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93W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一

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獄,被判終身監禁。無望的歲月裏,面對的不僅僅是惡劣的環境,兇惡奸詐的典獄長,更多的是內心的痛楚和體制對人性的控制和左右。他身處的監獄好似一條僵硬腐化,教條密佈般的鎖鏈。被關進去的人被鎖鏈鎖着,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思維,他們習慣於服從,習慣於“不犯錯”的活着。奇怪的是很多人對此沒有意見,甚至還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和心靈歸屬的地方。

但是安迪是一個高學歷的囚犯,看似柔弱的外表下,他有一顆非常清醒的頭腦。他做的事,在常人看來——不可理解,然而他做到了:他不懈地寫信爲監獄的圖書館迎來的擴建的資金,他教那些無希望的人文化,他用十幾年的時間挖開了在朋友瑞德的眼中要挖600年的隧道,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裏,他通過這條生命的通道,在500尺的污水管道里匍匐前進,在地獄和天堂的一線之隔間匍匐前進,終於,在對那一片湛藍的天空和大海的嚮往下,安迪重獲自由,並且懲罰了有罪的典獄長等人。

很多時候,自由是自己爭取的。只要你沒有犯錯,何必怕惡勢力。只要你有聰慧的頭腦,石牆外的世界等着你去探索。只要你的毅力夠堅定,只要你的心夠絕,你的嚮往會隨之實現。只要你敢,只要你行動,一切都是能漸漸實現的。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二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自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1994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全球上映,大獲成功,並受到了全球觀影者的熱議,自此之後,該片口碑被影評人爭相傳播,躍居爲全球電影評分排行榜第一的作品。

我是在瞭解到這本書之後,才觀看的影片。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年輕有爲的銀行家安迪遭受妻子的不忠和背叛,然後被誣陷殺人犯喊冤入獄並自我救贖逃脫監獄重獲新生的故事。在司法審判的過程中,奸詐的律師提供了各種置他於死地的證據和辯論,而法官也並沒有擔當起應有的責任對證據進行細心審查。入獄後的安迪一開始與衆人格格不入,逐漸的,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通過自己的能力重獲自由。

在監獄裏,安迪結交了好友瑞德,獲得了他的一些幫助。同時,安迪積極得與典獄長和獄警們搞好關係,典獄長和一衆獄警爲了理財和教育問題請教安迪,安迪用自己的知識從他們那裏獲得了不少便利。而____的典獄長爲了將自己的不義之財洗白,也讓安迪作爲他的代理人,用他的銀行學和財務知識來處理個人財產問題。

安迪當然沒有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當他獲得了獄警們信任的時候,也爲自己的一班獄友爭取福利和進入圖書館讀書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個長遠的逃生計劃!

安迪在自己的獄房中的牆上找到了一個薄弱之處,並通過瑞德的幫助獲得了一把鐵錘,他決定用這把鐵錘挖出一條通過自有的路。而要實現這個計劃何其艱難!監獄的檢查非常嚴格,於是他用一副美女的畫來遮住自己挖掘的洞,由於獄警們和他相處的不錯,因此一直沒有引起警覺,安迪正是利用了這個心理。

安迪用自己的知識也幫助獄友們重獲人生的希望,讓他們燃起生活的熱情,瑞德就是其中最要好的一個。而在瑞德的心裏,安迪似乎是一個不可能被牢籠關得住的人。果然,經過20年的努力,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安迪從那副畫後的洞裏逃了出去,並在銀行通過自己的簽名取走了典獄長的所有錢。

而貪心和卑鄙的典獄長也因爲安迪的匿名舉報和提供的證據被檢察官調查,最後選擇了自殺,在臨死前,他打開了安迪的《聖經》,發現裏面藏着一把鐵錘,並寫着: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當瑞德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刑後出獄,安迪聯繫了他並和他重逢在墨西哥海岸——美麗的異國他鄉。

故事就完了,這本書和電影讓我們看到了層出不窮的人性之惡,讓我們對生存的價值和意義產生了思考。而長期的精神摧殘會將人們的思想制度化,我們需要做的是懷抱希望,爲了自由而通過努力實現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三

