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觀建黨偉業有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2.89W

觀建黨偉業有感【精品多篇】

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1600字 篇一

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__週年。6月15日,我們在開原市維多利亞影劇場,觀賞了影片《建黨偉業》。看了《建黨偉業》大型影片等於重溫學習一遍《中國近代史》,使之受到一次《黨史》、愛國主義教育,受益匪淺。

影片《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護國戰爭、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直到1921年7月中共一大勝利召開,高度集中地反映了這段歷史的主要事件過程。影片《建黨偉業》主要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武昌起義辛亥革命開始。1911 年(農曆辛亥年)由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一次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推翻了中國封建清王朝,建立民國,孫中山先生當選臨時大總統。但是,辛亥革命後沒有根本解決中國的問題,1916年袁世凱稱帝,當了83天皇帝在憂憤中被民衆轟下臺死去。在這同時,發生的護國戰爭。護國戰爭是1915年12月至次年6月,在雲南等省組織的護國軍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維護中華民國而進行的一場進步的、革命的戰爭,最後取得勝利。接着是張勳復辟。張勳復辟是 1917年6月,張勳利用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辮子兵’進北京。入京後,張勳急電各地清朝遺老進京,‘襄贊復辟大業。同月30日,他在清宮召開‘御前會議’,並於7月1日攆走黎元洪,把12歲的溥儀擡出來宣佈復辟,改年號爲‘宣統九年’,並通電全國改掛龍旗,結果復辟僅12天破滅。而後中國內戰不斷爆發,出現了大批割據地方軍閥,使得人民的痛苦和民族危機極度加劇。

第二階段:在俄國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勝利影響下,馬克思、列寧主義傳播到中國,產生了初級馬克思列寧思想。接着是巴黎和會。在巴黎和會上,英國、美國、法國等把山東半島割讓給日本,而賣國求榮的中國的北洋軍閥政府簽字承認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是巴黎和會成爲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五四運動主要愛國青年學生同英、美、法國把山東半島割讓給日本,清政府賣國求榮、喪權辱國的鬥爭。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影片主要反應五四運動,愛國青年學生走向街頭熱血激昂,“火燒趙家樓”同腐敗的國民政府抗議鬥爭。這是影片的高潮中的高潮。五四運動是以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胡適爲代表的一大批知識分子精英,爲中國向何處去進行探索。特別是一場,文言文與本站孰高孰低的辯論在北大舉行,新思想與舊思想的激烈交鋒……

第三階段: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是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蔡和森、張國濤、周恩來等一大批優秀青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指導下,結合中國的實際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過程。這是影片的主要[]重要部分。

影片主要介紹,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過程。中共黨一大於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正式舉行,會議7天。會址設在李書城、李漢俊兄弟住宅,大家圍坐在客廳長餐桌四周,室內沒有特別佈置,陳設簡單,氣氛莊重。出席中共一大代表13人,代表着全國57名黨員,他們是:上海的李漢俊、李達;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的陳公博;留日學生周佛海以及陳獨秀委派的包惠僧。陳獨秀和李大釗因公務在身未出席會議,而在代表們心目中他們仍是黨的主要創始人和領袖。

會議在最後一天(因特務告密)轉移到浙江嘉興湖船上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選舉中央領導機構,代表們認爲目前黨員人數少、地方組織尚不健全,暫不成立中央委員會,先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並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爲組織主任,李達爲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會議閉幕式,12人起立莊嚴齊呼“第三國際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會議在齊聲高唱《國際歌》聲中勝利閉幕。影片這個場面,十分精彩、激動人心,觀後使人難以忘卻。

建黨偉業觀後感 篇二

那是一個風起雲涌的時代,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歲月,那是一個苦苦求索的過程,那是一段嚮往光明的歷史,電影《建黨偉業》公映了,他讓人矚目的不單單是規模龐大的演員陣容,還真實地在閒聊那個時代看似混亂無序的社會表象下涌動的衆心歸一的大道。

影片從武昌起義勝利,孫中山先生任臨時大總統,到袁世凱竊取革命勝利果實恢復帝制,蔡鍔在雲南誓師討袁,再到溥儀在張勳的幫助下復辟,圍繞這條主線電影給我們充分展示了那個時代各種錯綜複雜的思想,各種勢力交織糾結的歷史背景。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外國列強的欺凌侮辱,各路軍閥的你爭我搶,國已凋零,家何以附,人何以堪!種種喪權辱國的事實,大大激發了國人尋求國家富強之路的思想,中國的出路在何方?封建主義苟延殘喘,資本主義諸多缺陷,共產主義尚在萌芽,亂弱豈可以繼續,富強重心使之!不但是當時人們所考慮的問題,也是觀衆所思考的問題。戊戌變法,洋務運動,辛亥革命,社會各階層都在嘗試讓中國富強的辦法。雖然都有一些進步,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卻都沒有成功。歸根結底是因爲什麼?是因爲那些做出諸多嘗試的人讓中國富強的辦法代表的是少數人的階層,是那些當權者和富貴者,既得利益者,並沒有代表社會最廣大階層的民衆,例如工人農民這些無產者

