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北京青年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07W

北京青年觀後感精品多篇

北京青年觀後感 篇一

又是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氣的電視劇,不知道要說些什麼,精神和心靈已經隨他們上了路,時而跟他們一樣頹廢,時而跟他們一樣張狂,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證明青春還在自己的血液裏流淌。

草草一句青春重走一回,斬釘截鐵的背起行囊出發,這足以說明你正值青春,因爲你生活的揹包還未將你壓垮。我們一直在追逐青春,怕它溜走的太快;同時我們也在浪費青春,因爲我們不知道我們追逐青春到底是爲了什麼。難道是爲了實現那看的見摸不着的夢想?還是爲了抓住在青春期可以再放肆一把的理由?不,不是,我知道一定不是,我們是爲了給自己一顆開闊到可以衡量自己生命價值的心?或是爲了給自己一雙清晰到可以看清自己夢想之路的眼睛?看吧我疑惑了,心態不夠豁達;看吧我不能確定了,眼睛還是在朦朧。捫心自問:這是爲什麼呢?答案是:我不夠熱愛。沒錯這就是我的癥結,也許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們只所以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是因爲不夠熱愛!不夠熱愛自己的工作,所以墨守成規;不夠熱愛我們的愛人,所以做不到不離不棄、生死相依;不夠熱愛我們的夢想,所以在默然中淡忘它;更不夠熱愛我們的生命,所以我們看不淡人與人之間的糾葛,理不清事與事之間的因果,困住了原本能飛的那雙翅膀。

你,熱愛生活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熱愛,就請現在的你做一個深呼吸,不管你正身處何處,抖f擻精神思考一下:下一站,你想身處何處!

北京青年觀後感 篇二

《北京青年》最近在東方衛黃金時段熱播,我有一搭沒有一搭地嘗試着看了幾集,總算在昨天晚上迎來了大結局。北京青年收視效果究竟怎麼樣,我不敢妄下結論;不過對於我來說的確不敢恭維。

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劇就像人一樣浮躁,喜歡跟風。前一段時間,《北京愛情 故事》確實火得不行,讓“瘋子”一詞里巷相聞。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北京青年》應該是在努力地模仿《北京愛情故事》。取了這樣一個名稱,使我在看它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與《北愛》下意識地作着比較。而這一比,就使口味大掉,打不起精神。

首先我得承認演員的表演技能確實不錯,對白自然真實生動。但讓人遺憾的是劇情對主題的表現力度不夠,面太大,導致劇情空泛。我們雖然可以看出《北京青年》想通過何東、何南、何西、何北堂兄弟四人的愛情故事,來展現當代北京青年的對愛情和事業的追求。但由於面太大,劇情不能吸引人。通篇讓人感覺到是在胡鬧。

而《北京愛情故事》則不然,故事情節曲折生動,猶如一條紅線貫穿着電視劇的始終,充滿了懸念。電視劇設置了各種考驗故事主人翁的事件,使人物在金錢的考驗面前如何變化。例如石小猛面對金錢和事業的誘惑,最終痛苦放棄沈冰;石小猛與程峯之間的愛情糾葛。還有吳荻、秦皇與伍媚之間的複雜而微妙的愛情糾葛,都十分生動感人!

電視劇藝術是一門特殊的藝術,現在的觀衆欣賞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對電視劇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視劇劇情非常重要,它是吸引觀衆的源動力,平淡無奇是註定要被觀衆冷落的!

然而,文藝界就是有這種傳統,尤其是如今的電視劇尤爲嚴重,一旦看到什麼題材的作品火了,要麼是接着無休止地拍什麼續集;要麼就是刻意地去模仿人家;最讓人生煩的是不同的導演不同的演員去拍攝同一劇情的電視劇。已經被拍兩遍的電視劇數不勝數,而且都是上百集的大型電視劇,例如《紅樓夢》、《西遊記》。而《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被拍了多少遍,恐怕已經沒有人能記得清楚了!孰不知,什麼續集,什麼重拍,什麼相同題材,卻怎麼也難以超越原作。事情不明擺着嗎?人家原作之所以能火,就是因爲從題材到劇情,再到演技,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不然怎麼讓能觀衆喜歡吶,你認爲觀衆是白癡啊!我認爲重複地拍這些大部頭的電視劇,動輒斥資幾個億,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北京青年觀後感 篇三