一把六七寸長的鴨嘴鋤、一張足夠大的海報、20年的不懈努力、五座橄欖球賽場的下水道,他以蘭道史蒂文重現於世……

彼時,他是因誤判殺害妻子及情夫而被捕入獄,屈辱、逼迫,20年的囚禁。太多的人在銅牆鐵壁的監獄中,由抗爭到受傷,由失敗到妥協絕望,再由絕望到麻木,進而習慣。就像影片中瑞德曾道:“監獄是個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囚禁和傷病不是陌路,最可怕的是一個人失去了期望,人生沒有方向和目的,當一個人連自由和期望的光芒都拒絕觸碰時,他已將自我徹底葬送。安迪的救贖,源於他對生活和人生永遠不失期望,他還在期待:在墨西哥岸的太平洋一隅,在一個名叫“芝華塔尼歐”的地方,在沒有回憶的海洋,開個小旅館,買條破船,整修一新,載客出海,去擁抱蔚藍的自由之海……

相比於主人公安迪而言,老布的末路窮途則更讓人痛心。50年的囚禁讓他失去了期望,失去了自我,只是機械化的活着。也許他的死亡,只是一個糟老頭註定的歸宿,但他留給觀衆的卻是莫大的震撼和深思。老布,50年後獲得了假釋,在表面上他重獲了自由,可實質上在他踏出監獄,接觸到陌生社會的那一刻,他對自我則是更深的禁錮。那半個世紀前早已被體制化的思想、垂垂老矣的病體、不曾有過期盼的內心,如何能經受得住這瞬息萬變的時代他像是時代風化的活化石,沒有溫度,沒有追求和期望,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恐懼,逃離。

期望和自由,是影片貫穿始終所強調的。擁有了期望,纔有目標和追求,自由和一切對於人生纔會有意義,一旦我們放棄期望,那這變化的所有將會一文不值。安迪成功了,自由了,因爲他對生活永遠不失期望,他奮鬥,他不放棄。他有完全屬於自我的內心自由,他讓音樂旋律響徹在冰冷的囚室;他用六年的堅持爲囚徒換回一座舒適的圖書館,讓他們能享受自由閱讀、欣賞的權利。他是個異類,是一道永不屈服於困頓,永遠堅持內心的期望之光。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四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題記

任何經典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跨的了時間的維度。《肖申克的救贖》雖不是時代的寵兒,但其鋒芒亦不可擋。

在這個特殊的寒假,突然增多的閒暇時光,讓我們有了一次機會沉澱下來好好看一本書亦或是重賞一部電影。這次是我第三次觀看《肖申克的救贖》,影片雖然再次結束,但安迪那強大的精神信仰和他將近20年的堅持與隱忍依然讓我感觸頗深,我不是一個專業的影評人,只是一個普通的觀衆,沒有辦法寫出深刻的評論,只能寫下自己的拙見。我曾經問過自己,如果像安迪一樣,我會活成什麼樣子,我給自己的答案是不知道,但其實是我自己不敢承認罷了。在肖申克的圍牆裏生活20年,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會被體制化,影片借瑞德之口說道:這些圍牆很有趣的,開始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時間久了,你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布魯克斯就是被體制化的典型,他與社會脫節幾十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假釋機會,他慌了,他甚至想要用傷害同伴的方式來獲得繼續生活在肖申克的機會,儘管最後他穿上正裝,踏出鐵門,像個真正的社會人一樣試着去融入社會,但當年老的他面對街道的車水馬龍時,面對夜裏把自己驚醒的噩夢時,面對與自己格格不入卻異常忙碌的世界時,他選擇了一種在外人眼裏看着極端,在自己眼裏覺得舒緩的方式結束了他暗淡無光的一生,我想,對布魯克斯來說能救贖他的方式只有兩種在肖申克當圖書管理員直到生命的盡頭或是被世界孤立到獨自去天堂,安迪是肖申克里獨一無二的光,他有多明亮,布魯克斯的影子就有多灰暗,布魯克斯是一個悲劇,一個我們無法挽救的悲劇。

布魯克斯的怯懦來源於他精神上的禁錮,在監獄的日子裏他親手給自己的心鑄造了牆,但安迪卻不同,他至始至終都未曾放下手裏的槍。我想象不出安迪是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在面對姐妹花的不堪折磨時選擇隱忍,有多麼的執着才能堅持六年每週不間斷的給州政府寫信,有多強的信念才能花19年的時間用一把鶴嘴鋤鑿出一條自由之道,在肖申克的。20年時間裏安迪從未放棄過懷抱希望和嚮往自由。