如果說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不如說是中國共產黨把握了社會發展規律的結果。古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各方割據,軍閥混戰,紛爭不斷,更有甚者或委身於外寇借愛國之名行漢奸之事,或執天下大公以私小我小欲,皆有愛民之言卻無爲民之實,多以大義掩私念,少以公心求國存,相互壓榨,不求大同,如此何以得統一,無統一又怎能談國之富強?只有中國共產黨紫成立伊始就確立了“直到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爲止,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綱領,這代表了在社會階層中佔最大比重的底層工人農民等無產階級者的意願,必定會得到社會民衆的擁護和支持。也正因爲中國共產黨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切身根本利益,才能擔負起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重任!也正是因爲緊緊依靠廣大的工人農民,中國共產黨才能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保持長久不敗的狀態。

還有一點,給我很大感觸,就是那個時代人們的信仰和追求,理想和抱負,是那麼的鮮明,是那麼的高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負五尺之軀以報國家。影片中我們看到了青年時期的毛主席,北大旁聽,放棄出國,矢志追求思想的不斷進步和完善;看到了周恩來帶領學生運動的睿智機敏;看到了朱德在護國戰爭中勇猛過人。這些偉人們在淬鍊中逐步確立了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成長爲一個純粹的人。

作爲一個不斷髮展和創新的政黨體系,中國共產黨隨着歷史發展的進程不斷在完善自我,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必然會實現偉大復興,讓華夏文明再次煥發出永恆的青春和活力。

建黨偉業觀後感2000字 篇三

《建黨偉業》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起一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頁,幾乎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如毛澤東、孫中山、胡適、袁世凱等,我認爲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單獨拍成一部電影,而卻要在短短二個小時內表達出來,所以我覺得有些人物形象不夠豐滿,但歷史事件述說着非常清楚。讓我看了熱血沸騰。

一開始說實話,我對《建黨偉業》沒有多大興趣,總覺得是部政治性很強的類似紀錄片之類的片子,但在看完之後,改變了這樣的想法。《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開始,一直演到中國共產當成立,這之間的十年時間,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裏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涌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雲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勳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這些國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的歷史事件,曾使我們憤怒過,哀痛過,無奈過,彷徨過,興奮過,期待過。而今仍在我們的腦海裏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整體上這部影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雲變幻、令人可歌可泣、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抗爭奮鬥並逐漸進步的歷史。當見到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我們感到雀躍與自豪,對未來充滿期待。當宋教仁遇刺時,我們恨不得上前一槍崩了那個刺客。當袁世凱爲了一己之私利,祕密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時,我們恨不得上去一腳把他踩扁在腳下。當張勳跪在溥儀腳下痛哭時,我們並不爲他的愚忠而感動,反而爲皇權思想在國人的意識裏潛存而憂慮。當蔣介石扮成醫護人員刺殺光復會成員陶成章時,我們爲革命黨內部派系鬥爭的嚴重後果而擔憂。當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與辜鴻銘進行辯論時,我們可以看出新舊思想在當時高層知識分子中鬥爭的嚴酷。當我們聽到中方代表顧維鈞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時說的那些話:“尊敬的各位代表:你們憑什麼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我很憤怒!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時,我們在憤怒的同時,又不得不深思“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的真諦。一個“送”字,一針見血。可是西方列強們萬萬不會想到,短短十幾年後,他們的這個盟友日本就不識好歹地恩將仇報起來,對包括他們在內的許多國家發動了戰爭,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打碎了他們的美夢,打破了他們的寧靜。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他們首先站起來,火燒趙家樓,在共產主義者的領導下,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足以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五四運動”,使中國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張勳復辟後,陳獨秀怒斥道:“在共和國裏當皇帝,這是對共和天大的諷刺!”

雖然辛亥革命之後出現的兩位皇帝在位時間都不長,但也可見皇權思想和奴性思想在當時的國人中還有很大的市場,甚至是根深蒂固。五四運動時,一聲聲“保衛主權”、“還我青島”鏗鏘有力,令人熱血沸騰,轟轟烈烈的場面足以感動讓人爲之動容。當“二次革命”失敗後,見到在妻子宋慶齡面前長嘆的孫中山時,我們能感受到偉人的無奈與哀痛,也易使人聯想到偉人那傳揚千古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看到爲了反袁而假意擁護袁世凱的蔡鍔時,我們爲有這樣的同胞而高興,也嘆惜他爲國爲民拋下知己小鳳仙,捨己爲人,更爲他帶病出徵而感動。當見到朱德在槍林彈雨中捨生忘死地拼殺時,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代偉人爲國爲民的赤膽忠心。還有很多的場景讓人慷慨激昂,心中涌蕩很多想法,不吐不快。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纔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國大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爲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電影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內心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當時的青年爲了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所感動。我的腦海中始終閃現兩個詞——“青春”與“使命”。到底是什麼催使我們的青年從容的面對打擊、傷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強烈的愛國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愛國讓我們感知責任,使命讓我們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價的尋求祖國富強、民主、自由之路。

無論在什麼時代,我們青年人都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最大實現自己的價值呢?毫無疑問,那就是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

當今世界,現代中國,我們青年的使命異常艱鉅,祖國的未來在我們手中,振興中華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要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而光榮的使命,揮灑青春汗水,爲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鬥,譜寫新的華章。

今年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週年的紀念日,作爲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組織的積極分子,我們更應該熟知歷史,以學促用,以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責任感,提升認知和學習能力,爲鑄就新輝煌做出貢獻!