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圓明園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9.63K

圓明園觀後感(精品多篇)

圓明園觀後感 篇一

這把火燒在圓明園上,更少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這把火燒的圓明園一片廢墟,更燒的中國一頁慘痛的歷史。

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咱們更應該痛定思痛,以史爲鑑。在我看來,圓明園的毀滅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清政府及官員本身的腐敗無能,這正是“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他們的驕縱讓他們看不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發展,固守“天朝爲中心”的錯誤理念,不思進取,上不得天意、下不得民心,終究釀成一朝滅亡、物是人非的悲劇。因此,在現代科學技術及先進生產力飛速發展的當代,咱們要吸取教訓,不能重蹈滿清的覆轍,要放寬自己的視野,與外溝通,虛心學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好的方法,結合我國自身的特有情況,充分利用到我國自身的發展中去,“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另外,清朝後期全國上下安於現狀、懶散墮落的生活態度也警示咱們,“落後就要捱打”,只滿足眼前自己之所有,不思今後有何求的想法只能讓自己前進的腳步逐漸放慢放慢,最終停止。“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在現在更是一句無可挑剔的真言,咱們應該爲未來展開一張有條有序的藍圖,不管現在自己有那些東西,不管現在自己有什麼成就,都按照計劃中的一步一步紮實的走好人生之路,不驕不躁,不懶不惰。

最重要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想只說而不做,都只是一場空想。作爲祖國未來的咱們,肩負着復興國家、弘揚中華的重大歷史使命,咱們有責任和義務將對歷史的沉思深入到自己的行動中,從現在起,緊緊抓住時光老人即將帶走的每一秒鐘,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不辜負所有關心咱們的人給予咱們的厚望,成爲一個有用的人,爲社會和祖國明日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有咱們共同的努力,“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的悲劇就不會再次上演。

賞一園而觀盛世,望一朝而思歷史。以己之力,盡己之行。

圓明園觀後感 篇二

這天,我們在學校裏用了兩節語文課的時光,欣賞了一個皇家園林“一生”的紀錄片,看後,我們有許多話語想與衆議論。

圓明園由康熙、雍正、和乾隆精心設計,着手打造,用了151年的時光建造了一個好比人間仙境,漂亮精美,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圓明園。並藏有超多奇珍異寶。圓明園內有數不盡的宮殿和令人陶醉的景點。乾隆皇帝認爲圓明園十分了不起,不論外表,和建築所蘊含的含義都別有一番風味。

這樣的好景不長,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中國,清軍也在大力抵抗。但就是,英法聯軍僅有三千人,用先進的武器把超過三萬名的用鳥槍和腰刀抵抗清軍統統殺死,讓我感到無比的痛惜。我同時也十分憤怒,中國擁有人力物力,擁有許多資源,就就是沒有好好地利用起來。龐大的沒有優秀的武器和高超的武技,最終只能全軍覆沒。更何況國家擁有着英式,但又未曾批量生產,給清軍使用。令我最氣憤的,就就是乾隆對科學的厭惡,甚至認爲科學就是玩物喪志。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不認同科學,那麼,國家的強大又從何談起?就就是因爲大清帝國的落後,才使得英法聯軍得逞。

乾隆皇帝實在就是對外國太敏感,只想靠自我的實力走下去。合作能夠促進國家的文化發展,科學技術發展,還能夠使兩國更加了解對方,並對對方更加友好,能持續和平。相反,乾隆皇帝對他國的不認同,讓英軍難以完成女王使命,才用武力侵入中國。對於咸豐,他實在就是個敗家子,享受皇帝所擁有的豪華生活,但又不治理國家,在危機爆發之時,也不想辦法,只顧着逃難。因爲這樣的皇帝,在危機關頭,我們只有飽受折磨。一個國家禮貌的落後,和不做事的統治者,加起來就就是一場不可言喻的災難。

我對英法聯軍就是十分痛恨,這龐大的用機槍無情地奪走了三萬多人的生命,又侵入了圓明園,能夠搶的東西都被士兵們搶光了,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壞。幾千聲打破玻璃瓷器聲在同一秒同時發出,這樣的情景也持續了許久,這多年前的精美藝術品在瞬間就變成了碎陶瓷塊兒,當今誰也不明白這曾就是價值連城的藝術品,誰也不明白破壞它們的人就是誰。這些還不算什麼,英法聯軍還有條不紊地把火把統統投向圓明園,使圓明園在幾分鐘內便燃起熊熊大火,三天三夜的時光裏火帶着圓明園和三百名官女一起離開了我們。英法聯軍卻帶着勝利的笑容。這羣人從此讓了令人神往就是圓明園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的心頭充滿着憤怒的氣,久久不能平息。

