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紀錄片《信仰》觀後感

觀後感1.8W

紀錄片《信仰》觀後感由本站會員“九爺”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紀錄片《信仰》觀後感

紀錄片《信仰》用不爭的事實,用一幕幕珍貴的畫面再現着歷史,呈現着現實,啓迪着未來。讓久已不聞槍炮聲,血腥味的我們,又回到那個爲信仰敢捨身的年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紀錄片《信仰》觀後感範文,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紀錄片《信仰》觀後感範文一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以黨的90多年光輝歷程爲背景,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是對廣大黨員、幹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教育片。中國共產黨人實踐信仰的奮鬥腳步,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大的歷史時期。

中國革命歷史上,一批先行者很多都是出身於富有的家庭,知識分子,他們捨棄了“小我”,爲了實現一個“大我”,去尋找信仰,去踐行信仰,他們爲了整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和振興而選擇了共產主義。沒有實踐的信仰是空想,在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所有奮鬥,都爲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在中國近代史上,懷抱各種主義和信仰的政黨,似乎都相信自己擁有未來,但恰恰是中國共產黨掌握了未來。因爲,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鋒中,共產黨人信仰的不僅是真理,還在於他們能夠前仆後繼、捨生忘死地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因此,全心全意爲人民利益奮鬥的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羣衆全心全意的支持。

解放後,圍繞社會主義建設這一中心任務,中國共產黨人開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寫新的傳奇。從此,信仰中融入了自強不屈的精神,信仰凝聚出了創業精神,信仰鑄就了公僕本色,信仰中承載着愛國之情。

新時期,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踐共同富裕的理想成爲共產黨人信仰的本質。在這一信仰的支撐下,涌現出了一大批一心爲公一心爲民的好黨員好乾部。他們一輩子堅守着“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堅定信仰,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他們在崗位上的自覺奉獻,辛勤付出,經受住了長期、複雜、嚴峻的考驗,始終保持着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他們在人民心中建立起來的一座座豐碑詮釋着他們的堅定信仰,那就是,一心爲公,立黨才能立得牢;一心爲民,執政才能執得好。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保持先進、純潔和優秀,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

紀錄片《信仰》觀後感範文二

《信仰》電視片中反映的建國初期王進喜等全國勞動模範,以及在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徐虎等模範人員,雖然他們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但他們在信仰旗幟感召下展現了一名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宗旨的中國共產黨的形象。

近日,觀看了《信仰》紀錄片,更是感觸頗多,一個人只有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纔有明確的奮鬥方向,才能沿着正確的道路前進。

堅定信仰,需要勇氣。晉朝劉琨講過:"膽識堅定,臨難無苟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對困難 挫折 風險,都能做到堅定不移 堅韌不拔堅持不懈,是需要有點勇氣的。只有"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不爲任何風險所懼,不爲任何干擾所惑",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離開了勇氣,也就離開了堅定,失去了信仰。對照自己,更需不斷錘鍊這種可貴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況下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風雨不動安如山"。

堅定信仰,需要實踐。堅定的信仰需要在實踐中錘鍊,更需要用實踐進行檢驗,不斷增強堅定信仰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別人眼中,我掌握的只是書本知識,缺少工作閱歷、實踐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觀後感 ) 爲此,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個學習、實踐的機會。向別的同學學習,學習如何把學校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如何做好本職工作,如何處理好複雜問題;向實踐學習,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把本職工作和基層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緊密結合起來,注重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把基層實踐中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及時的總結;向學生幹部學習,耐心傾聽她們的意見與建議,集思廣益,更好地落實到每一項工作和學習中。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對信仰忠誠和實踐的,對信念的執着和追求,對理想的豐富和完善,始終是我們共產黨員如磐的根,不變的魂。作爲一名預備黨員,我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查找不足之處,從現在做起,進一步增強爲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紮根基層,獻身事業,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爭做爲人民服務的表率、勤奮敬業、無私奉獻,爲黨的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紀錄片《信仰》觀後感範文三

今天,我們以宿舍爲單位觀看了大型紀錄片《信仰》。

中國共產黨誕生90多年了,經過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奮鬥和努力,成就了現在中國國強民安,社會穩定的大好局面。《信仰》全景式簡要回顧了我黨90多年的發展歷程,涌現了一些英烈,英模代表的崇高形象。作爲一名有三十多年黨齡的黨員幹部,心靈再次受到觸動和洗禮,正如一位網友所述,看《信仰》再次聽到錚錚的入黨誓詞,心靈深處又一次被重重的衝擊。每個黨員都有義務去反思自己每天的一言一行是否與誓詞對上號,是否真正無愧於黨員稱號。如果把90年分爲三個階段的話:

