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將改革進行到底專題片觀後感

觀後感2.14W

將改革進行到底專題片觀後感

《將改革進行到底》專題片觀後感篇1

在這場歷史性的偉大變革當中,我們看到,正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司法規律,堅持爲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使改革迸發出無窮生機與活力。

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正在熱播,讓人民羣衆對改革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

“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全面深化司法改革,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以人民的需求爲導向,適應司法規律,堅持改革創新的科學性與人民性相統一,通過改革,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羣衆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以人民爲中心,就是要以迴應人民關切作爲改革的“指向標”。着力解決人民羣衆在司法領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縱觀法院改革,不管是“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的立案登記制改革,以審判爲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還是“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司法責任制改革,司法人員分類管理的員額制改革,無不體現着人民的意願,迴應着百姓的呼聲。而具體到不同環節、不同階段、不同地方,同樣需要針對不同特點,傾聽羣衆意見建議,善於發現改革過程中存在的重點、難點並加以研究解決,以改革者的姿態,將改革進行到底。

以人民爲中心,就是要以保障人民參與作爲改革的“加速器”。人民羣衆參與司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平正義行進在改革路上,也行進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只有充分保障人民羣衆參與司法,才能真正做到聽民聲、聚民智、尊民意,確保各項改革措施不變形、不走樣,真正落到實處;只有充分保障人民羣衆參與司法,才能保障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使人人都參與到改革中來,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助力改革,防止改革懈怠。

以人民爲中心,就是要以實現人民利益作爲改革的“試金石”。“司法體制改革成效如何,說一千道一萬,要由人民來評判。”裁判文書上網、庭審視頻直播、微博直播,司法公開,就是要讓人民“看得見”;網上立案、巡迴審理、遠程視頻接訪,司法便民,就是要讓人民“感受得到”。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財物統一管理,同步推行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防止權力干預司法,對司法腐敗“零容忍”……司法公正的頂層設計,體現在每一處微小的細節。當改革不斷全面深入,當改革成效逐步顯現,換來的,是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提升,是公正正義的實現,是人民羣衆滿意的認可。

以人民爲中心。在這場歷史性的偉大變革當中,我們看到,正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司法規律,堅持爲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使改革迸發出無窮生機與活力。當法之所向,成爲民之所盼,我們同樣看到,看到公平正義的陽光,映照在每一個人的笑臉,看到法治的信仰,銘刻在每一個人的心間。

《將改革進行到底》專題片觀後感篇2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上強調,改革要堅持從具體問題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着眼於解決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把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做到緊之又緊、細之又細、實之又實。

習近平的重要講話,再次闡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並對財稅體制、戶籍制度和司法體制這三項當前的重大改革議題作出了部署。各地各部門要深刻領會、切實貫徹的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的部署,敢於擔當、積極有爲地推進改革攻堅。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必須從具體問題抓起。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什麼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裏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裏就有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人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解決問題的,人的實踐活動也會產生出新的問題。循環往復的問題不斷產生和解決的過程就是人類社會的演化過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存在於實踐之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我們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需要_各種各樣的問題。某種意義上講,問題本身不是問題,看不到問題,拿不出解決問題的改革之策,纔是最大的問題。只有投身到火熱的改革實踐中去,才能發現真問題、化解新難題,才能真切地聽到時代的聲音。

“爲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發現問題是爲了解決問題,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知行合一。不付諸行動,不狠抓落實,再好的藍圖也只是一紙空文。改革攻堅,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是習近平反覆強調的“關鍵詞”。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習近平指出,凡是議定的事要分頭落實,不折不扣抓出成效。要強化改革責任擔當,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幹。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時,指出,起跑決定後程。要把抓落實作爲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真抓實幹,蹄疾步穩,務求實效。對改革的任務和重點,要逐項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時間進度。對已經推出的改革舉措,要加強跟蹤瞭解,及時總結經驗、解決問題,鞏固和發展改革成果。對新啓動的改革舉措或改革試點,要加大組織和協調工作力度,確保取得成效。這次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時,習進一步強調,目標是否堅定,決定改革的成敗;落實能否到位,決定藍圖的實現。各地區各部門要敢於擔當,積極有爲推進改革攻堅。中央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地方改革的具體指導,明確改革政策各個環節的銜接配合關係。各牽頭單位要加大年度工作要點的推進落實力度,到人到事,凡事都要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幹。要抓緊對領導小組工作要點落實情況督促檢查和對賬盤點,成熟一個,審議一個,出臺一個。

“行動,只有行動,才能決定價值。”果決勇毅,用行動說話,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改革者最可貴的政治品格。以來,以同志爲的黨中央,以“言必信、行必果”的實際行動,爲“實幹興邦”作出了最好的表率,贏得了人民羣衆的擁護。“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這是鄧小平同志給全黨的警語箴言;“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這是給全黨的行動宣言。全面深化改革,行動要快,指向要準,落點要實,需要各地各部門動真格、做實功,該啓動的必須立即啓動,改革不能等也沒法等。尤其是當前經濟發展穩中有憂,面對下行壓力,面對風險和挑戰,更要下好改革先手棋,甩開膀子真抓實幹,落實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各項改革舉措,從而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克服當前困難,謀求長遠發展。

