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幼童》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2.94W

《幼童》觀後感多篇

《幼童》觀後感 篇1

現在,作爲中國當代的大學生,我們的身邊充斥着這樣的人與價值取向:唯出國是瞻。當我置身其中,彷徨迷惑之時,我看到了《幼童》這一紀錄片,它讓我看清了我,作爲正在培養的一名中國大學生,該有怎樣的目標與選擇。

派遣幼童到美國留學,是“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一百多年前,那些一出門就是15歲的一羣小孩子,是帶着怎樣的壓力與疑惑?可他們又同時承載着多少人寄予的希望?而這個希望不是一般的期許,它是實現中華自強的夙願。這其中又夾雜着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探索。

他們,就這樣上路了。莫問這樣的路途,這樣的重量是否該交付一個小孩子去承擔。

雖然這些留美幼童中不乏嬉玩人生的墮落者,但他們中的多數終究是飽含着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而更讓我們有所觸動,甚至是震驚的是,他們之中居然有人是因爲學習過於刻苦而夭折的。

對比今天的年輕人,刻苦努力者有之,志向宏大者有之,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爲了自己的祖國?那些一去而不復返的所謂“人才”真的值得我們欽佩、嚮往嗎?

我想:只有將個人志向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的人,才稱得上是身負責任感的真正英雄。

我願成爲這樣的人而奮鬥!

《幼童》觀後感 篇2

當西方資本主義文明伴隨自由理想主義席捲而來,中國頑固的封建主義陷入了難以言說的泥淖,就像紅樓夢裏說的那樣“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歷史的瞬息萬變令人猝不及防,一個時代的開啓總是意味着另一個時代的落幕。經驗告訴我們,在時代的戲劇落幕之前必有一番最後的博弈,當然,只有那些真正獨具慧眼的人才能嗅出社會腐爛的氣息,爲他們所存的'時代爭取苟延殘喘的契機。

洋務運動便是這樣一羣社會精英的救亡圖存,興辦近代企業、建立新式海軍、創立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是洋務事業的主要內容,而留美幼童便是中國主動學習西方教育以及先進技術的開始,也爲我國近代化教育開創了留學教育的先河。因此在這裏不得不提到被譽爲“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他留學八年,懷有愛國熱忱,立志“使中國的下一輩享受與我同樣的教育”。他的理念正好契合梁啓超的思想,“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則國強”,同樣採用的是人才強國的概念,可惜由於留學計劃的中斷,這一報國夢並沒有得到實現,但這一理念和措施直至今日依舊是舊時代教育事業的重大進步和創新。

個人來講,我是欣賞容閎的,眼光獨到,身上有着上世紀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光芒,還有着一顆永遠跳動的赤子之心。

清政府在洋務派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推動下,從1872年到1875年的三年間,召集了120名平均年齡只有12歲的孩子,將這些孩子送到美國去接受不同教育背景下的西方文化的教育。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些孩子在異國以驚人的速度跨過了語言的障礙,脫掉了長袍馬褂,剪掉了一頭長辮,成績優異,,學業出衆,能力卓越。不僅如此,他們還熱衷體育活動,參與棒球、賽艇、橄欖球、滑冰、狩獵、自行車等活動,敢於和美國朋友較量,身上充滿積極的競技精神。雖然大多留美學生尚未完成學業,可是在被召回國後,憑藉他們熟練的外語、基本的科學知識、較開闊的視野,他們仍成爲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鐵路、礦冶、郵電等方面的社會精英人才。

直至今日,幼童出國留學都不會被社會所接受,而在那個救亡圖存的年代這無疑是一項創舉。留美幼童在中西方文化的互相洗禮下,橫跨兩種文化意識形態,形成了中西合璧的人格,除此之外,價值觀的崩塌與重塑,文化的衝突與對立,適應能力的不同,都會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很容易因爲環境的顛覆產生痛苦心理。多重矛盾與不適應導致其中部分留美學生致病致死,總而言之,留美幼童,是一場道德上的悲劇,同樣也是教育事業上的一個奇蹟。

