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長征電視劇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09W

長征電視劇觀後感【精品多篇】

電視劇《長征》觀後感 篇一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以史詩般的氣魄再現了紅軍當年長征的悲壯場面和歷史性意義。在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導致紅軍節節敗退,爲了保存實力,紅軍選擇了漫長而又充滿艱險的長征之路。毛澤東的決策起初並沒有被起用,直到遵義會議確立其在黨的領導地位,長征中,毛澤東及黨內主要領導人率紅軍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經歷了一場場出生入死的革命時刻,終實現會師。

《長征》確實是一部看得比較順眼的主旋律劇,擺脫了臉譜化、腔調化、程式化的表演,演員們演技全程在線,非常真實。看完後震撼又感動,滿滿的都是正能量,深感更應珍惜當下的生活。印象最深的一幕,是隊伍中一羣衣衫單薄、臉上紅撲撲的人,突出重圍時止不住內心的喜悅,紛紛從雪坡上滾下來,眼睛裏都是希望,主題曲響起,婉轉又好記。特型演員中,最喜歡扮演周恩來的劉勁先生,一張溫柔臉,風度又翩翩。

影片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遵循了傳統的倫理道德加集體英雄主義的路子,情意二字可以作爲本片成功的要旨。當一個戰士犧牲了,總要響起十送紅軍的曲子來,正所謂喇叭聲咽,殘陽如血,別有一翻憂傷的滋味。

演員們實地拍攝如此辛苦,長征的英雄們吃的苦更是無法想象。長征是歎爲觀止的,無論是以何種標準衡量,都是一次史詩般的歷程。可以說,沒有長征就沒有後來的中國的歷史。中共之所以能在後來的較量中獲勝,不能不說是長征鍛鍊了一支團結的鋼鐵般的隊伍。

本片或許將毛澤東的歷史功績誇大了,但是毛那種堅韌不拔的意志、中國古典戰術的出色運用、善於組織的能力及巨大的領袖魅力都令人折服。長征是他從一個被貶低的邊緣人物到領袖的過程,也是他自己的一生奮鬥的寫照。奮鬥不止,革命不息,極度自信,狂傲隱忍。

《長征》裏面有一種振奮人心,打動人心的東西,那就是——信仰。人畢竟是需要一種精神力量的,無論這信仰是什麼。

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衆一心、艱苦奮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電視劇《長征》觀後感 篇二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氣勢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征,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托出,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隨着新中國的發展,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開發區星羅棋佈,作爲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更應該好好發揚長征精神。在學校裏,我們要幫助、關心身邊的小同學,和同學們和睦相處;在家裏,我們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這是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我們只有爲遠大的理想頑強奮鬥,人生的抱負才能真正實現,人生的道路纔會煥發光彩。

長征給我們的啓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支軍隊,一個人,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不畏艱辛、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就一定能成功,從而創造輝煌。具體到我們學生,就是要在學習上高要求,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做未來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要有歷史責任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時刻準備着,爲祖國、爲人民奉獻自己的一生。

電視劇《長征》觀後感 篇三

《長征》用毛主席寫的詩,做開頭曲,寫的是即將看到長征勝利的曙光,但道出了多少血汗艱辛。我聽着這首歌,看完了這部電視劇,內心五味雜陳。

長征歷時兩年零五天,紅一方面軍就走了二萬五千裏。敢問,短短24集,每集46分鐘上下,加起來不到19個小時,要問我從中體會到或是學習到什麼,我除了慚愧,無以回答。19個小時,我舒舒服服坐在電腦面前,除了畫面和音效還有歷史的刺激,我所經歷的感受還不如那些戰士在戰場上呆的一個小時來得毀滅。在此談感想,我心裏是不安的。

在電視劇《長征》中,我看見,紅三十四師血染湘江,陳師長爲了不讓敵軍得逞,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我至此仍心有餘悸。我看見,毛主席指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把老蔣的幾十萬軍隊遠遠甩在後面。我看見,風霜雨雪,冒死躲避轟炸機的紅軍,爲了生存而食草根地衣的紅軍,站在老百姓身邊,無私奉獻的紅軍。而我,我卻念不出他們的名字。我相信很多大學生和我一樣,可以一眼念出當紅小生,花旦的名字,愛好,甚至生活經歷。而我們卻對長征這段歷史,這些英雄時常不聞不問,說來實在慚愧。