抓落實,必須“聚焦、聚神、聚力”,習開宗明義的這一要求,是真抓實幹、打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的又一動員令。聚焦,就是要對準具體問題,突出具有結構支撐作用的重大改革,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優先推進基礎性改革。當務之急是抓緊落實財稅體制、戶籍制度、司法體制等基礎性改革,把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往前排;聚神,就是要以義無反顧的勇氣、奪隘闖關的膽識、勇毅篤行的擔當,快馬加鞭、一鼓作氣、奮發有爲地把中央改革部署化爲具體方案、變成具體措施,善作善成、有條不紊地一項一項落實好,積小勝爲大勝,積跬步至千里;聚力,就是要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正確引導輿論,凝聚各方共識,增強人民羣衆投身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當前,要紮實貫徹習近平的要求,改革的牽頭單位和參與單位要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做到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中央部門要着力抓統籌,抓方案,抓落實,加強指導,加強督促檢查,各試點地區要積極探索、總結經驗,上下互動,直面矛盾、勇往直前。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某一個或某幾個部門往往力不從心,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部署和領導下,統籌協調、合力推進。

國外有句諺語:“十個空口說家抵不上一個實幹者。”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不是誇誇其談者而是真抓實幹家。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的要求,“緊之又緊、細之又細、實之又實”抓落實,全面推進改革的深化。如果只會紙上談兵、虛談廢務,甚至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指手畫腳,導致改革措施落空、變味,豈一個“誤”字了得?當前,一些部門、一些地方,在落實改革行動上仍然存在着半心半意、等待觀望、空喊空轉等消極現象,中央着眼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一些改革舉措,在某些地方之所以落實不到位、效果不明顯,究其實,就是“不推不動”的消極怠工在作怪。無論“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的爲官不爲,還是“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敷衍了事,無論鬆鬆垮垮、大而化之的工作狀態,還是推諉扯皮、拖延應付等庸政懶政行爲,無論是打小算盤、動小心思,還是遇到矛盾畏難而退繞道走,都將貽誤改革良機,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有負人民期待,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敵。對此,除了要加強督查、嚴肅問責,“堵嘵舌者之利口,壯實幹家之聲色”,還要拿出更大決心衝破思想障礙、突破利益藩籬。

一些部門和地方“不推不動”,固然有工作作風等原因,但更多的還是由於改革要動自己的奶酪,觸動既得利益。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依靠人民羣衆的支持,動真碰硬,爲推進改革大業清障。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何況決定中國命運關鍵一招的改革大業?習一再強調要“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在落實改革的關鍵時刻,勇於擔當,把改革措施抓實、抓實、再抓實。面對改革深水區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唯一的辦法就是拿出行動來,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全力推進改革之舟乘風破浪,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彼岸。

《將改革進行到底》專題片觀後感篇3

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發展階段發生重大跨越,改革的任務凸顯“全面”。我國已從以滿足人自身生存需要爲主要目標的生存型階段進入到以追求人自身發展爲主要目標的發展型新階段,社會需求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此背景下,改革的重大任務不僅集中在經濟領域,而且集中在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領域,任務更加全面。

第二,我國經濟轉型正處於關鍵時期,轉型升級更加依賴於全面改革的突破。未來五年是我國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的工業轉型升級、從規模城鎮化走向人口城鎮化的城鎮化轉型升級、從物質型消費走向服務型消費的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轉型直接依賴於改革的突破,這形成了全面改革的現實需求。

第三,新階段全面改革的目標進一步明確化,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比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目標更加全面,涉及領域更多,是一場新的改革大考。考得好,我國就將走上公平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幾年來,我國在經濟、社會、生態、文化、政治領域的改革不斷深化,“四個全面”穩步推進。比如,在經濟領域,資源要素價格改革加快推進;在社會領域,反貧困、公共服務等力度不斷加大;在行政領域,簡政放權取得重要進展。這些改革都爲公平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將改革進行到底》專題片觀後感篇4

“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美好且堅毅的期盼下結束了《將改革進行到底》的觀看,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改革的鼓舞感蠢蠢欲動。我爲偉大復興而不斷前行的祖國而驕傲,我爲波瀾壯闊的大好河山而驕傲,我爲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齊步伐而驕傲,我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承諾而驕傲。我爲我是一個懷揣中國夢的青年人而驕傲!