他用自己的智慧爲在屋頂勞動的每個同伴贏得了三瓶冰啤酒,當久違快樂的同伴們享受冰啤酒帶來的快感時,安迪只是坐在一旁說了句我戒酒了,瑞德說他那樣做的目的只是爲了感受下自由,哪怕只有一會兒、、、、、、當《費加羅的婚禮》響起在高牆之中時,是溫和的柔風吹拂過每一個肖申克人的臉龐,在瑞德眼裏,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可安迪卻告訴他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正因如此,安迪用20年鑿開了瑞德認爲六百年都鑿不開的隧道,當他穿過隧道,爬過五百碼的惡臭污水道,脫掉囚服,張開雙臂,接受雨水的沖刷時,他就已經徹底洗去了條條框框的禁錮,他用全部的希望去感受並且獲得了牢房外的自由,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強者,他的自我救贖像污水道里的一束光,雖然無法照亮整個管道,卻告訴了人們只要忍臭向前希望的光芒就會愈發盛放。安迪是強者,亦是一個聖者,他與瑞德之間的聖哈塔尼奧約定讓出獄後半體制化的瑞德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看見了人生的方向,當再次見面的兩人相視一笑時,大海變的格外的藍,在這個沒有記憶的溫暖地方他們都救贖了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永遠自由的與希望爲伍,以堅定的信念爲槍去對抗命運的玩笑。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五

今天我爲大家推薦的一部由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此片1994年上映,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爲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這也是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高達9、7分,我看過這部電影三遍,現在我想淺談一下我對這部神片的看法。

Andy是一名年輕有爲的銀行家,卻被指控殺害自己的妻子,被冤枉送入監獄,面臨着20年的監獄。面對這飛來橫禍,Andy沒有在這座陰沉的監獄裏消沉下去,而是努力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非凡的毅力逃出了這座監獄。

我覺得這步電影有幾個關鍵詞,首先就是希望,面對困境,面對監獄的鐵柵欄,Andy不像其他犯人一樣,整天百無聊賴的活着,而是對未來充滿着希望,他深知自己是無辜的,所以從他來到監獄的第一天起,就下定決心要逃離這裏。Andy在享受着生活,他會悠閒的在監獄的廣場上散步,會用監獄裏的大喇叭播放動聽的意大利歌劇,在監獄裏辦起了圖書館,教授犯人們知識但他並不是一味的樂觀,他深知自己應該去做什麼,他有這自己的計劃:逃離監獄,來到太平洋上的一座美麗的小島,開家酒店,開始新的生活。

另一個關鍵詞就是才能,就像影片裏的一句話那些羽毛鮮豔的鳥,從不會被籠子所困住。Andy在監獄裏就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到了極致。他通過分析岩石的結構類型,判斷監獄的牆壁可以挖洞,他憑藉學識爲監獄每個獄警報稅,甚至到後來成爲了典獄長的御用洗錢手,得到了他們的信任,也提高了自己在監獄裏的地位,這對他之後的越獄也提供了可能性。

一個人即使身處困境依然不會放棄對未來的希望,依然能冷靜分析現實,努力發揮自己的才能,最終就能重獲自由,我想這就是這部影片想給我們傳遞的現實價值。就像Andy在片尾給Red的信中說到: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六

早就聽說《肖申克的救贖》是神作,最早聽說還是看斯蒂芬金的《黑暗塔》時的作者簡介看到的,再早一點相關的就是之前在加基森所在的區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地方啊)接到過一個40+級的任務叫謝申克的救贖。

扯太多了觀衆老爺子會生氣的,我就直說觀後感了。

這部片子的確是部神作,真的,去看看就好。

看了這部影片,真的讓我什麼話都說不出來,這實在難以用語言形容,已經死了3個人了還有一個被打殘了,哎。

主角進來的時候被3姐妹打,沒有人幫他。

可是後來,主角幫了海利,3姐妹再打主角後,bobs(貌似吧)就被海利打殘了,雖然主角剛進來的時候我對這3個人人深惡痛絕,但是他被海利打殘的時候還是觸動了我那脆弱的心靈。

說真的,我覺得這整部影片表達的主旨就是安迪寫的一句話:記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一般的文章中心句都在後面,這句話也出現在影片的結尾處。

