注留守兒童公益活動紀實

準備:憧憬 不安

在得知自己已經被大學錄取以後,緊繃的心終於鬆懈下來了。精神的鬆懈造就了行爲的慵懶,在與爸媽的數次交鋒後,自己也被自己的行爲給打敗了。

從朋友口中知道了招募活動自願者的消息後,沒有任何理由就去報了名,並捎帶上自己的“閨蜜”。第一次與全體成員見面是在廣場上,大家經過簡單的交流就很快熟知起來了,在你一言我一語中,工作也就落實到了每一個人。我負責主要負責外聯工作和設備管理,並承擔一場文藝演出的節目安排。於是乎,在數次從百度、同學、親戚朋友中把演出方案給落實下來了,並在羣裏的朋友徵求了意見。

從申請報名到正式出發,在整整一週的時間裏,被憧憬填滿的內心也還夾雜着些許的不安,不安的是未知的恐懼,從第一次撰寫活動方案,再到第一次獨立承擔一個項目??,其實,我知道,所有的不安均源自自信心的不足。但所幸的是在大家的傾力支持下,所有的工作有都還算是完成。

過程:充實 感動

8月12日早上到達了目的地—恩陽鎮燕飛村留守兒童之

家,兩位老師帶着47名同學早早的在那裏等待。“他們來了,哇!有這麼多大學生。”從孩子們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話語,心中仍有一點小小激動。他們是那樣的純潔無瑕,是那樣的朝氣蓬勃,就初生的太陽,我也依稀的想起我的童年,那段天真無邪的日子。

8月16日,我們組織了學生寫給家長的一份信,讓在外地的父母瞭解下孩子的心聲。在徵求孩子同意的情況下,一位孩子這樣寫道:“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報答你們。你們在外打工,我在學習,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掙了錢,我會給你們很多很多錢。爸爸媽媽你們上半輩子打工很辛苦,下半輩子我會讓你們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過。爸爸媽媽你們不用擔心我,我已經長大了,我會很聽話的,不會再惹你們生氣了…”多麼樸實的語句啊,但這卻是一個7歲孩子寫的,多麼懂事啊。想想7歲時有多少孩子還在媽媽的懷抱裏撒嬌。但是他卻是那麼的懂事那麼的成熟。希望這些孩子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看着這些孩子的心聲我們有點心酸,那感覺讓我們難忘,讓我們成熟。對於我來講卻多出一份感覺,那也是我兒時美好的願望,現在是一份美好的回憶,或是今後成長過程中最原始的動力。

一週的時間很短,但記憶卻很漫長。與19名同事、47名留守兒童在一起,有面紅耳赤的爭吵、有開心激動的淚水、有

支持鼓勁的掌聲,誰能忘記那稚嫩歌聲中的感謝有你,誰能忘記那滿手老繭送來的雞蛋,誰能忘記這一切的一切。

收穫:成長 成熟

“實踐出真知”。這次實踐於我來說,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我真正的認識到了實踐的重要性,比起書本知識,綜合素質如溝通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更爲重要。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裏立足、成功,這些能力幾乎任何行業都是必須的。同時,在今後的日子裏,要始終堅持理想與現實相結合,因爲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勇攀高峯。

回想以前的自己,總覺得多了幾分成熟,或者是沉穩了很多。以前我只是沉浸,沉浸在自己中,或是沉浸在某種環境中,而現在有一種迸發的感覺,不管最終是一種什麼結果。這次我找到了一次青春的感覺,儘管是深沉的。

第四篇:社會實踐 關注留守兒童

社會實踐報告

關愛留守兒童

姓名:

年級:

專業:

時間:2014年1月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爲了更好的物質生活,一些父母不得不遠離自己的家鄉出外務工以獲得更好的收入。這樣,留守兒童的問題就日益突出了。這個問題不僅僅只發生在鄉村,城市也很多見。針對這個問題,我利用這個寒假和同學一起在當地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做了調查並就近探訪了幾位留守兒童家庭和學校。

我的調查中瞭解到外出打工的父

母實際出發點還是爲了家庭和子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通過孩子的升學,改變家庭狀況,但是這種外出打工就事實地造成了父母與子女的兩地長期分居。在這種分隔對子女的心理人格和行爲學習等造成了直接的影響。比如在我的調查中有41.6%的學生感到“孤獨無助”。31.5%的學生認爲父母外出打工對他的學習影響很大等等。