紀錄片以《時代之問》開啓,提出了改革開放30年來,伴生出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並從經濟、政治、司法、文化、生態文明、國防軍隊建設、黨的建設、民生等領域進行改革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的,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深化。”啃難啃的骨頭,縱深推進,是我們當下改革的態度和決心。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第十集《人民的獲得感》,黨的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仍有7000萬貧困人口讓人牽掛。四川大涼山腹地的“懸崖村”,險惡的地理環境讓村民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家在山上,學校在山下,令人心驚肉跳的垂直藤梯是孩子們求學的唯一途徑。

經過媒體的報道,國家的關注,2016年11月,“懸崖村”的藤梯換成了安全的鐵梯,因地制宜的實施旅遊產業的開發。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做出了減貧承諾:“未來五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習總書記提出了精準扶貧。明確方向後,建檔立卡是精準扶貧的工作起點。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解決3000萬人脫貧;通過轉移就業,解決1000萬人脫貧;通過異地搬遷,解決1000萬人拖貧;還有2000多萬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面納入低保覆蓋範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看到龐大的貧困人口得以安置,內心多少還是有點震撼,爲習總書記大刀闊斧的改革魄力所欽佩,爲7000萬即將擺脫貧困的人民而高興,爲城鄉差距逐漸減小的時代而欣喜,爲“共享發展”的新理念而自信。

本集充分展現了人民羣衆因全面深化改革而日益增強的獲得感,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羣衆的難點、痛點爲着力點,如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等衆多領域,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改革路上始終把人民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讓人民羣衆有更多的獲得感。

改革是核心,到底是目的。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美國詩人穆爾說:“勝利不會向我們走來,我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一句句鏗鏘有力、發人深省的話語鼓舞着13億中華兒女爲實現共同富裕的願景與思考。

改革路上,作爲青年員工,我們應加強學習、提高技能,拓寬知識面,大力支持公司的改革。目前公司的經營思路由施工單一型轉變爲管理型。管理型的經營模式提高了公司國際化的競爭力量。改革路上堅定信心、統一思想、改變觀念。傳播企業文化、傳播公司改革的正能量是我們青年人責無旁貸的責任。作爲中國公民,樹立良好的市民形象,提高自身的內在素質,擔起改革的重任,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改革進行時,攜手中國夢。未來已來,不要等待!

《將改革進行到底》專題片觀後感篇5

面臨着中國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方針,要求中國繼續深化改革路線,落實改革方針,從而實現中國夢。可以說,全面深化改革不僅是中國目前面臨的形勢所迫,更是中國夢實現的過程中,中國必經的發展之路。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方針被提出來,除了原有的經濟改革之外,全新的深化改革中體現出了這次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兩個重點,在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的同時,注重改革的全面性,涵蓋了科技、文化、醫療保障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在這次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涵蓋面積如此廣泛的改革方針的提出,是爲了更好的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而近年來,中國夢的提出,使我們不得不將目光聚焦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構建上。認爲,中國夢實際上就是實現中國偉大復興的夢,實現中國人民共同富裕、中華民族偉大富強的道路。從這裏可以看出,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夢想,是中國人偉大復興的夢想。因此,在實現這個夢想的路上,面臨着如此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國唯一的道路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爲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空間,然而這對於中國夢的實現仍然有着較大的差距。中國夢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而改革開放只帶領了一部分人先富裕,這與中國夢的共同特點相背離,因此,在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上,中國必須要走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全面要求中國改革開放道路的溯及面廣,要能夠造福更多的中國人,要爲全中國人民的小康生活而努力;深化要求中國改革力度的強大,要求中國的改革力度溯及到更多的中國人,使中國居民的生活水平顯著的提高。而這,正與我們中國夢的最終要求不謀而合,是中國夢實現過程中的重要實踐。

中國夢,是中國實現偉大復興之夢,是中國人走向全民富裕的偉大決心。在中國夢的實踐中,中國必須要全面深化改革,強調改革的溯及面和改革的溯及力,使中國夢真正的得以實現,實現全中國人民的富強的小康生活目標。

中共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1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w2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引發境內外華文媒體關注。羣衆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實現黨的確定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_

事實證明,羣衆路線是我們取得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法寶。在全國人民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新形勢下,羣衆路線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法寶。要想讓夢想照進現實,黨員幹部作爲實現中國夢的領路人,能否切實踐行黨的羣衆路線,密切聯繫羣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對實現中國夢起着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要實現偉大中國夢,黨員幹部必須身先士卒,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挑起重擔子,擔起重責任。在實現中國夢的光榮征程上,黨員幹部的表現如何,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夢的實現效果。現在,一部分黨員幹部身上出現了脫離羣衆的現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突出,奢靡之風嚴重,嚴重損害了黨在人民羣衆中的形象。對此,廣大黨員幹部必須以身作則,按照_的要求,及時“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走羣衆路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最終贏得人民羣衆的信任和擁護,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證。

人人都有夢想,也有追夢的權利。夢想有更高的收入、更穩定的工作、更好的醫療條件......這些美好的夢想,需要黨員幹部帶頭實踐真正的走好羣衆路線,切實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爲人民實現願望創造良好的環境,讓我們的“中國夢”不再是夢。

以夢爲馬,奔向復興。無論你是普通羣衆,還是黨員幹部,都是夢想照進現實的動力之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努力奮鬥,腳踏實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將個人夢想融入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宏偉目標,同祖國與時代一起進步成長。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