看完電視劇《長征》,有兩個字,讓我時刻謹記——一個是苦,一個是創。

說到苦,不僅是吃苦這麼簡單。"苦"是人生常態,是"樂"不可或缺的反作用條件。長征是一條吃苦的路,更是一條走向光明的路,作爲當代大學生,我知道,任何一條未來的路,都將是不易的,如果沒有對"苦"有深刻的認識,不懂吃苦的意義,不能體會吃苦的心境,那麼什麼夢想只會是空談。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當下,新時代的大學生,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受益於這個時代,也更有責任去爲這個時代,無論從小我還是大我的層次上,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至於創,我相信每個看過《長征》的人都能明白,紅軍長征,甚至之前的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等等,新中國的今天,都是老一輩的革命戰士創出來的。創——要敢創新,要創造,要創業。發展永不止步,創新的步伐便不可停下。新時代的我們,要重拾長征的勇創精神,在新時代的沃土上,發新芽,創新業。

長征結束了近百年,電視劇《長征》也看完了,但是新的長征還在等着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長征要走,都有自己的夢想與責任。至此,我希望,長征精神不滅,中華兒女,永遠帶着長征的火種走下去。

電視劇《長征》觀後感 篇四

走出電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電影《長征》中的一幕幕依舊在我的腦海中縈繞,久久不能消散……

今天,在影評夏令營中,我有幸欣賞了電影《長征》,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爲了擺脫國民黨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在這二萬五千裏的長征中,紅軍共進行了大大小小380餘次戰鬥,犧牲幹部多達430餘人。《長征》就敘述了發生在這時的故事。

1936年,二萬五千裏的長征順利結束,到如今的2016年,轉眼間,長征已經勝利八十週年了。驀然回首,心中不禁感慨萬千,79年的風風雨雨,79年的烽烽火火,紅軍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詮釋了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雖然兩年的長征在漫漫歷史中僅僅是一首短暫的歌,但,這首歌卻是紅軍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譜寫的,是紅軍戰士們用自己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鑄造的,這是一首永垂不朽的英雄壯歌!這首歌猶如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這首歌好似暴風,吹散了籠罩在中華民族人民心頭上的迷霧;這首歌宛如明燈,點亮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

影片中的每個偉人我都歷歷在目。敢講真話、臨危不懼的毛澤東;奮不顧身、英勇無畏的朱德;驍勇善戰、勇往直前的`劉伯承……其中我最欣賞、印象最深的還是劉勁飾演的周恩來了。影片中的劉勁把周恩來演繹到了極致。

影片開頭的湘江之戰就出現了周恩來,那個穿着軍服,眼睛炯炯有神,留着又厚又長的黑鬍子的身影立刻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別擁擠嘛……”“把馬牽好啊……”“上了浮橋注意點……”手拿長鞭,指揮紅軍們過浮橋的他寬厚待人;在根據地與朱德對話中自責的他能以天下事爲己任;爲紅軍順利北上不惜撤消自己的權利讓給張國燾的他顧全大局……

這些不正是大智大勇、非同凡響的長征精神嗎?

由此,我不由得想到了我們的現實生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沒有見過硝煙滾滾;沒有經歷過烽火歷程;沒有受過病魔纏身;沒有體會過槍林彈雨;更沒有感受過充斥着血雨腥風的戰場……現在的我們更應該以長征精神爲榜樣,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偉大精神面對學習、生活上的一座座不易攀登的高山,一條條難以跨越的大河。讓“長征精神”伴我們成長

長征是一首悲壯的詩,一幅壯麗的畫,一曲磅礴的交響樂。長征精神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長征》這部電影我將永久難忘,長征精神我將銘記一生!

長征個人感悟相關文章: 篇五

看完《長征》後,我覺得,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在一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爲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這是歷史的說法,聽起來這些字眼有那麼些死板,當然這都是真的,長征是我國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歷史事件。在歷史課上,長征精神是用來背的,我們並沒有好好地去理解,去感受。看了這部劇,我想我真的體會到了。

由於“左”傾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長征初期,中央領導權的旁落及左傾教條主義領導人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使黨和紅軍遭受到重大損失,紅軍由長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我開始緊張起來,本來對付蔣介石這些兵力就不夠,現在又只剩下了三萬多人,我們還能行麼?接下來的一幕幕,讓我不得不佩服黨的領導人以及革命者。他們告訴我,我們可以!

我想我永遠忘不了“飛奪瀘定橋”的那一幕。1935年5月,紅軍的先頭部隊強渡大渡河成功後,就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而後續紅軍部隊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着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着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仍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衝,一個掉下去了,下一個衝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

在長征的路上像這樣的戰鬥還少嗎?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還有金沙江、臘子口。有多少紅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有多少捨生忘死的感人事蹟;有多少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

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紅軍。記得紅軍和敵人打仗時,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不懈地向前挺進,一直向前挺進了兩萬五千裏。紅軍在長征途中餓了就吃野草、皮帶;渴了,只要身邊有河,他們就喝河水。我們現在哪有人還能咽得下皮帶、野草呢?恐怕連河水都嫌髒吧。比起他們,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又是多麼來之不易啊。

#771656長征電視劇觀後感2

我眼中的長征是經歷了無數次的磨難,纔是現在這個樣子的。

他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被敵人前後夾擊、圍追堵截,他們還是刻服了許多的困難,順利的到達陝北。

在我的心中,他們永遠是那麼高大、那麼不屈不饒、那麼的捨己救人,我要學習他們不怕苦、不怕困難的精神。

他們每次被困難重重包圍時,而是想方設法的打退敵人,是自己又能踏上新的征程。而有些戰士在打退敵人時侯,又自己做出的犧牲。

我想那些做出犧牲的戰士會想,我是光榮犧牲的,我也付出了一份力,我是值得的。如果我是其中的一個戰士,我也會爲我自己而感到驕傲、自豪!