簡單的說,一樣好東西突然失去,你只會痛心。法國作家雨果以前說過:“在地球上某個地方,以前有一個世界奇蹟,它的名字叫圓明園……一天,有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兩個勝利者毀滅了圓明園……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英法西和英格蘭。”

圓明園觀後感 篇三

考試剛考完,老師本來要給我們上新課,看我們都比較累,就給我們看要教的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有關的紀錄片。

這部《圓明園的毀滅》的紀錄片講的是圓明園的誕生到毀滅。

康熙皇朝時期,耶酥會派了一個傳教士到中國來,他就是意大利人郎世寧,這部紀錄片主要就是按照郎世寧的書信介紹。半個世紀的時間,這個西方人見證了一個帝國的輝煌,也目睹了一座曠世園林的誕生,這座曠世園林就是圓明園。

在康熙時期,圓明園只是個小型的種滿牡丹花的花園,雍正和乾隆登基後,就開始擴建圓明園。

經過整整一個世紀的修建,圓明園擁有了一百多組景觀,將近一千座宮殿,每座宮殿都如仙境般美麗,佔地五千多畝,有六百個足球場大小。

一七九九年,乾隆離開人世。僅僅過了四十年,英國人就用武力強行敲開了中國的廈門,開始堂而皇之地傾銷鴉片。之後英法聯軍一起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儘管他們只有三千多人,我們有兩萬多人,但我們的武器太落後了,很快就全軍覆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國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他們還將園內的書撕下來點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座北京城,中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非常生氣,非常痛心。英法聯軍竟然這樣隨便糟蹋我們的圓明園,使我們花了一個多世紀建造的瑰寶化爲灰燼。他們還搶走了我們這麼多的國寶,這些國寶有的已經回到了我們的國家,還有的至今下落有明。想想看,如果沒有英法聯軍的侵略,圓明園將是多麼輝煌啊!可惜,我們再也看不見它了。

兩年前,我曾經去過一次圓明園,昔日輝煌的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垣斷壁了。雖然昔日輝煌的圓明園早已不在了,但從那幾根殘垣斷壁中依稀能看出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圓明園之所以會毀滅,就是因爲我們當時太落後,我時常告訴自己:“少年強,則國強。”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好好建設祖國,使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絕不讓歷史重演。

《圓明園》觀後感 篇四

聽啊!那些人,燒圓明園的理由竟然是我們中國人不讓他們進去偷盜。他們竟然不知廉恥的對我們中國人民大聲的說出哪個蠻橫霸道的消息。他們的行爲讓我咬牙切齒,他們的野心大的很。三天就三天,一個那麼美的園林就被他們破環的不成樣子了。他們搶完了,實在拿不走的,不!應該是搶不走的,就會破環原因是爲了破環證據,他們真是可惡至極。

英法聯軍燒圓明園,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非但不去阻止。還有的隨軍的人說什麼:能拿走的儘快拿走,反正還要燒掉。我們中國爲什麼到這種地步?再怎樣,我們都不能失去僅有的自尊啊!並且還那個不平等的條約。那叫什麼。那叫懦夫!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的屈辱,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 的,並且我們還會記住“落後就要捱打”。

爲了中國人的尊嚴,爲了祖國的未來,爲了我們祖國能不落後並且立足於全世界,也爲了能夠抹去那一切一切的恥辱。我們應該站起來。因爲祖國需要我們,祖國的未來我們扛的起!

圓明園觀後感 篇五

紀錄片《圓明園》觀後感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毀於1860年10月18日,象徵着一個古老東方帝國的繁榮昌盛,見證了一個落後的農業禮貌被先進的工業禮貌無情踐踏的歷史!

從1840年鴉片戰爭被打開國門,擁有浩蕩五千年輝煌歷史的中華民族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屈辱:1842年英國割佔香港島,1849年葡萄牙強佔澳門,1858年~1881年,沙俄強佔中華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1895年甲午戰敗,兩億兩白銀和臺灣島及附屬島嶼賠給日本人,1898年,德國人拿走山東膠州灣,俄國人佔了遼東半島各大港口,英國人控制了長江流域,1899年法國人控制兩廣和雲南,日本也把福建作爲勢力範圍,1901年的《辛丑條約》則完全把大清政府變爲了殖民傀儡。短短60年間,一個龐大的帝國分離崩析,到處被插滿了殖民者們的軍旗!租界橫行,教會霸道,洋人巧取豪奪。在外國侵略者的壓迫和蹂躪下,中國幾乎已經沒有獨立的領土和主權而言。日本和俄國爲爭奪在中國東北的權益而在中國的土地上大打出手,而清廷竟宣佈完全堅持中立!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這是一段極其不堪回首的歷史,每念於此,未嘗不痛心疾首,然則痛既痛矣,若不能從悲痛和屈辱中汲取教訓,迎接我們的將是更深遠的悲痛和屈辱。