第一階段:建國之前的28年是我們黨在白色恐怖、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艱苦前行的一個階段,許多選擇共產主義信仰的人們爲了捍衛自己的信仰,是以生命爲代價的,他們爲中國革命的勝利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紅軍長征初期8萬多人到長征結束時只剩8000多人。原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在晚年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紅軍爲什麼打不散,散了還會回來,主要是紅軍信仰共產主義。年僅15歲的劉胡蘭在鍘刀前慷慨陳詞:怕死不當共產黨。還有在臨近全國解放前夜,在白公館,息烽集中營等地被國民黨殘酷殺害的烈士們。在爲新中國建立而英勇犧牲的無數先烈們,他們爲信仰犧牲了一切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當然也有經不起考驗叛黨投敵的敗類,一大最初13名代表中有3人就背叛了黨。

第二階段: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這近30年,黨帶領全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廢墟上建設新中國,人民當家做主,政權得以鞏固,也經歷了抗美援朝及中蘇、中印的局部戰爭,粉碎了帝國主義的封鎖。尤其是抗美援朝,我們用萬國牌武器同世界上最強的軍事大國戰爭,迫使其坐下來談判,犧牲了幾十萬人,換來了幾十年的和平。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涌現出了“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等。當然也發生了“_”這樣的錯誤影響了國家建設的步伐,造成了巨大損失。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多年,是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的黃金時期。從物質的極度匱乏,到物資的極大豐富,甚至產能過剩,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住房、汽車、家電生活必需品充分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華西的吳仁寶說過:千主義、萬主義、爲人民能富裕是最好的主義,所以我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現階段奔向共產主義最好的選擇。當然國家仍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經濟的高速發展與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及黨的建設不相協調的問題。地區差距、貧富擴大、分配不公的矛盾,反腐倡廉面臨的嚴峻形勢,都要求我們不能鬆懈。我們要走得路還很長,要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需要無數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奮鬥。

《信仰》詮釋了中國人是如何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如何堅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勝利。歷史選擇毛澤東和蔣介石代表各自的階級和政黨,用手中的槍桿和心中的信仰,用對歷史的感觸,和對未來的預測,在飽經風霜的中國大地上,在進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國的命運也就取決於這兩種信仰的博弈。這種信仰成了中國人尋找一條民族獨立和現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我們偉大的黨,以及那始終引導我們堅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產黨宣言》創造了共產黨信仰的起點。1992年,鄧小平曾經回憶說: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共產黨ABC》,正是以《共產黨宣言》爲起點,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不停的追尋,堅守自己的信仰,發揮了他永恆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裏的仁人志士悄然醞釀着時代的藍圖。開天闢地慨而慷。《共產黨員宣言》確立了中國人民自己的信仰,在這種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鋒隊開始了救亡圖存的偉大探索,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共產黨宣言》引導彭湃從一個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從他燒田契開始,已經開始綻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正是對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揭開了中國現代歷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還要堅守,正是有無數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堅守自己的信仰,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聆聽着片中的入黨誓詞,再次心潮澎湃,歷經各種時期,黨的誓詞也在不斷修改,但毛澤東主席添加的“永不叛黨”一句從未更改。絕大多數共產黨人在用生命捍衛自己的信仰。_曾寫過:死,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他在《可愛的中國》一書中說道:中國一定有個可愛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於像他這樣對信仰的堅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現在已經出現。當然,不是所有的共產黨人都能堅守自己的信仰,像陳公博、張國燾等人,他們終將被歷史所唾棄。

中國共產黨創造歷史奇蹟靠的是什麼?就是信仰。湘江戰役陳樹湘斷腸而死,爲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毅的“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表達了對信仰的忠誠,張思德的爲人民服務,劉胡蘭的“怕死不是共產黨員”,無不是對信仰的實踐,全心全意爲人民利益奮鬥的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從蘇維埃到民族解放,從新中國到五星紅旗,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後繼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讓人們凝聚起來,爲信仰而奮鬥,就是爲未來而奮鬥。