父母由於常年不在家,缺乏與子女的溝通,不瞭解孩子,造成孩子對父母的冷漠心理。有的孩子對父母還有一種牴觸甚至仇視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們最初的願望就更加難以實現了。

在我們調查的留守兒童中大量存在一些心理問題以及性格畸形,他們大多數都比較孤獨,沒有什麼好朋友,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往往遇到什麼傷心與難過的事都只會悶在心裏或者躲在被子裏偷偷的哭卻不會傾訴,

就這樣一個一

個的問題累積在心裏,而沒有解決,最後使他們逐漸變得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在調查中大約有多於一半的人認爲自己不敢站在講臺上對着全班同學講話,而又有許多留守兒童因爲託管的成年人的溺愛或者不敢全面的介入孩子的管理之中而使孩子逐漸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如愛打架,不願回家等。當問及一些家長回家後與孩子的關係時,42.9%有示感覺到孩子由於缺少自己的關愛而與自己產行了隔閡;28.6%的表示感覺孩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經常惹事;7.5%表示孩子明顯不愛回家,大多數時間在外面,只有6.7%的表示孩子沒有變化。

通過以上的情況表明留守兒童的問題日益嚴重,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關心這些留守兒童,給予他們相應的心理援助。同時政府應提高社會福利,給百姓穩定的溫飽生活,減少兒童父母外出務工的問題,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我們一概竭盡所能關愛這些肩負着建設祖國重任的花朵。

第五篇:關注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書

前 言這是一羣忍耐着孤獨的孩子,這是一個龐大的羣體,孤獨和貧窮吞噬着他們的那份好奇,那份求知慾,那份對山外面世界的憧憬。據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近xx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近年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佔比例高達18-22%。因人口流動而引發的城鄉教育二元化的問題已經成爲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xx年4月24日,麗水市市長攜600餘名當地留守兒童前來杭州進行了一場公益愛心的對接活動,得到了杭州市政府以及杭州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我們杭州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社團聯合會暑期實踐小分隊也扛起了身上的那份責任,走出學校,用我們的所學給他們帶去一份希望,一份堅持,從另一個角度呼籲社會共同去關注一個似乎被我們被重視了卻又不夠重視的無助羣體——留守兒童。

實踐方案設計1. 實踐目的及意義1.1 實踐目的通過問卷、個案訪談和參觀宣講等方式深入農村國小進行留守兒童教育的調研,瞭解當地民衆和有關單位關於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的瞭解程度、對此的看法與評價;通過資料分析和志願流動宣傳,喚起廣大農村居民對留守兒童教育和城鄉幫扶制度的關注。本次實踐一方面是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以及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目前實施發展的成效;另一方面是幫助相關教育部門探尋城鄉對接幫扶政策在未來的改革和發展方向,加大城市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務,建立和完善教育對口支援制度。讓城鄉對接幫扶,特別是城鄉教育對接這個在城鄉二元體制的社會大背景下解決城鄉教育差異的較好方法得到完善,最後通過調研報告、數據分析、紀錄片等形式宣傳成果,也是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貢獻力量。

1.2 實踐意義(1)理論意義

黨的xx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引人注目地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爲主題。這是“十二五”規劃建議的一個最爲鮮明的特點,也是時代的要求。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本質要求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我國發展水平總體還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相當突出。因此我們積極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爲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謀劃“十二五”發展,注重以人爲本,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注重統籌兼顧,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總之,要使我國經濟發展更加符合經濟規律、科學規律、自然規律,把我國建設成政治文明、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各族人民美好家園。

隨着《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xx~2014年)規劃綱要》的發佈,在省、市委的領導和指揮下,我們杭州師範大學也在不斷關注着這些方面,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本次實踐活動便以社會主義新農村爲研究區域,着眼於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從留守兒童這一小點出發,深入調研城鄉教育對接幫扶政策對新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影響,以及其改革發展方向,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切實符合我校爭創一流的發展宗旨,體現我校的師範精神。

(2)現實意義

時逢舉國上下歡慶建黨90週年,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城鄉幫扶對接,杭州市教育局和麗水市政府之間建立了長期合作的教育互動平臺,此舉是響應黨的號召,關注社會,努力促進兩地教育的交流與溝通,具體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建設和諧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實現社會主義和諧政策的途徑之一。