反觀如今的中國式教育一直被詬病落後和僵化,但是一直以來的教育改革和創新始終都在同一條路上摸索,未能開創出新的教育道路,因此嘗試建立一種相對公平公正、適合本國國情的教育體制,目前還有很多困難。而我認爲,教育在精而不在多,在天分興趣,而不在後天刻意培養,一個國家不需要那麼多全面發展的人才,只需要每一個領域都有一個天才,那麼這個國家最終一定會發達的。因此,中國的教育改革,我認爲重點在於解決學生的天分興趣和學校的統一管理培養之間的矛盾,教育創新更多的要與互聯網結合,我認爲慕課是未來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除此之外,如何使教育擺脫功利化的傾向,重塑當代社會的教育理念,以及注重思考和邏輯培養,都是我所認爲的教育盲點,中國式教育,缺少教育實踐中的調查與反饋。

歷史的高明之處在於,能用時間證明所有的命題,斯人已逝,留美幼童這一歷史事件不論對錯,最重要的是留給我們的啓示和反思。教育需如紅日初升,河出伏流,正如梁啓超所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幼童》觀後感 篇3

派留學生出國,本來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中司空見慣的事情,但在專制制度根深蒂固的中國卻經歷了一個十分曲折的演進過程。中國幼童留美,首開中美教育交流的先河,更是中國早期現代化運動中彌足珍貴的一頁。

雖然容閎遠去了,他那120個幼童也早已遠去,但這個百年前的傳奇演繹過一羣孩子的悲歡離合,一個古老國家的跌宕命運,讓人久久不能釋懷。他們是荒原中的探路人,是驚濤裏的遠航者,引領落後愚昧的中國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步履維艱。他們歡笑、哭泣、成功、失敗,他們親歷百年的激盪,被遺忘又被重新拾起。

幼童的故事讓人着迷。他們深入西方文化中並受到真正的尊敬,但這並沒有妨礙他們回國後作出傑出的貢獻。時至今日,這樣的傳奇已是鮮有所聞了,留學生們總找不到歸屬感,我想兩代留學生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年齡吧。

幼童的歷史真切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他們是民族的驕傲,讓人讚歎也讓人扼腕。如果不是政府的膚淺和無知,以他們的能力獲得更大的成就,中國現在都缺乏詹天佑、唐紹儀這樣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幼童的故事,一個榮耀而悲傷的民族故事。

《幼童》觀後感 篇4

如果不是看過這部記錄片,我對留美幼童的印象還會停留在歷史課本上簡短的幾行字,幾幅圖中,“留美”原來不是什麼風光、榮耀,而是與親人、與祖國的“生死訣別”。留美幼童在美國原來不是書呆子,而是一羣全面發展,完全能融入美國社會,又不失爲中國人根本的精英。留美幼童回國後的命運,原來不都像詹天佑、唐紹儀那麼令人稱讚,許多人戰死沙場、血染海疆,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留美幼童晚景原來頗爲淒涼,被歷史潮流所遺忘、拋棄。

從頭看到尾,我只有震撼,從發尖到腳跟的震撼。我第一次透過時空的阻隔看到了百餘年前在驚濤駭浪中遠涉重洋,爲國赴命的那些人幼稚而鮮活的面龐。這種發乎內心,用生命去詮釋的愛國情感,歷經百年至今仍可以觸動人的心靈,讓我懂得了作爲一箇中國青年學子應該擔負起的責任。同時,他們悲劇性的結局又令我惆悵不已,不得不思考一身才華的他們爲何無法從根本上拯救中國,我們這一代人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使祖國真正繁榮強大起來,永不重蹈那不堪回首的覆轍。

這是一個永恆的命題,需要我們用十數年甚至數十年去想清,用一生去實踐。

《幼童》觀後感 篇5

看《幼童》是一種幸運,這真的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記錄片也可以這樣深入地撞擊一個人的內心,讓我在數月後的今天,依舊珍存着那份感傷,那份慨嘆。

胸懷大志的容閎最終也未能圓滿實現自己的抱負,當我在屏幕上凝望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時,我試圖掙脫時間與空間的束縛,我試圖回溯百年,與那些百年之前的靈魂對話,我試圖追問,是什麼,讓這段原本可以輝煌的留美歷程最終黯然收場?難道責任僅僅在清廷嗎?