我爲我自己的祖國而感到驕傲、自豪。我們的英雄前輩爲我們做出了好的榜樣,我要學習進取,爲我的祖國增一份力!

#771653長征電視劇觀後感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這首《七律長征》是毛主席對長征的概括,從這兒我讀出了紅軍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是因爲他們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今年是長征勝利八十週年,我們歌頌英雄,學習長征精神,那什麼是長征精神?無論是紅軍叔叔們四渡赤水、飛躍大渡河,還是翻雪山、過草地,無不體現出英雄們在面對各種困難、險境時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對於我們國小生,長征精神就是克服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遇到難題,就等着老師或父母講,從不動腦筋思考;在學習上,碰到一點兒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敢迎難而上。紅軍長征之路坎坎坷坷,我們青少年的學習之路也並不平坦。長征雖然結束,但長征精神卻永存。我們要傳承長征精神,努力學習知識,不怕困難,勇於翻越學習中的一座座山,一條條河,爲自己的理想持續不斷地努力,像長征一樣,直達完全的勝利。

學習是一座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是新高度。我堅信我能做到!

#771655長征電視劇觀後感4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這是毛主席對長征的概括,從這兒我讀出了紅軍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是因爲他們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長征途中,發生過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會忘記《金色的魚鉤》《倔強的小紅軍》《軍神》《豐碑》《草地夜行》《三人行》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展現給我們的有激烈的戰鬥場面,由鋼筋鐵骨般的戰鬥英雄,有捨己爲人的普通戰士,有同志間濃濃的親情。在這些故事中,《金色的魚鉤》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一位年過半百的炊事班長,爲了讓患病的幾個小戰士吃到足夠的食物,寧願自己啃他們吃剩的魚骨頭,喝漂着一點菜葉的所謂的野菜湯,最後餓暈在釣魚的小水溝邊。即使在他生命垂危時,也不願浪費一點兒食物。他爲了紅軍隊伍,爲了革命,爲了長征的勝利,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精神!

#771650長征電視劇觀後感5

我讀過許多關於長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動着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魚鉤》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位紅軍回憶他的老班長爲了讓他和另外兩個病號順利走出草原,而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長爲了讓三個病號順利的走出草原,不斷的爲他們增加營養。爲了讓他們補充更多的營養,老班長把用來縫衣服的針燒紅了,做成了釣魚的魚鉤。爲了找到魚餌,老班長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長的眼睛也漸漸的開始模糊了,但是他還是堅持給三個病號做魚湯喝。有時老班長等了半夜也釣不到一條魚。而每次煮的魚湯老班長一口也不喝。就這樣老班長和病號們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長卻不斷的鼓舞着病號們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還不肯喝下病號們爲他煮的魚湯

老班長最終還是沒能和病號們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爲別人着想的精神還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電視劇《長征》觀後感 篇六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澤東

這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時所寫的詩,一直流傳至今,也是一首名詩,詩中流露出紅軍精神的頑強不屈。長征精神是在中國革命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但它卻超越了時空,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爲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鬥。

我們正處於學習科學文化的時期,更應該樹立爲社會主義的建設而讀書,爲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讀書,同時也爲了自己的將來而讀書。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形形色色的事物所迷惑。我們同樣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革命烈士能夠做到的,我們爲何又不能呢?與革命烈士相比,他們付出的更多,而現在我們只要努力學習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夠成功!

就好比在星期六那天,我們學校進行了一天的遠足活動,全程二十五公里,二十五公里太遠了。但是和長征兩萬五千裏比起來又算什麼呢?我們在當今這個和平安詳的世界中,二十五公里就是對我們的磨難,我們這一路上艱難前行,累的不行,可我們大家也堅持到了最後,我們不放棄,不屈服,不找任何藉口去逃懶,甚至有同學不舒服,嘔吐,也堅持的走完了來回,可見是多麼堅強啊。

同學們,努力吧!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爲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電視劇《長征》觀後感 篇七

人的精神力量若強大起來,可以到什麼境界?從1931年開始的那段征程應最能詮釋。從瑞金到延安,從東南到西北,爲救國救民傾盡所有,最終,真理戰勝了謬誤,血淚凝聚成了豐碑,鐫刻了那一代共產黨人不朽的精神力量。