看到這部片子我想到一件事,就是日本發生的,一個老人因爲沒人養老,就去搶劫爲了入獄起碼比在社會的生活好。片子裏有一個類似的人:brook,他已經被體制化了,在監獄生活的都比在社會好,這也能讓我們想到爲什麼當他得知他會被假釋的時候會做出那麼瘋狂的舉動。從監獄假釋後,他因爲適應不了外邊的社會而自殺了,當然這裏面我也不否認他太老了什麼事都做不成。可能brook的事情也是斯蒂芬金在小說的主旨上穿插的一個插曲吧,他告訴我們即使生活在監獄很長很長時間做着機械化的事情,也不能讓自己適應了這種機械化的生活,自己必須有自己的靈魂來控制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再看看典獄長,雖然道貌岸然,卻做着那麼骯髒的事情,我覺得他掛在牆上的主的審判即將到來後的保險櫃也是他這種外表與內心不符的寫照吧,這廝我覺得是以爲自己利用了安迪,實際上是安迪利用了他。

安迪很聰明,真的,否則他怎麼可能成爲一個大銀行家呢。安迪最開始就想得很周到,他先拿了個小鋤頭準備刻石頭,後來發現有人在監獄牆上留名,他也留名了,卻發現有一個小洞於是他開始盤算他的越獄計劃,整整20年啊,晚上挖洞,白天把自己身上的土去掉,這是多麼驚人的毅力!還有1周1信(6年)和1周2信(沒有交代)他爲監獄長做事,我認爲,他利用了監獄長爲自己出獄後的經濟做保證,他虛構名字在別人看起來是高明之舉,不會被發現犯罪,實際上就是要用虛構的那個名字做出獄後的經濟保證。至於他用海報擋着洞和把鋤頭藏到聖經裏這兩件事就不多說了。接下來說他爲什麼會成功,毅力,才華我們都說了,還有人緣。他爲海利做時候要啤酒,說是爲了夥伴們,還不如說是收買人心。如果他沒有收買人心,能成功麼?

在此我反對我舅舅說過的話:人緣是沒有用的,如果人緣沒有用,那麼安迪逃出去靠的是什麼?沒有人緣誰幫他整理圖書館,誰幫他撿小石子來做象棋。這裏的人緣,有朋友的意味,也有利用的意味,比如海利,明顯是被利用了,沒他3姐妹還會禍害人間。安迪成功還有一個,就是吃苦,當然這也可以算在毅力這裏,因爲等待也是一種苦。500碼的下水道,讓你爬,你爬麼?安迪之所以能成爲大銀行家,應該就是這4項組成的:人緣,才華,毅力,吃苦。雖然安迪成爲銀行家的過程沒有說,但從他成功越獄這裏便可體現出他怎麼成功的。

這影片表達的太多了,但是他的主旨還是:記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希望!

hope!

瑞德說希望沒有用,安迪卻說,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即使自己的肉身被禁錮了,希望卻不會被禁錮!

安迪希望自由!所以他才逃出去!瑞德難道不希望自由麼?!那麼他那麼多年的申請假釋是爲了什麼!這麼多次的失敗,讓他已經沒有了希望!但是!當他看到安迪逃出去的時候!他心中的希望也被喚起了!於是他又去申請假釋,終於成功了!德很巧的,假釋後就在之前老布的房間,也差點走上老布的歧途!但是他知道他要去見安迪,於是他的希望又被喚起了!於是就構成了完滿的結局!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七

《肖申克的救贖》作爲一部位居在豆瓣等著名影評網站的榜單前位的電影,具有着它獨特的電影地位。它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肖申克從無辜入獄到最後自我救贖的故事。然而在這裏我想說的並不是肖申克,而是一位在影片中佔據不到十分鐘的一個小人物,那位走出監獄上吊自殺的老人——老布。