是的,我們承認,保守愚昧的清廷必須付一定的責任。但是,這僅僅是清政府造成的嗎?留美的幼童完全是無辜的嗎?西方活躍的思想和先進的技術,促使他們學術的進步;與此同時,也有人“完全西化”,忘記了對祖國的承諾,一味沉浸在西方社會的娛樂和活動中。

回看今日,“留學生”已經是一個普遍和不再敏感的字眼,但當赤裸裸地面對一種異質文明時,衝突——文明的衝突使我們憂心,憂心當今的留學生,離開了昨日的母親,忘記了歸國的方向。

往昔亦或今日,我們終需銘記:永遠,熱愛我們的祖國。

《幼童》觀後感 篇6

一百多年前,一百二十名中國幼童被派遣到美國留學,這一舉在當時是“中華創世之舉,古今未有之事”。對於那個閉關鎖國、固步自封的清政府來說,這是百年來朝化跨出的小心翼翼的一步,這一步帶着中華自強的夙願也夾雜着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摸索。紀錄片《幼童》掀開歷史的帷幕,將歷史課本上那簡簡單單一句“派遣第一批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講述成一個有血有淚的歷史故事。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貴瓷器的碎片散落在中國和美國,散落在他們生活過的城市,散落在他們就讀過的中學和大學,散落在他們的美國家庭後裔。我們撿拾起這些碎片,照片、書信、衣物、成績單、剪報、手稿、日記本……一塊一塊,拼接出當時的興衰往事。

提到留美幼童就不得不提到容閎,正是他一手促成了此事,給了大清國一個喘息的機會,一個復興的擡頭。他傾盡心血讓中國的孩子能有走出去看一看世界,能給民族一個復興的希望。在留美期間,儘管爲經費所迫,但他拒絕接受資助但人生被支配的選擇。他說:“我雖然貧窮,但是有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的自由,無論選擇什麼專業,唯一的希望就是對自己的國家最有利。”

對於這羣遠洋留學的孩子來說,他們何其幸運,在同時代的其他中國孩子只能上私塾接受孔孟儒家之道的思想灌輸時,能有機會乘着巨輪跨越大西洋踏上異國的土地,接觸世界工業革命的最前沿,接受開明的西式教育。他們充滿激情與好奇,是清政府選出來的聰穎幼童,到達美國後迅速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併成爲學校裏最優秀的學生,讓對東方人充滿好奇美國人刮目相看。這也證明了,中國人從來就不差,暫時的落後只是當時封建制度的束縛。

然而精英的命運往往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這一切對於這些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的孩子又是否過於沉重,在其他孩子還在父母的庇護下,親人的陪伴下成長時,他們卻要遠離故土,在嘹亮的汽笛聲中來到一篇完全陌生的土壤,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他們揹負着的是復興中華的使命,肩負着的是祖國給予的期盼和重託,他們的個人浮沉與國家和朝廷的前途緊緊的拴在了一起——一個民族在等着他們去振興!在他們身後是大清王朝的山河破碎風雨飄搖,這是這羣孩子的命運,拯救國家和民族於帝國主義列強的加緊侵略和封建專制統治日益腐朽的災難之中。

這些留美學生不負祖國所望,在回國後爲中國的鐵路,外交,郵政,電報,海關及軍事等領域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傾盡所學,挽救家國於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區區一百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回國後的他們雖然一心爲國,他們已有了世界的眼光和頂尖的技藝,但大清國還是那個封閉腐朽的大清國,他們備受猜忌,甚至自己的同胞也對他們另眼相看,嘲諷攻擊甚至歧視。還好,無論處境如何,他們復興中華的一腔熱血沒有改變,這是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中國精神,我們要永遠熱愛我們的祖國!雖然無法扭轉這個古老的帝國的車輪,但他們傾其心血,爲建設祖國奉獻出自己一生,竭力把西方的技術帶到中國來。

何其幸又何其哀,曾經輝煌耀眼的他們回到祖國卻只能“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一身的本事卻無處伸展,國破山河在而又壯志難酬,英雄無用武之地而又無可奈何。作爲“萬人獨醉我獨醒”的“醉翁”眼睜睜地看着其他人的無力掙扎,大聲呼嚎卻無人理會,這是多麼悲哀。

一名幼童寫道“十載攻書向學堂,果然富貴出文章”,又寫道“狀元榜上貼金字,直入黃都作棟樑”。報國理想,昭然若揭。令我敬佩的是,這些孩子,在令人沉醉的美國生活中仍能不忘初心,一心學習,只爲把技術“搬”回去來報效祖國,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滋養早已深入他們骨髓,身在海外也從未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從未忘記自己肩負的是振興中華的使!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孩子,就深諳二十一世紀的時代號召,這是否要讓我們中眼見一些新奇的洋玩意兒,就見異思遷、樂不思蜀的某些人一些警醒呢?

無比幸運的我們,生在二十一世紀,面對日益強盛的祖國,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歷史不該忘記,苦難更當銘記。我們要有留美幼童“爲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雄心豪情,也當積極響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時代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