另一方面,本次實踐是當代大學生關注時事,深入農村,以點帶面深入探析城鄉對接幫扶政策對新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發展作用,體現了新時期大學生主動了解社會現象、勇於發現探索、自力更生的奮鬥精神,能夠有效提高當代大學生對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深刻認識,推動和諧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貢獻青春和智慧。

2. 實踐內容2.1 實踐主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調研城鄉幫扶對接

促進農村教育改革 謀求和諧發展之道

2.2 實踐思路本次實踐以留守兒童爲主要研究對象,涉及周邊村鎮居民及麗水市縉雲縣教育局有關部門,旨在研究城鄉對接幫扶政策對新農村地區各個層面的現實影響和實際作用,深入探析其未來的改革和發展方向。

第一層面——農村留守兒童

通過個案等形式對比農村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在個性、心理、生活習慣、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關注瞭解他們的家庭現狀以及他們想要的生活方式。同時走訪年齡稍長的留守兒童,瞭解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進行個案分析,從成長環境、方式、生活狀況等方面與多年前進行縱向對比,深入探索影響留守兒童成長過程的主要因素。

第二層面——學校

調查瞭解當地政府對學校的扶持作用以及參與城鄉對接項目對該校的實質影響,瞭解制約農村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因素,深入發掘農村學校需要城市進行幫助和扶持的方方面面,農村國小應當如何針對當地情況建立特色教學體系。

第三層面——留守兒童家庭及當地居民

調查收集留守兒童家庭及當地居民的整體經濟收入、家庭結構、崇尚文化和思想觀念等,瞭解他們對留守兒童這一現象的看法,以及對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的瞭解程度和滿意程度,從當地普通農民的角度出發,收集他們對城鄉對接政策改革方向和縮小城鄉差距的建議。

第四層面——政府職能部門

通過參觀訪問等形式瞭解政府職能部門在基礎教育發展中應盡的責任,深入調研城鄉對接幫扶政策在當地的實施力度、發展狀況和實際效果,瞭解城鄉對接爲當地基礎教育帶來的改變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探析當地政府職能部門針對當地留守兒童未來教育和發展的規劃及展望。

2.3 實踐宗旨從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個性心理、生活習慣、教育方式等的調研入手,分析當代新農村基礎教育的改革之道和新發展,推動國家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的完善和發展。

2.4 實踐時間xx.07.06 — xx.07.18

2.5 實踐地點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

本次實踐地點選擇的長坑國小,位於麗水市縉雲縣東渡鎮長坑村,是一所典型的農民工子弟國小。據瞭解,長坑國小現有13個教學班,教師31人,學生658人,其中住校生645人,是麗水市規模較大的農村寄宿制國小之一。近年來,該校先後獲得了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首批和諧校園、麗水市示範學校、麗水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等多項榮譽。省、市的各級領導盛讚該校是“農村學校的典範”、“一朵不凋謝的山花”、“山村學校的楷模”、“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民的搖籃”等等。擁有44萬人口的縉雲縣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農業以糧食爲主,擁有不同層次的購物場所;交通以陸路爲主,金溫鐵路、公路均穿越縣境,鄉鄉通路通車,交通也較爲便利。

2.6 實踐口號愛在“黨”下,大手拉小手,城鄉教育幫扶愛在進行時

2.7活動安排2.7.1前期準備本次實踐活動將分別在杭州、麗水兩地開展。杭州方面的活動在前期準備中完成,詳情見下表。

時 間

內 容

4月19日

召開會議。確定了小組成員並初步商討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決定起用意義深刻,影響較大並且易於實施的活動,並策劃確定實踐的大致時間、地點。

4月20日~4月25日

負責人聯繫實踐地點和指導老師。

4月26日

召開全體會議,商討活動舉行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對活動的整體流程詳細規劃,並且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長,明確前期準備工作的分工,確保實踐的順利進行。