從1840年國門洞開到1911年的武昌首義,到1949年的日出東方,再到2012年的今日,歷史這條大河已經晝夜不停地流淌了近三個甲子,172年間中華大地風雲激盪,乾坤數次扭轉。此刻,就讓我們循着歷史的足跡逆流而上,拂去歷史表面厚厚的塵埃,去翻開那些泛黃腐爛的典籍,期待自我粗鄙的目光能有所發現。

早在五六千年前,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便出現了早期的禮貌社會的要素,如城市,墓葬,農業和家畜飼養等。四千多年前,是傳說中的炎黃,堯舜禹的時代,公元前21世紀開始,啓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之後歷經商,西周和春秋戰國之後秦王一統天下,從此中國拉開了封建王朝的序幕。此後,中國分分合合,王朝更替,古老的地本禮貌——農業禮貌一步步走向繁榮,直到最終的沒落。

中國的封建社會在大清康乾盛世的時候到達了頂峯,同時意味着皇權的力量也到達了頂峯,然而此時自大的中國皇帝們卻不明白“西方蠻夷”們卻早在明朝中後葉便開始了對東方禮貌的大幅度追趕,此時的帝國已經大大落在了被視爲野蠻民族的後面!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其鉅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這樣寫道:“認識到現代農業,現代航運,現代石油工業,現代天文臺,現代音樂,還有十進制數學,紙幣,雨傘,釣竿繞線輪,獨輪車,多級火箭,槍炮,水雷,毒氣,降落傘,熱氣球,載人飛行,白蘭地,威士忌,象棋,印刷術,甚至蒸汽機的基本結構,全部源於中國,讓中國人和西方人同樣感到驚異。

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船尾舵,羅盤,多重桅杆等改善的航海和導航技術,就不會有歐洲人那些偉大的探險航行,哥倫布不可能遠航到美洲,歐洲人也不可能建立那些殖民帝國。

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馬鐙,使騎手能安然地坐在立刻,中世紀的騎士們就不可能身披閃亮的盔甲去援救那些落難少女,也就不會有“騎士時代”。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槍炮和火藥,也就不可能有子彈透過騎士的盔甲將他們射落馬下,從而結束騎士時代。

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紙和印刷術,歐洲繼續用手抄書的時間可能要長很多,識字將不會這麼普及,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啓蒙運動三大思想文化運動直接得益於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引進。

奠定了產業革命基礎的歐洲農業革命,只是由於引進了中國的思想和發明才得以實現。分行耕種,強化除草,“現代”條播機,鐵犁,將犁起的土翻轉的犁壁,以及有效的挽具,全部是從中國引進的。在胸帶挽具和頸圈挽具來到之前,西方人是用繞在馬喉部的皮帶來勒他們的馬的。儘管古代意大利生產的穀物有餘,可是因爲缺少滿意的挽具而無法從陸路運送糧食到羅馬。羅馬是靠海運從埃及等地得到糧食的。至於播種方法,在中國人的條播思想引起歐洲人的注意之前,歐洲每年要浪費一半的谷種。歐洲整個歷史上不知有多少百萬的農民用極其可憐的犁來耕地,累斷了脊背,拖垮了精神,兒中國人已經享用了2000年比較省力的耕作方法。的確,直到兩個世紀之前,與中國相比,西方在農業方面是如此落後,以至於與中國這個發達世界相比,西方就是個不發達世界。此刻形勢倒過來了,然而有多久呢並且西方今日豐衣足食的本事完全受惠於兩個世紀前對中國發明的採用,認識到這一點是多麼令人不安啊。”

然而,然而就是如此輝煌燦爛的豐富多彩的禮貌,卻在近代被西方禮貌迎頭趕上並超越,然後遭遇浩劫,令人扼腕嘆息!

近代中國爲何走向衰落爲何沒有藉助高度發達的生產力一躍成爲稱霸世界的超級帝國相反卻固步自封,畏縮不前而遭人欺凌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正是由於各種錯綜複雜的原因,造成了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