故事裏的何東,讓我平頗有感觸,也感到理解。

不禁想問,當今的中國社會裏,這樣的家庭有的是不甚之少吧。俗話說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必須承認這話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的父母就是這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多麼偉大,多麼用心良苦的親情的愛啊。然後,在這樣的家庭裏,孩子是不會真正的幸福的,因爲他們想要的,是父母很少能理解並贊同的。父母總是帶着“爲你好”的大旗,把他們自認爲的“好”強加給兒女們。然後,在中國,百善孝爲先,多少懂事了的孩子就只能妥協的接受了父母給予的好。於是,有多少個能像何東一樣敢於爲自己的青春去反抗這父母用心良苦的愛,去證明我們的青春是可以靠自己去爭取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我不禁去懷疑這父母這麼強勢的愛是否是錯了。我也是處於跟何東類似的家庭,從小到大,到有了認知觀到自己的有想法的時候,我還是一直被安排的生活。

中國大多的父母,是很不容易,辛辛苦苦的培養兒女,他們爲的是兒女能過上好日子,而這個好日子只是他們自己認爲的好日子,於是,有多少個表面看上去美滿興奮的家庭,其實內心是有多少的遺憾和無奈。我不禁想問,難道,父母辛勤養育你,你就必須按聽話的服從他們孝敬他們。這不是也把親情也現實化了嗎。如果說連親情也變得沒有人情味了,那麼這生活還有什麼意義。青春就直接奔上了養家餬口的生活了。那麼,人生有何意義呢。成長是需要代價的,青春不是用來被安排或揮霍掉的,而應該是讓自己多去碰壁,多去體會到這生活帶給你的酸甜苦辣。

空有滿腔熱情的自己,必須承認我還是沒有那種我的青春我作主的衝動。

但我想說的,不管父母是如何的愛兒女,是用何種方式,但作爲兒女首先要學會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然後試着去溝通,只有你先理解了父母,你才能讓父母去理解你。

因此,生活仍繼續,每個人都會有個故事,上天就導演,你就自己故事的主角,怎麼演,由你主宰。

加油吧。趁年輕,多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畏懼困難。帶着把碰壁當成樂事向前衝吧。

北京青年觀後感 篇四

“生活啊生活,離不開折磨……誰沒有夢想,誰都有目標;爲了夢想,爲了目標,好多人湊合着幹着。”這是《北京青年》片頭曲《活着》的節選,也是大多數年輕人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這部電視劇中,何東是一名公務員,何西是一家醫院的骨科大夫,何南在海外學有所成,只有何北(富二代)整天泡着酒吧。這一切似乎都是註定的,每個人只要沿着既定軌道按部就班的生活,雖不說大富大貴,豐衣足食總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自從何東看了王越關於目前年輕人的`生活的的看法的訪談節目之後,越發感到當下的生活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從小到大,爲了達到父母的期望,努力學習保持成績優秀;爲了給父母掙面子,長期做着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方形的辦公樓,方形的辦公室,方形的電腦”,即使這是很多人削尖腦袋也要擠進的公務員行列;害怕父母離婚,在家中默默忍受着父母的吵鬧。——騷動的心日漸強烈,迫切渴望逃離父母的約束,家庭的壓抑,工作的日復一日的輪迴。“世界很大趁着年輕,怎麼也不能閒着,這裏走走那裏看看生活纔是彩色的”終於有一天,他開始實施自己的“重走青春”行動,在他的勸說下,其他三兄弟也加入到青春重新走一回的行列中來,還包括唐嬌。從一開始,何東就註定不可能將青春重新走的精彩。

青春重走途中,發過傳單,做過服務員,幹過裝修工;住過賓館,擠員工集體宿舍。再若再累,也毫無怨言,因爲這是自己選擇的道路,畢竟擺脫了束縛。隨着權箏,丁香,任知了,葉坦的陸續加入,隊伍越來越壯大,分歧、矛盾、摩擦也越來越頻繁,但“圈子”始終沒有改變過。最後終因共同出資經營的酒吧長期虧損而致使旅途告一段落。