4月27日~5月5日

與實踐地點的學校,教育局,團委等部門商討在當地的具體實踐活動安排,確保與當地居民的合作。

5月6日~5月9日

查找與主題相關的資料,製作電子調查表、宣傳單等。

5月10日~5月12日

聯繫杭州相關社會團體和在杭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老師,收集祝福。

5月13日~5月15日

向本校學生收集可回收書籍、生活用品,進行篩選和整理(請繼續 關注本站:)作爲愛心禮物送給對接國小。

5月16日~5月20日

製作調查表,宣傳單,橫幅等物品。

5月21日

實踐小分隊所有成員召開會議,總結前期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

2.7.2行程安排時 間

地 點

內 容

7月5日

杭 州

做好出發前準備,確認人員及物資準備,並再次確定活動具體工作。

7月6日

杭州出發

到麗水

出發到達,安排住宿,熟悉當地情況,與相關部門進行會議交流。

7月7日

縉雲縣

蔡玲莉 勵 雯

財務組

陳施依 盛蓉燕

宣傳記錄組

胡振鵬 任佳旭

高冰心 陸巧偉

2.8.2 指導老師工作安排(1) 指導老師介紹

王 滌,校人口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人口學會理事,浙江省人口學會副會長,杭州市人口學會副會長,省、市、區三級計劃生育協會常務理事等。出版與發表學術成果80餘篇(部),專著有《流動人口服務體系創新初論》、《中國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調查與研究》、《流動人口子女全納教育研究》等。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2項、曾主持和承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合作項目、以及各級各類社科研究項目20餘項。學術成果先後獲部級、省級和市級社科優秀成果獎十餘次。

康勝,政治經濟學院經濟管理系教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學會理事,主持或參與完成<浙江統籌城鄉發展經驗與啓示研究>等省部級課題4項,在覈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每年對學院學生的挑戰杯等學術論文進行積極的指導,並且成果顯著。

毛卓爾,政治經濟學院團委書記。

(2)前期工作:由王滌老師和康勝老師指導,設計問卷和採訪提綱,並瞭解有關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的具體內容和相關案例資料的分析。

實踐階段:詳見日程安排

後期工作:①由團委毛卓爾老師重點指導實踐中的新聞宣傳工作,擴大實踐團隊的影響力。

②由康勝老師和團委毛卓爾老師在隊員數據分析和案例資料的基礎上指導調研報告和挑戰杯等學術論文的撰寫。

3、方案可行性分析3.1 方案swot分析優勢(strength)

機遇(opportunity)

專業性強

創新性高

針對性強

可操作性強

可複製性強

可持續性長

國家宏觀政策的嚮導

兩地教育系統的對接項目

當地教育系統的支持

雙方媒體的號召宣傳

安全穩定的食宿安排

合理的團隊結構

劣勢(weakness)

威脅(threat)

活動執行方與方案策劃方的偏離

法律保護強度不夠

受益羣體方的時間配合問題

團隊實踐經驗缺乏

合作方態度

受益羣體方態度

隊員自身態度

技能的專業性

天氣水土問題

①優勢(strength)

專業性強:團隊具備了政治經濟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經濟學三種專業的優勢和特色,從不同角度入手,貫穿“關愛、幫助、教育”的理念,主要由社會工作專業的同學帶隊進行活動,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經濟學專業的同學帶隊調研工作,從“表象爲留守,根本爲經濟”兩個方向研究,最後綜合分析所得的結果,本次實踐過程分工明確,團結統一,是一個較爲合理的分析研究過程。

創新性高:本次實踐針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展開調研,擺脫傳統支教的方式,同時實踐活動會在杭州、麗水兩地分別開展,其中杭州地區的活動在前期開展。時逢杭州市和麗水市教育部門開展了兩地國小生結對活動,恰是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的一個典型體現,我們在此背景下,通過實踐小分隊的橋樑作用,一方面是爲麗水留守兒童帶去關懷,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以及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目前實施發展的成效,另一方面是幫助相關教育部門探尋城鄉對接幫扶政策在未來的改革和發展方向,幫助緩解城鄉教育資源的差異,搭建關愛、互助對接平臺,有助於以後各項互幫互助工作的開展,從而創造較高的社會效益。

針對性強:本次實踐在城鄉幫扶對接政策逐步興起的背景下,主要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展開調研,也符合我院以及我校學生培養方案,書本與實踐相結合,課堂內容與自身實踐相聯繫,充分體現“人文學堂、藝術校園”的特色。