作爲一名普通黨員,無論你處在何位置,何崗位,要時刻想到自己有一份責任和義務,想想入黨爲什麼?當幹部爲了什麼?身後留下了什麼?如果說選擇信仰難,那麼堅守信仰更難。郭明義說過:沒有信仰,人活得很飄;一位網友說得好:信仰是共產黨員的靈魂,只有始終堅定信仰,共產黨員的力量纔不會在物質條件極大豐富的今天變弱。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幟的指引下,我們將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紀錄片《信仰》觀後感範文四

傳說中國人是缺乏信仰的。那麼什麼是信仰?從字面上理解,信即信奉,仰即崇尚。某種意識讓人信了,還會奉若神明,且懷崇敬之心,尊崇有加。

自古以來,除了百家爭鳴,諸子立說的春秋時期,我們大都被獨大的儒家思想所深埋。儒家講求入世,求功奪權,一時間“在其位謀其政”真正的意味便是在其位纔可有所作爲。因此幾千年的封建帝國莫不以爭戰權力爲王。但朝代更迭,帝王變幻,權力從左手轉至右手,沒有哪個朝代真正讓百姓跟從,讓人民信服。當共產主義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我們才發現,其實中國並不缺乏信仰,中國式的信仰讓整個世界都歎爲觀止,自愧拂如。

當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一系列國人救國救亡的步伐一一被阻隔,俄國的十月革命送來的一本中國人的信仰之源——《共產黨宣言》爲中國革命點亮了希望之燈。這本書最傑出的誦讀者當爲孫中山、毛澤東和鄧小平。正是這三位共產主義先鋒開創了不同的歷史偉績,將黑暗的中國一步步推向光明。

《共產黨宣言》中講到: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爲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爲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正因爲如此,人民纔看到了鬥爭的意義所在。孫中山講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提出了客觀歷史下的三大斗爭任務;毛澤東爲張思德題寫“爲人民服務”,又把中國革命真正的意義寫得更實。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我們追尋的目標再一次推進。這三者全部都是以《共產黨宣言》爲理論基礎,提出了爲普通百姓,爲人民,爲大多數人謀福利的宗旨。這便是中國共產黨被跟隨的最大理由,爲自己謀幸福,爭自由,爲中國創未來。

紀錄片《信仰》觀後感範文五

電視片《信仰》用不爭的事實,用一幕幕珍貴的畫面再現着歷史,呈現着現實,啓迪着未來。讓久已不聞槍炮聲,血腥味的我們,又回到那個爲信仰敢捨身的年代。

烈士的鮮血讓世人,那還未曾遠去的身影,可否讓今天的我們汗顏?

也曾爲一己私利放棄原則,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渾渾噩噩。或者喪失了鬥志,輾轉在夜鶯與玫瑰之間,把人民的請陳扔在了一邊。或者放鬆了自檢,驕縱了體格,無視方圓規則,愚蠢地自戀。

信仰被踩在腳下。我們可曾爲自己是個共產黨人而羞赧。可曾爲那劉胡蘭一句“怕死不是共產黨”而震撼;爲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請賞,而忘記了張思德屢立戰功,卻仍樂意從一個小兵做起,最終爲救同志犧牲在窯洞裏,無怨無悔。

當信仰被高高舉起,人的頭顱昂揚向上,我們的軀體挺拔健壯,我們敢於爲了人民去付出鮮血與生命,人民把我們高高舉起。

今天讓我們重拾信仰的話題,並不是我們缺乏信仰,只是我們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變成紙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樓閣之危。這且不是危言聳聽,烈士的血跡未乾,我們切不能忘記了肩頭責任。人民,只有人民纔是我們可依靠的強大後盾。爲人民服務是我們共產黨人終身的信仰。共產黨人的勝利是信仰的勝利。如果我們丟棄了信仰,那麼未來將暗淡一片。如魚兒離了水,是蛟龍也困在異域。請讓我們記住,我們要堅守,要獲取的是什麼,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爲人民服務的信仰是強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讓共產主義的光輝灑播在每一個人身上,喚起我們奮進的鬥志。

其實選擇信仰不難,但爲信仰堅守太難。戰爭年代的鮮血與生命是慘烈,但和平年代的堅守更加錯綜複雜,與戰爭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們面臨的誘惑與選擇更多,考驗更苛刻。我想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個原因吧。時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堅定信念,在當今更加需要。

馬·普頓爾說過: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釋自己的信仰。共產黨人一旦認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堅定地去踐行。我想,只要我們付出了,人民和歷史一定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吧。

感謝《信仰》的播出,願她如一劑良藥,把當今中國的微恙早日治癒。

紀錄片《信仰》觀後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