何東終究是沒能將青春走得出彩。之所以說一開始他就不可能成功,是因爲他始終沒有擺脫自己原來的“圈子”,除了遠離了父母和原來的工作。沒有接觸到新的人士,接受新的思想,就不可能會有深入的認識,徹底的改變。其次,擁有重走青春的勇氣的值得讚許的,但只確定了大的目標,卻拿不出細化的可行的操作方案,就連旅途的第一站也是任憑一副撲克來確定的,處處受阻也是在所難免的。再者,只是注重到現狀改變了,卻不肯停下腳步去思索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做着最底層的工作,拿着最微薄的收入,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重走青春”嗎?

人生總是很無奈,青春也不例外。父母的殷切希冀,教育的落後體制,社會的物慾橫流,無不使得我的青春早已由不得我。更何況,我沒有何東那樣能夠撇下一切的勇氣以及可以從頭再來的物質基礎。於是,“這就是生活,就這麼活着吧;我們離不開生活也難免犯錯;愛過了錯過了傷過了痛過了,也曾失落過;到最後,你還是會愛上這生活。”

北京青年觀後感 篇五

雖然早就知道了結局,但是直到今天才終於看到了他們的雪山婚禮,那一刻,真心的爲他們祝福。歷經磨難的愛情,總會綻放出更美麗的花朵。

其實早就想寫點什麼,因爲何東確實代表了我們很多人,有我們很多人的影子,他的掙扎和掙脫,是我們必須要走的一個過程。曾收到哥們的一條信息,他說其實26歲到30歲這段時間,是人生中艱苦的一段歲月——承擔着漸長的責任,拿着與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艱難地權衡事業和感情,不情願地建立人脈……我們剛走出校園,年齡漸長,許多事還未懂就要親手去做,迷茫常有,感喟連連。很多時候想過放棄,某個瞬間會感到絕望。想要掙脫,卻沒有掙脫一切的力量。

何東敢於去重走青春,一部分因爲他有那十五萬存款,即使發現失誤了還有後路。現實中更多的人我想沒有這種退路。如果選擇一個城市,那就必須放棄另一座,包括工作,還有愛情。和一個辭職了的同事聊天,他說我們被暫時的工資矇蔽了眼睛,忘記學習了很多東西,所以已經被別人落下好遠。我覺得矇蔽我們眼睛的不是工資,是我們自己,我們選擇接受,那麼就不會有突破,就會習慣安逸。一切進步都會遇到阻撓,關鍵是是否能衝過阻撓,完成進步。曾記得一句話說,成功人和平常人的區別就在於晚上三個小時在做什麼。想想自己,看電影,打遊戲,聊天,進步何來?

權箏在面對何東的逃離時,想不明白爲什麼好好的就不行了。生活中太多如此。很多事看似無理,卻有着根深葉廣的原因。相反來看,很多事因爲有着太多的因素影響,所以你也不知道明天它會向着哪個方向發展。人們總說面對現實,其實說白了就是認栽,事實卻是,沒幾個人願意認栽。權箏的兩年經歷豐富了自己,也爲自己尋求了一條曲線救國的路。

王越是個境界很高的女孩,豐富的閱歷使她看待事物的眼光更高更遠,也爲她自己賦予了一種知性美。這種美可以征服大部分人,因爲不管男孩女孩,都會渴望自己的境界更高一點。被人用崇拜的眼神看的感覺一定蠻好。

生存和生活本身就是相依而存的,在現代社會,一部分人僅能維持生存,另一部分人卻在成日思考生活的意義。也許跳出這個圈子來看會更簡單一點,如果你的生活能使別人的生活乃至生存更好,那麼你就活的有意義。騰訊圖片網的《活着》圖片展很有啓發意義,在我們失去前進力量的時候,不妨看下另外一些人在怎麼活着。人是善於比較的動物,比較纔有動力,比較纔有發展,比較纔有意義。生存體驗看似可怕,又怎麼比得上曠日持久的生活體驗?過好每一天,活好每一天,有意義地活,除了許三多,又有幾個人能做到。

愛情似乎是青春電影的主題,其實親情更是。因爲家人的不理解,何東很苦惱,這是很多家庭的現狀。孩子大了本要放手,卻永遠不會放心。當你在尋求生活的意義的同時,卻發現自己甚至沒有好好理解下父母。一番闖蕩回來,親人卻要離去,樹欲靜而風不止,幾多懊悔與無奈。趁着青春尚好,趁着父母健在,多和他們聊聊天,旅旅遊,他們曾帶給你的,你用不盡也還不完。如今他們對你沒有了約束,也沒有了要求,所期盼的,也就僅有看得見,聽得着,摸得到了。這點要求,有那麼難嗎?