可操作性強:在前期準備中,我們與當地相關部門及對接學校聯繫妥當,具體事宜安排明確;此外,我們的團隊具有較爲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和抗壓力,隊員中有很多都有過實踐的經驗,其中一名隊員爲縉雲縣本地人。在考慮實際的情況下,通過合理的步驟實施,完善了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規劃,故方案的可操作性較強。

可複製性強:本實踐方案制定的是一個可複製的思路框架,實施不受地域限制,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對方案進行改革和創新,因此本方案具有較高的普及性和較強的可複製性,爲今後其他實踐小分隊類似的主題活動提供可借鑑的樣本。

可持續性長:通過本次實踐活動與麗水市縉雲縣長坑國小達成長期合作的關係,建立我院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基地,以便對本次調研的對象進行後續跟蹤調查,不斷完善數據資料,將組織方案持續經營下去,切實爲城鄉教育對接起到應有的橋樑作用,達到本次實踐的最終目標,實現其最終的意義。

②劣勢(weakness)

活動執行方與方案策劃方的偏離:由於本方案的可變動性比較大,方案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因溝通交流不當產生分歧,會造成預期效果不足的劣勢,對於團隊的臨場應變能力存在比較大的挑戰。

法律保護強度不夠:目前國家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專門針對留守兒童實施保護扶持政策的條款,與未成年人有關的法律法規在留守兒童這一方面也缺乏一定的針對性,保護力度較爲欠缺,我們在調研留守兒童的過程中缺乏較爲強有力的法律保護,但是我們相信本次實踐的實施也會積極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受益羣體方的時間配合問題:對於在外打工的家長,可能沒有足夠精力和時間來參與本方案的實施,我們的個案或許會因此出現偏差和不全面性。

團隊實踐經驗缺乏:在調查過程中隊員將會遇到許多突發狀況,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未知困難時可能會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要求隊員在活動開始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時積極爭取老師的意見,以獲得解決辦法。

③機遇(opportunity)

國家宏觀政策的嚮導:本方案依託國家十二五規劃以及中國兒童發展綱要(xx~2014草案),符合xx大綱要以及xxx規劃中“關注城鄉流動人口以及農民工在城市暫居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空巢、留守現象”這兩點,這將給予活動在理論和發展目標方面的指導,也爲我們大學生提供一個更好地參與服務社會,促進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兩地教育系統的對接項目:xx年4月24日,麗水市市長攜600餘名當地留守兒童前來杭州進行了“手拉手”公益愛心的對接活動,得到了杭州市政府以及杭州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本次實踐活動充分把握併合理利用了這一資源,積極推進杭州麗水城鄉對接幫扶項目的貫徹落實,切實符合兩地教育系統建立長期對接合作的目的和意願。

當地教育系統的支持: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我們首先與麗水市教育局、縉雲縣團委和縉雲縣教育局取得了聯繫,相關單位表示十分歡迎大學生前往該地區進行社會實踐的活動,並將從各方面給予我們大力支持。國家有關政策也大力支持大學生以及相關技術型人才到偏遠落後地區進行援助,體現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

雙方媒體的號召宣傳:我們已和青年時報、浙江在線交通之聲兩家媒體取得了聯繫,縉雲縣教育局也表示將爲我們聯繫當地新聞媒體進行相關報道,以擴大活動的影響力,獲得更大的社會力量支持。

安全穩定的食宿安排:長坑國小是一所寄宿制學校,該校將爲我們妥善安排實踐期間的食宿問題,同時該校將於7月6日開始在校內開展夏令營活動,屆時將有一定數量的典型留守兒童參與,也會有相關工作人員的協助,此食宿安排既方便我們實踐調研工作有序、有效的開展,又能保證團隊人員不會因水土原因耽誤暑期社會實踐的進行。

合理的團隊結構:爲使本次實踐正常有序地進行,團隊針對不同專業及個人性格進行分工分組,形成的團隊結構較爲合理,可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保證方案順利有效地進行。同時,作爲大學生社團,我們具備足夠的積極性、專業性和創造力,現在急需機會和機遇來加以實踐和鍛鍊,在實踐中完善隊伍,提高團隊凝聚力,加強抗壓能力。

④威脅(threat)

合作方態度:政府、教育系統和試點學校等合作方的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本方案的實施。