你無法想象一位在監獄裏生活了幾十年有着他的朋友,管理着圖書館,大家尊重他,他有着自己的身份的老人走出監獄後的茫然無措。出獄後他在超市中當着收銀員,被人嫌棄,無法適應這改變後的社會規則。最終他走向自我的解脫,在上吊的門欄上留下了“brook was here”,他想讓大家記得他來過。瑞德說:“他只不過是被體制化了,在這兒,他是個有地位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到了外面,他什麼都不是。但我得告訴你,這些圍牆很奇怪,剛來的時候,你會恨它,慢慢你就會習慣它,日子久了,你會發現你離不開它,那就是被體制化了。”然而在監獄中不止老布一人不想離開監獄,有的甚至傷害同類爲了繼續留在監獄裏。在監獄中的每一個人都試着去尋求生存法則,然後逐漸去適應它,當他們處於這個叢林中生活下去,最終他們被同化了,這就是體制。就像大自然的物競天擇般,適應了體制生活你就生存,脫離了體制你就失去了自我,被淘汰。在同一年有着許多同類型的電影,《阿甘正傳》就是其中的一部。

阿甘似乎從一開始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智商不高卻勇敢善良,不斷挑戰這個制度化的底線。因爲跑的快而進入橄欖球隊、參加越南戰爭、甚至歸來時敢於說出戰爭的殘酷。就是這樣的一個傻小子卻不斷獲得成功,他敢於挑戰,敢於突破常規。我想有時候線條般的思考方式,纔是他真正突破制度化的動力在嚴復翻譯《天演論》時,他把達爾文叢林生存法則帶進人類的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理論一直延續到至今。當今大火的996的工作制,9點上班,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無疑壓迫着當代想出頭的年輕人,不付出超越別人的時間和努力,怎麼成功?你不努力,你就不會成功,你拼勁全力,你可能會成功。這是成功法則,而作爲員工似乎已經默認了這個理論,於是犧牲自己時間,無償加班,消耗自己。適者生存,爲了生活,我們在體制規則裏默默承受,不敢懷疑,抱怨也不會過明天。

或許,我們應該開始反抗?還是選擇繼續原來生活?

關於體制化的心理解讀:心理學中有一個社會化的概念,是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語言、規範、價值觀等社會行爲方式和人格特徵,適應社會並積極作用於社會、創造新文化的過程。個人成長就是一個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過程,也就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所在環境會對我們規範相應的行爲和思想。但是因爲某種原因,比如移民、比如入獄,人們需要再社會化,就是重新學習相應的規範——老布從在正常生活中的狀態再社會化到適應監獄,從恨、習慣到依賴的過程就是再社會化的過程,然而當年邁的老布走出監獄需要再一次再社會化的時候,他有恨卻沒有習慣,由於無法融入高牆外的世界才最終選擇了自殺。

習慣是個很可怕的東西,現在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如何能做到不斷適應社會,不與時代脫節,乃吾輩之責!喝過雞湯,我們就去奮鬥吧,該適應就適應,該突破就突破!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八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高牆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每一個進入這裏的人漸漸都變得麻木不仁,似乎只能聽天由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安迪含冤入獄,如果他聽天由命,大概這輩子都將永遠被留在監獄裏,爲監獄長賣命,每天只能仰望高牆上四角的天空。

但是他選擇用漫長的二十年時間,僅靠一把小鑿子,苦堅持,不放棄,一點一點爲自己挖出了一條逃生之路,一條自由之路,他用行動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我命由我不由天。

很多時候我們想做某事、想改變,但是隻停留在想象的階段,尚未到那種非去做不可的地步,似乎也給自己留了一些後路。

也許我們書看了很多,課也聽了很多,內心卻還是恐懼,恐懼失敗,恐懼自己做不好,恐懼不知道怎麼做

其實,有時候是我們的想法限制了自己,有人說,人的潛力無限,事情只有做或者不做兩種選擇。

是呀,你不去做怎麼知道自己不行,你不去做怎麼知道,也許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複雜。

試過了,如果不行,大不了還是回到現狀,並沒有損失些什麼。如果萬一成功了呢,總好過你原地等待。

有人說,寧願做過了之後感到失望,也不要錯過了之後覺得後悔。

還記得《肖申克的救贖》裏那句經典臺詞麼?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

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

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上帝在哪裏?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總有些人,他們勇於嘗試,敢於試錯,不斷挑戰自己!