可以說,長征時期的中國共產黨,是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外是蔣介石的"圍剿",內是博古、李德"左"的錯誤。初期的戰役無疑是悲壯的,"血戰湘江"一役紅軍從八萬銳減到三萬,劇中一個叫"阿玉"的姑娘,打游擊戰,被捕後高唱一曲《十送紅軍》,沉塘犧牲。紅軍,不僅要抗擊各地圍追堵截的軍閥、國民黨的中央軍,還要、也更爲重要的,是糾正黨內的錯誤,否則,工農紅軍,全軍覆沒。故說長征,是一場堅守信仰、追求真理的跋涉。

劇中黨內一切以"蘇聯軍事顧問"爲王的指導方針讓我訝異,軍事顧問並不能結合中國的實際,指導方針出現嚴重錯誤,導致中國的工農紅軍一敗再敗,甚至可以說到了四面楚歌的絕境,但,指導方針將博古、李德的教條主義奉若神明,絲毫不考慮黨內的實際情況,這時的紅軍是艱難的,是壓抑的,也是岌岌可危的。但,幸好,毛澤東等領導人,一再堅持打游擊戰、西進川滇黔等作戰方針,創造了四度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著名戰役,終於,讓黨走上了正確的道路,高奏起了凱歌。

回望長征,不禁感嘆那對信仰與真理的不懈追求。

信仰,是多麼崇高的名詞啊,它由不得任何人侵犯與褻瀆,在任何情況,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仍是天邊那顆最亮的星,始終在心中亮着,即使,觸碰不到它,即使,實現它在好遠好遠的未來。崇敬紅軍當時的信仰,敢問若心中沒有堅定的追求,豈會拼上一切,傾盡所有,只爲那個"縹緲"、"虛無"的將來?亂世,讓當時的人迫切改變一切,小至個人的生死,大到國家的存亡,唯有堅持,纔可能有出路。現今的我們,談及信仰,還會有那如此的激情嗎?隨着年歲增長,被社會漸漸磨平了棱角,在養家餬口中也便淡忘了曾經的信仰,曾經至高無上的信仰。只是,不論是朝九晚五,還是詩情畫意,都要擁有信仰,堅守信仰,纔不至於在思想的沙漠裏乾涸至枯萎。

真理,每一個人都應窮盡一生追求的。沒有永恆的真理,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實事求是,不唯書,不唯上,只爲實,立足實,只有如此才能找到真理,或是立足真理。長征初期犯的不就是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錯誤嗎?這讓黨吃了很大的虧。沒有絕對,沒有永恆,面對任何事物,都要以一種辯證法的眼光看待,敢於指出錯誤,即便所有人都抱有與之相反的觀點。若沒有當時毛澤東、朱德、洛甫等人的正確批判與清醒認識,紅軍,或許真會斷送。追求真理,堅持真理,實踐,自會檢驗出它的真僞。

長征,一段崢嶸歲月,一場共產黨人關於信仰與真理的跋涉,那種堅守、不屈、奉獻,已深深地刻在骨子裏,必將銘心。

電視劇《長征》觀後感 篇八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着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後的笑容。80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看完了《長征》紀錄片,是什麼使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呢?難道有神仙相助嗎?還是老天刻意的安排呢?不!都不是!完全是靠他們那種堅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堅韌不拔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長征精神!

今天,《長征》紀錄片的推出,我們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面對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去傳承去發揚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爲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着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着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着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着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爲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樣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展開歷史的長卷,我們看到在那條蜿蜒崎嶇的長征路上,破險阻重重,越關山無數,在那裏他們拒危難險阻於不顧,在那裏他們萬衆一心重新撐起一個古老民族不屈的脊樑。誠然,毛澤東是這場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創造奇蹟的好舵手;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引着這漫漫長征中紅軍前進的步伐。

看到那湘江激戰、四渡赤水、搶渡烏江、飛奪瀘定、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險阻的情景,見到那一個個爲革命事業勇往直前倒下去的革命先烈,心靈深處受到一次次的震撼,那《十送紅軍》的旋律,那馬蹄急促聲仍在我耳際縈繞,那前赴後繼、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無時不在我心中迴盪着。

長征的偉大壯舉,帶給我們不竭的源泉,長征的輝煌勝利,注入我們無盡的動力,長征的無數犧牲,換來我們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希望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能夠繼承紅軍傳統,勇往直前,完成歷史給我們的光榮使命,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

作爲有着鴻鵠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征中,我們肩上負載着怎樣全新的責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爲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爲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無論是微觀個體還是宏觀意義上的集體、民族或國家,總是處於“長征”或“新長征”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困難,因此,我們需要的是樂觀、豁達、大無畏的思維和態度,要坦然、泰然看人生、看挫折,看潮起潮落和雲捲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