每個人都要成長,也許有快有慢。每個人也都會成功,但可能有小有大。輸了一時,卻還有一世,只要不放棄,只要肯努力,機會總是有的。如果何北還不成長,八十萬也很有可能造光,志氣不代表能力,態度決定出路。唐嬌看似卑微,卻總是最鏗鏘有力的一個,掌握一門技術是多麼好啊。當然,太年輕還是有被騙的危險,倒黴而又幸運的何南,長的帥就是好。

不帥的話那就努力點,陽光點,時刻爲自己加分。李晨的電視劇我都喜歡,至少看過的都是,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時也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演《北京愛情故事》時,他說是作爲送給自己的一個青春禮物。這部《北京青年》,我想,是送給更多的人的一份禮物吧!

北京青年觀後感 篇六

有太多人的前半生,如流水線上大批量生產的商品一樣,雷同的一塌糊塗:讀書、畢業、上班、談戀愛、買房、結婚、生子、老去……就這樣,在日復一日的重複生活中逐漸消磨了青春。這樣的日子或許沒有不好,一切按部就班,安穩度日,同時也完成了父母輩的期許,可是,就像汪峯的《存在》所唱的那樣:“多少人走着,卻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卻如同死去;多少人愛着,卻好似分離;多少人笑着,卻滿含淚滴……”這可能從來都不是我們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麼,什麼纔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呢?

關注當下年輕人生活及想法的導演趙寶剛通過自己最近幾年的電視劇作品一直試圖和我們一起需求答案:《奮鬥》中的陸濤涌起熱血,與生父養父質疑彼此生活,並展開價值觀念問題的爭執;《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率性的錢小樣、趙青楚想要努力擺脫父母管束,自己做主開拓人生,與父母在人生安排上的一次次碰撞與衝突……如今,他又在新作《北京青年》安排了四個堂兄弟拋下安穩生活,毅然“重走青春”,去尋找各自人生的意義。

這四個大男生其實是千千萬萬個不安於現狀、不甘心平庸老去的當下年輕人的縮影。他們所分別代表的,有我,可能亦有你。

也許你會是何東,27歲,當了5年公務員,生活波瀾不驚,在登記結婚之際卻忽然悔婚,然後辭職,想重新過一次自己的青春。你的決定在家裏掀起了很大的**,像個“孽子”被趕出家門。你“上路”,去餐廳當服務員,去賣海鮮,去經營酒吧,去當揹包客爬雪山過草地,你在重走青春的路上,重新認識了自己,改變了心態,用自己“在路上”的經歷影響了新一代的青年的觀念。

也許你會是何西,25歲,碩士畢業,在醫院骨科任大夫。你從小單純聽話,是大人眼裏的好孩子,卻見不慣生老病死,理不清愛恨糾葛。你爲了愛情“上路”,奮不顧身卻傷痕累累,但你終於通過改變自己,用真情贏得了愛情。

也許你會是何南,23歲,沒有好的家境,但自身刻苦留學澳洲,以爲海歸碩士的身份會讓自己大展宏圖,可是在這個社會既沒資本也沒人脈,甚至太急功近利而被騙,你“上路”後的創業充滿坎坷,而你始終都不曾說要放棄。

也許你會是何北,21歲,無業小混混,家庭條件最好,但卻最不愛讀書,天天夢想着不勞而獲。父親恨鐵不成鋼,給你安排的很多工作你都沒有堅持下來,你們爆發衝突。直到“上路”後永失所愛,你才明白要做的就是先改變自己的性格纔會有所作爲。你開始回憶父親的良言逆耳。你終於一夜長大。