對於他們,生命的每一天,都忙碌着讓自己活得更好,他們哪信什麼聽天由命!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九

何謂成長?有人說“成長需要堅持,成長需要友誼,成長需要關懷”。或許,成長需要一個目標,達到目標遠遠不夠,有的人一帆風順到達終點,但是有的人生活中充滿坎坷,第二類人更充滿魅力,因爲成長更需要挫折。

有時挫折會使你在生活中摔倒,可能摔得狼狽不堪。每個人都會遇挫折,挫折能使人變得更強大,我也不例外。

我曾經爲了得到學校裏評比的第二屆“優秀畫作”比賽的獎項,於是我在書櫃裏找啊,找啊,如同大海撈針一樣,才終於找到了一副滿意的畫交給了評委老師。我期待着比賽的結果。

過了幾天,評比結果出來了,我沒有入選“優秀畫作”那天,烏雲密佈,樹上再也沒有聽見小鳥的歌唱。“叮—咚—叮—咚”放學鈴一響,我便如同箭一般衝出校門,往家的方向跑去,一進家門,我便趴在牀上,淚水像溪水一樣,連綿不斷,把我整個人都“清洗”了一遍。面對這個打擊,我該怎麼辦呢?是放棄畫畫,還是面對挫折,絕不言棄?不行,我要直面困難!想到這裏我振作起來,決定再次投稿。我拿出紙張,重新構圖,一筆一畫,一絲不苟地進行着,塗色時採用顏色搭配,五彩繽紛,即使已經筋疲力盡,但我依然堅持着,凌晨12點,這幅畫終於完成了!下班回家的媽媽看到了這幅畫,批評我不務正業,還不睡覺。但我知道,這不是不務正業,這是我面對挫折的頑強。

第二天一早,便把畫交給了評委老師,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靜靜地等待了,時間過得真慢,度日如年,每個課間我都盯着布告欄,等着,等着……

一天,我看見了布告欄上寫着我的名字,我開心極了,天是那麼藍,鳥兒的歌是多麼動聽。我成長了,我成功了,我克服了挫折!

挫折,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顏色,挫折使我成長,挫折,使我離目標更進了一步。成長需要挫折,讓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越來越強。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十

先從片名解釋一下,肖申克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個地名,叫做鯊堡監獄,是的,故事是在一個監獄裏發生的,沒有多彩的顏色,而是單調,灰暗的場景,這所監獄可稱的上是人間煉獄,肉體上的摧殘和折磨在所難免,更多的是在那漫漫無期的禁錮中消磨生命,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毫無生機,毫無希望的煎熬着。這是一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講的是一個銀行家安迪因爲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無期徒刑,意味着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他的餘生。該片透過監獄這個強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爲個人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所謂的救贖,並不是安迪本身,因爲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面對獄友的拯救體現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讓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這兩個人,在安迪真正獲得救贖的時候又走到了一起。

之所以說這是一部感動心靈的電影,是因爲他是從開始一點一滴的滲透的我們的心裏,包括每一句話,每個片段,每個場景,甚至主人公的每個眼神,如果一一說出來,那麼只能把電影從頭複述一遍,因表達能力有限,我只能談一點自己的小體會,劇中有兩位在獄中渡過了大半生的囚犯被釋放出去以後,因爲已經被監獄的所謂體制化深深的桎梏,以至於他們都以同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在監獄外的生命,而第三位,也就是本劇的男二號,同樣住在那間自殺過兩個獄友的房間,做着他們之前同樣的獄外工作,同樣的夜晚失眠,但是最後,他選擇了突破這個給自己設置的牢籠,去尋找他的希望,尋找那份自由。可見,人生很多時候都在於選擇,安迪曾經對那個年輕人說過一句話,人,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人生的不同境遇,在於人的選擇,有時候是死亡,有時則是繼續生存下去,當面對是絕望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死亡還是生存下去?一個人能夠在痛苦的監獄生活,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所以他成功了,獲得了自由。

這是一部崇尚自由的電影。重要的是,它向人展現了取得自由的過程,它告訴你,自由不可能那麼輕而易舉,它也許要曲折,也許要在黑暗裏瑟瑟發抖,甚至可能會依靠向強權妥協來換取自身的生存,它告訴你自由是那樣一個艱難甚至是必須穿越猥瑣與骯髒的過程;換句話說,它給了自由甚至說是理想一個完整的定義。

同樣影片給了我們一個悖論:當自由突然而至的時候,它也許已經失去了光輝,因爲沒有了生活的支持,沒有了生存意義的賦予,自由對於你來說,不過是另一座監獄。

自由源於心,自由源於愛,真正能救贖我們的有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