受益羣體方態度:主要受益羣體——留守兒童有可能對隊員出現戒備、不予配合的心理,同時留守兒童家長可能因爲對我們的認識度、信任度不夠而出現排斥現象。

隊員自身態度:團隊隊員自身可能出現大學生高人一等的感覺,而且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勞精神。在方案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宣傳力度欠缺、範圍狹隘、經費緊缺、具體執行力不足等問題,以致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情況。

技能的專業性:方案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培訓等不夠專業,讓他們對我們專業程度產生懷疑,從而導致方案的實施結果得不到預想效果。但是我們有信心可以利用自己的親和力來拉近彼此的距離,來彌補專業性、職業性上的不足。

天氣水土問題:去往一個並不熟悉的環境,天氣、水土、安全等問題實際上是最令人擔心的。經過我們的聯繫和前期的初步調查,當地的治安情況較好,但是在方案實施過程中我們還是要做好相關的應急措施。

3.2 社會效益分析杭州市政府與麗水市政府將留守兒童問題放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綜合考慮,正在探索“城鄉對接幫扶”,以大帶小,以強帶弱的新路線,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改革留守兒童教育管護工作的系統做法和長效機制,構建起學校管護、代理幫護、家庭監護和社會呵護網絡。杭州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正是基於這樣的契機,對於對接幫扶工程的項目效果進行調研,預期將會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1)杭州市與麗水市政府的教育對接項目爲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探索了一條新的模式,實踐小分隊緊扣實際,深入留守兒童第一線,爲杭州麗水兩地間的城鄉幫扶工程提供實地調查的經驗和數據,爲推廣教育幫扶項目略盡微薄之力。

(2)在相關媒體的報道和前後期宣傳中,此舉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把杭州市和麗水市的做法總結爲“城鄉教育幫扶項目”的典型在全國推廣,推廣關愛留守兒童長效機制建設。

(3)暑期社會實踐在調研的基礎上,以豐富多樣的活動載體,幫助當地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理念、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開發他們的潛能。在實踐中努力實現留守兒童 “學業有教、安全有保、親情有護、生活有幫、困難有助,心靈有潤”的目標。

3.3 預期成果①通過集體項目的政府評語、新聞媒體報道、調研報告、紀錄片、論文、活動照片、活動總結和個人感想等形式宣傳實踐成果

②根據調研所得進行學術創作和研究

③爲我校建立長期實踐基地,搭建學生自我服務平臺

4、經費預算(1) 交通費用

往返車費:100元/人(往返)*25人=2500元

當地車費:30元/人*20=600元 總計:2600元

(2)宣傳費用

橫幅:100元/條*4條=400元;

kt板: 80元/塊*5=400元;

宣傳用紙:2元/張*30=60元 總計:860元

(3) 調查問卷費用

問卷: 0.1元/份*1000份=100元;

問卷附帶小禮品:1元/份*600份=600元;

簽名筆:2元/支*20支=40元; 總計:740元

(4)防暑藥品

藿香正氣水:8元/盒*20盒=160元;

防蚊水: 18.8元/瓶*4瓶=75.2元;

電蚊香: 15.9元/盒*4盒=63.6元; 總計:298.8元

(5) 照片沖洗費 0.8元/張*50=40元 總計:40元

(6)與當地政府共建實踐基地的紀念品

字畫一副(300元),

紀念銅牌(100元) 總計:400元

總計:5438.8元

總結本次實踐首先能夠促進當代大學生與農村留守兒童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助於再次加強廣大社會羣衆對留守兒童的關注程度,也能爲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的發展以及“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實現提供實踐基礎和現實依據,爲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共同發展貢獻力量。其次,作爲杭州市的大學生代表,我們也爲兩地教育資源的對接和兩地教育的交流與溝通起到了橋樑作用。同時,有各界媒體的協助也能夠加強社會各界對我院和學校的關注度,宣傳我院和學校的形象,從側面體現新時代大學生所具備的素質,從書本理論到社會實踐,從小課堂到大社會,體現了我們作爲政經學子、杭師學子所具備的身在學堂、心繫天下的特質,切實符合杭州師範大學爭創一流的發展宗旨。

杭州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社團聯合會

xx年5月

本網向你推薦更多精彩範文:

柳大國小“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關注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策劃

關注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團

社會實踐報告書——關注農村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