……

從2007年的《奮鬥》、2009年的《我的青春誰做主》到現在的《北京青年》,趙寶剛導演用“青春三部曲”將年輕人從初入社會的迷茫到青春末尾的掙扎這些過渡狀態都毫無遺漏的展現了出來。不過與前作不同的是,《北京青年》不再青蔥,它像一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搖滾樂。在勵志與思考之餘,更有吶喊。土生土長在北京的這四個堂兄弟都是標準的社會人,青春已經悄然走遠,卻幾乎在一夜之間推翻現狀,放下一切,說走就走,去尋找真正的自我。這麼做當然很冒險,但年輕沒有失敗!

在此過程中,兩代人價值觀激烈對撞是最大的看點。趙寶剛抓住內核,就是當代年輕人看似衣食無憂,但其實在精神層面上一再陷入成長困局——父母的珍視讓這一代人被剝奪了冒險的可能性,幾乎每個人都被報以“安逸度日”的期冀。年輕人在看似一切都通往幸福的軌道上有條不紊地運行着,實則生活空間的狹小與平淡已經讓他們無法喘息,而最終下決心與所擁有的一切告別,重新選擇自己青春的可能性被放大之後,他們選擇了出走,並經歷洗禮與新生。

自己想走的那條路,註定會很曲折坎坷。苦累打擊,統統包括。但無論如何,都不要等到像臺灣大衆銀行廣告裏的那一行老年人,垂垂老矣纔想要去環島旅行,完成青春未竟的夢想。就像《北京青年》告訴我們的:成長,遠遠比成功更重要。

讓我們掙脫牢籠展翅高飛,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吧——

趁你我尚未老去!

北京青年觀後感 篇七

最近讓我迷上了一部剛上映不久的電視劇《北京青年》,想必你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或者和我一樣,每天一集都不落下。《北京青年》主要講述土生土長在北京的四個堂兄弟,何東、何西、何南、何北,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志向迥異。這四個北京青年,爲了各自的理想努力着,他們將經歷愛情考驗和生活洗禮。隨即,在我的腦子裏也出現了幾點關鍵詞:

關鍵詞一:青春

有人說,青春是美好的;也有人說,青春是糾結的;而更多的同齡人說,青春是迷茫的。

有很多同齡人,會對自己的現狀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或許正是從小的嬌生慣養,讓我們失去更多鍛鍊自己的機會,從而讓我們對未來感到了迷茫。

我問過許多同齡人,如果過幾天世界就要滅亡了,你會在這短暫的幾天了,幹些什麼,有人說,美美的睡上一覺;有人說,吃飽喝足了,等待世界的滅亡;還有人說,要去拯救世界,就算沒那個能力,也要去試試,失敗了也不後悔。如果讓我回答,我想,我會利用這剩下的幾天,放下手中的一切,去旅行,把地球上最後的美麗記錄下來。

青春,帶給我們的不止只有這些,還有年輕、自由。

記得以前在杭州,我喜歡在週末空閒之餘,獨自一人背上揹包,帶上相機,兜裏放些零錢,走遍杭城,這也是一種享受。

青春,讓我們有着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未來充滿着迷茫,卻也淡定的相信自己的人生本就不會平凡。

關鍵詞二:夢想

有次,和幾個朋友在席間閒聊,問我們還記得小時候的夢想嗎。我記得在國小一年級,老師讓我寫一篇關於夢想的作文,我記得當時我寫的是想長大後當老師,原因是,可以拿着粉筆在黑板上寫字,還可以拿着教鞭,敲某位不認真聽講的同學的手,哈哈…天真的夢想。

長大些,夢想也隨之改變。不知何時,我想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在柔弱的燈光下,看着人家品着自己爲他們衝的咖啡,那種成就感,不知如何去形容。

如今,夢想也漸漸被現實所代替。進入公司的第一天,我就夢想當一名公司最出色的員工,而要實現這一夢想就需要靠自己努力奮鬥。而奮鬥,就要割捨那段緣分,選擇勇氣、自信相伴;就要擺脫那種浮華,選擇苦楚、辛酸相伴。相信有了這些,夢想就不會永遠是夢想,變成在不遠將來有可能實現的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